lingching
lingching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195粉丝
0主题
0勋章
我平仓了$Ondas Holdings Inc.(ONDS)$ ,平仓这支股票,本来买入的纯粹为是短线投机。没能在这高位逃顶同时市况不佳先行离场
我平仓了$汇丰(HSBC)$ ,作为英资银行的汇丰是港人心中的稳建投资之一,过去2年汇丰的表现都很不错,翻倍了
我平仓了$博泰车联(02889)$ ,博泰车联作为一家专注智能车载系统的供应商,在中国汽车智能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公司主打车联网解决方案,涵盖娱乐系统、ADAS辅助驾驶等领域,受益于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突破300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车占比将超过50%,博泰凭借与上汽、一汽等车企的合作,短期业绩仍有支撑。 然而,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已成定局。**、百度Apollo、腾讯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凭借生态优势和资金实力,抢占市场份额。传统Tier1供应商如华域汽车、延锋也加速转型,博泰的市占率难以扩大。 值得警惕的是行业门槛不高。车联网技术多基于开源软件和标准化模块,初创企业轻松切入,导致价格战频发。博泰的毛利率已从高峰期的40%下滑至25%左右,盈利压力山大。监管层虽推动数据安全标准,但无法阻挡低成本竞争者涌入。 综合来说,我个人对博泰的估值前景看淡。除非博泰车联的业务有更高科技含量。因此自行获利。
我平仓了$PayPal(PYPL)$ ,卖出部份pypl. 市场对他的业务一致看淡。虽然价格便宜但目前稳定币的合法化,感觉会有更多竞争机会。长时间内都不会有重估机会
我平仓了$英特尔(INTC)$ ,Intc的基本面不好,炒起来纯粹是消息面上面的利好。而且所以芯片厂家也没理由放弃更高阶的芯片不用而选择次一等的intel. 因此获利出场
我开仓了$绿茶集团(06831)$ ,下错盘了,卖的变成买了。。。。。。[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捂脸]  
我开仓了$英特尔(INTC)$ ,Intel是美国之子,国之重器,。先有美国国家资金入场,后有nvda. 我认为会有第2,第3个投资者进入
我平仓了$佰泽医疗(02609)$ ,哈哈,竟然爆冷。没什么人看好的竟然能喝汤,最多人看好的三花要赔本。新股热潮过去了吗
我平仓了$联合健康(UNH)$ ,再次卖出unh. 短线来说经过股神入股的利好释放后,再次大幅上升机会应该不大了。先获利
我平仓了$好市多(COST)$ ,清掉cost. costa 是支好股票,长期向上。 但cost本质是超讲增长有限,难以短线大幅上升。 现时市况更适合资金投入科技股。
我开仓了$波音(BA)$ ,ba近日的走势很强,已经连续多日上升波音作为共和国之子,各方面都会受到美国政策的偏袒
我平仓了$美国超微公司(AMD)$ ,相比起nvda, amd的技术比较落后。而市况不明的前景下,持仓nvda是比amd更好的选择
我开仓了$英伟达(NVDA)$ ,因为坏消息再次特价,我也选择再次加仓。nvda始终都是ai的龙头,产品还是供不应求的
我平仓了$新思科技(SNPS)$ ,Snps距离之前的下跌已经有不少升幅。短线获利盘可能有会不少。我的获利也相当不错了
我平仓了$特斯拉(TSLA)$ ,减仓部份特斯拉,马斯克又开始进步政治干涉了。另一方面公司业绩不理想,股价跑输大盘,不如转马到更具确定性的板块上面
我开仓了$HEX.HK 20250627 420.00 CALL$ ,买入hkex的未日call, 短炒一下 希望能赚个m记加大就好了。。。。。。。。。。未日call风险比较高
我平仓了$英伟达(NVDA)$ ,减持nvda. 之前买下的获利已经很多了。但nvda上升动力感觉已经耗尽。
我平仓了$3倍做多20年期以上国债ETF-Direxion(TMF)$ ,20年美债算是近年来最失败的投资了。不但做不到对冲效果而且走势都令人失望
我平仓了$特斯拉(TSLA)$ ,tsla短时间内已经反弹超20%,先落袋为安。等候下一次机会再开仓。

为什么DeepSeek的崛起反而强化英伟达的护城河?

$英伟达(NVDA)$   从「卖铲人」逻辑分析:为什么DeepSeek的崛起反而强化英伟达的护城河? 英伟达(NVDA)因中国AI公司DeepSeek的技术突破引发股价大幅下跌,但市场担忧实为短视。 从长期视角来看,DeepSeek推动的AI应用普及化将巩固英伟达的「卖铲人」地位,其护城河反而因生态扩张而加深,核心逻辑有三: 一、算力需求从“扩张”转向“渗透” DeepSeek透过演算法优化降低AI开发门槛,但开源策略刺激的模式迭代潮(如金融、医疗场景落地)将催生更复杂的推理需求。 IDC预测全球AI算力需求年增速仍达60%-70%,台积电CoWoS产能扩张(2024年底40万片/年)直接转化为英伟达晶片增量收入。 技术降本≠算力过剩,应用场景爆发将持续消耗算力「燃料」。 二、生态障碍远胜硬体参数 英伟达CUDA生态覆盖90%开发者形成技术“普通话”,Mellanox互联技术构筑集群协同优势。 即便企业使用次先进晶片完成基础训练,追求极致性能仍需H100/H200支撑(如OpenAI单次推理成本仍需数千美元)。 其75%毛利率支撑的研发投入,使Blackwell架构持续拉开与AMD差距,形成「硬体-软体-生态」闭环护城河。 三、地缘赛局中的确定性标的 美国对华晶片管制催生黑市溢价需求,全球AI军备竞赛(Meta、微软年增50%算力投资)仍仰赖英伟达集群。 中国技术突围与美国巨头扩张形成「双向押注」格局,英伟达成为唯一能同时承接东西方需求的中立基础设施商。结 论:回呼即机遇 目前估值(PEG 1.2x)未反映AI产业化红利,DCF模型对应股价中枢1,400-1,600美元。 建议关注Q3资料中心增速,掌握生态型巨头从「
为什么DeepSeek的崛起反而强化英伟达的护城河?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