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人最近两年买了两辆车,一辆燃油中型SUV,一辆纯电A0级小车,其中纯电享受报废等补贴总计两万多元。
一辆燃油车,再赠购一辆纯电小车,在东北县城已经很普遍。
这样微观的购车典型性,在宏观数据上也得到了验证,近来纯电动的销量增速已经大幅超过插电混动。
而去年7月份以前,插电混动销量增速长期高于纯电,按照去年年中两类动力的增速水平,到今年6月份两者销量已无限接近。
插混增长掉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发销量数据,今年8月,插电混动销售48.7万辆,同比增长7.5%;纯电动销售90.8万辆,同比增长40.5%。1-8月,插电混动销售346万辆,同比增长22.8%;纯电动销售615.8万辆,同比增长46.1%。
行业整体数据已经验证纯电依旧是新能源绝对主力。占比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30%的比亚迪,曾经有望让插混成为新能源新主流,其插电混动销量长期高于纯电。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两种动力的月销量规模开始逆转。今年8月,比亚迪纯电和插电混动分别销售199.6万辆和171.9万辆,而去年同期分别为148.4万辆和222.3万辆,当时的插电混动销量优势明显。
为什么插电混动销量增速降下来了?
价格是选择哪种新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8月,纯电动、真插混、增程汽车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4.2万元、15.4万元和28.7万元。乘用车销量15万元以下占比高达52.6%,在10-15万元价格区间纯电动、真插混、增程汽车销量占比分别为33.8%、23.5%和1.2%;5-10万元价格区间三种新能源的销量占比分别为44.1%、15.9%和0;而5万元以下市场,纯电销量占比高达90.5%。在乘用车最大的市场,纯电拿下了最大的份额。
乘联会方面分析:前几年全国汽车零售市场价格走势持续上行,高端新能源车型销售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2024年随着报废更新政策推动,车市的低端市场回暖,中低价位消费回升。
在中低端领域,纯电车型更具价格优势,而且相关补贴优惠政策也更倾向于纯电,最终导致纯电销量势如破竹地增长。即使在东北仍能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这是销量上插混很难超越纯电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在中高端纯电领域,随着小米汽车放量,以及蔚来、小鹏汽车等新势力销量回暖,都助推了纯电的高增长。
未来插电混动能否赶超纯电?
价格和政策依旧是汽车消费最核心的推动因素。目前,动力电池和插混动力系统都有一定降本空间,特别是增程发动机作为发电设备有不小“简配”潜力。但长远来看,在中低端领域,纯电相比插电混动的成本优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增购一台电车作为日常使用。而中低端插混在使用场景方面越来越缺乏极致性,在能耗方面插电混动相比油车的优势并不是碾压级的,而且油混车型也会抢走不少插混目标用户,这些都是插电混动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
但确定的是,短期内插电混动依旧会是中国品牌在高端化领域突围的最重要抓手。
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极大可能恢复征收,后续的各式补贴政策如何持续还不明朗。但从过往的政策倾向性来看,未来纯电依旧会是最大的鼓励消费对象。
新能源动力结构还会动态变化,但无论如何,纯电化、去油化的方向已经不可逆。
毕竟在东北县城内开油车,四五十公里的时速,10升以上的百公里油耗,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这是广大中国汽车用户最典型的用车场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