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时尚中文网

中国专业领先的奢侈品、服饰研究投资分析网站

IP属地:广东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6-21

      为什么鞋越“丑”越好卖?

      我们看这几年,不但传统的高跟鞋越来越难卖,反而有鞋越丑越好卖的趋势。比如洞洞鞋Crocs卡骆驰、Hoka霍咖以及Balenciaga巴黎世家的老爹鞋,以及Ugg或者Birkenstock勃肯鞋。 这些鞋呢,有个共同点,就是乍一看,非常丑,但是穿上脚呢,很多人都觉得非常舒服,于是越来越流行,甚至成为潮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呢?我们说以往时尚界,很多产品的设计,首要元素是好看、时髦,比如以前流行的恨天高,完全不注重消费者穿着的体验,尤其是舒适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办公室文化的改变,尤其是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舒适和功能性,所以你看比如Gucci这些品牌,超过50%鞋履产品已经变成了运动鞋。   我们看到Ferragamo和Tod’s这些经典的意大利鞋履品牌现在业绩这么差,Tod’s还退市了,都有这方面的原因。虽然Tod‘s乐福鞋也以舒服著称,但是那个舒服是相对于高跟鞋,难道它还真能比洞洞鞋舒服?不可能的。   精致美和舒适丑之间,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开始倾向于后者。 “丑”不再是审美问题,而是一种独特的标签,因为美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问题。这就跟躺平一样,背后是社会、经济巨大的问题,导致一个主观或者中性的东西,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1,699评论
      举报
      为什么鞋越“丑”越好卖?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6-14

      独家突发:奢侈品电商巨头Net-a-Porter中国公司将解散 为阿里和历峰合资

      2024年6月13日:瑞士奢侈品巨头Compagnie Financière Richemont SA (CFR.SW) 历峰集团旗下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中国公司即将解散。   消息人士向无时尚中文网透露,周四,历峰集团与阿里巴巴合资公司风茂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吴雅婷向员工宣布公司即将解散。   风茂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为英国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在中国的运营商,而Net-a-Porter母公司历峰集团目前正在为该电商寻找买家,主要因Farfetch Ltd.发发奇破产,历峰集团向Farfetch Ltd.出售Yoox Net-a-Porter SpA的交易告吹。   Farfetch Ltd.发发奇去年的破产基本宣告奢侈品电商的商业模式无法走通,随后包括Matches Fashion在内的多个同行或破产,或陷入运营困境。   Net-a-Porter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伴随竞争对手Yoox SpA之后,但因为中国消费者热衷于购买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和Gucci古驰等顶尖奢侈品,没有授权的Net-a-Porter SpA和Yoox SpA在中国举步维艰。   早于2015年,Net-a-Porter SpA旗下折扣时尚电商outnet.cn颇特莱斯大规模裁员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2019年Yoox SpA宣布于次年初退出中国市场。   Net-a-Porter至今仍在中国市场运营主要因2018年,历峰与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运营Net-A-Porter和Mr Porter中国业务,并在合资公司成立后入驻天猫奢品专享平台Luxury Pavilion。   彼时正
      2,278评论
      举报
      独家突发:奢侈品电商巨头Net-a-Porter中国公司将解散 为阿里和历峰合资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6-09

      美国不行了 中国市场竞争小 Lululemon仍高增长

      1,666评论
      举报
      美国不行了 中国市场竞争小 Lululemon仍高增长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6-06

      高不成低不就营销理念落后 蒂芙尼星光黯淡

      潘多拉一季度在美国市场又是披荆斩棘,公司老板在谈到Tiffany & co.蒂芙尼的时候说,这些高端品牌现在日子不好过啊,最有钱的那部分富豪也开始买潘多拉了。   我们看到蒂芙尼在疫情期间被LVMH SE路威酩轩收购后,声量越来越小。很早前,我就讲过蒂芙尼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跟婚恋绑定太紧密,想象空间有限,虽然想做入门款产品,但又放不下身架,另外也不如卡地亚和梵克雅宝两个品牌会搞爆款,刚刚跟“菲董”搞联名,感觉就是莫名其妙和黔驴技穷。   蒂芙尼的星光黯淡,跟品牌的定位有关,这就跟潘多拉在全世界怎么卖得好,但在中国就是要破产的架势一样。大家买蒂芙尼,基本还是冲着它的婚恋价值去买,但现在这个结婚率和离婚率摆在那里。而且这么长时间,说实话,很多人对蒂芙尼也有点厌倦了,尚美、伯爵、海瑞温斯顿这些品牌,都成为新的选择。   最后就是钻石的问题。天然钻石的智商税越来越难收了,说智商税不是贬低钻石,智商税某种程度上是情绪价值,现在钻石带来的情绪价值在变低,这是致命的。去看看De Beers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最近几年的财报就知道,天然钻石行业在崩盘。   相反,培育钻石,物美价廉。马云说的假包比真的质量好的谬论,在钻石上是100%实现了。培育钻石任何方面都在超越天然钻石,潘多拉现在增长最快就是这块业务,一季度培育钻石业务涨了90%。所以你说,蒂芙尼还剩下啥,除了这么多年的品牌积累价值,真的没啥了。
      1,844评论
      举报
      高不成低不就营销理念落后 蒂芙尼星光黯淡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6-01

      谁更配得上国民品牌:海澜之家还是优衣库?

      海澜之家这个品牌呢,有了社交媒体之后,一直被拿来讽刺,又丑又土啊,乡镇衣柜什么的。你要是看一下海澜之家的财务数据,就发现,这些讽刺充满了优越感,根本不是海澜之家的客户,跟有些人讽刺优衣库一样。   从收入规模上来看,优衣库和海澜之家,都是中国服装市场的头牌。一个是一、二、三线城市的中产必选,一个是真正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拥有更广泛的受众,是优衣库无法打入的次级城市最爱;优衣库是核心城市的居民标配,是海澜之家极力争取的对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 优衣库的那些服装款式很多是无法在次级城市生存的。UT、摇粒绒根本不适合厅局风主导的县城穿着;优衣库的大店模式在次级城市也根本没有盈利能力。这些注定优衣库在次级城市没有生存根基,最近优衣库的关店就是这个原因。   海澜之家呢,虽然大城市消费者看不上,但海澜之家有着一线城市的野心。比如找脱口秀明星杨笠代言,还有去年的张颂文,都是贴近一线城市消费者文化的选择。   因为我们知道,次级城市的消费增长虽然更快,但绝对规模还是不如大城市,这也是为什么优衣库销售目前比海澜之家大的原因。   海澜之家去年收入200亿,优衣库中国呢300亿,我估计两个公司未来在中国形成长期的错位竞争格局:客户重合度低,规模上不相上下。   从一季度财报来看,已经有很多一线城市消费者开始嫌弃优衣库贵了,这些都是趋势。而且,无论从价格还是款式来看,优衣库发展海澜之家的客户,都要比海澜之家发展优衣库的客户要难,所以目前海澜之家对优衣库是一个追赶态势,激烈争夺规模最大的“国民品牌”地位。
      2,990评论
      举报
      谁更配得上国民品牌:海澜之家还是优衣库?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5-19

      lululemon也开始裁员了

      瑜伽服巨头Lululemo露露乐檬令人意外宣布裁员,因为要关闭华盛顿的一个仓库,裁员128人。很多人说这个人不多啊,湿湿碎,那你看看阿里巴巴20多万员工,一开始也是裁几千。   裁员这个事情,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是趋势问题啊,最主要。 以前都在招人,高薪挖人,现在不但不招,还减员,什么环境?用脑子稍微想想就知道,对未来的预期变了。要知道lululemon的仓库面积四年间从112万平方英尺增加到了400万平方英尺,快速扩张期过了,现在要调整,亚马逊这些都裁员,lululemon算什么。   前几期我们说lululemon进入新时代就是这个意思。今年收入突破100亿美元,lululemon进入了一个个位数增长的时代,效率变得更加重要,无论是员工效率、仓储物流效率,都需要整顿,不但不能浪费钱,还要一分钱当两分花。这次仓库裁员也是,两个仓库并成一个。   其实不光lululemon,财大气粗的nike去年也发布裁员计划,总计要裁员2%,差不多超过1,600人,刚刚裁了740人,这个裁员计划就是为了每年可以节省20亿美元。简单来讲,就是疫情过后,生意反而难做了,所有行业都开始要抠成本了。
      2,8951
      举报
      lululemon也开始裁员了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5-18

      价不配位:Gucci崩盘 下个会是LV吗?

      Gucci在一季度崩盘,给奢侈品行业敲响了警钟。   Gucci崩盘的主要原因是价不配位,奢侈品行业以每年涨价维持品牌定位,消费者也非常习惯这个商业模式。但是疫情期间的涨价幅度前所未闻,而大部分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疫情以来都是不断下降的,于是就上演了涨价版本的“狼来了”的故事。   疫情初期,涨价大家还能接受,毕竟欧美不用上班还发钱,中国消费者不能旅游那就买买买。所以,一喊涨价,很多人都赶着去排队,买个巧。三番四次之后,很多人终于发现,不对啊,这价格越来越高,钱包却越来越瘪,这妥妥的是被PUA了啊,越贵越买。   我们说,任何产品的涨价都有一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就会遭到反噬。房子、奢侈品都是,贵或者便宜,并不是看它的实际价格,最终决定的是消费者的终极购买力。现在,无论是房子还是奢侈品,消费者认为自己的购买力,或者未来购买力,都不足以支撑这笔消费,所以就不买了。   Gucci是最典型的例子,也是先兆,你看现在LV和Chanel也不好卖,即便是Hermes吧,也开始调整配货比了,包好买了,丝巾和香水难卖了。   为什么觉得LV会是下一个崩盘的呢?因为LV和Gucci商业模式基本一样,都是靠基本款、入门款吸引客户,扩大规模。好的是,LV的受众和规模还是要比Gucci大得多,牢固得多。但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得不到明显改观,反噬的威力会越来越强,Gucci身上的事情最终会在LV身上重演。
      1,403评论
      举报
      价不配位:Gucci崩盘 下个会是LV吗?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5-17

      中国销售逆势暴涨 任命首位创意总监 加拿大鹅股价飙升

      2024年5月17日:最新公布的四季度销售大涨,高端功能性服饰集团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TSE:GOOS;NYSE:GOOS)加拿大鹅股价周四暴涨逾两成。   截至3月底的四季度,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加拿大鹅收入3.580亿加元,同比大涨22.1%,固定汇率增幅23.4%,远超市场预期的3.155亿加元,其中大中华市场收入飙升29.7%,固定汇率增幅高达32.0%,而此前Loius Vuitton路易威登、Gucci古驰母公司均公布了一季度大幅下滑的中国市场表现。   集团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中国内地在春节期间表现强劲,中国消费者在境内外消费同样非常强劲,同时境外游客大量涌入推动日本市场实现高双位数增幅,亚太市场整体录得高达32.9%的固定汇率增幅。   Canada Goose加拿大鹅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 北美市场24.2%的固定汇率增幅由加拿大和美国市场共同推动,其中美国市场收入固定汇率增幅22.1%至8,280万加元;加拿大市场收入增幅26.8%至7,000万加元。   直营渠道20.7%的固定汇率增幅是推动集团四季度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3月底集团在全球共运营68间专门店,其中2024财年新增17间,并在财年内首次涉足旅游零售渠道,于韩国和德国机场开设门店。  在品类扩展方面,2024财年Canada Goose加拿大鹅非派克大衣品类销售占比高达46%,较2023财年的43%进一步提升300个基点。 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评论业绩时表示,四季度超预期的表现反映了Canada Goose加拿大鹅标志性的品牌力量以及团队对战略的有效实施。   Dani Reiss表示:“我们第四季度的业绩超越
      1,802评论
      举报
      中国销售逆势暴涨 任命首位创意总监 加拿大鹅股价飙升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5-11

      欧莱雅为什么比LV还稳?

      欧莱雅一季度销售增长9.4%,比LVMH的3%的增长要稳得多。面对同样低迷的中国购买力,欧莱雅为什么要比LV强这么多呢?或者说欧莱雅为什么更不怕中国消费者不买呢?   首先是均衡性。 从两间公司的市场分布看,欧莱雅北美、欧洲的市场份额都要比中国大,LV这些奢侈品呢,面向亚洲份额都是最大的。所以中国市场一衰退,影响当然更大。   即使是单独讨论中国市场,欧莱雅一季度表现也比LV好得。 为什么呢? 虽然中产购买力明显下降了、保守了,但是几百、一千来块的口红、香水还是可以不用想卖得起的,但是买几万的包包,可能就要掂量掂量了,毕竟,包括上海,大家的平均工资的水平就在哪里。   另外,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经过了两三个季度的洗礼,基本触底了,或者快到底部了。LV呢?我们知道实际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的,奢侈品信心在股市和房市双击下完全丧失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品面对宏观经济的传导路径,一般是大众消费品最先感到寒意,因为面对的是普通人,最后才是奢侈品,奢侈品的受众更有钱。   但是与大众消费品的温和衰退不一样,奢侈品衰退非常快速,因为奢侈品是更加非必需,有钱人杀伐果断,因此趋势变化特别快。
      1,599评论
      举报
      欧莱雅为什么比LV还稳?
    • 无时尚中文网无时尚中文网
      ·2024-05-10

      最牛的英国品牌为何不在中国卖?

      过去十年服装集团Next基本上坐稳了英国最赚钱的服装品牌宝座,在十年中,Next还创造了很多纪录,比如电商收入最高的英国服装品牌,直到收入最高的英国服装品牌。 那么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比较迷惑,这么牛的品牌,为什么不在中国卖呢?   Next其实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了,2007年在上海的正大广场开了中国首店,但很快金融危机,就退出了中国。2014年,公司又开始通过电商二次进入中国,但是负责中国业务的总经理2017年被老婆杀了,2018年,Next彻底退出中国。   我们知道过去这几年,大量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花了钱、消耗了精力和资源,不但在中国市场一无所获,甚至还拖了本土市场的业务。另一个英国品牌New Look就是最好的例子,非要在中国市场激进扩张,最后把自己搞破产了。   Next退出中国市场跟其他品牌有什么不同呢?最主要是它的CEO非常清楚。 十年前,他就说,很多人只看到中国的人口和经济,不看实际情况,对中国期望太高,最终自然只有失望。   中国市场非常特殊,比如中国的消费者很多工资四五千,还不把Coach、Pandora当奢侈品;再比如呢,中国消费者的穿着一直在两个极端,年轻人不是优衣库就是潮牌,一边拼多多一边买奢侈品。   所以Next过去十年干得一件事就是专注,而专注,只要时间够长,回报通常也是最高的。相反,那些窥觑中国市场但全部铩羽而归的品牌,比如New Look,Superdry以及ASOS等等,现在都活得非常惨。   Next这么牛,也给很多其他国际品牌提供了榜样,比如同样是英国品牌的Primark就一直拒绝进中国市场,而Gap也选择了退出,Zara集团旗下很多品牌同样选择了退出。
      1,668评论
      举报
      最牛的英国品牌为何不在中国卖?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