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台积电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并就此召开了在线法说会。财报显示:台积电当季营收为3721.45亿元新台币(约861.91亿元),同比增长19.8%,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为1343.59亿元新台币(约311.18亿元),同比增长11.2%,比预期利润少了1.31%。换成一般的公司,净利润略低于预期,而营收创纪录,仍属于重大利好。但台积电等来的却是,发布财报当天,市值蒸发355亿美元(约2300亿元)。
台积电
有分析称,这是因为台积电的盈利能力下降了,所以投资者才会兴趣大减。这种说法其实挺勉强的,毕竟该公司的毛利率仅仅下滑了0.5%,其中又包含了汇率不利和插单生产车用芯片的因素。尤其是后者,台积电总裁魏哲家称“上半年的车用MCU产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0%”。这30%靠的是“super hot run”(超级急件),也就是放着高利润的消费电子芯片订单不生产,优先为车企服务。
张忠谋
既然毛利率下滑,不代表台积电盈利能力下降,那么财报呈现的便只剩利好。如此一来,股票被抛售的根源,自然指向了在线法说会。会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放出了两则猛料。其一是100多名美国工程师,带着家属去了台积电总部,将接受为期12到18个月的培训。而此前传出的消息是,创始人张忠谋吐槽美国员工上班不积极,台积电开出三倍薪资,调本土工程师去美国。
刘德音(图右)
在当时,人们想到的是刘德音在答应建厂时,说的那句“台积电会把核心技术留在老家”。可是现在,给人的感觉却是“教哪些东西,哪些东西保密,未必由台积电决定”。尤其5月17日,路透社爆料:台积电感受到三星跑到德州建3nm工厂的压力,正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设3nm乃至2nm的晶圆代工厂。这是台积电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美国工程师可能又要去总部学习,叫投资者如何不担心?
三星
倘若台积电的坦诚,能够换来同等的诚意,这件事也算是塞翁失马。遗憾的是,建厂前许诺的蜜月期,大概率是一张口头支票。台积电出发前,得到的信息是“提振美国半导体”,即过去帮忙。结果6月8日,自己就被列入了对方的“安全威胁名单”。不仅如此,英特尔CEO帕特·基尔辛格还在7月7日,给出了一条这样的建议:540亿美元的半导体扶持资金,应该用在税收总部、工厂、专利都在美国的公司。
基尔辛格
当初富士康赴美建厂的时候,好歹获得了一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赞。如果后续招人顺利的话,未必拿不到被许诺的补贴。相形之下,台积电的建厂体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要知道,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聘请的人力资源主管Benjamin Miller(本杰明·米勒),在英特尔工作了25年时间。与其说这是挖人,不如说是合作。结果八字还没一撇,英特尔竟然直接摊牌:自己其实连补贴都不想给台积电。
英特尔
既然处境如此尴尬,台积电肯定也要另做打算,争取保证自己的灵活性。这就不得不提到,刘德音的第二则猛料“台积电的布局,有客户需求与生产成本等诸多考量,目前谈论‘是否会在日本大量制造’,仍然太早”。台积电追求自主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南京、日本和德国建厂。此前,南京28nm工厂扩产计划被叫停。现在刘德音又亲口确认,台积电正纠结产出的问题,不一定会在日本建厂。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德国。
格罗方德
可是基尔辛格已经在早前表态,英特尔有去欧洲建厂的相关计划。再结合台积电保护自有技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被动,以及基尔辛格绝对算不上友好的态度,德国未必是一个好选择。就在7月16日,科创板日报还曝出“英特尔打算收购格罗方德”的消息。格罗方德是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技术停留在10nm工艺以上,对英特尔的主要价值是客户。台积电答应建厂之前,英特尔也没说自己要代工。如今却加速回归,恐怕是来者不善,台积电还能去哪?(李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