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李跃
出品/ 五星评车
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赛道,2025年8月的销量榜单再次引发热议。小鹏汽车交付3.77万辆,蔚来交付超3万辆,均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但“理小蔚”的座次格局依旧稳固,这不仅是销量数字的简单呈现,更映射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复杂的竞争格局、各车企独特的发展策略以及未来的潜在走向。
深入剖析8月销量数据与“理小蔚”座次背后的成因,对理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脉络意义重大。
01小鹏:以价换量高端突围仍存阻碍
小鹏汽车在8月的表现堪称亮眼,交付量达到3.77万辆,同比增长169%,单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
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以价换量”的策略。早在2024年8月,小鹏推出起售价仅11.98万元的MONA M03,该车型凭借低价高配的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小鹏汽车总销量中占比颇高。
今年3月上市的新款小鹏G9、G6也给出了超预期的低价,全新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1万辆,通过价格上的让步,小鹏成功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
不过,“以价换量”也让小鹏陷入品牌溢价能力薄弱的困境,更直接导致其盈利难题持续未解。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压缩了利润空间,截至2025年二季度,小鹏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净利润率为负,且尚未看到明确的盈利拐点。
尽管小鹏在智能驾驶等技术层面拥有一定优势,如智驾技术已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高速NOA、城市NOA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逐步普及,但想要摆脱低价标签、实现高端市场突围并扭亏为盈,小鹏在品牌调性塑造、高端产品矩阵完善以及成本控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蔚来:销量起色背后换电联盟与持续增长存忧
蔚来8月交付新车3.13万辆,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实现了销量的触底反弹。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6万辆,成为蔚来历史上交付破万辆最快的车型,全新ES8也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两款新车成为蔚来销量增长的强劲动力。
此外,蔚来坚持高品质产品路线,打造高端品牌形象,电池租用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然而,蔚来后续能否持续稳增长仍存未知数,且亏损态势同样未得到根本扭转。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仍达数十亿元,换电体系的高额投入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
从补能体系来看,蔚来大力推动的换电联盟进展并不顺利。虽已有多家车企加入,但截至到现在,除蔚来自家车型外,联盟内几乎没有什么量产换电车型上市。
一方面,电池规格定义权、数据主权等问题导致车企间难以达成共识,蔚来现有四代换电站均适配其专属电池包规格,联盟车企若想兼容,必须重构底盘设计,成本高昂且面临数据主权让渡风险;另一方面,换电站建设与运营成本巨大,这使得联盟车企对换电模式持谨慎态度。换电联盟的缓慢推进,不仅难以分摊成本、提升效率,更可能影响蔚来未来在补能领域的竞争力与销量增长的持续性,进一步延缓盈利进程。
03理想:短期波动盈利与后手牌双重支撑领先地位
理想汽车在8月销量出现一定波动,但凭借此前积累的优势,依旧稳坐“理小蔚”头把交椅,更关键的是,其持续盈利的能力成为区别于小鹏、蔚来的核心护城河。
从财务表现来看,理想已连续多个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成为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稳定盈利的车企。
这一成绩源于理想精准的产品定位与高效的成本控制:构建了覆盖高端MPV、SUV的完善产品矩阵,理想MEGA月销破3000辆,在高端纯电和高端MPV领域销量领先;坚持增程式电动技术路线,有效解决用户续航焦虑的同时,避免了纯电车型高昂的电池成本;从内饰豪华配置到智能化座舱的打造,均精准把握家庭用户核心需求,无需过度堆砌技术配置,实现了产品力与成本的平衡,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同时积累了稳定客户群体。
值得关注的是,理想还有后手牌支撑增长与盈利双优势。将于9月上市的理想i6备受期待,其定位为纯电中大型SUV,采用与理想i8、MEGA相同的设计语言,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全系配备容量为87.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支持5C超充,官方称充电10分钟可增加500公里续航里程,定价大概率在20-30万元区间。
该车型不仅有望填补理想在中端纯电SUV市场的空白,吸引更多家庭用户,进一步扩大销量规模,更能借助规模化效应摊薄研发与生产边际成本,巩固盈利优势,助力理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25年8月,蔚来与小鹏销量创新高却未撼动“理小蔚”座次,本质是三者在盈利能力、产品策略与长期竞争力上的差距所致。
小鹏靠“以价换量”换得销量增长,却深陷品牌溢价弱、持续亏损的困境;蔚来凭新车型实现销量反弹,但换电联盟进展缓慢、亏损态势未改,持续增长充满不确定性。
唯有理想,在短期销量波动中仍能保持稳定盈利,更有理想i6这一后手牌蓄力增长,其“产品精准定位+成本控制+盈利闭环”的模式,不仅支撑起当前的领先地位,更为新势力车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范本。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盈利能力将成为衡量车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未来,“理小蔚”格局能否持续,关键要看小鹏能否突破高端化与盈利瓶颈,蔚来能否加速换电联盟落地并扭亏,而理想若能持续发挥盈利优势、稳步推进产品迭代,其领先地位或将进一步巩固。
无论格局如何变化,理想的成功都已证明:只有兼顾用户需求、产品力与商业盈利的车企,才能在新能源赛道的长跑中走得更远,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