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2

割过“韭菜”的大佬,对“韭菜”说了一些大实话

小基快跑2019-12-06

李笑来:自称「中国比特币首富」、天使投资人。

他将自己从一根普通「韭菜」,到知名投资人的经验教训、思考方式、常见误区一一厘清,并呈现在《韭菜的自我修养》一书中。

我们曾写过李笑来投资币圈和「亡羊补牢」的例子(详见《「韭菜」的重生指南:由此开始》),今天摘录了书中比较有意思、接地气的句子,欢迎一读。

关于韭菜

交易,本来是人类社会中最本质、最普遍的行为。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在牛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打了激素催肥了的价格;在熊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价格。

所谓的「韭菜」, 是指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两人对赌,A输掉的钱等于B赢得的钱,就叫零和游戏。但交易市场是典型的「非零和游戏」。

决定你是赚钱还是赔钱的是「经济周期」,更通俗的叫法是「牛熊交替」——牛市大家都赚钱,熊市大家都赔钱。

而韭菜,由于把「非零和游戏「当作「零和游戏」玩,就此踏上了悲剧的三部曲:

  • 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 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 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参与真正的零和游戏的人,拼的是「我比对方强」。赢了爱怎样就怎样,但「输了得认」。

对新手来说,有两句话很重要:

  • 连你都开始进场时,牛市恐怕就要结束了;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

  • 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时,再开始买买买!

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是一进场就一把梭,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懂得配置,在其后漫长的熊市里,依然有机会降低建仓成本。

每一次真正的创新出现时,一定紧随着大量的骗局。在一个金融创新出现时,更是如此。

「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关于时机

「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其后最正确的对策就是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交易者的思考、判断、需求、结论如若完全一致的话,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现的。

本质上来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

也就是说,交易参与者必须找到与自己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结论的人,才能完成交易。否则,就只能是「挂单」在那里,等着结论不一致的人到来。

价值投资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正在讨论「价值投资」,是因为他们已然「被套住」了——这才是实质。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讨论「价值投资」的根本原因。他们并不明白真正的「价值投资」。

那些盲目相信价值投资的人,只能为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决策默默地买单。

「价值投资」的缺陷:虽然它是对的,但它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世界。

获得经验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带来改变。

想要摆脱「韭菜的宿命」,你必须学会的一个观念是:能不冒险、绝不冒险;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获得经验的最直接方法是通过自己的实践。然而,在风险这件事上,一定要尽早学会观察他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冒险的一定不能是你。你该干什么呢?你观察,你总结,你学习。

善于学习的人,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技能的这方面属性,他们会判断什么东西要慢慢磨炼,什么东西要迅速上手,迅速实践。

「特立独行且正确」,才可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思考越来越深入,最终的结果是,可以参考意见的少数人不存在了,你身边没有谁能跟你讨论,没有谁值得你去参考。

在一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最终肯定形单影只,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于是,只剩下一条:自己做决定。

想摆脱韭菜宿命,就好好练脑吧。

脑子不一定是好东西,练过的脑子才是好东西。要正确地练、好好地练、不停地练。

频繁交易

「抽水」(收交易费)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交易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和本金。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接近「零和游戏」。

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

因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产生巨大回报的可能性极低极低——虽然在一个波动(风险)巨大的市场里,偶尔会看到「暴涨暴跌」,但,捕捉这些暴涨暴跌,恰恰是最危险的,是火中取栗。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一切的交易都有风险,交易者应该进场之前自己就明白的。

新手成长为「非韭菜」,最重要的手段是降低交易频率。

最重要的一条是: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关于止损

「做更坏的打算」永远比「盲目乐观」更靠谱。

若是不小心做错了事,一定要改正,绝对不尝试去做任何形式的「合理化」。

回报风险比 = 可能的回报 ÷ 可能的风险

加大分子(可能的回报),可行的手段有:

  •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减小分母(可能的风险),可行的手段有:

  •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关于现金

既然自己最初的时候智慧不足,那么暂时放弃,让它在一旁静静磨炼。市场是聪明的、智慧的,而且市场中的人常常比你更聪明。等你的智慧磨炼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明白了。

但是在金融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人的体力和智力比资本更牛。所以,很多时候拼体力、拼智力拼不过资本!

成功交易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

交易市场里,实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有一个清楚的定义: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控制仓位。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投资不是全部

你要有生活,并且,生活最重要!

在交易市场里,无论是现金、时间还是生活,都绝对不可以ALL-IN(一把梭)。

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想做到极致,就很难,然而只要做到了,就一定有成长,有新的境界。

生活工作之外,还要有学习,现代人最幸福的地方,就是可以无生活压力地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社会地位,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自己的大脑继续成长。

控制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情。当你反思自己行为的时候,你最难过的是想到那些「你自己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却没那么做」的情节。

而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控制好自己的时候,你甚至很难想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那样的情况。

如果你不善于自娱自乐,如果你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认真生活,那么你就没办法降低你的交易频率,那么你就会变得跟韭菜一样整天盯着屏幕,什么时候都要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就慢慢等着变成一颗老韭菜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

empty
暂无评论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