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消息,当联合包裹(UPS)的4.8万份解雇通知、亚马逊近3万人的优化计划,与Meta的600人裁员清单并置时,一组冰冷的数字描绘出全球就业市场的剧烈震荡。
短期内,15家横跨科技、零售、制造、制药等领域的巨头累计削减了超过16万个工作岗位,很容易让人得出“劳动力市场正在疲软”的判断。然而,深入剖析这些裁员案例会发现,这场就业波动并非传统经济衰退的被动结果,而是以“人力资本置换计算能力”为核心的结构性变革。一场由AI时代资源重构引发的主动调整正在全球上演。
美国科技界专家阿卡什·古普塔 (Aakash Gupta)就此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指出,这场AI时代的裁员潮呈现出鲜明的“双城记”特征,不同行业的企业沿着两条路径完成人员优化,却共同指向“减少人力投入”的终点。
两类企业虽裁员原因不同,却共同供养了台积电、英伟达、阿斯麦等核心半导体企业,导致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当前正处于企业AI采纳率从10%迈向50%的快速发展期,此阶段财富多集中于算力而非劳动力,市值与工资增长差距空前,这并非衰退而是一次重新平衡,且大多数劳动者处于这一平衡的不利一方。
以下为古普塔帖子全文:
当前的裁员浪潮讲述了两个殊途同归的故事。
亚马逊、Met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正在裁员,以筹集资金购买GPU。他们的营收仍在增长,股价持续攀升。他们解雇员工是为了腾出现金用于计算能力。这并非经济低迷时期的成本削减,而是将资源从人力预算强制重新分配至数据中心容量。这背后的算术是残酷的: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的员工,就能为下一批H100芯片提供资金。
与此同时,联合包裹、雀巢、福特和塔吉特等公司则出于相反的原因进行裁员。他们已经部署了行之有效的AI工具:客户服务自动化、供应链优化、生成式设计系统。生产力的提升是真实且持续累积的。这些公司不需要购买大规模的GPU集群。他们正在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那里租用推理能力,并削减人力,因为成本效益的算术终于成立了。
双方都在供养同一头巨兽。科技公司购买的是“铁锹”。其他所有公司都在购买那些“铁锹”挖出的“黄金”。半导体公司则居于核心,向整个价值链收取租金。台积电、英伟达和阿斯麦(ASML)正在印刷钞票,而就业岗位在两端都大幅减少。
时机至关重要。我们正处于企业AI采纳率从10%走向50%的阶段。历史表明,这一阶段发展最快,创造的财富也最多。但这些财富正集中于计算能力,而非劳动力。市值增长与工资增长之间的差距从未如此之大。这不是一次衰退。这是一次重新平衡。而大多数劳动者正处于这次平衡的错误一边。(文/腾讯科技特约编译无忌,编辑/木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