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追觅疯狂跨界:一个不愿意扫地的扫地机器人

略大参考11:59

由于自身的技术壁垒,扫地机器人是个天然的“科技股”。从这个角度来看,追觅、石头、科沃斯扮演了类似特斯拉这样的“AI+机器人+互联网”的硬件制造商角色。

作者|杨知潮

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

谁是中国的特斯拉?

五年前,答案毫无疑问是蔚小理。毕竟成立之初他们就是对标特斯拉的。

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这样对标了,不是因为蔚小理变了。而是特斯拉变了:

在资本市场,特斯拉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汽车企业的逻辑了。市场认可的不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而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是特斯拉的具身机器人业务、是特斯拉的能源业务、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业务。

一句话:特斯拉的魅力,在于它能制造一些很有想象空间、很“赛博”的硬件产品。

从这个层面来看,哪怕理想入局AI,小鹏推出机器人,它们也有点跟不上特斯拉的故事节奏了,它们的估值逻辑也停在了汽车的逻辑里。而与此同时另一批名字,携着更大的想象空间前来,占据了“赛博硬件”的位置,这个名单很长:追觅、石头、大疆、科沃斯、宇树、影石......

这其中,疯狂跨界的扫地机器人公司追觅,显得格外扎眼。

01 能当特斯拉,谁想当家电?

京东最近大规模新开的线下商场京东Mall里,追觅、科沃斯、石头被摆在了二楼的家电区域,和松下、方太、老板电器等品牌待在一块。

但在资本的市场里,追觅、科沃斯、石头和完全家电不沾边,它们更像是寒武纪这样的高新技术标的。

看看大机构的持仓就知道:在机构的ETF名单里,石头科技一般不会和格力或者美的并列,它的名字都是与中芯国际、寒武纪、金山这样的芯片、SaaS股票放在一起的。

图注:新浪财经显示,石头科技最大的基金股东是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而这是一家纯粹的科技ETF,持股都是中芯国际或者寒武纪这样的公司。

在另一家大型基金股东那里,则是和科大讯飞、工业自动化企业汇川技术在同一支ETF里。

图注:追觅还没上市,但科沃斯也是如此,它的诸多大基金股东为机器人产业ETF。

扫地过程中实时定位、地图构建、路径规划三个技术壁垒,赋予了扫地机器人一个类似自动驾驶的技术基因。APP管理的交互方式,又赋予了它软硬件一体的想象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扫地机器人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选手,几乎是一种天生必然。

它们自己似乎也认识到了这点,于是展现出一个家电企业不该有的野心。过去几年,追觅、石头、科沃斯经历了极其混乱的跨界,

石头科技创始人跨界造车,并把触手从扫地机触及到其他品类的家居,比如洗烘。科沃斯是走得相对稳的一个,但其CEO还是透露,科沃斯会投资打造家庭人形机器人。

步子最大的是追觅。

2023年,追觅就推出了一款具身机器人,在宇树爆发前就走上了这条风口。今年3月,追觅科技宣布进入全品类智能家电市场,几个月后,追觅在南京开设了一家旗舰店,门店里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烟灶以及清洁家电类产品。

图注:石头科技创始人跨界造车传出正面消息的2022年年初,这家公司的股价也迎来大涨。

但局限在房子里,似乎还是满足不了追觅的野心,今年8月,追觅正式宣布造车,对标的是布加迪威龙这一超豪华品牌。

造车早就不是一个朝阳产业了,就是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时,外界也已普遍觉得太晚了,2023年发布的“小牛汽车”更是草草收尾。更何况是2025年?

不过对于IPO已经提上日程的追觅来说,造车的价值不只卖车。

在追觅曝出造车消息后,“云见 Insight”援引内部员工的说法,披露了一个有趣信息:他表示现在做样车就是为了拉投资。内部讨论样车,说的最多的就是投资,而不是样车能为量产带来什么、要去验证什么。

跨界造车,重点或许不在造车,而是跨界。家电做的再好,最多是个智能家居品牌,但造了车,那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广义的“智能机器人”集团。

在宣布造车的几天后,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称从明年年底起,追觅生态旗下多业务将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对即将IPO的追觅各板块来说,按照家电估值,和按照特斯拉这类科技股估值,结果会天差地别。

不断跨界后分拆上市的另一个潜在好处是:任何一个版块能承载的资金都是有限的,扫地机器人只能享受到机器人概念、智能家居概念的资金,而不断地跨界后,追觅就像一个不断扩张SKU的零售商一样,可以承接更多种多样的钱。

02 扫地是副业,讲故事是主业?

商场里可以不卖特斯拉,但资本市场不能没有一个类似特斯拉的标的。

毕竟股民希望找到有想象空间的标的,机构也要给自己的客户想象空间。而没什么比高科技硬件制造的想象空间来得更加直观。

听众需要这样的故事,那自然会有人讲这样的故事。至于这个“特斯拉”究竟是汽车、是扫地机器人,有时候根本不重要。

几年前,追觅、石头这批企业还不被称作机器人公司,彼时,外界称呼他们为智能硬件公司、或者叫“生活科技品牌”、或者叫“智能家居研发商”。

那是前些年的风口,在人与人被网络连接后,资本市场上流行起了“万物互联”的故事。人们坚信,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将迸发出一股堪比移动互联网的潜力。

追觅、科沃斯、石头科技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到2021年,随着这个故事达到高潮,他们的估值和股价也来到一个高点。

当然,在2021年后,“万物互联”的故事已经过时石头科技股价至今没有回到2021年的高点。但毕竟扫地机器人身上的技术含量是实实在在的,于是,它们摇身一变,又成了机器人公司。

图注:扫地机器人也是机器人,被收入机器人ETF应该很合理吧?

正如20年前的微软叫互联网股,2025年的微软叫AI股一样。眼下的扫地机器人公司,基本踩上了宇树、特斯拉和OpenAI、幻方所引领的AI机器人风口。科沃斯在过去一年里股价水涨船高,一度大涨超过130%,石头科技也一度大涨超过60%,只是此后业绩下滑导致大跌。

另一方面,汽车与机器人两个概念不断融合,特斯拉全面转向机器人公司,小鹏、理想重押人型机器人。

市场喜欢,技术基因也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追觅通过人型机器人和造车追求跨界,实在是天时地利。

对于跨界,追觅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能力。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追觅员工的说法,追觅旗下有 1 号—10 号孵化器,每个孵化器对应一条赛道。孵化器的职责是给大基金募资,并投资到内部孵化项目,同时给孵化项目做对外融资。

对于这种模式,“略大参考”的理解是:每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技术,追觅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发挥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市场想要什么故事,追觅都可能讲的出来。市场想讲什么故事,追觅也都有机会跟得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追觅并没有跨界,它的角色一直如此。

毕竟在消费市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具身机器人、运动相机,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在资本市场,它们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差别,甚至可能干脆在一个ETF里。

03 赛博的尽头总是家电

当2022年比亚迪销量爆炸式增长,强烈的冲击让特斯拉股价暴跌一半后,资本市场开始认识到了一个事实: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没那么好。

强大的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的电动化技术背后,仍然是重资产、低差异化、价格战的泥潭。到2024年,特斯拉收入增长基本停滞,净利润暴跌50%。

也是在特斯拉股价暴跌的那一年,另一个泡沫也破裂了:在机器人之前,智能硬件是前一个硬件故事。2021年,九号公司股价巅峰时达到千亿。进入2025年,九号公司业绩高歌猛进,连续发布了多个优秀财报,但市值仍然不到巅峰时期的60%——可见此前跌得多惨。

另一家物联网公司涂鸦智能更是一路走低,市值相较高点早已蒸发了超过80%。

图注:物联网公司涂鸦智能的股价走势

特斯拉、蔚小理、涂鸦智能股价下跌的故事是相似的:当市场看前景的时候,它们可以给出很好的故事,但当市场看利润率的时候,它们没能给出足够好看的财报。

石头科技眼下就有点这方面的烦恼,2025年前三季度,石头科技利润下滑约30%,过去一个月股价下跌约20%——尽管三季度的收入增速仍然有60%以上,但市场已经明显开始要求它的利润了。

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已经证明,当硬件没有生态护城河时,即便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其最终的利润率也面临挑战。

最终市场也给不出太高的估值——最典型的例子是小米,在小米汽车发布之前的股价低谷里,小米的PE一度逼近10倍(2022年),市场完全在按照格力空调这样的硬件制造逻辑给小米定价。眼下,理想汽车的PE也跌到了20倍以下,估值逻辑接近曾经的传统燃油车企。

当然,对很多公司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考验。影石科技的IPO极其成功,上市以来大涨超过500%。追觅即将开启分拆IPO计划,按照过去几年在一级市场水涨船高的估值来看,其IPO的前景也十分明朗。科沃斯和石头的股价也早已走出低谷

——他们还有充足的时间证明,自己是一个拥有护城河的好生意,而不是竞争激烈利润有限的“家电”。

头图来源|AI制图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举报

评论

empty
暂无评论
 
 
 
 

热议股票

 
 
 
 
 

7x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