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1月22日
拐点还有多远?
对于股民来说,今天又是惨痛的一天。
周一,港A股延续上周跌势。港股三大指数盘中均刷新阶段新低,截止收盘,恒指、国企指数跌超2%,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大跌4.3%,收跌3.02%。大型科技股集体下挫,内房股、物管股齐跌,大金融集体大跌,汽车、药品等纷纷走低。
同样,A股三大指数今日也创阶段新低,沪指一度下探至2735点创2020年4月2日以来新低,最终收跌2.68%;深证成指跌3.5%,创2019年3月以来新低;创业板指跌2.83%,创2019年12月以来新低;北证50跌4.3%。
两市5185股杀跌,147股上涨,全天成交7941亿元。板块题材上,两市概念板块全盘飘绿,但“华”字辈股继续抱团上行。
不过在资金动向上,今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0.47亿元,终结连续6日净卖出态势;南向资金目前净买入10.12亿港元。
临近春节,市场持续遭遇大幅调整,影响因素有哪些?市场跌到哪了?拐点还有多远?
从原因来看,中金分析表示,整体来看,近期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背后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增长继续修复过程中仍需政策加码应对;
二是海外近期事件性因素偏多,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
三是A股市场近期部分流动性环境受到市场偏高关注。
去年至今,全球地缘冲突引发市场关注。目前,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仍在继续,红海危机还在发酵,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大选的关注度也在增加。此外,还有美联储打压降息预期使得美债利率重回上行等等。
国内方面,12月地产投资、社零均走弱等边际变化不及预期,市场对后续经济基本面及政策的悲观态度有所放大。另外,股价与资金面的负反馈可能也是近期市场波动加大的原因。
A股方面,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目前资金面负向正循环造成的恐慌情绪,导致市场出现超调。从A股历史看,因为资金和情绪造成的快速调整,往往是市场的最后一跌。
港股方面,中金近日指出,部分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港股历次底部极端水平。
该机构从从宏观与盈利、估值与风险溢价、资金面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几个维度下的多项细分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当前部分细分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越此前几轮的市场低点。
1)估值:恒生指数7.4倍动态PE仅次于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22年10月底的市场底部;
2)风险溢价:升至9.9%,与22年10月底部相当;
3)17.2%的卖空成交占比已仅次于22年10月底,RSI以及成交换手也都接近此前几轮市场底部等。
中金表示,当前点位技术面有一定支撑,但反弹尤其是持续性仍需“对症”政策发力。技术上超卖和月线支撑位都可能给市场提供一定短期支撑,且悲观情绪宣泄后也往往有一些喘息,甚至反弹。
对于当下的市场,中信证券指出,类“平准”资金已开始持续发力,托底作用明显,当前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极端水平,国内宏观政策也处于观察期,海外因素并无实际影响,在以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市场将进入月度级别的反弹交易窗口期,仍将呈现交易型资金行为主导的特征。
配置上建议逐步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切换,重点关注科技、医药、新能源板块的优质蓝筹;此外,港股受海外降息预期反复、活跃资金流出的冲击,当前流动性折价显著,绩优的港股互联网龙头也值得逐渐布局。
展望后市,方正证券表示,大盘盘中震荡还会加剧,在2760点—2863点间区间震荡运行概率大,淡化指数波动,把握底部的结构机会为主。
配置上,轻指数、重结构,逢低关注新能源、城商行、地方国企、券商、医药、电力设备、电力及盘出底部的个股投资机会,回避垃圾股及股价处于高位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