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1元水战” 时隔一年半,农夫、怡宝、娃哈哈谁赢了?

食品招商网10-11

去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绿瓶纯净水,将终端价直接下探至1元左右/瓶,矛头直指怡宝与娃哈哈的核心腹地。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席卷整个包装水行业的“水战三国”——农夫山泉、怡宝和娃哈哈纷纷投入充足“弹药”展开激战。

一年半后的今天,战局逐渐明朗。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8月,娃哈哈包装水市占率从14.22%增长至17.7%;同期,华润饮料包装水市占率则从25.11%下跌至20.34%,下滑近5个百分点;而农夫山泉虽然市场份额有波动,但整体领先地位未受动摇。这场行业洗牌背后,折射出中国快消品市场在消费理性化大背景下的新常态。

价格触底:

渠道“对赌补贴”下的血腥厮杀

农夫山泉发起的这场“绿瓶水战”,选择了一个微妙的时机——2024年2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不久,其女宗馥莉刚刚接班执掌娃哈哈。行业变局之际,农夫山泉迅速出击,将绿瓶纯净水的终端价直接拉低至1元/瓶,直接瞄准了怡宝与娃哈哈的核心市场。

低价血拼迅速白热化。有超市老板透露,“农夫山泉矿泉水(红瓶)零售原价2元/瓶,一提12瓶,原价即24元。外卖平台愿意让我们入驻超市卖到9.9元一提”,消费者到手价格低至每瓶8毛多,已与进货价几乎无异。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价格战背后的运作机制——“对赌式补贴”成为各方抢占市场的利器。一位华润饮料经销商透露,今年6月拿货时,厂商对怡宝水每箱补贴2元,7月后补贴才有所缩减。这种对赌协议给予经销商巨大压力。“我们和厂商销售人员每年都要签合同,如果完不成,瓶装水哪怕差一箱、桶装水哪怕差一桶没完成,奖励都清零。”一位既卖过怡宝又卖过农夫山泉的经销商道出真相。

格局生变:

三国水战下的市场份额流转

价格战最为直接的结果,便是市场格局的重塑。各方战果却大相径庭。

怡宝成为此轮价格战中最大的失意者。据马上赢提供的数据,在包装水类目下,华润饮料市场份额2025年8月跌至20.34%。自2005年以来,怡宝市占率原本一直稳步上升,没有出现过大幅下跌的情形,直到本次被农夫绿瓶攻进腹地,才遭遇“滑铁卢”。

业绩数据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华润饮料2025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包装饮用水营收同比下跌23.1%,且细分产品全线遇冷——小规格(1升以下)、中大规格及桶装水无一例外出现营收下滑,其中小规格产品下滑幅度最为显著,达26.2%。相比之下,娃哈哈却在此轮竞争中实现了份额的逐步增长。宗馥莉选择果断应战,在当年同样把瓶装纯净水的价格降到了1元以内。

甚至在某些平台上,娃哈哈550ml纯净水还做出过单瓶0.01元、0.8元的限量特价。这种果断的市场策略,使得娃哈哈在竞争中成功从14.22%的市场份额增长至17.7%,增幅明显。

农夫山泉虽然市场份额有所波动,但整体仍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财年数据显示,农夫山泉营收428.96亿元,净利润121.23亿元,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其通过绿瓶纯净水抢占下沉市场,同时通过茶饮料产品(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32.3%)等多品类布局,降低了单一包装水业务的风险。

背后逻辑:

毛利行业下的战略抉择

包装水行业的价格战之所以如此激烈,背后隐藏着这一行业高毛利的密码。

2024年,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显示,其毛利率达47.3%,比以卖酒为主的青岛啤酒同期高出7个百分点、比“卖奶为主”的伊利同期高出13个百分点。高毛利意味着价格操作空间大,这也是巨头们敢于掀起价格战的底气所在。然而,不同企业的战略选择却决定了它们在价格战中的不同命运。

华润饮料过度依赖包装水业务,其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高达84.6%,当价格战来袭,其核心业务直接暴露在冲击之下。而农夫山泉早已实现了多品类布局,其茶饮料产品收益在2024年已占总收益的39.0%,首次超过包装水业务的37.2%。这种业务结构的差异,使得农夫山泉在包装水价格战中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娃哈哈则凭借宗庆后去世后引发的消费者情感共鸣,以及宗馥莉接棒后的积极应对,实现了逆势增长。业内人士估算,2024年娃哈哈整体业绩回到700亿元的水平,其中瓶装水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未来走向:

价格战趋缓与行业理性回归

到2025年,包装水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显现趋缓迹象。海豚投研调研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绿瓶水补贴降至每件1元,较2024年的2元大幅降低;怡宝的补贴从7月开始也有所缩减,价格战的退潮并非偶然。持续的补贴投入,看似是主动防守,实则埋下隐患。

经销商成了价格战中最直接的承受者。当厂商补贴退潮,客户的价格预期还停留在补贴期,经销商就成为了“拔河比赛”中的“绳子”。他们既要消化厂商缩减补贴带来的成本上涨,又要应对客户尤其是批发大客户的低价执念,最终只能在“亏本保客户”和“涨价丢客户”之间反复挣扎。

另一方面,价格战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包装水业务的风险。华润饮料正在积极打造饮料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其饮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在2024年,其饮料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0.3%,虽然距离理想的“五五开”还有很大空间,但已显示出积极的转型态势。

超市冷柜里,2元一瓶的包装水看似不起眼,却曾孕育了中国商业史上罕见的“双首富”传奇——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与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先后登顶中国首富。如今,瓶装水行业高毛利的特性依然未变,但市场竞争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价格战的热度逐渐退去,行业竞争最终将回归本质——对水源地的掌控、对渠道的精耕、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构建多元化产品结构的能力。巨头们的战场,已不再局限于那一方小小的冷柜空间。

来源 |凤凰资讯、马上赢、每日经济新闻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

empty
暂无评论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