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 31
  • 2

苹果再次要求供应商搬离中国?!

OFweek物联网2020-10-12

对于苹果来说,其能在短短十余年时间把iPhone系列建立为全球顶级的产业,除了系统之外,就是中国市场的协助——借助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iPhone得以实现大量出货的需求。

但随着贸易问题的出现,作为美国企业的苹果,被要求“回国发展”,而市场也不断传出“美国即将搬离中国”的声音。

对于这件事,中国用户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从数年前开始,美国就开始要求苹果把工厂搬回美国,从而解决美国的就业率问题。但苹果CEO库克深知,一旦苹果把工程搬回美国,那么苹果各方面的产业链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加大生产成本的支出。

为此,库克一直没有正面回答美国政府的要求。

但在最近,网易科技称,“许多苹果供应商被施压,要求它们将15%至30%的生产业务搬出中国。相关公司包括台积电、富士康、纬创以及和硕等”,这一则消息似乎确定了苹果下一步的发展——苹果真的要把相关产业搬离中国。

搬离中国的苹果

对于资本社会而言,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核心要求,而苹果,也是一个追求价值最大的企业。

在8月初,印度当地官媒《印度时报》曾报道,苹果从中国向印度转移了6条生产线,全面开启印度制造生涯,预计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可以为印度当地创造将近6万个左右工作岗位。

据印度媒体称,在过去两个月时间内,苹果在印度增加了两座工厂,这些工厂中的生产线可以生产平板、Mac电脑等产品。

不得不说,这次苹果快速在印度市场扩建生产线,确实也是非常值得耐人寻味。

而在此前,库克就一直在劝说富士康CEO郭台铭,将更多的iPhone手机生产线搬迁至印度市场,而库克之所以选择印度市场,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印度市场以及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因为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拥有超过13亿人口,可以为苹果创造更多的利润。

而在最近,苹果供应商称,苹果要求它们将15%至30%的生产业务搬出中国——如果搬离中国,那么中国将有数万人或将进入失业状态——就目前而言,富士康等企业基于苹果公司的订单,不断在各地建立生产车间,从而为苹果产品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一旦苹果不在中国生产,那么富士康等企业只能选择关闭车间,从而降低成本支出。

此外,我国税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苹果作为产业龙头之一,其所带动的税收相对较多。

对于苹果来说,这一举动似乎能大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但对于苹果整体而言,却是“滑坡”的开始。

中国的优势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口红利的优势随着整体经济上升而降低,人工红利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优势。但随之发展的,则是整体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方面,由于我国在数十年不间断开展“扫盲”活动,我国顶尖人才数量虽然无法与美国这类顶级国家相比,但在底层的百姓,却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能更好、更快的接纳并使用新技术。

在工作态度方面,我国百姓坚持“有付出,才有收获”的态度,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工资,从而提供加班生产活动,提高产品产能。

工业环境方面,我国已经实现高速的物品运输能力,从而提升产品所需设备的高速运输,使生产不受物料运输限制。

在市场方面,我国不仅是苹果产品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我国是苹果公司唯一提升营业额的国家。

基于这几个方面,苹果在我国不仅仅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能让全球用户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苹果相关产品,对于苹果而言,把工厂放置在中国是最优的选择。

“印度制造”,能为苹果带来什么?

对于苹果来说,去到印度,除了低廉的劳动力外,基本没有太多的优势——不管是从整体科技还是环境来说,印度都远不如中国。

除此之外,印度由于内部等级问题,能参与到工厂生产的人群主要以底层人群为主,这一类人群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快速掌握各类生产技术。

其次,印度作为西方文化为主的国家,其对于加班等问题极为敏感——企业必须支付高昂的成本,否则企业将面临工会的各类处罚。

但对于印度工作者而言,加班并不是首要选择——对于海外普通工作者而言,加班并不是首要选择。某海外工作的中国高层管理人员称:“海外人员的思想是有钱就休息,没钱才工作,非常不好管理。”

此外,印度整体环境并不如中国,苹果供应商称,如果苹果把车间搬到印度,物料运输时间将从原本的2小时直接增加到7-14天。

苹果“无奈”的选择?

对于苹果来说,选择印度似乎是“无奈”的选择。

纵观全球手机市场发展,不难发现随着小米、OPPO、vivo、华为等国产企业的发展,苹果手机市场的份额逐步降低,华为更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了超越苹果,位列全球第一的成绩。

可以说,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变为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苹果的竞争力已经被5G削弱不少,再加上国产手机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不同功能的手机,充分满足了各类用户的需求。

苹果在国产企业的打击下,背影显得尤为孤单。

而去到印度的苹果,又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31

  • madhatter
    ·2020-10-13
    这是确保自己产业链安全的措施,无可厚非,既然玩竞争,必然不会和你过家家
    回复
    举报
  • 铁杆兄弟
    ·2020-10-13
    苹果搬离中国,失去的是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得不偿失,还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可代替中国。
    回复
    举报
  • 万象入星辰
    ·2020-10-13
    对企业来说利润和安全一样重要
    回复
    举报
  • Highness
    ·2020-10-13
    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苹果留住啊
    回复
    举报
  • 叁幺31
    ·2020-10-13
    搬吧搬吧全去印度,毕竟老一老二不加强交流对全体免疫发展不合适。
    回复
    举报
    收起
    • 生生世世男二号
      日本是海外投资 中国把大量外资企业加入gdp 实际算下来 中国还是老三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那句
    ·2020-10-13
    制度是根
    回复
    举报
    收起
    •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Hi676
    ·2020-10-13
    先说结论,这篇文章在鬼扯。理由如下:1. 说工厂搬去印度不如在中国,因为中国的科技环境好,百姓动手能力强。你这不扯淡吗?人家来中国开厂图你的技术?图你的动手能力?还真把世界工厂当护城河了?2. 第二点更可笑,印度不如中国因为中国人能加班印度不能。当年为啥搬出美国来中国?因为中国人工资低。现在为啥搬去印度?印度人工资低。不是因为加班。换句话说,印度人就算加上加班费也比中国人便宜。退一步说,就算你想比较人均薪资差异,请上数据,别在这鬼扯。3. 文章没提到的,政治科技风险。不搬离中国,美政府会不会直接反垄断调查给你公司拆了?会不会打个贸易战给你打没了?站在苹果的角度,你觉得他真的信任中国不会窃取技术?中国难道没偷技术的动机和先例?中国的技术真的强到不用去偷?
    回复
    举报
  • 股市淘金者
    ·2020-10-12
    苹果催促代工厂商将生产线搬离中国,表面上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实际上更多还是从生产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考虑,它从美国制裁华为得到了教训和启发,害怕中国对它也采取类似的生产制裁,它主要是从确保供应链安全来考虑的。苹果基本没有自己的生产制造能力,就像华为的芯片不能自己生产制造一样,被人一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所以,它怕了。
    回复
    举报
    收起
    • Thesametime回复股市淘金者
      所以最可怕的是没有核心技术,有技术他可以选择其他地方做工厂,没有技术只能被别人牵制。国家为什么不禁特斯拉苹果?因为目前不能禁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股市淘金者
      它是有核心软件,但它没有生产制造产品的能力,就是把图纸变成实物的能力,它的手机设计再好,也得造出来吧。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Thesametime
      苹果和华为不一样,它有核心软件,应该考虑的是苹果迁到印度,国内人员的工作该如何保障
      2020-10-13
      回复
      举报
    查看更多 1 条评论
  • 海木火
    ·2020-10-12
    为了人类,搬离是正确决策,二十年后见分晓。
    回复
    举报
  • 意淫哥
    ·2020-10-12
    印度的文化注定它成不了第二个中国,也永远取代不了中国。从两个国家建国时说起,方方面面的对比,中国都比不上印度,这些年中国的政治环境远不如印度,那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为什么中国不但超车而且还远远将印度抛在了身后。谁给印度的自信能取代中国。
    回复
    举报
    收起
    • Jet2017
      国际资本给了印度自信,中国改革开放不就是靠国际资本?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zj1238
    ·2020-10-12
    看了评论,理性客观的没两个,还不如印度
    回复
    举报
    收起
    •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第一桶小米米
    ·2020-10-12
    成长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而已,阵痛难免
    回复
    举报
  • Benq
    ·2020-10-12
    请老虎出一个功能:屏蔽标题里有感叹号的文章,全是垃圾
    回复
    举报
  • 漩鸣飞
    ·2020-10-12
    其实我觉得苹果迟早要搬走的,现在中国劳动力明显比印度贵,成本优势在慢慢变小(或许已经很小了,没仔细研究过,不好判断),而且科技方面苹果也可以带着印度慢慢发展,就像当初带着中国一样。即使印度方面还有一个发展周期,需要时间,苹果也会一边够着中国(慢慢退出,除非有很吸引的政策或者好处),一边布局印度。个人觉得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还有消费方面,不管苹果是否退出中国,他的销售量在中国应该影响也不大。除此之外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素质、发达的物流和工厂,这些放在以前我们也没有,有的就是人而已,其实和印度差别也不是太大。其实去了解国内外其他企业的文章、打法、布局,不难发现现在几乎全世界(包括中国自己)的企业家都把印度当成第二个中国。在未来某个阶段迟早会达到的。至于苹果一开始的不回应,也许是不想得罪中国,也不想得罪川普。大家都说,不要看这人是怎么说的,要看他是怎么做的不是吗。啰嗦了这么多,我又突然想起个事,其实要说素质问题,有些印度人教育蛮好的,英语几乎就是母语,国外名校、名企们不乏印度高管,而且这些人还在大幅增加。我也不了解印度的具体情况,但我觉得单从苹果,以及其他也在布局印度的企业来看,他们这么做一定是有很好的理由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利于企业的。
    回复
    举报
  • 韭菜炒鸡蛋黄
    ·2020-10-12
    供应链都搬离中国🇨🇳,苹果在中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到时我们可以直接禁止🈲️使用苹果手机!
    回复
    举报
    收起
    • Jet2017
      你以为苹果傻?人家早开始把买大陆的手机转中资的立讯了,你禁呀?
      2020-10-13
      回复
      举报
    •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Ghost666
    ·2020-10-12
    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给中国带来良好的发展。剥削着工人阶级,早点搬离,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不再需要代工厂,我们的华为已经走向世界。余承东讲五年打败苹果,已经在实现的途中,而苹果的溃逃了。
    回复
    举报
    收起
    • BrotherDeng回复Ghost666
      不要阴阳怪气的。主义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2020-11-04
      回复
      举报
    • Ghost666
      我们可以学习强国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BrotherDeng
      你是不是搞笑啊?制造业搬离,你来照顾失业工人的生活?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Jj_3908
    ·2020-10-12
    呵呵,压榨中国劳动力!还说的这么光明正大,古今第一人,属实佩服。中国劳动法就是**!有几个老板遵守的?有谁去查的?还是有工会的好!法律才有约束力!别让劳动法成为摆设
    回复
    举报
    收起
    • 社区成长助手
      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比心]发帖时关联相关股票或者相关话题,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哦~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请查看老虎社区创作指引
      2020-10-12
      回复
      举报
  • HandClap
    ·2020-10-12
    搬走是迟早的事,现在我们要赶紧转型升级占据科技制高点才能有发展路子
    回复
    举报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