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1
  • 1

金山云:95亿背后的小米情结

阿尔法工场2024-12-06

作者|Joshua

来源|丫丫港股圈

导语:云计算行业内卷严重,金山云靠小米翻身了。

雷军是金山云的董事长,但除了在2014年给企业出过“All in Cloud”的战略指导后,就撒手不管快十年,小米的发展分走雷军太多精力。

被抛弃的庶子也不受二级市场待见,股价一路下跌,最严重的时候,较发行价跌幅超84%,包括雷军在内的一众投资者损失惨重。

但在金山云沦为多年仙股后,近日又突然以在港股和美股各一根大阳柱的强势姿态,铩羽而归。消息面上,是公司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在收入规模、盈利能力等全方面均取得扎实进展。

更重要的是,小米时隔五年重回第一大客户,带来为期三年总价值95亿元的合作协议。这相当于金山云巅峰时期一整年的收入。

雷军系的投资热情终于来到了金山云上,但靠着雷军、靠着小米关环的金山云真能再现辉煌吗?

对小米的价值不菲

金山云是金山集团旗下云计算企业,也是一家典型的雷军系企业,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金山软件、小米集团以及雷军个人,合计持股比例超六成。

早在金山云成立的2012年,小米就成了第一个大客户,后来WPS也用了金山云。背靠金山软件和小米两棵大树,金山云早期发展尤为顺利,在2017年就成功跻身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拿下6.5%的市场份额,并在2021年成为中国最大独立云服务商。

公司最近的业绩爆发在疫情期间。随着疫情封控解锁居家办公消费场景,大量分布式办公需求开始爆发。因为员工需要在家中进行对公司服务器的访问,大大增加了网络结构的复杂和不稳定性,这就催生了对CDN等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

CDN(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构建在 IaaS 之上,可以提升网速、提高网站稳定性的分布式服务器网络系统。作为国内CDN服务的主要供应商,金山云吃到疫情红利,业绩大幅提升。

借此机会,也逐渐摆脱大客户依赖,脱离雷军系的庇护,寻求独立增长。

2019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比重从65.7%降至50.6%。最大客户的收入比重从30.9%降至19.8%。期间,来自小米和金山软件的收入占比一度降至约10%。

但想吃红利的不止金山云一家,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开始all in cloud。相比腾讯、阿里和华为,财力和实力都无法与之抗衡还失去雷军系庇护的金山云,在疫情还没结束前,收入就急速缩水。市场地位一路从前三,跌到第五,直到现在被归类到“其他”。

就在企业沦落为边缘人物时白衣骑士再度现身,小米时隔五年重回金山云第一大客户。

今年上半年,来自小米及金山集团收入超 7 亿元,占金山云总收入比例的 19.2%。仅小米一家就占了其中的 15%。

随着汽车业务的增长,金山云独立云服务商的差异化定位对小米的发展极其重要的。

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小米自己造了车;为提供体验感更佳的生态系统,小米自己开发了大模型。但这也意味着想要定位品牌差异化,小米就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有自己大模型的阿里云和腾讯云,也没办法使用接入赛力斯自动驾驶的华为云。

此外,随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系统实时交互成为常态,对大模型的生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云计算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是自己人又有算力资源的金山云也就重新得到重视。

今年Q3,金山云总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来自小米及金山生态系统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6%,是最主要的增长来源。

不难看出,金山云业绩能实现高增长,几乎全靠小米这帮兄弟公司关照。

被抛弃近十年的金山云重新被重视,对于雷军而言这都是为了小米,金山云对小米目前的发展不可或缺。但对小米的价值再次放大并不意味对投资者也是如此,在云服务行业,金山云仍然是个落后者。

自身价值不大

与小米及金山生态的亲密关系是金山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在激烈的云服务市场,金山云独立面向市场竞争的实力其实非常有限。

从收入来看,公司收入主要分为公有云和行业云两部分,其中公有云是第一大业务,在该业务中又分为云计算、云存储、云分发三项,其中云分发是最大的一项。云分发需要依靠CDN来快速加载,又因为CDN几乎没有技术屏障,所以往往需要大量铺设来保证用户浏览速度。

但大量铺设需要人力物力以及巨额资金支持,运营成本十分高昂。这种模式下,必然得具备规模效应,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形成成本优势。

由于前期投入过大,导致金山云营业成本在过去三年里占营收的比重均在94%以上,压制企业久久无法实现盈利。本想着靠原始积累熬出头,结果还没有实现规模效应,半路杀出来打价格战的阿里云更使企业亏损加剧。

2023年4月,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 15% 至 50%,其他厂商响应号召纷纷跟进,金山云不得已也开启价格战,部分产品降价幅度也超过50%。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相比其他大型厂商,金山云显然在资金和经营规模上处于明显劣势,长期亏损、盈利能力不足,以低价换增量并不现实。

醒悟后的金山云又希望通过降本增效缓解业绩压力,把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了1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减少了1.9亿元。但这反而弄巧成拙,对产品研发创新投入的减少让产品也失去差异化竞争力。

本想主动降价稳定的客户,结果低价无法延续,产品又缺乏创新反而让金山云行业云服务的优质客户数量从2021年的382家持续下滑到2023年底的285家。

在众多大型云服务厂商夹击以及自身财力和产品力都不足的情况下,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厂商靠拢,金山云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今年3月,阿里云又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但这次金山不敢再跟,而是选择重新投靠小米等大客户,回到自己的舒适圈。但随着小米重回第一大客户,金山云似乎又回到了沦为大客户附庸缺乏外部增长的原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期待的估值故事也从在广褒外部市场自主造血的高速增长,缩小至在内部交易猥琐发育下的扭亏为盈。

投资价值变小

先看盈利能力。

前期,金山云营业收入主要来自IaaS,该业务本质上是重资产的基础资源租赁,其占比越高营收能力越低。

为改善营收能力,金山云开始转型,逐渐扩大PaaS业务的同时削减对IaaS的投入。

PaaS是云服务中比较体现技术价值的部分,公司也在该业务上注入相应的AI功能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主动缩减低利润的IaaS。一增一减,企业毛利率得到逐步改善。

来源:智能超参数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1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