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W (1024)将在2025年11月19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市场关注公司在营销服务与AI业务的增长动能及盈利表现。
市场预测
市场对快手三季度的共识预期为:总收入约352.90亿元,同比增13.96%;调整后每股收益约1.115元,同比增26.90%。
上季度回顾
二季度快手实现营收350.46亿元,同比增13.14%;毛利率55.65%,同比改善;经调整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20.1%,宣派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总额约20亿港元。电商GMV同比增长17.6%至3,589亿元,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4%至4.09亿,均创历史新高。可灵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比今年初目标翻倍。
本季度展望
AI生成与营销效率的深化应用
快手在上季度明确推行“端到端生成式”推荐与AIGC营销素材生成,通过大语言模型的内容理解与生成式召回,提升素材点击率并推动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本季度若延续该策略,有望在广告转化与客户经营ROI上进一步改善,带动营销服务维持稳健增速。
结合上季度推出的数字人直播与行业解决方案(如服装行业的“双人直播间”案例),AIGC能力预计继续扩散到更多行业场景,降低素材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预算投放意愿,从而支撑广告与电商双轮驱动。
潜在限制在于行业竞争与宏观消费节奏,若投放侧出现理性化调整或客户预算阶段性收紧,增速可能受影响;公司需保持对生成式出价与长周期价值牵引策略的优化,以确保单位预算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电商与本地生活的协同增强
上季度公司强调AI在电商侧的“多模态理解”“图像与视频生成”能力,带动商品卡与短视频场域的转化效率提升超过10%,这为本季度电商GMV与相关收入奠定基础。
本地生活场景已接入OneRec推荐,带动GMV显著增长;如果在地理与品类维度继续优化供给与推荐匹配,本季度本地生活订单密度与用户交易频次仍有提升空间。
行业层面,年内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竞争高强度,平台需在补贴与效率之间平衡。快手若以AI效率提升替代高现金消耗,将更有利于利润端稳定;但若竞争加剧导致费用端上行,利润率可能短期承压。
可灵AI商业化的持续推进
管理层在上季度电话会上明确可灵AI的主要付费群体来自专业创作者与产业用户,且提出向游戏制作与专业影视等工业级场景延伸的路径。本季度若在产品能力(如“灵动画布”)与行业解决方案上持续迭代,付费渗透率与ARPU有望提升。
与游戏、影视工作室的更深度合作,会带来更可复制的商业化案例与中高价位订阅/项目型收入,进一步夯实“其他服务”板块的增长。
需要关注的是大模型商业化的行业周期与付费习惯培育节奏,若用户对高价位订阅的接受度与业务交付能力未能同步提升,收入释放可能更偏渐进。
分析师观点
近六个月围绕快手“财报”“业绩”的关注度上升,机构讨论重点集中在港股互联网板块的基本面韧性与AI落地进展。针对快手,部分机构在二季度财报后将其列为中国互联网板块的推荐标的之一,强调其在营销服务、AI应用与电商生态的协同优势。市场更关注AI与本地生活竞争格局对短期利润率的影响,以及公司在AIGC与生成式推荐上的进展,整体态度偏向跟踪基本面变化后再做目标价调整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