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tart Holdings, Inc. 计划于11月4日(美股盘后)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市场关注度集中在贡献利润率能否稳定在公司指引区间以及信用表现的延续改善。
市场预测
根据Tiger Trade,市场一致预期Upstart Holdings三季度收入约2.8亿美元,一致预期每股收益约0.42美元。
上季度回顾
Upstart Holdings第二季度盈利大幅不及预期,尽管收入强劲增长。
这家AI驱动的借贷市场平台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内录得每股亏损-0.17 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每股盈利0.24 美元。然而,收入飙升至2.57亿 美元,超过了2.2543亿美元的一致预期,同比增长102%。
本季度展望
放款与费用收入的稳定性
三季度收入一致预期约2.41亿美元、公司指引2.35-2.45亿美元,卖方研报普遍预计落点靠近区间中枢,核心假设是费用收入继续保持韧性。来自多家季前预览的观点指向,二季度之后模型迭代提升了审批效率与转化率,带动平台费用的弹性释放,这一点在路透、雅虎财经与市场预览稿中反复被提及。若三季度在谨慎承保策略下放款节奏维持温和,平台费用收入有望继续充当“稳态支点”,使贡献利润率落在58%-60%区间的中位数附近。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研报提示短期内新增需求的边际增量仍受资金价格约束,因而对获客效率与核准率的敏感度会上升,平台需在营销投放与渠道结构之间取得平衡。
多份季前研报提示资金成本仍处高位,对放款规模与价格形成制约,平台通过渠道优化与资本伙伴多元化来对冲。Needham与JMP的季度前瞻均指出,如果资金边际成本保持高位,收入达成更多依赖于模型对高质量客户的识别与转化率提升。结合二季度后多家媒体的预览报道,平台正在沿着“以费用收入为核心”的模式稳住营收,在规模调整与风险控制之间寻找最优解,这意味着第三季度的收入“兑现度”更要看渠道结构是否进一步优化以及资本供给是否稳健。
监测点在于违约率曲线的回落与风险成本比的稳定。卖方预览普遍将逾期与违约指标作为评估利润质量的首要观察点,认为若信用指标按季企稳或回落,费用收入对贡献利润率的拉动会更直接。多家预览稿强调,本季度风险成本变化将对费用结构的优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在资金成本未明显下行的场景下,信用表现的边际改善能够显著提升利润的“含金量”。如果违约率未能改善,利润端弹性可能受限,市场对四季度的环比修复期望也会相应调整。
从执行路径看,维持“温和放款+稳固费用收入”是多数机构对管理团队的观察框架。二季度的显著改善为三季度提供了更高的起点,但共识仍倾向于“收入在指引中枢波动”,重点考察是否出现因资金紧张或风控收紧导致的短期波动。若平台在获客结构上继续优化(例如提高高评分客群的占比),将有助于抵消资金成本对规模的不利影响,从而守住收入目标。
利润率与盈利质量
公司披露的贡献利润率是外界跟踪的关键指标,三季度指引58%-60%被视为评估盈利质量的“锚”,卖方普遍预期贡献利润率落点约59%,与收入在指引中枢相匹配。多家预览稿的共同点是强调费用收入结构的变化:当费用收入占比提升且获客与风控成本可控,贡献利润率存在小幅上行空间。若坏账率与逾期趋势稳定,平台在营销与审核端的单位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使得贡献利润率的达成更具确定性。
二季度GAAP净利转正与调整后EPS 0.36美元被视为三季度的盈利基线,一致预期三季度调整后EPS约0.24美元,较二季度环比回落。多数机构将这一变化归因于收入规模回归指引中枢,以及承保口径维持谨慎导致费用端的杠杆收敛。结合季前分析,若三季度收入运行在中枢、信用指标保持稳定,EPS仍具备靠近0.24美元的落点概率,波动区间主要受资金价格与坏账趋势的共同影响。调整后EBITDA与现金流是另一个层面的质量验证,多家预览稿指向“利润率平稳、盈利质量改善延续”的组合。不同机构在口径上虽有差异,但普遍认为三季度的现金创造能力将受费用结构优化驱动而保持稳定。若贡献利润率在指引区间内兑现,现金流的稳定性将与费用收入的韧性形成“正反馈”,为四季度的环比改善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贡献利润率并非等同于会计口径的毛利率,但它在公司经营分析中的重要性更高。市场在本季度更重视这一指标与信用表现的联动关系:在资金成本未显著下行时,贡献利润率的改善更依赖于风险定价准确性、获客质量提升以及运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若这三条路径能协同推进,盈利质量的改善具有更好的延续性。
资金供给与资本伙伴
资金成本与供给是影响三季度放款与收入兑现的上层变量,季前多家机构提示资金成本仍偏高,资本市场风险溢价压制扩表意愿。路透、雅虎财经与多家预览文章一致指出,公司路径在于引入更多元的资金伙伴并保持资产周转的稳健性。三季度若新增或扩大的资金额度落地,四季度收入与利润率的可见度将提升,市场对“稳中有进”的节奏也将更有信心。
与银行及信贷基金的合作扩展,被视为降低集中度与缓解资金端约束的重要抓手。Needham与JMP的观点强调,资本伙伴的多元化不仅能改善融资成本的弹性,还能在信用正常化阶段为平台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来源。若三季度能在此方向上取得进展,放款节奏的“温和稳定”更具落地基础,收入与贡献利润率的组合也更容易达到预期。
在稳健资金供给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模型版本的持续迭代有望提升核准率并优化风险定价,形成“费用收入韧性+贡献利润率稳定”的经营组合。多篇预览稿提到审批效率与转化率的抬升在二季度已显现,三季度延续这一趋势将是支撑利润质量的关键。若信用边际改善与模型迭代共振,平台有机会在不显著提高总风险敞口的前提下提升单位收入与利润的稳定性。
短期看,市场仍将以信用与资金两条主线来评估三季度的经营表现。若资金成本缓慢下行、信用表现稳定,平台在维持收入目标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利润质量的改善;若资金成本维持高位或信用指标走弱,平台需要在渠道结构与费用投入方面更谨慎,以确保基本面稳定。
分析师观点
综合季前评级与观点,偏多与中性的比例高于偏空,买入/跑赢与中性阵营合计占多数,看空比例较低。正面观点强调收入在指引中枢的可兑现性与贡献利润率稳定。Needham在三季度预期点检中维持“买入”,认为“放款质量改善与费用收入的韧性将支撑贡献利润率”;JMP在季前框架中重申“市场跑赢”,判断三季度“收入平稳、利润率改善”的组合更可能出现;美银证券维持“中性”,称“Q3收入大致符合公司指引中枢,模型收紧与资本伙伴谨慎使放款节奏趋缓”。从发布节奏看,这些机构对三季度收入与EPS区间的判断集中在收入2.39-2.43亿美元、调整后EPS 0.22-0.26美元,观点差异主要在于资金成本下行的时点与利润率落点的弹性。基于覆盖机构结构,偏多与中性合计显著高于偏空,比例上多/中性>空。
评级与目标价:Needham维持“买入”、目标价70美元;JMP维持“市场跑赢”;Piper Sandler维持“增持”,年内目标价自105美元上调后在季前更新阶段调整至80美元;美银继续维持“中性”。这些评级与目标价更新均围绕费用收入韧性、信用稳定与资金成本三条主线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