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 11 月 25 日,我想起了一年前写下的《蔚来今天五周岁,人们对它宽容又苛刻》,颇多感概。
一年前,蔚来正身处舆论漩涡,被吐槽销量、DISS 质量、质疑存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一年后,蔚来领跑新造车,销量长虹、股市狂飙、那句「最快今年、最晚明年」成为了笑话、成为了T恤上 Since 2014 后面的那句话。
只是,在人们对蔚来看法出现 180 度大转弯,甚至极度乐观的情绪下,我却有些或许不合时宜的话想说说。
同样也从广州车展谈起吧。
今年广州车展,蔚来同样只摆了个小小展台。跟去年一样小(稍微大一丢丢),但一年前后,大家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去年,难免会有人非议,说蔚来连展台都租不起了,可见是真没钱了;媒体去到展台,更多是去声援,去表达支持。
今年,则觉得理所应当。去到第一个感受是蔚来在「真卖车」,不觉得蔚来需要用豪华展台来包装自己了。
这样的「感受」转换是如此自然,以至于我自己都诧异,并促使我去翻看过去一年跟蔚来有关的事。
我找到了下面这些。
譬如,今年 1 月的蔚来依然在被上汽、广汽、吉利云砍价。
一些有特别背景的媒体在报道北汽、上汽、吉利、乃至长城竞购蔚来时,文字中暗藏玄机。核心诉求其实是「蔚来改姓、李斌离开」。
又譬如今年 4 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蔚来完蛋」…
国产 Model 3 开售 33.9万,并在三月月销上万,成为了看衰蔚来的理由。
但现在,蔚来 10 月交付突破了 5000 大关 ,与特斯拉的单车销售价也拉开了 10 万以上的距离。
再譬如,现在不是蔚来在对比其他车型,而是其他车型拿蔚来做对比:「为什么不买 ES6 ,要买你?」
前不久,大家车言论的柳笛发了个视频。大致意思是,以前说国产自主品牌,撑破天也只是说可以比拟 BBA了,这已经是个究极目标了。但前阵子他试驾完某款新车时,心里不自觉盘算这款新车做到了蔚来 ES6 的什么程度。
他觉得,这背后代表着中国品牌在舆论上的绝地反击和逆转,代表了中国品牌在某些车型上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标杆。
不过,文章写到这里,好像没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别急,下面开始。
还记得在 FOTA 两周年之际,我们写过的这篇文章FOTA两周年,蔚来把这篇用户吐槽文放到了官方首页?在蔚来六周年之际,我又想再次推荐下其中提到的帖子哥文章:400亿的蔚来:还远没到开香槟的时候
之所以再次推荐,是因为进入 10 月后,随着小鹏发布领航辅助系统 NGP,宝马开始推出 iX3 ,蔚来实质上又迎来了一次产品之争,或者说智能之争的大考。
而在智能语音、高级辅助驾驶等涉及软件的层面上,蔚来的确依然还有许多的不足。以至于在核心玩家中,出现了「蔚硬鹏软」这样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如果放在一年二年多以前其实没啥。
毕竟,当时蔚来就是「硬件不像互联网公司做的,软件也不像互联网公司做的。」
但在两年后的现在(从 18 年 6 月开始交付算起),再说「蔚硬鹏软」,就真的需要反思了。
就在今天下午,一位叫做 @于圣涵12138 的 18 岁学生,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小游记:集训逃学8公里,远路寻蔚来》,并@了我们。
在文末,他写到:「各有所向,跋山涉水来找个蔚来,我觉得:值!」他乘坐了17 站公交,在同学们忙着打王者荣耀时跑去看了一眼蔚来。
这让我更想说出这句话:请对蔚来苛刻点。
一说给蔚来的铁粉们。
前阵子听到了另一首车主改编的蔚来之歌,图片就不放了。不是说改编的人不真诚,而是我觉得有点尴尬。
想说的是:不要造神。
李斌的确有魅力,近距离接触很容易感受到他的真诚。他会拍着你的胳膊说真话。
但不要造神,不要把他架在神坛上烤,也不要将蔚来的产品说的完美无瑕。这对李斌,对蔚来没什么好处。
二说给蔚来的朋友们。
无论是产品、研发、制造,还是传播、社群、服务,蔚来还远不到开香槟的时候。
无论是面对用户的吐槽,还是外界的纷争,多想一想那句「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多想一想那句「如履薄冰」。
蔚来当前的团队,是经过风风雨雨的。在更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这些风风雨雨也对团队是有伤害的。
人员是否补足了?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停顿的项目是否在推进?用户强感知的问题是否排在了第一优先级?又是否在乐观的情绪下,将问题简单化了?甚至 Speak out 不再有吐槽声音了?
蔚来走到今天,走到成为这个领域的标杆,靠的是燕子衔泥般的努力,靠的是每一个用户触点的真诚与坦诚。宁愿它是笨拙的,也不希望它是圆滑的。
所以,在蔚来六周岁的时候,请大家对蔚来苛刻点,请记得那位愿意坐 17 站公交车也要看一眼蔚来的 18 岁孩子。
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
(完)
PS:资料:蔚来过去这一年
(1)2019 年 11 月至 12 月,蔚来与理想出现粉丝之争,这引发我们写下《社交反噬-理想「黑潮」中的人与事。」
(2)2019 年的 12 月 底的「NIO Day」,一场盛大的线下Party,让所有的人看到了蔚来的社区力量。出圈的不仅是「李斌,2019年最惨的人」,还有那首「电动车主的自我修养。」
(3)2020 年 1 月,融资风波,部分媒体以「爆料」的形式指称广汽、上汽、吉利,甚至包括长城在竞购蔚来。
由于涉事媒体的独特性,我们当时感觉这是在云砍价,核心诉求是蔚来改姓,李斌离开。于是,我们写下了一篇《蔚来,没得选?》
进入二月,蔚来突然宣布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当时签订框架协议,核心是百亿融资。
李斌在接受我们专访时说:「从去年开始,蔚来就进入到求生存的模式,应对一个个压力是公司成长很重要的部分。就好像人要生点小病一样,挺过去了就有免疫力。」
但当时文章有一句没写:挺不过去,就…..
现在看来,那是一个关键转折,蔚来从求生存开始转向大力发展。
(4)三月到五月,应对特斯拉国产 Model 3 冲击。
国产 Model 3 33.9 万的开售价以及月销过万的消息,让一些舆论认为蔚来又一次完蛋了。
「关键技术还是特斯拉强」、「特斯拉感觉更香」;「你的优势是嘴炮!」、「太悲壮了」;「不创南墙不死心」、「说句实话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品牌蔚来算是前列的、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前列?前列腺还差不多」,这样的评论被我们写在了《蔚来,不慌!中国电动车,Don't Panic!》
到今天来看,蔚来月交付已经从年初的 2000 多攀升到 10 月份的 5055 辆。蔚来不仅没有在国产 Model 3 的冲击下倒下,平均销售单价更比特斯拉高出了十几万元,坐实了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头牌座椅。
(5)5 月之后的蔚来开始有点「黑不动了」。
Q2 毛利率首次转正超过 3 %让蔚来的股价开始出现了一轮暴涨。
6 月 27 日,在蔚来召回一周年之际,我们写了篇假期长文,称蔚来的股价从 1 美元涨到了 7 美元。但没过几天,随着 6 月 交付 3740 台的消息发布,蔚来股价就盘前破 9 。这促使我们又写了篇文章,《蔚来的股东、小散和股东们》
刚才我看了眼股价,每股 53.41 美元;蔚来现在已经不是十倍股的概念了,而是五十倍股。
(6)进入7 月,随着成都车展 EC6 价格的公布,蔚来面对特斯拉的底气足了许多。
李斌在成都车展上说,EC6 有信心硬怼 Model Y。而那句「单电机就是耍流氓」也成为了网络爆点。
但这个暑假,蔚来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车电分离 BaaS 方案,以及它背后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
围绕着 980 元的月租,围绕着电池资产管理官司,BaaS 方案在获得国家支持的同时,也引来了许多争议与非议。
这样的非议,直到蔚来前不久发布了 100 kwh 电池组的永久升级、灵活升级方案后才停歇。
「通过换电站、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体系建设,蔚来进而有能力将换电池成本、更换的成本降到更低,让新老用户都能享受到电池进步的红利。」
但更关键的,则是蔚来证明这样的 BaaS 方案不是为了割韭菜。
(7)最近三个月的蔚来用什么来形容?
如果从 11 月的股价来看,是「一根阳线改变信仰」。11 月 2 日,蔚来的收盘价是 33.32 元,目前的股价是 53.31 元。
但从未来方向看,则是进入又一轮智能之争。
这三个月,蔚来、小鹏先后发布了领航辅助系统,宝马 iX3 也开始初露锋芒。无论是语音操作,还是弯道循迹过弯,又或者是打转向灯自动变道,他们的表现被核心玩家反复对比。
一个词横空出世,「蔚硬鹏软」。
这其实是一种压力。
于是在丽江 EP Club 年会上,李斌谈及这一点,说友商最近秀了肌肉。
于是在 Q3 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透露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蔚来正在加速第二代技术平台 NT 2.0 的开发,核心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NT2 的第一款车是轿车,第二款新车也是轿车…..(绝对会是)行业最领先的解决方案,而且能保证未来几年能保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