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创——No. 36 “芯事重重”腾讯科技半导体产业研究策划,本期芯潮IC联合腾讯科技,聚焦大模型爆火的背后,全球芯片算力市场的新格局的形成,头部企业的布局以及国产厂商的追逐。 文 I 王艺可 十巷 编辑 I 苏扬 叙白 报道 I 芯潮 IC ID I xinchaoIC ChatGPT意外掀起的一波AI革命,再次带火了AI芯片市场。 “A800 和 H800 这类芯片,从原来的12万人民币左右,变成了现在25万甚至30万,甚至有高达50万一片。”这是发生在国内芯片分销圈的真实一幕,除了价格不断暴涨,国内大厂想大批量拿芯片,还要得和黄仁勋“有直接关系”。 正所谓“无芯片,不AI”,随着大模型的算力需求飙升,身为AI技术地基的芯片迎来了重要商机。OpenAI曾预计,人工智能科学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所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每3到4个月就要翻一倍,资金也需要通过指数级增长获得匹配,这也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摩尔定律”。 英伟达CFO克雷斯表示,目前AI 算力市场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公司对未来数个季度的预期,订单已经多到做不过来。 生成式AI这波浪潮,让英伟达赚了个盆满钵满。在上市14年之后,英伟达成功跻身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而实现这一目标,硅谷巨头们诸如苹果用了37年、微软用了33年、亚马逊用了21年,特斯拉跑得最快,只用了11年。 这也刺激着中国芯片企业跃跃欲试,诸如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等国产芯片企业,都怀揣一颗“中国版”英伟达的雄心,尝试凭自研为国产大模型赋能。一些大厂也开始用自研AI芯片支持模型的部分训练或推理任务,如百度昆仑芯片、阿里含光800...... 面对AI算力带来的万亿市场,国内企业能不能吃到这波红利呢?国产芯片厂商该如何越过英伟达“高山”?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01 AI狂潮 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