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帅的投资客

IP属地:未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1-09

      实习生立功了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稍微聊几句  研报 主要是今天几个群都在传这么张表格—— 稍微解释一下,比亚迪最近出了款越野车“仰望U8”。 然后长城汽车有一个越野车系列叫做“坦克”,算是它的竞品。 结果这个研报里头,直接对比了比亚迪的越野车和T-90主战坦克(真·坦克,苏联第三代主战坦克)。 大家猜测是主分析师把一些分析工作丢给了实习生。 而实习生虽然不懂,但是执行力特别强,于是强行进行了对比。 结果这个表格直接出圈了…… 越野车比肩真·坦克,这个事件营销可以吊打服务比亚迪的广告公司了。 我以前也在《研报阅读方法论》里头提到过,券商的深度报告里头,有一类很特别的“首次覆盖报告”。 这次这个报告就是“首次覆盖报告”。 “首次覆盖报告”在质量上可能方差会比较大—— 如果是研究员刚入行或者刚跳槽到一家新券商,然后很看好某家上市公司,准备写自己在这家券商工作以来针对这只个股的第一篇深度报告。 这种情况下,研究员往往会多下点功夫,做出一点跟市场不一样的东西,来向市场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 某公司最近大热,但研究员之前没有写过对应的研报,按照合规的要求是没办法推荐这家公司的。 如果研究员很看好、行情上又不允许耽误太长时间(不然就已经涨上去了),有时候就会找实习生赶紧凑一篇出来占坑。 甚至还有不管公司好不好,先写了再说的情况。 这时候质量就不好说了。 我挖了下,报告的署名分析师在2018年就跳槽到了现在的券商研究所。 不过我在数据终端搜了下,她过往的报告主要覆盖的是金融业、食品饮料、国防军工板块,甚至偶尔还会写写医美。 这么看来,分析师检查不出这个bug,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在今年7月份,这个分析师还因为报告中存在研究方法不审慎、部分假设缺乏合理论证、部分结论依据不充分等问题,收到了陕西证监局的警示函。 所以咱平时刷研报还是要有选择性的。 我在上大学
      1,790评论
      举报
      实习生立功了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1-06

      美国经济越差,美股涨得越好 | 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周五美国的非农数据出炉后,终于破天荒一次没那么强劲,实际数低于了预期。今年美国经济一家独大、频频超预期的背景下,美债利率飙升,美股时不时调整一点,美元势头迅猛,全球资金追逐美元资产。现在,美国劳动力市场疲态初显,美联储不需要加息,美债利率失去继续向上爬的动力。这对全球股市都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对海外流动性敏感的港股。像是我 周四 给大家提到的恒生科技,周五随即怒涨了3.25%。一鲸落,万物生。A股今年也盯着美债找寻背锅对象,实际的联系有多少不好说,情绪上这座大山总算是被拿掉了。此外,周末万科出来发声,周一要和深圳国资委国资委相关领导联合举行线上会议。此前担忧地产宽松政策不给力,有向大开发商传染风险的担忧能暂时得到缓解。股市大雷被拆掉了,情绪修复还是短期内的主线。🌡️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货币指标:1.6央行转向,净回笼了流动性,货币指标下跌到1.6。大量政府债券发行不断,市场预期11月中央行超量滚动麻辣粉,释放流动性。未来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信用指标:1.1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紧信用边缘徘徊。不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提前使用明年专项债的额度后,四季度债券发行速度会开始加速。⚔️ 定投操作经济数据开始显现弱企稳迹象,少不了稳增长政策支持。货币、地产、财政政策都已经开始放松。中美关系也有缓和迹象
      1,369评论
      举报
      美国经济越差,美股涨得越好 | 策略周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0-29

      真金白银来了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就在市场觉着宽松没戏的时候,财政红包落了地,来了个 一万亿 的国债增发。 花钱的速度丝毫不拖拉,指明了光四季度就要花5,000亿,完了明年年中前把剩下的都花了。 紧接着,中美示好不断。 王外长刚在美国见完拜登,周末就宣布了中美增加航班。 这一下终于把市场情绪底给拖住了,上证指数重新站上了3000点。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9 大量政府债券发行来袭,央行日日净投放不断,为的就是保住资金面流动性,释放信号支持市场消化大量新增债券。 流动性到月末逆势改善,货币指标上升到1.9。 未来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紧信用边缘徘徊。 不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提前使用明年专项债的额度后,四季度债券发行速度会开始加速。 ⚔️ 定投操作 经济数据开始显现弱企稳迹象,少不了稳增长政策支持。 货币、地产、财政政策都已经开始放松。 中美关系也有缓和迹象。 近期货币和信用指标都维持在中性区间,信用指标有向下突破紧区间的势头。 整体政策环境虽然利好风险资产。市场继续调整的风险降低。 本期继续新增投资10,000元(通过定投功能完成,具体步骤可以参考 这里 的Q6)。 其中1
      1,839评论
      举报
      真金白银来了 | 策略周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0-23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大A对上周的三个利好毫无反应,下破3000点,连汇金拿出真金白银注资都不奏效。 外围资金对国内的政策也不买帐,北向资金一周总共流出了240多亿,周四单日流出117亿,创下8月底以来最大的单日净卖出。 A股在各个维度的估值体系下都已经算是便宜了,是估值也不奏效了吗? 地产反弹不及预期、加上政策力度差强人意,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政策必须加码才能提振信心。 如果政策继续拖沓,大A靠自身的反转也不是全无可能。 三季度的季报开始披露,公司盈利将从二季度的底复苏向上,同比跌幅预计能收窄,甚至见到部分行业转正报喜。 政策弱预期的最差情形之下,靠企业自身的盈利也可以推动估值修复,股指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 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钉,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6 资金面受大量政府债券发行影响,边际收紧,核心资金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沿徘徊。 10月央行闻风不动,两个月了,丝毫没有补降利率的意愿。 不过在10月的发布会上,央行明确表示宽松还有空间,大概是为了等财政政策跟进,不到最后一秒不松货币。 回到资金面上,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
      1,666评论
      举报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0-23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 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 市场回顾 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 大A对上周的三个利好毫无反应,下破3000点,连汇金拿出真金白银注资都不奏效。 外围资金对国内的政策也不买帐,北向资金一周总共流出了240多亿,周四单日流出117亿,创下8月底以来最大的单日净卖出。 A股在各个维度的估值体系下都已经算是便宜了,是估值也不奏效了吗? 地产反弹不及预期、加上政策力度差强人意,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政策必须加码才能提振信心。 如果政策继续拖沓,大A靠自身的反转也不是全无可能。 三季度的季报开始披露,公司盈利将从二季度的底复苏向上,同比跌幅预计能收窄,甚至见到部分行业转正报喜。 政策弱预期的最差情形之下,靠企业自身的盈利也可以推动估值修复,股指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 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钉,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指标情况 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 “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货币与信用指标如下—— 🤑 货币指标:1.6 资金面受大量政府债券发行影响,边际收紧,核心资金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沿徘徊。 10月央行闻风不动,两个月了,丝毫没有补降利率的意愿。 不过在10月的发布会上,央行明确表示宽松还有空间,大概是为了等财政政策跟进,不到最后一秒不松货币。 回到资金面上,为了支持地方债顺利发行,维持货币偏松还是大概率事件。 💳 信用指标:1.1 9月 社融 新增4.1万亿,存量同比增长9%,如我们预期一样开始有企稳的苗头了。 信用指标维持在1.1不变,在
      914评论
      举报
      再烂的东西也是有价格的 | 策略周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0-20

      这个指数倒是能赚到钱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来聊一个 过去一年还能赚得到钱的策略 近期之所以下跌,参考狗哥的模型,海外流动性得背80%的锅。 不过甩完锅对收益率还是没啥帮助,还是复盘下这种情况下什么更赚钱。 股票不行的时候,市场会先考虑买点债。 不过既然锅是由流动性来背,那么债的走势自然也不怎么漂亮…… 截图/ 中债综合财富指数 via 中国债券信息网 股市往下走的时候,除了债和黄金之类的避险资产,一般大家还会考虑的,是红利指数。 毕竟它的走势跟市场还是比较反着走的—— 我挖了挖,发现红利指数过去一年这个走势,居然还赚了不少钱。 所以我今天打算稍微深入聊一聊。 Part 1 🚰 细水长流的收益 🚰 投资股票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 比如你以100元每股的股价买入了某只股票,等股价涨到150元时给卖了,这50元的差价就是资本利得。 假设中间公司还给你分红了,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这10元分红就是股利所得。 根据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先锋领航基金(Vanguard)创始人、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John Bogle)的研究,1980年~2000年,美国市场平均每年17%的收益率可以分解成4%的股利所得和13%的资本利得。 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特别长的话,比如拉长到100年—— 整个20世纪的维度来看,美国市场平均每年10.4%的收益率,可以分解成5%的股利所得和5.4%的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跌下来不少,但是股利所得倒是一直都很稳定。 可以说,股利所得是细水长流的一笔收入。 所以自然也有人针对股息/分红构建了投资策略。 Part 2 🛎️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 要在股市里头赚到资本利得(也就是通过股价的抬升赚到钱),除了估值,主要还是要看企业的业绩增速。 而这些年下来……一方面,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咱的杠杆也加得差不多没法再继续加了。 所以中国进入了“增速换挡”的阶段
      1,283评论
      举报
      这个指数倒是能赚到钱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10-18

      买的车,变成了砖头…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我准备来聊聊  威马汽车 最近有不少威马的车主都很愁,他们很担心几十万买来的车分分钟会“变砖头”—— 虽说回应了,不过威马目前的财务困境并没有改变。 创始人沈晖没有回应“跑路”的说法,不过他的微信改成了他的英文名Freeman(弗里曼/意为“自由的人”),倒是被不少人调侃—— 这事除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 今天我打算简单聊几句事件的影响—— Part 1 💣 爆雷的不单单是威马 💣 “爆雷”的新能源汽车,其实不只是威马一家—— 根据财联社的整理,2020年开始截至去年10月,国内有至少17家整车企业破产或破产重整。 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疫情—— 毕竟疫情冲击了供应链,像是芯片等零部件的供应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成本剧烈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补贴了—— 2019年6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也就是补贴变少了),给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平均少了50%。 而今年开始,补贴更是直接就没了。 而去年10月开始,特斯拉又搞起了价格战—— 3月份的时候我瞄了眼,根据南方都市报的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86款车型降价。 当时我们还 分析过 这波价格战。 今儿我又搜了下了新闻,7月份特斯拉给Model S/X降了降价后,8月份又在Model Y让了让利。 而在这轮价格战中,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的冲击,爱驰、威马、恒驰、自游家等造车新势力也都撑不住了。 目前看下来,价格战带来的冲击就像2001~2004年的空调价格战—— 当年内销空调均价从2,835元跌到了1,600,大部分中小玩家大多被卷死了,只剩下格力和美的两家寡头。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5月份的报道,在过去五年间,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当时还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只剩下40多家。 现在可能就更少了。 Part 2 🛒 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 既然“爆雷”会让汽车变成砖头
      1,105评论
      举报
      买的车,变成了砖头…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09-29

      中秋快乐呀

      中秋快乐呀 , 发表于 , ,
      607评论
      举报
      中秋快乐呀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09-24

      中美又好了? | 策略周报

      今天推送的是 九维狐 的策略周报。每周周日我会给大家复盘一下上周的市场。📈 市场回顾先来看看指数和交易数据——周五,在外围股市隔夜表现比较差的情况下,A股意外地来了波普涨。北向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北上买A股的外资)也随着三大指数的周涨幅一起,侥幸转正。不过两市交易额日均已经不到7,000亿了。叠加下周是长假前的最后一周,接下来还是有点压力的。同样是在周五,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中美关系要缓和了吗?有可能。但即使有缓和,也会是短暂和局部的。为什么这么说?1. 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宣传战里面,把中国标榜成第一大竞争对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2. 同日,美国商务部公布《芯片和科学法案》执行细则,规定拿到美国政府资助的企业不得在他国扩产。美国商务部也是美方牵头成立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部门。且不说,缓和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形势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在新华社的通告里,介绍了工作组的成立,是“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巴厘岛会晤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2022年11月。对中美的判断,产业链“去风险”甚至部分领域的脱钩,还是中长期不变的基本情形。中央加紧筹设千亿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也是为了应对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这一大变局。在这个基本假设上,再去做投资的判断,才能抓住核心矛盾,免受真真假假消息的扰动。新兴制造业是一个不能放的投资主线。🌡️ 指标情况九维狐策略是基于货币信用框架的大类资产轮动的量化策略。“货币信用框架”是比“美林时钟”更符合国情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其核心逻辑是“周期论”。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这个框架按照货币与信用两个维度,挖掘了不同阶段回报率最高的资产类别。目前
      874评论
      举报
      中美又好了? | 策略周报
    • 很帅的投资客很帅的投资客
      ·2023-09-18

      国产光刻机,真的有突破了吗?

      (最后一图总结被卡脖子现状)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今天来聊聊 EUV光刻机上周看到市场在传,说我国突破了被“卡脖子”的EUV光刻机技术。我研究了下后发现,其实这只是自媒体们在乱发挥,利用了我们被华为手机炒起来的爱国情怀……哦,游资们也顺势拉了拉几只芯片股。肯定咱自己国家的科技进步,这没啥问题,但我们也要明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所以我今天打算来聊聊这个消息,看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顺带给大家梳理一下我们目前还被卡脖子的环节。Part 1📰 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先说下背景——光刻机嘛,顾名思义,就是用光在晶圆上进行“雕刻”,“刻”出微型电路,所以在芯片领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造出光刻机——上海微电子可以造出分辨率90nm的光刻机,据说28nm的也有望突破。不过,如果你平时比较关注这个话题的话,应该也知道现在美国拉了荷兰卡我们脖子的,主要是7nm的光刻机。7nm以下的光刻机用的波长更小的是EUV(极紫外线),目前这种光刻机只有荷兰公司ASML才能造得出来。然后到了周五的时候,有一些股票群开始传了这张图——后来有人挖到了说,实现的技术是清华202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提到的“稳态微聚束”(SSMB)。也有人用了更容易理解的配图——根据各个群里流传的说法,这次的技术突破相当于——我们生产了大量的橙子,里头什么大小都有。这样我们可以把不同大小分别筛出来,给不同的需求用。作为分析师的第一反应是——这是2021年就发布的论文,为什么现在才拿来炒作?我也没发现有什么新进展啊……随后,我又看到有推波助澜者在传下面这几张配图——要说明的是,这个配图跟SSMB不是一回事——这个是在怀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我看了下清华的论文综述,确认了这个HEPS跟SSMB不是一个东西——截图/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唐传祥等,2022)表格里的这四类光源都可以产生EU
      1,076评论
      举报
      国产光刻机,真的有突破了吗?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