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搬砖小锅
车圈搬砖小锅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4关注
23粉丝
0主题
0勋章
9月乘用车销量要冲220万辆 最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9月乘用车终端销量能达到220万辆。 “金九银十”一直是汽车销售的黄金期,现在各大车企都在猛发力。秋季车展一个接一个,经销商为了冲业绩,各种优惠活动不断,而且“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不少人想趁着假期自驾出游,或者把买车当成结婚的“大件”,购车需求自然就旺起来了。 从数据来看,9月上半月集客、订单和销量相比8月同期都有上升,虽然和8月下半月比有降,但下半月随着车展开启和促销活动升级,这些数据大概率还会涨。再加上8月销量和9月上半月经销商数据增速都还不错。 不过,车市竞争也很激烈,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光靠促销可能不够。车企还得在产品质量、智能配置、售后服务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才能真正把消费者吸引过来。 $上汽集团(600104)$ $比亚迪(002594)$ $小米集团-W(01810)$
奇瑞汽车港交所招股 奇瑞汽车要在港股上市了。9月17日正式启动招股,每股发售价27.75到30.75港元,计划募资最多91.45亿港元,要是超额配股权全用上,能冲到105.17亿港元,预计9月25日挂牌。 这次IPO有13名基石投资者,总共认购45.73亿港元。国资、知名机构、产业链企业都有,璟泉善瑞投了14.8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上海景林也分别下场,就连地平线、国轩高科这些产业链伙伴也参与认购,可见市场对它的认可。 从业绩看,奇瑞这几年表现很稳:2022到2024年营收从926亿涨到2698亿,净利润翻了近2.5倍;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涨90.87% 募集的资金主要用来搞研发、扩海外、升级工厂,显然是想在新能源和全球化赛道再发力。不过港股市场对车企估值一向比较谨慎,奇瑞后续能不能靠业绩撑起股价,还得看上市后的表现。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002594)$
极氪合并获高票通过!吉利股价三连涨,银河M9今晚全球上市再添一把火 吉利系整合再现关键进展。继吉利股东大会高票通过极氪私有化后,9月15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与吉利汽车签署的合并协议和合并计划,获得高达94.2%的赞成票,整合进程顺利推进。 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吉利股价实现三连涨,截至9月17日收盘,吉利汽车报收19.75港元,同比增长3.67%,市场看好情绪明显。 产品层面也迎来新的助力。吉利银河M9已于今晚正式全球上市,上市指导价17.38万元-23.88万元。作为吉利全域AI体系力打造的集大成之作,吉利银河M9各个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力,有望成为吉利新的销量增长极。 随着“一个吉利“战略逐步落地,核心品牌整合与新品迭代同步推进,吉利正在形成更强的体系竞争力。无论是资本运作还是产品发布,都显示吉利在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中的加速态势,其长期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吉利汽车(00175)$ $极氪(ZK)$
广汽集团等 “组队” 成立智驾投资企业 最近,天眼查显示,广州广祺广花智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了,出资额达 1.6 亿元。这背后,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资本有限公司,联合广州盈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花都专精特新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广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广汽集团在汽车行业一直表现不俗,在《财富》2024 年世界 500 强企业排行榜中位列第 181 位,旗下品牌众多,像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涵盖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领域。这次牵头成立智驾投资合伙企业,显然是冲着智能驾驶领域发力。 如今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是大趋势。特斯拉靠先进的 Auto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国内的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也在智能驾驶方面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广汽集团成立这个合伙企业,大概率是想通过投资,整合各方资源,快速切入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弥补自身短板。 从过往经验看,车企通过资本运作布局产业链效果显著。比如吉利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深度绑定产业链资源,强化了智能驾驶技术积累。广汽集团这次或许也希望借助资本力量,与相关企业建立更紧密联系,提升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话语权,为后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智能驾驶汽车产品做铺垫。未来,我们就看广汽集团如何借助这个合伙企业,在智能驾驶赛道上 加速了。 $吉利汽车(00175)$ $广汽集团(601238)$
鸿蒙智行明年车型超17款,“五界”全上新 最近,36氪汽车消息称,鸿蒙智行明年在售车型有望突破17款,产品线将大幅扩充。 目前,问界M5、M7、M8、M9等车型已在市场上取得不错成绩,而享界S9T、S9 Ultra、尊界S800、尚界H5、智界S7和R7等也逐步打开市场。明年,问界计划推出M9非凡大师版,M6也在争取立项;享界将推出硬派越野车,开拓新领域;智界S7、R7将采用新代号,还有大型SUV智界R9以及MPV智界X9要上市;尊界将发布一款MPV和一款低于S800定价的豪华旗舰型SUV;尚界上半年推大型SUV,下半年推出轿车。 这波新车阵容,对鸿蒙智行意义重大。一方面,丰富的产品线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从家用SUV到豪华MPV,从硬派越野到主流轿车,全方位覆盖市场,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深度赋能,新车有望搭载更先进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 不过,车型增多也带来挑战,如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但总体而言,鸿蒙智行明年新车计划还是让人期待的。 $上汽集团(600104)$
我国汽车产业1至8月产销首破20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2000万辆大关,产量达到2105.1万辆,销量为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这成绩反映出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发展势头正猛。 再看看新能源车这块。前8个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7.3%和36.7%,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5.5%。8月单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8.8%,接近一半。这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接受度越来越高,车企也在大力投入研发生产,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 出口方面,同样表现出色。1至8月,汽车出口429.2万辆,增长13.7%,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53.2万辆,暴增87.3%。新能源车凭借技术优势,正逐渐打开全球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产业总体运行平稳。相信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会保持增长,尤其新能源车。 $小米集团-W(01810)$ $上汽集团(600104)$ $比亚迪(002594)$
奔驰未来三年推超 40 款新车 最近,奔驰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出超 40 款新车,开启自家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就是想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奔驰已经在欧洲工厂投入 超过 23 亿美元,全力支持新车型的生产,像纯电动 CLA、GLC EQ 和 C 级 EQ 等车型都在推进中。奔驰 CEO 康林松表示,全新纯电动 GLC 的推出,会加速整个产品攻势的节奏。 除了这些,奔驰还有不少新车计划。基于 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 平台的豪华纯电动 MPV VLE、小号纯电动 G 级 SUV、改款 S 级、新一代 GLA 和 GLB 等都会陆续出来,进一步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在生产方面,奔驰也有新举措,准备在欧洲工厂引入 MO360 和 MO360 Data Platform 生产系统,打造数字孪生工厂,提前测试各种改进方案,再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生产更高效、更智能。而且,奔驰还打算在 2024 年至 2027 年间,把生产成本削减 10%,借助数字化、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以及更高效的生产物流来达成这一目标。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奔驰这波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能不能帮助它提升市场份额、增强盈利能力,还得看后续这些新车的市场表现。 $比亚迪(002594)$
美关税重创大众,保时捷股价雪崩,汽车巨头何去何从?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集团正深陷困境。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利弗・布卢默在慕尼黑车展上坦言,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已让集团损失数十亿欧元。美欧贸易协议落地,美国对欧盟出口汽车加征15%关税,德国车企每年得额外掏出数十亿,大众压力山大。 保时捷作为大众旗下高端品牌,更是遭受双重打击。关税压力之外,市场也不给力。9月3日晚,保时捷股票被移出德国DAX指数,本月22日正式转战中盘股MDAX指数,4日股价应声下跌1.06%。今年以来,保时捷股价累计跌幅超24%,和2022年9月刚上市时相比,几乎腰斩。 为啥会这样?关税是首要因素,保时捷在美国没有生产基地,成本全得自己扛,这直接影响利润,投资者信心也跟着受挫。市场层面,全球汽车行业本就面临转型压力,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保时捷没能在新赛道迅速站稳脚跟,销量增长受限,股价自然被拖累。 大众集团也在想办法自救,比如奥迪可能在美国设厂,试图减少关税影响。可这一决策到年底才会敲定,远水解不了近渴。后续如何破局,拭目以待吧。 $大众汽车(VLKAY)$
领克10 EM-P上市:把高端技术拉到20万级,中国品牌这次太给劲了 9月8日,领克10 EM-P正式上市,限时优惠价16.38万起,直接打破了外资品牌的“高端配置必高价”套路,给中国汽车产业向上又添了把劲。 以前说起四驱、激光雷达这些高端配置,都得在外资车里才能见到,普通消费者根本不敢想。但领克不一样,自2016年成立到现在,9年攒下151万车主,如今靠领克10 EM-P把这些配置直接“塞进”20万级市场,全系标配智电四驱和激光雷达,至高搭载700TOPS 算力的Thor芯片,让老百姓花小钱也能享高端。 更厉害的是,这不是简单堆配置。领克10 EM-P基于CMA Evo中大型平台打造,EM-P智能电混系统、辅助驾驶方案全是自己研发的,这种全链条研发实力,是中国汽车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 现在中国汽车正从“卖得多”向“卖得好”转型,领克10 EM-P就是最好的例子——既让消费者得实惠,又帮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市场挣话语权,难怪上市不到一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这次技术普惠,确实够给力! $吉利汽车(00175)$
中国汽研推出智能驾驶分级测评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了 “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这是国内首次对智能驾驶能力进行科学分级,以后买车有靠谱参考了。 这套体系把智能驾驶按技术成熟度分成 “安全基线”“综合优选”“极智拔尖” 三个层级。安全基线层就是看车子的智能驾驶功能是不是符合法规;综合优选层则是从日常开车的场景出发,在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看功能好不好用;极智拔尖层针对复杂路况,测试车子在极限工况下的拟人化决策能力。 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测评研究中心主任李朝斌说,这体系有 100 多款车型的测评数据库做支撑,弥补了国内分级测评的空白。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用它开发产品,100 多款主流车型也都测过了,平均得分比三年前高了20%多。 这体系一推出,好处多多。对车企来说,开发产品有了明确方向;对咱消费者而言,选车时能实实在在看到车子智能驾驶的水平。看来智驾技术和水平一直在进步,越来越靠谱了。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002594)$
吉利合并极氪获高票通过!这步棋到底为了啥? 吉利汽车合并极氪的方案拿到股东高票通过。 先说说为啥要这么干。对吉利来说,虽说今年上半年营收超1500亿、新能源销量破百万,但市值一直追不上比亚迪、理想这些对手;对极氪而言,美股估值低、经济不确定,退市能省成本、提效率。核心还是贯彻“一个吉利”战略,把资源集中起来,毕竟现在车市竞争太激烈。 合并后好处也很实在:研发、采购这些资源能统一调配,避免重复花钱,吉利CEO说要把研发、管理效率提15%-20%;品牌矩阵也更清晰了,极氪攻豪华、领克守高端、银河抓主流,一起冲300万年销量目标;全球业务和资金管理也能统筹,不管是开拓海外市场还是优化股东回报都更方便。 双方股东们利益也不错。极氪原股东能选现金或换股,溢价诚意足,后续还能借吉利的资源更上一层;吉利股东则能享受效率提升带来的回报,极氪的高端优势加吉利的主流根基,不管是技术协同还是规模效应都会更强,而且合并后吉利覆盖燃油、纯电等多动力,主流到豪华市场全拿捏,长期竞争力肯定更稳。 #吉利汽车合并极氪获股东通过# $吉利汽车(00175)$
奥迪要冲200万年销量,A1、Q2要停产 最近,奥迪把年销量提到200万辆,这步子跨得可不小。前几年,奥迪的销量不太理想,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11.8%,被特斯拉和奔驰赶超,2023年的全球交付量也才189.5万辆。 为了实现目标,奥迪开始战略大调整。一方面,打算停产亲民车型A1和Q2,让A3成为燃油车入门担当。这背后,是小车市场利润和需求下滑,以及排放法规收紧等因素在作祟。不过,奥迪也计划在2026年推出亲民电动车型,2027年量产ConceptC跑车,想用新车型打开新局面,提升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奥迪把目光瞄向了美国市场,那儿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现在奥迪在美国年销量大概20万辆,它想让这个数字翻倍,甚至考虑在美国本土建厂,躲开关税,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美国市场变数也大,关税政策不稳定,建厂计划也还没定论。而且,除了美国,奥迪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也面临销量下滑难题,尤其中国市场,智能电动汽车竞争激烈,传统豪华品牌生存空间被挤压。奥迪这次战略调整,是背水一战,成败关键就看新车型和市场布局能不能见效。 $一汽解放(000800)$ $上汽集团(600104)$ $比亚迪(002594)$
赛力斯8月销量涨近20%,31亿全球研发中心封顶提速 9月2日,赛力斯公布8月销量,单月实现销量43262辆,同比增长19.57%,产量也同步涨了19.38%,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这份增长还算扎实。 同时,研发端的动作也值得关注。赛力斯全球研发中心8月底刚完成地下结构全面封顶,接下来要转入地上主体施工了。这个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建面达32.5万平方米,是个外径272米的环形建筑群,地下三层、地上九层,功能涵盖办公、研发、车库等,计划2026年6月投用。 要知道,现在车企比拼的不只是当下销量,更是长期研发实力。赛力斯一边稳住销量增长基本盘,一边砸钱建全球研发中心,显然是想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上补强短板。不过研发中心从封顶到投用还需时间,后续能产出多少硬核技术、又能如何反哺产品竞争力,还得等实际落地后看效果。 $赛力斯(601127)$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股份(01211)$
8月新势力销量榜:零跑六连冠,蔚来破3万重回前五 8月新势力销量榜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零跑直接开挂,8月卖了5.7万辆,环比涨13.8%,不仅连续两个月超5万,还拿下六连冠,累计交付也突破90万辆,旗下C10、B01等车型撑起销量大旗,接下来还要冲30万级高端市场,野心不小。 小鹏表现也很不错,3.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暴涨169%,新上市的P77分钟大定破万,G6、MONAM03也持续热销,还靠限时购车权益拉满吸引力。蔚来8月破3万辆,乐道L90上市首月就卖1万多台,直接帮品牌重回前五,总算找回增长势头。 不过理想还在调整,8月仅2.85万辆,同比降41%,好在销售体系刚优化完,接下来靠i6、i8两款新车冲销量,李想还喊出纯电车型月销1.8-2万辆的目标。整体看新势力分化明显,零跑、小鹏、蔚来靠新品和体系发力领跑,理想能不能回暖,就看新车能不能接住市场了。 $小鹏汽车-W(09868)$ $零跑汽车(09863)$ $蔚来(NIO)$
银河、极氪、领克齐发力,吉利年内新能源累计销量破百万! 吉利新能源今年前8个月总销量直接破百万,同比暴涨120%,8月单月更是卖出14.7万辆,渗透率升到59%,这成绩在新能源赛道上妥妥的第一梯队水平。 其中银河品牌简直是“销量发动机”,8月卖了11万辆,同比增长173%,前8月累销超75万辆。旗下车型个个能打:星愿单月4.8万辆,连续3个月破4万,累计销量超35万辆;银河E5、星舰7 EM-i、星耀8也都保持月销过万,稳稳占领细分市场头部。新品更狠,银河A7上市1天大定破万,首月就卖了1.2万辆;银河M9预售24小时订单超4万,还没正式上市就火出圈。 极氪在豪华市场的成绩也很亮眼,8月交付1.76万辆,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预售1小时订单就破4.2万辆,看来高端用户认可度很足。领克也稳步增长,8月销量2.7万辆,同比增21%,领克10 EM-P预售24小时订单破万,领克900也迎来上市100天用户超2万的高光时刻,单周销量跻身高端全尺寸混动SUV第一。 从走量的银河,到高端的领克,再到豪华的极氪,吉利新能源形成了全价位覆盖,不管是家用还是豪华需求都能满足。照这势头,今年新能源销量还得再冲新高! $吉利汽车(00175)$
成都车展新车来袭,看点满满! 成都车展今日开幕,各款新车就已经亮相了。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直接拿下C位,在满场新能源车的包围里,这台燃油车靠着刷新豪华新标准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了全场焦点,这操作还挺让人眼前一亮。 同时,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也亮相车展,同步开启预售,一共推出Max版、Ultra版、Hyper版三个版型,预售价格分别为47.99万元起、49.99万元起、56.99万元起。 两款车的亮相,背后其实是吉利在落实《台州宣言》战略 —— “聚焦汽车主业,坚定不移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继续提升内燃机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毕竟现在燃油车还占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上半年基盘规模近 50%,新能源发展势头也正旺,走 “多能源路线并行” 的道路,既保住了现有燃油车用户,也能和新能源业务形成互补,在激烈的车市竞争里,算是把 “稳” 和 “准” 拿捏住了。 $吉利汽车(00175)$
奔驰出售全部日产股份,背后藏着什么考量? 据《华尔街日报》8 月 27 日报道,奔驰把手里持有的日产汽车股份一股脑全卖了,总价 478.7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大概 23.24 亿元。奔驰给出的理由是“清理投资组合”,原来这些股票早在 2016 年就被转到养老金资产里了,算不上战略性投资。 从数据看,今年3月末的时候,奔驰还持有日产汽车 3.77% 的股份。这次卖股的时机也挺微妙,刚好在日产和它的第一大股东雷诺修改合作协议之后,雷诺持股要求从 15% 降到了 10%。面对奔驰这波操作,日产截至发稿都没表态。 奔驰为啥突然清仓日产股份呢?这背后可能有不少原因。一方面,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太激烈,大家都在拼新能源、智能网联这些新技术,奔驰得把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全力搞电动化和高端车,像日产股份这种非核心资产,自然就可以清理掉。另一方面,日产这几年日子不太好过,销量一直在下滑,投资回报也不高,奔驰继续拿着它的股份,似乎也看不到什么明显收益。 对奔驰来说,卖掉股份能回笼资金,给自家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对日产而言,虽然暂时没表态,但后续肯定得想办法稳住局面,争取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汽车行业的这场大变革中,各大车企都在调整战略,不知未来走向如何。 $Mercedes Benz Group AG(DMLRY)$
福特要让车主远程“遥控”爱车?专利申请引关注 8月25日消息,福特汽车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一项远程车辆控制系统专利,要是这技术落地,未来福特车主或许就能远程控制车辆了。 其实福特对车辆远程功能的探索早有动作,此前就申请过多项相关专利,比如远程操控系统、用于远程操作员的增强现实系统等,都为车主在车外控制车辆提供可能。这次新专利聚焦于远程协助车主挂拖车,车主不用再费劲对拖车球,站在旁边拿智能手机等设备,就能看着完成挂接,传感器和摄像头还能帮忙,既方便又安全。  从专利图看,车辆控制系统的检测装置捕获数据,控制器据此识别行驶路径、计算行驶区域、确定可视区域,再根据用户位置控制车辆导航。不过目前这只是专利阶段,离实际应用还有距离,像信号稳定性、操作精准度、安全性等问题都得解决。一旦成功应用,停车、狭窄空间挪车等场景都会方便不少。福特这波操作,是在为智能出行布局,至于后续能否成真,我们且拭目以待。   $福特汽车(F)$
吉利自研自产成果升级,神盾金砖电池技术再度通过严苛实验! 现在买新能源车,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电池安全,吉利在这方面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从今年4月开始,吉利原有的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强强合体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这一步也实现了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与电芯产品的强强合体。今天吉利直播神盾金砖电池又成功挑战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看得出来吉利技术钻研的路上不断进步,把安全做到极致。 神盾金砖混动电池有三大亮点。 首先是安全验证够狠,8根5mm钢针同时扎电芯,静置1小时不冒烟不起火;甚至用5.56mm 自动步枪真弹贯穿满电电芯,照样稳如泰山。更牛的是本次的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同一个电池包连续扛过浸水、高温、刮底、火烧等考验,全程还在放电,完全模拟用户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 技术创新也不含糊,自研多粒径复配技术优化材料安全,超轻薄隔热膜平衡安全与性能,还有带 “分子” 装甲的电解液,能主动调整防御策略。 制造工艺更是顶尖,衢州基地是全国电芯行业首家 “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工厂”,医疗级无尘环境搭配100%自动化生产,电芯产线融合质量AI大模型技术,质量几乎零缺陷。 从验证到技术再到生产,神盾金砖电池的每一步都把 “安全” 二字做到了实处,离不开吉利自研自产的技术实力以及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吉利汽车(00175)$
马斯克放话:特斯拉FSD V14驾驶表现将超越人类司机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最近透露了即将发布的FSD V14的重磅消息,宣称其驾驶表现将优于人类司机。 特斯拉FSD负责人阿肖克曾说,FSD在2024年初的12.5版本相比年初有100倍提升,V13版本预计能实现1000倍的进步。有用户推测,要是V14相比V13再有明显提升,成熟后的它或许能让FSD达到“比人类驾驶好10倍”的程度。马斯克回应表示,V14肯定会优于人类驾驶,不过可能是2到3倍,V15才有望实现10倍的目标 。 马斯克还强调,FSD V14堪称特斯拉AI/自动驾驶领域自2023年11月V12更新后的第二大重要更新。它的参数数量将是当前版本的10倍,这会极大提升系统性能与决策能力,而且在提醒驾驶员方面会更加“克制”,不会像现在这样频繁打扰。当前FSD系统驾驶车辆的风格谨慎且类似人类,若V14真如马斯克所言具备“感知能力”,那无疑将带来变革性进步。只是目前FSD V14还在训练和测试阶段,其真实表现,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特斯拉(TSLA)$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