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登陆科创板上市的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而这距离联想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刚过去8天时间。
公告中“终止”而非“中止”的表述,意味着此次联想CDR回归A股的计划落空。截止发稿,联想官方对此并无回应。
受此消息影响,10月8日,联想集团港股股价下跌4.76%,最新市值为106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78.30亿元)。
按照此前发布的上市计划,联想集团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3.38亿份CDR,拟募集资金100亿元。本次募集资金的55%用于包括“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应用项目”,10%用于产业战略投资项目,35%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上市搁浅,或许与联想集团选择上市的板块为科创板的特性有关。
科创板最大的标签就是“科创”属性,而招股书显示,联想集团当前近9成业务收入来自智能设备业务(主要是电脑组装、手机等传统业务),且联想集团掌握的大多是非关键性技术,其核心部件如芯片、处理器、内存等依赖外部采购较为严重。
而就研发投入来看,根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联想集团年均研发投入超百亿,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以及120.38亿元。从上述金额绝对值来看,联想是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挂牌和已申请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但从占比来看,18/19财年、19/20财年、20/21财年联想研发投入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8%、3.27%和2.92%。若溯至2015年至2017年的数据:3.32%、3.16%、2.81%,还可见到整体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此外,尽管联想利润持续增长,但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21财年末,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合并)高达90.5%。在高杠杆的状态下,一旦销售业务方面出现问题,导致资金回笼不畅,该公司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影响到其财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