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win

专注成长股价值投资,分享对科技及商业的思索与研究~

IP属地:江苏
    • IrwinIrwin
      ·2024-01-05
      太荣幸了!!!多谢老虎官方,也感谢虎友们的捧场哈~ [得意]  [得意]  [得意] 

      【小虎访谈】Irwin:特斯拉股价还会有质的飞跃,任何时候买英伟达都不算晚!

      @小虎访谈
      各位虎友们好[开心],本周与我们分享的用户是 @Irwin 。他初识投资就是在 $老虎证券(TIGR)$ ,他偏向于价值投资,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更喜欢成长股,因为有更高的上限[哇塞]他在2020年初建仓 $特斯拉(TSLA)$ ,至今收益率已经超过500%[财迷],他认为特斯拉股价之后还会有质的飞跃。此外,他在2023年也加入了 $英伟达(NVDA)$ 的阵营,认为在AI狂潮下,任何时候购买英伟达都不算晚[你懂的]当前,他认为中概股处于估值的低位,比较看好 $快手-W(01024)$ 和 $阿里巴巴-SW(09988)$ $阿里巴巴(BABA)$ ,公司都处于正向轨道上。来吧虎友们,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投资心得大分享吧[你懂的][你懂的]Q:请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市场营销方向的工作。Irwin是我在老虎社区的昵称,来源于童年时一款非常喜欢游戏主角的名字。我是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从上大学至今,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南京。个人爱好嘛,阅读、足球,还有游戏之类的娱乐。擅长的话,写作应该算一个哈~Q:聊聊您的投资背景吧,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您的投资故事吧初识投资就是通过
      【小虎访谈】Irwin:特斯拉股价还会有质的飞跃,任何时候买英伟达都不算晚!
      2,476评论
      举报
    • IrwinIrwin
      ·2024-01-01

      复盘2023:永远不要低估那只举起棍棒的猴子!

      2023年,我在老虎第七个年头即将结束,以此文做一个收尾。 今年,我成为了老虎的星级创作者,因此得以和一众平日里仰望的社区大佬们并肩,自是与有荣焉。但它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隐藏好处——能让我更有计划性和原动力去创作输出,毕竟要无愧于( bao zhu)这个称号。 当然,除了获得头衔外,老虎社区也有很多很“实际”的正反馈,比如各种周边和代金或免佣券。[得意][得意][得意] 而七年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小白,毫无敬畏之心地敲开市场大门时,又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学习看财务报表、研究产业链、解读市场情绪,并努力写出一篇篇分析股票、分析公司的文章来呢? 所以,投资确实是一项需要永不停息地精进自己的事业。而老虎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助你在这趟旅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 本篇之所以先聊一些个人情绪化的内容,因为过去的2023真的是很艰难的一年。国内经济的高开低走和一整年的挣扎无疑告诉我们:即使完全摆脱了疫情,那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承受脱离惯性、直面变化的痛苦。 这种时候,回想一下过往,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自己是如何适应变化、学习成长的,无疑有益于身心。毕竟,人类就是这样的种族,在我们的猿类祖先举起棍棒和石块时,已经决定了。 抛向空中的骨棒,终将变成穿行于宇宙的飞船!(源于电影《2001太空漫游》) 科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蒙太奇 接下来正式开始复盘: 个人今年美港股账户盈利约为30%,小幅跑赢标普的24%,但大幅跑输纳指的43%。 跑输纳指的原因显而易见的是港股及中概股在下半年极度拉垮的表现,以致于个人账户较七月份年内最高点回撤达18%之多(因为年底操作过环球账户转仓至综合账户,以下账户概览图只能看到转仓前的情况)。 个人2023年账户概览 盈利的最大贡献者是特斯拉。作为一只我从2020年初持仓至今、涨幅超过500%的股票,盈利主要是这几年陆续减持后
      2.51万10
      举报
      复盘2023:永远不要低估那只举起棍棒的猴子!
    • IrwinIrwin
      ·03-28

      快手:不仅有眼前的大赚特赚,更有未来的星辰大海

      前两天快手发布了2024年Q4和全年财报。作为这个财报季最后一份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财报,它充分展示出了快手的“现在”和“未来”。 现在是:虽然增长放缓,但这些年构建的“内容+电商双轮驱动“的生态系统,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兑现利润的现在。 而未来是:AI视频生成技术全球顶尖,在AI行业进入应用落地的大趋势下,仍有新的发展故事可讲的未来。 整体经营情况 2024年Q4,快手整体营收35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2024年全年,快手营收1269亿,同比增长11.8%。 这是快手上市以来第一次季度营收增速跌破两位数,市场也充分表达了对其增长放缓的忧虑,财报发布前后,快手股价连续六天下跌,距年内高点已跌去近20%。 财报发布前后,快手股价连续六天下跌 而在利润端,却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景象。2023年首次年度盈利就创造了超百亿“经调整净利润”的快手,去年更是大赚特赚。 2024年,快手全年净利润153亿,同比2023年的64亿,暴增139.8%;不考虑股权激励开支、投资收益等非经营项目,快手全年“经调整净利润”更是高达177亿,同比2023年的103亿,也有72.5%的大幅增长。 再看驱动利润爆炸式增长的“双轮” : 内容层面-2024年Q4,快手平均DAU和MAU分别稳健增长 4.8%和5%,站稳了4亿和7亿大关。 DAU/MAU(衡量用户活跃度的指标)为54.5%,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用户体量的增加并没有造成活跃度的下降。 电商层面-2024年,快手全平台GMV高达13896亿,同比2023年的11844亿增长17.3%。 虽然比起前两年30%以上的增速有不小的下滑,但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和超万亿的体量基数,去年的增长也算是不错的成绩。而且目前快手的营收增速远低于GMV增速,应该说在Take rate(变现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营收增速放缓,利润高速增长 接下来,逐一
      8,2217
      举报
      快手:不仅有眼前的大赚特赚,更有未来的星辰大海
    • IrwinIrwin
      ·01-07

      2024年总结:做对的事情,发现错了一定要马上停

      本周方有逸致来写这篇2024年年终总结,赶一趟社区活动的末班车。 回顾2024的一些小成就 2024年,开年我就收获了一份惊喜——被老虎社区选中做了去年第一期小虎访谈,让我着实过了一把“大V”瘾。 虽然文章产出很有限,只写了区区9篇,着实令人汗颜。但年内共6篇上了社区周榜、1次第一,或许让我还能用“质量还不错”聊以**。另外,在老虎和雪球两个社区,个人文章总阅读量也超过了百万的里程碑。 凡此总总,让我觉得写作这件事,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唯一需要改变的,是应该提高产出。。。 有幸上了“小虎访谈” 去年最难忘的一笔交易 如果说2024年最令我难忘的交易,那一定不是在某只股票上获得了收益,而是一系列错误合成的超级大“miss”:持有整整四年,我却完全错过了去年特斯拉的上涨。 之前我曾在小虎访谈中也分享过对特斯拉的投资。它始于2020年年初,当时特斯拉已掌握了“电动车需求即将大爆发”这一“天时”,以及“上海工厂投产爬出产能地狱”这一“地利”,并在不久后的“全球大放水引发股民狂欢”中凑齐了“人和”拼图,股价年内涨幅超过700%,而我的这笔投资收益也超过了500%。 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虽然我在2021年已经结利了大部分仓位,但因为两次拆股和长期做波段,依然保留了一部分仓位持有至2024年初。并且我一直笃信,即将到来的Model 2和Robotaxi还将使它的股价发生一次飞跃。 遗憾的是在去年初的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在四月一季度财报出来前,我清仓了特斯拉。 如今复盘,清仓的决策可以理解。毕竟当时特斯拉营收、经营利润和车辆交付量都出现了同比下降;被市场热盼的更低价格的Model 2车型研发遇到困难,推出遥遥无期。 这些让我觉得可以先清仓,未来以一个更好的价格接回来。 然而马斯克始终是个神人,仅仅凭财报会上画的一张Robotaxi大饼,就毫不费力地击碎了以上幻想。电动车业
      8,4869
      举报
      2024年总结:做对的事情,发现错了一定要马上停
    • IrwinIrwin
      ·2024-11-28

      快手:熟悉的财报超预期,以及同样熟悉的股价大跌

      最近的两个月对于中国股民来说,又是大起大落的一段时期。由全球降息周期大门开启及国内政策转向信号释放掀起的上涨狂潮席卷而过。留下的是Q3依然低迷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惨淡的上市公司财报。 这注定了九月底那波行情只能是转瞬而逝。 看了一周味同嚼蜡的中概股财报,我想找一份尚有亮点的出来分析一下——决定就是你了,皮卡…哦不,快手! 之所以说快手的Q3财报有亮点,因为它是为数不多营收和利润都超预期的公司。但在整个市场的颓势下,快手也未能免俗,财报当日股价下跌了近12%,属于再熟悉不过的场面了。 快手习惯性的财报超预期+股价大跌 营收和净利润 快手2024年Q3季度营收311.3亿(人民币,下同),同比去年Q3的279.5亿增长11.4%;净利润32.7亿,同比去年Q3的21.8亿暴增49.9%。 中概股本季度净利润普遍同比大涨,主要是:九月末市场的上涨行情使得这些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以及在低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双重作用,对其实际业绩未必有多少参考价值。 不过这也是快手连续第六个季度保持盈利了,能从上个时代一众烧钱亏损的中国科技公司中率先脱颖而出,并且保持长期稳定盈利,充分证明了短视频是个极好的赛道。 快手已连续六个季度盈利,经调整EBITADA利润率也一路走高 相对而言,快手能维持双位数的营收增长,也许更加值得一提。横向来看,近两年中国科技公司营收集体滑落至低增长区间,动辄连续几个季度的同比低个位数增长甚至衰退。 而作为“新晋大厂守门员”的快手,能一直保持双位数的营收同比增长,足见其业务韧性。 运营数据 在奥运会的加持下,快手本季度的运营数据全面向好。 DAU达到了4.08亿,同比增长5.4%,首次突破4亿大关的同时,快手也登上了中国APP日活前三的宝座。MAU为7.14亿,同比增长4.3%,重回七亿级别的同时,也创了新高。DAU/MAU(衡量用户活跃度的指标)为
      1.02万12
      举报
      快手:熟悉的财报超预期,以及同样熟悉的股价大跌
    • IrwinIrwin
      ·2024-09-25

      美联储降息虽迟但到,牛市会紧随而来吗?

      千呼万唤始出来,上周美联储终于降息了! 虽然这个时刻比普遍预期晚了半年,但一次性50个bp的幅度也比普遍预期更猛。这意味着自2022年3月美联储开始加息后,本轮长达两年半的紧缩周期终结。你甚至可以听见,新周期的巨轮开始向前缓缓滚动的声音! 1990年以来,首次降息力度达到50bp,在这之前只有三次(图来源于中金研究) 那么美联储开启的新一轮降息周期将如何影响中国,本文尝试从宏观角度来进行粗浅解读。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前,先要看目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个人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经济有可能会陷入持续性通缩螺旋,即:居民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端收入下降,继而企业端收缩(如降薪裁员),进一步导致居民端有效需求不足。一年多以来,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并没有很好地传递到居民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用来衡量价格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为负(图来源于远川投资评论) 而美联储的降息对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次良机。政府可以推出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一般都会使利率下降)来激活经济,而不必担心将中美之间的息差进一步扩大,继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以及外资流出。 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的。国与国之间息差的存在,使得资本天然地从低息国流向高息国,大量低息国货币被贷出,兑换成高息国货币用于投资,以寻求息差收益——因此低息国兑高息国汇率就会不断下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 所以,如果说之前以稳定汇率和外资为重而对更大规模的刺激有所顾忌的话,全球降息周期的开启,无疑为中国打开了进一步的政策空间。 国内新一轮牛市是否即将到来?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降息往往伴随着阶段性增长下行和无风险回报率降低,从而促使资金外出寻求更高回报率的市场(通常是新兴市场)。尤其目前优质的中国资产普遍处于价值低位,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缓解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不
      3,3325
      举报
      美联储降息虽迟但到,牛市会紧随而来吗?
    • IrwinIrwin
      ·2024-07-03
      上半年对理想来说可谓冰火两重天:先是交出了一份业绩极为惊艳的23年年报,股价飞升;而后遭遇第一款纯电车Mega出师不利,股价坠落...但一个好公司不会一夜之间变成烂公司,还是看好其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及时调整的决心~
      2,822评论
      举报
    • IrwinIrwin
      ·2024-04-30

      这个男人,在公司危机四伏时,仅凭一张嘴就能力挽狂澜?

      2020年3月9日,新冠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导致美股、债和原油同时暴跌、股市一度熔断。次日,巴菲特在访谈中曾表示:我活了89岁也没见过这种场面,只要你和市场相伴够久,什么都会发生。 然而余音犹在耳,数天之后美股竟又发生了当月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熔断,引得全世界的吃瓜群众纷纷调侃——89岁的巴菲特毕竟还是“太年轻”了。 “活久见”的巴菲特老先生 “市场先生”就是这样生性暴躁而反复无常,它从来不会忘记给相伴者带去“惊喜”。 比如上周的特斯拉Q1财报,飞流直下的业绩表现和气势如虹的股价上涨,如此巨大的反差或许就是“市场先生”最新的一次戏谑。 特斯拉深陷困境? 这份财报甫一开篇便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基调“叠满了甲”:红海冲突导致的运输困难、柏林工厂遭到纵火袭击、弗里蒙德工厂Model 3产线升级等。 在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下,特斯拉2024年Q1营收213亿(美元,下同),同比去年Q1的233.3亿下降9%,四年来首次录得同比下降;经营利润20.6亿,同比去年Q1的39亿大降47%。 四年来首次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对于车企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销量和毛利率。2024年Q1特斯拉总共交付车辆(包括租赁)38.7万辆,同比去年Q1的42.3万辆下降9%,同样也是四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得益于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阶段性涨价,本季度特斯拉单车毛利率为18.4%,相比去年全年堪堪守住17%线,表现尚可;但对比2022年全年超过26%的单车毛利率,还是相去甚远。 四年来首次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 新车型有望提速? 虽然特斯拉叠了厚厚一层甲,但那些只是阶段性的黑天鹅事件或者负面影响。更致命的还是需求方面出了问题,主要表现在:1)消费者不再那么热衷于纯电车型了,反而混动车型销售持续表现强势;2)竞争环境恶化,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这才是特斯拉目前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 纯电是否未来汽车的最优解?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只能
      1.18万4
      举报
      这个男人,在公司危机四伏时,仅凭一张嘴就能力挽狂澜?
    • IrwinIrwin
      ·2024-04-02

      快手业绩起飞了,但又好像没有飞...

      近期,快手发布了2023年Q4季度及全年财报。 在2023年同时实现“超百亿的首次盈利”和“超万亿的电商GMV”这两个里程碑的快手,业绩确实是起飞了——但再看股价,冰冷的现实又让人瞬间清醒。这无疑是个缩影,是近几年属于中概股独有的悲哀。 前几年,快手也曾是“疯狂烧钱换增长,盈利却遥遥无期”的典型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当商业环境变化、市场风格切换,更看重这些公司盈利能力时,凭借短视频赛道和自身努力,快手无疑成了其中脱颖而出的优等生。 2023年,快手营收1134.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2022年的941.8亿增长20.5%;净利润为64亿,而仅在前一年,快手还处于暴亏136.9亿的状态。如果看“经调整净利润”这一指标(不计入股权激励等非经营项开支),盈利甚至达到102.7亿。 不盈利则以,一盈利即超百亿!除了理想外,快手也在去年达成了这一壮举! 2023年,快手销售成本为561亿,同比2022年的521亿增长7.7%;成本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毛利率自然是突飞猛进,由2022年的44.7%增加至2023年的50.6%。 快手属于典型的高毛利互联网平台型公司,成本相对于收入的变化并不明显,只要控制好费用支出,增加收入大部分都能转化为利润。 短短一年时间,能从亏损百亿到盈利百亿,也得益于此。 盈利能力突飞猛进的快手 2023年Q4,快手MAU首次达到7亿的里程碑,同比2022年Q4的6.4亿增长9.4%;DAU为3.8亿,同比2022年Q4的3.7亿增长4.5%。 但用于衡量用户活跃度的指标“DAU/MAU”,在本季度为54.6%,比去年同期的57.2%和上季度的56.5%都有所下降,说明增长的新用户要变成高价值的活跃用户,还需要更好地运营。 2023年Q4,快手主要用于用户增长和留存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02亿,同比2022年Q4的9.7亿增长4.7%,远低于本季度MAU
      5,6567
      举报
      快手业绩起飞了,但又好像没有飞...
    • IrwinIrwin
      ·2024-03-01

      23年的理想满足了投资者对特斯拉所有的幻想

      标题说的并非汽车产品本身,而是高增长和高毛利,这正是理想引以为傲而特斯拉正在失去的东西。 本周理想公布了一份令人惊艳的2023年Q4财报以及全年年报,可谓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遥遥领先”(对于新势力这个群体来说)。 先说高增长 理想汽车2023年Q4营收41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暴增136.4%;交付车辆131,805辆,同比亦是暴增184.6%。全年营收更是突破千亿,达到1238.5亿元,同比2022年的452.9亿元增长173.5%;全年交付车辆接近40万,达到376,030辆,同比2022年的133,246辆增长182.2%。 增速高到连特斯拉看了都直呼内行。而且2024年理想的销量目标为80万辆,相比2023年增长超过100%,如果达成无疑是向市场证明其高增速的可持续。 除了2022,近五年理想都能保持交付量的高增速 再说高毛利 2023年Q4,理想单车售价30.6万元,毛利率为22.7%;同比2022年Q4,单车售价为37.3万元,毛利率为20%;而环比2023年Q3,单车售价为32万元,毛利率为21.2%。 在价格战无比惨烈的2023年,即便是定位偏中高端的理想,亦不免单车售价不断下降,但其毛利率始终能保持在20%以上,并且同/环比都在上升。这让因为不断降价毛利率持续走低、跌破“20%线”一整年的特斯拉看了,不得不再次直呼内行。 理想单车售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毛利率却持续走高 汽车是最典型的规模效应行业,低成本和高销量的双轮驱动,才能造就出高毛利。远不说燃油车时代的各位霸主,就目前新能源车企中领先的比亚迪和特斯拉,无不是成本控制狂魔。 理想自然也不遑多让。 不论是增程的技术路线,还是精简的产品线和三款套娃式车型,都体现出理想在成本控制上的“心机”;而突飞猛进的销量又彰显其在市场需求洞察上的深刻。 虽然一直不乏各种嘲讽和质疑者,但中国消费者用超过30万人民币
      1.22万6
      举报
      23年的理想满足了投资者对特斯拉所有的幻想
    • IrwinIrwin
      ·2024-02-02

      财报大跌,然后涨回去?这集我看过!

      上周,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Q4以及全年财报。过去一年,特斯拉都在疲于应付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对手以及美国本土高利率的不利环境。双重压力下,“发财报=坏消息”这一等式已经贯穿前三季,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股价自然也是大跌为敬。财报次日下跌12%,整个一月更是跌去近四分之一市值,是美股“科技七雄”中唯二下跌的(另一个倒霉蛋是苹果,但也没跌这么多啊)。 今年以来,跌势惊人的特斯拉 但它毕竟是特斯拉,全球散户的最爱、木头姐的心头好。大跌后一天便立刻扳回一城,股价上涨超4%。财报大跌,过段时间照样涨回来,这一集投资者不但去年看过,而且是三遍!!! 是否真是如此,还得回归财报本身,看看市场的忧虑和期望都来自哪里? 财报分析部分 特斯拉2023年整体营收967.73亿(美元,下同),同比增长19%;最核心的业务依然是电动汽车,全年营收824.19亿,同比增长15%,占总营收比高达85%。 对于车企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销量和毛利率,这两个指标特斯拉可谓一喜一忧。 喜的是2023全年特斯拉交付量超过了180万辆,同比去年的130万辆增长38%,达成了年度销量目标。同时,Model Y也以年度交付超过120万辆的成绩成为年度最热卖车型,这也是电动汽车第一次获此殊荣。 忧的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一整年深陷价格战的特斯拉单车毛利率已经跌至17.1%,相比2022年足足降了9.1个百分点。 喜固然是在情理之中,忧其实也没有出乎意料。毕竟特斯拉去年前三季度一路向下的毛利率不是秘密,但它在报表上造成的冲击还是足够大——特斯拉的年度经营利润自2017年以来,首次录得同比下降: 2023年,特斯拉经营利润为88.91亿、经调整EBITDA为166.31亿,同比2022年的136.56亿和191.86亿,分别大降35%和13%。 近五年特斯拉总营收和经营利润情况 好在作为“效率狂魔”的特斯拉,成本控制能力依然
      2.87万11
      举报
      财报大跌,然后涨回去?这集我看过!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