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分分钟河西这句话放在资本市场上再合适不过。
前两年A股还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一片欢喜景象。今天就都在哭爹喊娘,三大指数跌幅都超过5%,市场接近4000只个股跌幅超过5%,凄惨一片。
指数这么惨,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2021年宁德时代还是资本市场最“靓”的仔,今年就成为市场的“牛夫人”。
4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一条重要公告。公告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原定于4月25号发布的一季度报告延迟到28日发布。宁德时代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证一季度报告的编制质量,所以延迟发布。不过对于这个解释市场并不太买账,宁德时代4月25日随即大跌6.08%。
宁德时代大跌,导火索虽是季报的延迟披露,但核心的问题是市场在担心宁德时代的业绩下滑。早在4月19日,坊间就传言宁德时代利润不到50亿,不及预期。有意思的是,消息出来后宁德时代当天就大跌7.55%,市值当天跌破万亿。现在又推迟了季报的发布,给人的感觉是真要出事。
遭遇压力
从行业层面来看,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40%,宁德时代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市占率已经达到了49.75%。从这个角度来说,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一季度大概率会大幅增长。
但是由于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对宁德时代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这些成本宁德时代又没办法快速转嫁给下游,带来的结果就是毛利率下滑。以2021年年报为例,2021年宁德时代营收和利润虽然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毛利率却同比下降4.56至22%。
要知道去年年底碳酸锂的价格只有30万元/吨,今年则突破了50万元/吨。近期虽然有所下滑,也稳定在48万元/吨附近。所以市场也在担心宁德市场的毛利率会进一步下滑,从而影响到净利润。
除了毛利率的下滑,宁德时代另外的问题是市占率的下降。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为49.75%,占据了国内动力电池的半壁江山,不过去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的市占率为52.45%。
宁德时代市占率的下跌,自然离不开同行的兴起。比如广汽扶持的中航锂电,去年完成了120亿的融资扩产。还有长城汽车扶持的蜂巢能源,去年也融资160亿扩产。整车制造商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宁德时代所占市场被蚕食掉一部分份额也并不令人意外。
公募逆势增持
不过相比其他的公司,宁德时代也进入了越跌越买的潮流中。
截至2022年一季度,共有1917家基金持有宁德时代2.86亿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4.05%。2021年年底公募基金持仓为2.85亿股,虽然增持幅度不大,但考虑到一季度公募基金的发行量,保持正增长幅度实属不易。
除大型被动指数基金外,持有宁德时代股票的基金经理也“星光熠熠”。比如富国基金的朱少醒,东方红资产的李竞,前海开源的崔宸龙、汇丰晋信陆彬、中欧基金的周蔚文等公募大佬目前都还在,另外专注医药行业投资的葛兰也持有宁德时代199.72万股,跟去年四季度持仓股数保持不变。
另外富国基金的朱少醒、前海开源的崔宸龙、汇丰晋信的陆彬以及银华心佳的李晓星等基金经理都对宁德时代进行了增持,增持股数合计超过100万股,以当时股价最低点算,增持金额超过5亿元。
另外,崔宸龙在前海开源基金一季报中表示,坚定看好能源革命这一投资主线,坚定看好光伏和新能源。崔宸龙还表示相对于制造端,新能源运营商的渗透率更低,经营稳定性很强,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未来会关注新能源运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信达澳银基金投资总监冯明远也在4月22日披露一季报中表示。新能源产业仍然是当前最具发展细分产业,中国相关企业在世界上竞争力非常大,优秀的企业会在该细分领域中寻找投资机会。
所以从公募的持仓和表态可以看出,大佬对于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仍然乐观。至于短期的波动,拉长时间来看,只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