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

IP属地:未知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9-20

      七问 Facebook 天使投资人、IDG资本合伙人 Jim Breyer

        本文内容来自Jim Breyer与新华社对话,记者邹多为,以下由IDG资本编辑。$(FB)$   “作为专注科技领域的投资人,我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和投入不会改变。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仍是两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Breyer Capital创始合伙人、IDG资本合伙人Jim Breyer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如此表示。 Jim Breyer最知名的一笔投资是Facebook,当时Facebook估值仅为8000万美金。他主导Accel Partners对其做出1270万美元的投资,由此Jim Breyer获得近3000倍回报,缔造了美国风险投资史上最高回报纪录,而他本人也多年蝉联Forbes Midas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榜首。 如今的Jim Breyer 仍对投资充满了热情,并投身其中。除此以外,他还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董事、黑石集团董事、二十一世纪福克斯董事等。 2006年,Jim Breyer创办了Breyer Capital,IDG资本成为在中国唯一的基金合作伙伴。在此之前,Jim Breyer作为Accel Partners合伙人与IDG资本开展合作,共同成立了IDG-Accel中国基金。他的父亲John Breyer则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第四位雇员,担任市场研究机构IDC总裁达16年时间。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曾写道,“1993年,John作为IDG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先生的代表出任董事,是最早给予当时刚刚起步的IDG资本以点拨和支持,并时常施以援手的智慧长者。” 事实上,Jim Breyer与IDG资本已有长达14年时间的朋友兼伙伴合作关系,在他眼里,“IDG资本不仅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本地资源,还兼具了本土运营与国际视野,这些都对我观察和开拓中国投资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4,9711
      举报
      七问 Facebook 天使投资人、IDG资本合伙人 Jim Breyer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8-30

      峰瑞资本李丰:美元港币加息,和独角兽的「寒冬」

        题图: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李丰 从 2015 年到现在,资本市场是什么状况,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股权投资市场上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越贵的独角兽、越头部的企业,越容易融资,尽管它们不一定有稳定的盈利预期。这些钱来自哪里,又是怎么进入这些最大、最贵的项目?为什么说这种好日子可能快到头了? 这半年的资本市场有很多动静。美联储持续加息的信号明显(注:6月14日凌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几小时后,港币也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国内频繁提到 “降杠杆”,以及最近的资管新规落地和 CDR 落地,对那些最大、最贵的独角兽公司意味着什么?这是谁的机会,是谁的挑战? 在一个流动性偏紧的周期里,VC 和创业者该怎么应对? 本文是2018年6月8号峰瑞资本内部月会上的一个分享,希望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文 / 李丰 来源 / 峰瑞资本(freesvc) 1 资本市场的定价   资本市场的定价,大概只与两种情况相关:企业自身价值与流动性溢价。   前者关系到的是企业内生价值的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这一块最大的机会,永远是经济结构本身产生的动力,也就是大趋势。   举个例子,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到 2010 年之间,只要是和房地产相关的事情都能赚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性机会——每一个国家和经济体,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这类机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看清楚,在每个不同的周期里,最大的动量是什么,找到它,然后利用它。   流动性溢价,是因为市场上钱多钱少而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   仍然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房地产举例子,2008 年到 2015 年间,房地产已经不是结构性的机会,但是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发生了巨大变化,钱变得巨多无比,所以,在这七年里,你也能够看到房地产的价格大幅上涨
      6,1702
      举报
      峰瑞资本李丰:美元港币加息,和独角兽的「寒冬」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8-21

      北极光创投林路:在线教育投资我们走过的那些弯路

      题图: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林路 编者按:上半年,在线教育机构迎来了IPO热潮,近一个多月以来,先后有三家国内在线教育机构传出上市信息。而整个行业融资信息也接连不断。在寒冬席卷了大半个创投圈的背景下,在线教育却显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这也带来了人们对在线教育投资的关注热度。 本期投资人说带您走进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林路,回顾过去几年在线教育行业的投资逻辑。林路主要负责在线教育和企业软件的投资。将2014年以来在线教育的发展梳理之后,他指出了过去几年内在线教育投资方面走过的弯路。他认为,在线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品类。教育平台化发展是有难度的,品质对于在线教育获客和付费的影响较大,在线教育的市场相对线下教育来说更加集中。 其代表投资案例: 文 / dowell之自言自语 以下是内容全文: 我在北极光主要看两个方向:在线教育和企业软件的投资。有次惊奇发现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领域,不少基金也是一个人或者一组人同时关注。我想了好久,可能的原因是:   1、教育行业更像企业软件,而离传统互联网业务更远,因为商业模式都很简单,都是要仔细算账的生意;   2、 以往按互联网思路去投资在线教育公司的人都不再看在线教育了,因为流量思维在教育行业起的作用有限;按这个思路投资业绩不会太好。   从2014年看在线教育至今,尽管投资结果看起来还不错,但自己也过一些弯路。本质上教育行业跟互联网行业有特别大的差别,有些地方是根本的区别。所以去年在北极光内部的在线教育投资策略讨论会上,我把过去走过的弯路理了下。     误区一:低估了教育平台化的难度   从2014年开始,部分在线教育公司开始有了规模收入,从VC的角度看可能最大的机会是做一个教育行业的淘宝。因为教育行业是非常长尾的,平台化似乎有很大的机会;比淘宝更好的是,在线教育服务的交付可以完全在线化,品控
      5,0032
      举报
      北极光创投林路:在线教育投资我们走过的那些弯路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8-02

      雷军50岁身价破千亿:决定企业胜负的,就这8个字

        题图: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 小米科技董事长 雷军 $(01810)$ 如果说要在所有的创业者中评选出勤奋与努力奖的得主,雷军即使不能摘得桂冠但也会是候选人之一。   在金山工作时雷军就以每天16小时的工作强度被称为“劳模”,创立小米后更是将绝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最终带领小米从14人的小团队发展到今天的19000名员工,并在香港成功上市,个人身价一度高达200亿美元。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雷军也一样。本文中岛君为您整理了雷军在对小米的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点商业精髓,同时也让我一同看看“劳模”是怎样炼成的。   文 / 夏昆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1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8年前,小米公司刚成立时,我们就有一个宏大的理想: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运作效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呢?因为我在市场上看到的是一件成本100元的衬衣在商店里要卖到1000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我便始终难以理解,为什么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既然如此,那我们的小米就要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推动一场深刻的商业效率革命:把每一份精力都专心投入做好产品,让用户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足有所值。   或许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雄心都从这里出发,我们所有的成就都来自这里。     于是我们向所有用户承诺,小米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   因为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即使商业世界变化的再纷繁,始终不变的却是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轻率的自我标榜,要想真正做到,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克制
      3,2621
      举报
      雷军50岁身价破千亿:决定企业胜负的,就这8个字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20

      稻盛和夫:不要以你现在的能力,束缚对未来的想象

        题图:稻盛和夫先生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看到我那样拼命地工作,那样苦苦思索,神都看不过去了,神可怜我,赋予了我智慧去解决问题。”在他眼中,工作即是修行。 我们是否也曾问过自己:工作是什么?创业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创业?我们的意识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只要你足够坚定,在你的创业修行中,就会有神灵一路辅助着你。分享这篇文章给正在努力中的你,一切皆由心造! 文 | 稻盛和夫 素材来源 | 摘自《干法》 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复进行着各种实验,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在无机化学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人拿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人在优秀的大企业里,使用最尖端的设备进行最先进的实验;而我在一个如此破旧、衰败的企业里,连最起码的设备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做着混合原料粉末这样简单的工作。 “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我问自己。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呢?”想到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一度过得很消极。 1 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 哪怕只一厘米   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当下,而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 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
      2,047评论
      举报
      稻盛和夫:不要以你现在的能力,束缚对未来的想象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20

      吴晓波:我观察了 10 年才发现,那些很努力却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

        题图:吴晓波先生 如果一个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与职务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时,财务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现了,而当前者占到绝大比例之后,你就会摆脱对职业的依赖,越来越自信,开始考虑如何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否则,只能注定穷下去。 作者:吴晓波 来源:岭南会(ID:lingnanchuangye) 我这辈子只坐过一次免费的出租车,在北京,从西山饭店到中央台的梅地亚,开了一个多小时,司机是80后小张。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关心政治,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国家大事,所以一上车,小张先向我通报了打老虎的近况以及即将被打的大老虎名单,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接着,我问他:“您这辆车是您自己的还是公司的?” “是我爸传给我的,他开了三十年,刚退了。” “你们家就你一儿子?” “就我一儿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司机的儿子会开车呗。” “早十几二十年北京的哥可赚钱了。”我说这话不是敷衍小张,1984年,当时发行量过百万的《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份读者调查,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名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在上周的爱奇艺视频节目中,我还专门说过这事。 1984年《中国青年报》调查结果 “还可以吧。十多年前买了一套房,2010年又挣了一套,一套两老住,一套留给了我,还有这车。” “那你现在一个月可挣多少?” “好的月份5、6千呗,差的时候……”下面是五分钟生动活泼的骂娘时间,然后小张问我,“听订车的那姑娘说,你是经济专家,现在有什么好的、来钱多的工作吗?” “现在做手机游戏UI的收入挺高,你要不去试试?”我先逗他玩,然后闲着也是闲着,就问了一些干货:“你们家那两套房子,有按揭吗?” “我们家那是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第一套房是全款,赚了这些年,第二套又是全款,咱不欠银行的。”声音陡然响亮起来。 “那你们家有多少存款?” “靠,有神马存款。都填在房子和车子里
      2,120评论
      举报
      吴晓波:我观察了 10 年才发现,那些很努力却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06

      经纬创投邵亦波: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来自心灵的成长与开放

        题图: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邵亦波 多年以后,邵亦波发现,当他不介意自己是否名声很大,是否被别人仰慕的时候,“得到的自由,真的是能够让人落泪的自由”。 作者 / 张玲 题图摄影 / 夏高强 来源 / 中国慈善家 近两年,邵亦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现在我看一部电影、一本书常常会哭,也经常会笑得很大声,没事也会跳跳舞。”他说,“我可以把心灵敞开跟别人沟通了,要说的话自然而然就说了,脑袋里不用想太多东西。” 邵亦波想“放下”的脑袋,曾被他看作“世界的一切”。聪明的头脑让他成为神童学霸,数学竞赛的常胜将军,高二以全额奖学金跳级进入哈佛的高材生,中国最早的C2C电商平台易趣的创始人,29岁坐拥数亿身家的商业奇才…… 活到45岁,邵亦波说头脑的理性只是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 2017年10月,他宣布出资1亿美元成立一个名为“evolve.ventures”的投资基金,“它将‘长期社会利益’作为核心目标,不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致力于解决人类的苦难,促进人类心灵的开放与成长”,并表示将把自己的精力与财富更多地投入到公益慈善中去。 这一人生选择,源于他那幸福、痛苦,巅峰、低谷都足够极致的过往。     1 第一的惯性   29岁前,邵亦波的人生一直处于“开挂”状态。 “开挂”的征兆从11岁开始显现。在150万人参赛的首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中,邵亦波获金牌奖;随后,相继在全国各种数学竞赛中斩获特等奖或一等奖,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数学神童”。 11岁时,邵亦波在有150万人参赛的首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中获金牌奖(全国第三名)。 邵亦波把这一切归功于曾是高中数学教师的“严父”。他在《体验哈佛——哈佛MBA中国十人组集体汇报》一书中写道: 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教我做数学题,他精心收集了各种锻炼头脑的趣题,每天都要我做几道,吃饭时要
      3,330评论
      举报
      经纬创投邵亦波: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来自心灵的成长与开放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04

      北极光创投邓锋:技术不是AI医疗核心问题 能否商业化变现才是

        题图: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邓锋 北极光创投成立于2005年,长期聚焦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早期投资。 创始人邓锋清华毕业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读研,之后又进入沃顿商学院攻读MBA。2005年他回国创办北极光创投,专注TMT领域中to B投资,后期延伸到to C的方向。 目前,北极光创投共计管理5支美元基金和5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300亿元。除去已退出项目,到现在为止,所有活跃的投后企业约有200家左右。从2010年起北极光开始关注健康医疗、生命科学领域,虽然在所投企业中医疗方向只有40多家,但其投资步伐从2015年明显提速。 2015年起,北极光创投共投了7家医药相关企业,之后每年的投资数量都会增加。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增长到了十几家,预计今年年底前会投20家医疗企业。 在由北极光创投举办的“E-Health发展与投资机会”大会上,邓锋阐述了他对医疗领域的投资逻辑。   编辑 / Joyce 我们把整个大健康分成分5部分:医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体外诊断和E-Health。   从整个大环境看,今年投医疗领域火热程度比去年高,特别是在药和E-Health领域。据鲸准统计,在过去的5年间,AI+医疗的融资数量一路猛涨,2013年时候仅有16例,而到2018年上半年就已经发生了79例。主要项目围绕虚拟助手、医疗机器人和医疗影像三大种类。   北极光最早在2014年布局了医药/生物技术领域,这部分在整个健康医疗投资中占比最大。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和技术,现在资本市场退出时间点比较早而且被投项目估值都很高,这就导致机构更关注早期项目;另外,医药界现在出现了很多世界级创新技术,研发新药的方法也在发生变化,比如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药品合同生产组织,CMO 企业主
      1,1411
      举报
      北极光创投邓锋:技术不是AI医疗核心问题 能否商业化变现才是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03

      任正非: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必定有未来

        题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 任正非先生 盛夏,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战与不战,这是一个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国地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国给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任正非,对此最有体会,也最理性: “我们要回到世界文明的主航道,还是要回到理性上来。我们在创新上,第一要向美国学习。第二个要向德国、瑞士、日本学习工匠精神。日本一个小公司几十年就研究一个螺丝钉。德国许多高级的东西,都是德国的。他们一个村子里的小企业,就可能在讲占全球份额有多少”。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必定有未来”。 任正非的思想,不仅是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更多的是穿透人类历史和工业文明,悟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作者 / 任正非 编辑 / 王育琨 来源 / 王育琨频道 1 世界永远都是顺序渐进的 任正非说:“世界永远都是顺序渐进的,跳跃性的世界是不稳定的。自由电子很不稳定,怎么可以创造价值呢?1000年前,欧洲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国那时是清明上河图时代。欧洲1000年来,进步都是一步一步的。有时候我们看到,欧洲人当时怎么那么傻?那是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谁都做了许多傻事,都是一点一点走到今天的。” “世界都是顺序渐进的,我不相信大跃进可以成功。我们公司从来不搞大跃进。爹还是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辘轳、泥巴、女人和狗一个都没有变化,你怎么就成了富二代呢,这不现实吗。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2 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   “锄头是种地用的,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 “法国大革命讲自由平等博爱,但是没有讲清楚谁来做蛋糕。没有蛋糕,怎么会有自由呢?所有一切就没有了根,法国大革命的那些目标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是没用的。因为它没有解决一个创造者,一个生产者。再好的理念目标,都要清楚是以什么作为承载”。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工具,
      1,2391
      举报
      任正非: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必定有未来
    • 投资人说投资人说
      ·2018-07-02

      任正非: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必定有未来

      题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 任正非先生 盛夏,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战与不战,这是一个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国地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国给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任正非,对此最有体会,也最理性: “我们要回到世界文明的主航道,还是要回到理性上来。我们在创新上,第一要向美国学习。第二个要向德国、瑞士、日本学习工匠精神。日本一个小公司几十年就研究一个螺丝钉。德国许多高级的东西,都是德国的。他们一个村子里的小企业,就可能在讲占全球份额有多少”。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必定有未来”。 任正非的思想,不仅是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更多的是穿透人类历史和工业文明,悟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作者 / 任正非 编辑 / 王育琨 来源 / 王育琨频道 1 世界永远都是顺序渐进的 任正非说:“世界永远都是顺序渐进的,跳跃性的世界是不稳定的。自由电子很不稳定,怎么可以创造价值呢?1000年前,欧洲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国那时是清明上河图时代。欧洲1000年来,进步都是一步一步的。有时候我们看到,欧洲人当时怎么那么傻?那是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谁都做了许多傻事,都是一点一点走到今天的。” “世界都是顺序渐进的,我不相信大跃进可以成功。我们公司从来不搞大跃进。爹还是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辘轳、泥巴、女人和狗一个都没有变化,你怎么就成了富二代呢,这不现实吗。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2 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 “锄头是种地用的,不能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 “法国大革命讲自由平等博爱,但是没有讲清楚谁来做蛋糕。没有蛋糕,怎么会有自由呢?所有一切就没有了根,法国大革命的那些目标都是虚无缥缈的,都是没用的。因为它没有解决一个创造者,一个生产者。再好的理念目标,都要清楚是以什么作为承载”。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工具,不可以因为工具可以直接带来许多真金白银,就
      1,3231
      举报
      任正非: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必定有未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