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消费官

首席消费官,一个关注消费的新媒体

IP属地:北京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23 16:41

      功效护肤碾压下的纯净美妆:一场未爆发就熄火的概念狂欢

      文/苏苏 2023年,天猫国际与阿里妈妈两个品牌联合发布《纯净美妆趋势报告》,表示“纯净美妆”风口已至,但2024年至今,将近一年半纯净美妆概念始终没有爆红于网络,纯净美妆爆款单品也没有出现,纯净美妆风口不仅没有到来,反而迎来了“退潮期”。 联合利华旗下高端护肤品牌TATCHA,2024年1月还在积极布局中国线下业务,于杭州武林银泰入驻全国百货首店,2025年4月却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所有线上平台; 2024年1月,纯净美妆鼻祖The Body Shop宣布全系列产品配方已完成纯素认证,2月该品牌美体小铺英国业务申请破产,2000+员工失业,3月美国及加拿大业务申请破产,2025年,该品牌因商标侵权又一次陷入索赔风波,并全面退出巴西市场; 2025年5月,联合利华宣布关闭清洁美妆品牌REN。此外,光季宣布闭店清仓,Dr.brandt柏瑞特2024年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跟“纯净美妆”自身息息相关。 “纯净美妆”是指成分天然安全、生产过程环保、无动物测试、产品功效明确、标签透明的美妆产品。因其采用更加温和的成分,降低了对肌肤的刺激,纯净美妆产品一般都聚焦于满足保湿、抗氧化、修护肌肤、遮瑕、提亮肤色等美妆产品的基本需求。从当前功效护肤热潮来看,纯净美妆的卖点似乎已经过时。 国际品牌也讲不好纯净美妆故事 国际品牌在全球美妆业务高竞争压力的趋势下,选择收缩或砍掉纯净美妆业务。 联合利华2024年销售额为132亿欧元,同比增长5.5%,但营业利润却同比下滑3.7%,净利润更是下滑了10.8%。美容与健康业务中,高端品牌Hourglass和TATCHA在美国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 TATCHA是由美籍华人Victoria Tsai于2009年创立的品牌,灵感源于日本艺妓的传统护肤哲学,主打“天然纯净”与“日式美学”。该品牌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搭载纯净护肤快车成为了联合利
      12评论
      举报
      功效护肤碾压下的纯净美妆:一场未爆发就熄火的概念狂欢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23 16:34

      从绿色制造到绿色经济:ESG评级跃升背后的海尔智家实践

      文/七佰 2004年,全球都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ESG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企业层面的行动指南。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投资理念与企业评价标准,旨在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价值。 多年以来,企业将ESG视为一项“不得不做”的合规任务。部分企业更将ESG视为一种额外的成本负担,而非潜在的商业机遇。对ESG理念的认知局限和误解,是阻碍其融入品牌价值体系的首要障碍。 不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ESG理念作为这一思潮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改变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则。 如今,全球领先企业正通过ESG策略实现持续发展。特斯拉靠碳积分年入20亿美元,苹果凭借100%可再生能源供应链赢得市场信赖。 而在国内,海尔智家无疑是ESG理念最优秀的践行者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其品牌声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与日俱增,更表现在其持续稳定增长的业绩上。 在2024年报交出创新高的业绩后,2025一季度,海尔智家延续了年报高增长的势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2亿元、54.9亿元,同比增长了10%、15%。 那么,海尔智家在ESG方面做了哪些实践?这对其业绩增长以及长期发展分别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呢? ESG不是业绩负担 而是隐形加速器 根据MSCI最新研究,ESG评级AA级以上的企业,长期回报率比同行高出10%-15%。ESG正从合规要求转化为业绩的新引擎,它不仅能帮助企业规避气候政策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更能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抢占绿色市场、强化品牌韧性,打开全新的利润空间。 当还有企业认为ESG是单向输出的纯公益行为时,海尔智家已经通过ESG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 通过6-Green战略,海尔智家持续创新升
      26评论
      举报
      从绿色制造到绿色经济:ESG评级跃升背后的海尔智家实践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20

      如何共筑社区新生态打造下一代产品竞争力?来伊份给出答案

      作者:顺安 随着零食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持续赢得消费者信任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作为国内零食领域连锁零售龙头企业,来伊份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5月18日举行的“2025第十八届来伊份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来伊份围绕“产品为核心、用户为导向”的战略定位,通过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理念,从供应链、门店管理运营,以及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系统性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前瞻研究院预计,2023年至2028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10%,到2028 年规模可达到2.6 万亿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来伊份以产品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升级供应链的战略转型显得尤为及时。 通过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理念,借助数字化手段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来伊份不仅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也为众多合作伙伴指明了未来共同发展的方向。 升级供应链,奠定”高品质+高性价比”基石 5月18日,以“聚势变革·共筑社区新生态”为主题,第十八届来伊份合作伙伴高峰论坛在来伊份上海仓储会员店举行。 本次高峰论坛旨在进一步深化来伊份“以产品为核心、以用户为导向”的战略定位,面向合作伙伴系统传递来伊份未来产品开发的重点,即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价格合理的产品理念,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根据(市场)环境我们希望转变,从直营转型为一个以加盟为主的发展模式。”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在论坛上表示,转变的背后是来伊份对市场变化的深刻洞察,“希望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通过这次(论坛)充分交流,了解我们将向哪里去,并与所有合作伙伴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2024年,来伊份持续推动“万家灯火”战略落地,一方面优化单店盈利模型,调改部分社区门店,同时推出生活店模型,并创新业内首家仓储会员店;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转向加盟发展的力度。截止2024年12月
      96评论
      举报
      如何共筑社区新生态打造下一代产品竞争力?来伊份给出答案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15

      AI技术赋能+生态协同,孩子王重塑母婴童产业服务链

      作者:顺安 随着AI(即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基于AI打造的智能儿童玩具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母婴童行业,AI的加速应用使得行业竞争已从单一的商品零售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生态服务能力的竞争。 作为母婴童行业龙头企业,孩子王成立于2009年,据2015年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数据显示,孩子王通过业态创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门店数量、注册会员人数、营收等方面均位列母婴童零售行业第一。深耕多年公司行业地位稳固,目前在全国21个省、超200座城市拥有超1200家直营门店(含乐友),全渠道服务近一亿亲子家庭会员,是唯一全国性母婴童大型数字化门店布局的自营连锁企业,也是母婴童零售行业第一家交易额破百亿企业。孩子王近年来通过成立AI子公司、研发智能硬件、升级线下门店等多维度动作,加速构建覆盖母婴童及新家庭全场景的AI服务生态体系。 这一战略背后不仅是孩子王对行业趋势的提前洞察和布局,也是推动企业自身从零售商加速向以数据驱动、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亲子家庭服务商转型,更通过开放技术能力和数据资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进化,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范式。 AI技术驱动,重构母婴童服务场景 走进孩子王位于南京的智慧门店,消费者在这里不仅能一站式选购商品和服务,还能在AI互动区体验早教机器人对话,在门店智慧大屏体验个性化服务。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孩子王对AI技术领域的系统性投入。 2025年3月,孩子王专注于研发智能玩具、穿戴设备及家居产品的全资子公司“南京智领未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智领未来”)成立,该子公司将从事AI人工智能等业务,与国内AI算力算法头部企业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BYKIDs AI 伴身智能硬件孵化器,联合打造垂类大模型及若干智能体,为母婴童及新家庭提供一站式AI生活方式方案。这标志着孩子王在母婴童领域的AI战略进入加速
      180评论
      举报
      AI技术赋能+生态协同,孩子王重塑母婴童产业服务链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01

      从鸭货三巨头到鸭货“难兄难弟” 煌上煌、周黑鸭、绝味做错了什么?

      作者:顺安 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鸭货三巨头绝味食品(603517.SH)、周黑鸭(01458.HK)、煌上煌(002695.SZ),如今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3家公司集体陷入营收、净利润下滑的境地。曾经被视为“追剧标配”的鸭脖、鸭锁骨,如今却因价格高企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更成为消费者批判与吐槽的对象。 在渠道方面,三大品牌也不断传来关闭门店的消息,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3家合计关店数量约超5000家。 消费环境变化之下,绝味们正在被消费者遗忘。 鸭货三巨头营收齐跌 过去一年,卤味行业迎来了真正的“寒冬”。绝味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三大品牌集体交出了惨淡的成绩单。 作为行业龙头的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3.84%至62.57亿元,净利润更是同比缩水34.04%,为2.27亿元,这是其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周黑鸭同样未能幸免,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0.7%至24.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5%至9820万元。 煌上煌的表现更为惨淡,营收同比减少9.44%至17.39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42.86%至4033万元。 进入2025年,卤味巨头业绩下滑的态势似乎并没有得到遏制。绝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同比下滑11.57%,为1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27.29%,为1.20亿元。煌上煌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2.53%。 曾经风光无限的鸭货三巨头如今颇有“难兄难弟”的味道。 面对下滑的业绩,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不约而同地将原因归结于市场竞争激烈。绝味食品在2024年报中表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均有所下滑;周黑鸭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持续演变;煌上煌更是直接表示,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变化,成为导致其业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业绩下滑带来
      4681
      举报
      从鸭货三巨头到鸭货“难兄难弟” 煌上煌、周黑鸭、绝味做错了什么?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5-01

      优酷平台预算缩水后的第一剑,指向了男频剧

      文/苏苏 2023年底,优酷当时剧集业务的负责人在公开讲话中提到,要“以男性赛道撬动平台新增量”。 2025年,优酷剧集负责人更换后,曾经押注的男性赛道,作品或扑街、或迟迟无法播出、或一直开不了机,或在平台调转发展方向、施行“缩预算、砍集数”方针的影响下,传来了项目“开不了”的消息。 在影视剧市场上,男频剧虽然没有处在边缘位置,但类型的盘子也一直没有做大;虽然备受重视,却也一直困于小众精品和高投资爆款的逻辑里。纵使上限高,却也有着投资回报率不稳定的风险;虽然仍没有题材、类型、情节观感疲惫的困境,却始终难以激发更多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曾经在长视频平台会员数触顶、平台月活/日活之战焦灼时期,男性向作品被视为拓展受众、挖掘增量市场的蓝海。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客户分流、长视频平台资金困境及用户流失危机驱动下,长视频平台开始深耕存量市场,以分散权益的手段力推会员分级制度,押注精品内容的同时稳定古偶、爱情剧基本盘,至于男性赛道的讨论,已经少了很多。 无论是男频剧还是大男主剧,这一类型的作品想象空间很大,但折戟沉沙的概率也不低。做的好就会是《庆余年》这样的剧王,做的不好也可能是《斗罗大陆》系列这样的大IP低声量,间或有黑马出现,但也难以达到《墨雨云间》等女频剧以小博大的成绩。 因此,在平台预算缩紧的情况下,挥刀斩断的第一段便是与大投资男频剧的缘分。 优酷:始终缺一部男频大爆款 2023年优酷的男频剧集,如《少年歌行》《异人之下》等漫改剧,虽然体量不大,但都取得了不错的播出效果和口碑,同时,优酷2022年播出的都市男频剧《我叫赵甲第》以小博大,分账超七千万。而彼时,自2016年网剧进入分账模式以来,分账票房超5000万元的剧集不超过10部,且几乎都为女频甜宠剧。 在《少年歌行》和《异人之下》的推动下,优酷尝试男频漫改IP系列化制作,推出“少歌宇宙”和“异人之下系列”。前者改编周木楠同名小说
      209评论
      举报
      优酷平台预算缩水后的第一剑,指向了男频剧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4-28

      香氛破局!家清行业杀出 “搅局者”,开启情绪经济新纪元

      作者:夏天 当全球消费市场从“功能满足”向“情感共鸣”跃迁时,人们印象中传统甚至有点沉闷的的家清行业,也在经历一场静默的变革。 先从一个爆款说起。今年3月,高端家清品牌绽家携手亲密的奥黛丽·赫本IP,推出4款联名香型,直播间15分钟场观破千,该系列内衣洗衣液产品上线两周便成为百万级新品。2020年末在中国市场上线销售的绽家,是“专衣专护”理念的创新引领者,新西兰天然植萃复配工艺为其提供了精致保养配方,为中国家庭衣物护理创造了全新体验。 如今,绽家正在开启家清产品新的叙事方式。不同于传统清洁产品聚焦于“去污力”“性价比”的基础功能表达,转而发力产品对消费者带来的感官体验与情绪共振。结合奥黛丽·赫本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场景,定制不同香型,将IP内核嵌入产品本身。 绽家亲密的奥黛丽·赫本系列“一推即爆”,并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新的消费趋势——情绪经济的崛起与感官消费的觉醒。乘上趋势,今年一季度绽家全渠道销售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再上新高。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写道:“气味是空间的精神坐标。”这一论断在今天的消费市场得到印证。Euromonitor数据显示,香氛经济正以21.78%的年增速席卷中国,而绽家正是通过将“清洁”与“香氛”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家清产品的内核价值,赋予其更广阔的延展空间。 香氛经济崛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感官革命 拆解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对情绪价值更具体的需求,有两个关键词:悦己和松弛感。越来越多品牌发现,香氛是连接物质消费与这种精神体验的天然媒介。从Diptyque的香氛洗护到Aesop的植物疗愈,国际品牌用十年时间验证了品牌的另一种“立法”。当基础功能趋同,感官体验能带来独特的品牌价值和更深的壁垒。国际高端个护品牌率先完成“香氛化”转型。Diptyque将香水工艺引入沐浴露,让洗澡成为“私人香氛沙龙”;Aesop以雪松、迷迭香等天然精油复配,
      224评论
      举报
      香氛破局!家清行业杀出 “搅局者”,开启情绪经济新纪元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4-25

      华熙生物、上美股份60亿元俱乐部的生死时速:技术派失守 营销派狂奔

      作者:苏苏 近年来,国产美妆品牌在加速发展,也在加速洗牌。 根据2023年度营收表现,珀莱雅、上海家化、华熙生物以60亿元+营收进入第一梯队,贝泰妮、福瑞达、水羊股份、上美股份以40亿元+营收进入第二梯队,20亿元+营收的巨子生物、完美股份则位列第三梯队。 2024年,营收下滑是美妆行业的大势所在。除了尚未发布业绩预告和2024年报的珀莱雅、贝泰妮和丸美生物之外,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福瑞达业绩均迎来了10%以上的下滑,而水羊股份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里,仅披露了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50%以上的下滑情况,并未披露营收情况。 逆势崛起的企业是线上收入占比超90%的上美股份、营收增长超50%的巨子生物。前者2024年营收为67.92亿元,超越华熙生物、上海家化等一众竞争对手迈入第一梯队,而后者2024年的营收也超过了业绩滑坡的华熙生物,居上海家化之后。 同一天发布年报的华熙生物和上美股份,前者率先发力,2022年强势迈入60亿元队列,2024年又迅速跌出;后者发力较为稳定,2022年业绩意外滑坡跌下30亿元梯队后,连续两年的迅猛增长使其2024年成功进入60亿元大军。前者是发展成熟后,在内部管理弊病与外部市场迭代的夹击下,被迫转型的技术派;后者是急速扩张,追求市场份额与营收增长,但面临发展触顶、单一品牌依赖症的效率派。 华熙生物等经历被迫转型的阵痛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为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暴跌70.59%。究其业绩下滑原因,核心消费品业务持续调整导致营收下滑、新兴业务投入影响利润、组织架构调整产生的消耗,和政府补助减少带来的计提资产减值是主要归因。 2024年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为25.69亿元,同比下滑31.62%,营收占比为47.92%。其年华熙生物重新调整该业务发展战略,从传统的功能性护肤转向科学创新驱动,其中润百颜
      389评论
      举报
      华熙生物、上美股份60亿元俱乐部的生死时速:技术派失守 营销派狂奔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4-25

      从“价格战”到用户运营 乳企打响“存量保卫战”

      作者:顺安 2025年的中国乳业正经历一场由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深刻变革。 随着新生儿数量连续7年下滑,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85亿元萎缩至2023年的1572亿元,迫使乳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 2025年4月份以来,飞鹤、伊利等乳企拿出巨额生育补贴计划高调入场,试图通过“真金白银”撬动生育意愿与消费潜力。这场看似公益的补贴行动背后,实则暗含市场争夺、渠道重构与行业洗牌的商业逻辑。 当补贴成为存量竞争的新武器,乳企的“催生”策略能否改写行业格局? 乳企下场“催生”   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曾是不少乳企的利润支柱,但人口出生率的“七连降”让这一市场加速收缩。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至902万,较2016年减少近一半,直接导致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同比下滑4%,部分区域母婴店关店比例高达40%。 面对萎缩的存量市场,乳企的竞争策略从“价格战”转向“生育补贴战”,亲自下场“催生”。2025年4月,飞鹤率先宣布投入12亿元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主要包括孕期服务、母乳喂养服务、产康指导等整套服务,同时赠送孕妇奶粉和婴幼儿奶粉兑换券。 伊利紧随其后,宣布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包括物质补贴和孕期健康管理服务、母婴专家咨询服务等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 君乐宝是第三个推出生育补贴计划的乳业企业。据君乐宝发布的消息,其从2025年5月正式实施16亿元生育计划补贴,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价值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 乳企们接连推出生育补贴计划的背后是对市场动态和消费人群需求的敏锐捕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等。呼和浩特、南昌等地方纷纷推出与乳制品、母婴用品相关的育儿补贴。这些补贴对
      255评论
      举报
      从“价格战”到用户运营 乳企打响“存量保卫战”
    • 首席消费官首席消费官
      ·04-25

      新乳业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48.46%,连续5年利润双位数增长!

      4月24日晚,新乳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06.65亿元,归母净利润5.38亿元,连续5年双位数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91亿元,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5.8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25亿,收入规模同比提升,归母净利润1.33亿,同比提升48.46%,净利润率5.25%,同比增加1.69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实现1.6亿,较同期大幅改善,资产负债率较2025年期初下降2.38个百分点,业绩表现持续跑赢行业大盘。 2024年是新乳业推进新的五年战略规划的第二年。在乳品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大环境下,新乳业以提振乳品消费为突破口,持续深化“鲜立方战略”,强化核心业务,提升企业价值,围绕“以鲜为美”打出拉动消费的组合拳,收入规模总体稳定,净利润显著提升,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经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营水平和投资回报不断提高,2024年实施的2023年度分红较上年增加76%,并推动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中期分红。 “以鲜为美”:聚焦核心价值 当前我国乳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供需平衡压力凸显,提振消费成为行业纾困发展的关键。去年10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发通知刺激乳制品消费;本月初,12部门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促进健康产品消费扩大、扩大优质健康食品供给和消费等系列举措。对此,新乳业给出的方案是“食以鲜为美”,坚持“新鲜”的核心战略,通过产品创新、渠道变革等组合措施,带动乳品消费提档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报告显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新乳业一是坚持“鲜立方战略”不动摇,聚焦核心品类发展,报告期内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均取得中高个位数增长,低温品类占比持续提升;二是顺应消费新趋势,持续推进创新迭代,积极新兴渠道机会,加强区域精耕;三是强化“鲜”
      126评论
      举报
      新乳业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48.46%,连续5年利润双位数增长!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