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资本市场一揽子支持政策落地,成为市场回暖的关键转折。一年来,A股风险偏好显著修复,成交额与融资余额创下新高。“9·24”一周年之际,我们通过12张图表,复盘这一年市场发生了什么,其中蕴含了哪些特征与趋势。
自去年“9·24”以来,市场情绪快速回暖,A股成交额显著放大,并于2024年10月8日达到3.45万亿元的峰值。政策出台以来,日均成交额从之前一个月的约5700亿元大幅上升至1.6万亿元,期间最低单日成交仍超过9400亿元,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19)
与成交额显著放大交相辉映的是,两市融资余额也持续攀升,并于今年9月初突破2015年6月18日创下的2.27万亿元高位,不仅迭创历史新高,更站稳2.4万亿元关口。尽管引发部分投资者对短期过热的担忧,但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重仍显著低于2015年高位,杠杆水平整体可控。
这一差异主要源于A股市场体量的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9月19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从2015年底的2800余家增至逾5400家;流通市值也由2015年底的52.9万亿元大幅提升至103.9万亿元。流通市值的扩张幅度远高于融资余额的增速,因此即便融资规模创出新高,其占市值比重仍在合理区间。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12/31-2025/9/19)
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在“9·24”后短期冲高回落,但自2024年12月起整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市场信心逐步修复。从结构上看,被动指数型基金在多数月份占据主导;而伴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近期主动权益基金发行也出现回暖迹象。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仓结构总体稳定。行业配置仍集中于电力设备、银行、电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非银等板块,这一偏好既延续了对A股核心资产的长期关注,也体现出资金对高景气赛道成长性的认可。
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推动了板块风格的分化,成长风格重回“C位”。自“9・24”以来,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成长板块涨幅显著领先,对应的市盈率分位数也同步升至历史较高水平。这一趋势既得益于政策推动、资金流入与情绪回暖,也受到年初DeepSeek等AI技术突破的催化,科技板块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成长风格指数近一年持续领涨各类风格指数。回溯A股历史上的上涨周期,在资金宽松与乐观情绪主导下,成长风格因其对风险偏好高度敏感、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往往更易获得超额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对成长板块的预期已显著抬升。这意味着后续板块表现对业绩兑现的要求也在显著提高,若盈利增速不及前期估值隐含的预期,前期积累的估值压力便可能转化为波动风险,这也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潜在变化。
从指数表现看,A股与港股中,均为兼具高弹性与景气度的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创业板指与恒生科技指数近一年涨幅领先。同时,港股市场前期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目前修复斜率尚不及A股。
近一年AH溢价指数显著回落,创近6年低值。近年来AH溢价率的多次收敛均伴随港股通成交占比的明显抬升。作为港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南向资金不仅阶段性改善了市场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估值洼地的修复,成为AH价差收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行业表现来看,AH两市虽整体回暖,但结构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港股市场领涨的包括原材料、医疗保健、信息科技等新经济领域,而A股市场则主要由信息、通信等技术密集型行业驱动。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证全指风险溢价已从高位回落至2.80%,位于近十年44.63%的分位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风险溢价分位水平提示股票资产在中长期仍具备配置价值,但短期内性价比优势有所收敛。
与A股相比,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同样表现强劲,但驱动逻辑截然不同。黄金的上涨主要反映全球避险情绪与全球货币环境变革的预期,今年以来金价不断突破关键阻力并创出历史新高,当前金价位于3658美元/盎司的高位,逐渐成为投资者多元化配置、对冲市场波动的重要选择。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9/19)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 7.35 附近升值至最新的 7.11 左右。汇率稳中有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整体吸引力,为外资持续流入A股提供了基础。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9/19)
回顾 “9・24” 以来的市场运行,一揽子政策有效激活了市场活力,推动风险偏好修复。但市场在回暖过程中,也暗藏估值分化、业绩兑现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在保持战略乐观的同时,也应战术上谨慎,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市场波动,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热点。在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更应注重资产结构的稳健性和防御能力,通过多元配置平抑风险,把握中长期趋势。
未来市场的表现仍将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政策推进的持续性与力度、基本面的实际修复进度以及增量资金的入场节奏等。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坚持长期视角,或是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