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柏铭科技
分享一些科技、经济方面的信息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337
帖子 · 1,33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1-18
久旱逢甘霖,三星2纳米被中国芯片救命,总算松一口气了
在芯片代工市场,三星曾与台积电比肩,但是3纳米工艺却没有客户愿意下单,当下它正押注2纳米,就在彷徨之际,据悉两家中国芯片企业已计划下单,这可能将拯救三星的2纳米工艺,让它的芯片代工业务继续下去。 三星曾在芯片代工市场野心勃勃,特别是在7纳米和5纳米工艺上,获得了高通的高端芯片订单,NVIDIA也曾将部分芯片交给三星,那是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最辉煌的时候,曾占有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近两成的市场份额。 不过后来业界却发现三星的5纳米工艺在晶体管密度方面与台积电稍有差距,特别是骁龙8 Gen1芯片由三星以5纳米改良而来的4纳米工艺生产,出现一定的发热问题;半年后高通将骁龙8 Gen1交给台积电生产出骁龙8 Gen1+芯片,功耗大幅下降,这坚定了高通重投台积电的决心,NVIDIA也跟着出走。 三星试图在3纳米工艺上翻身,因此极为激进地采用GAA工艺,却在量产后面临良率过低的问题,据悉当时量产的良率低至10%左右,即使在一年之后也只是将良率提升至两成到三成,成本过高更是导致它几乎找不到客户。 在3纳米工艺上的失败让三星芯片代工业务元气大伤,至今年它在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已跌至8%,较高峰期跌去六成,如今它在芯片代工市场主要就是靠7纳米和成熟工艺了,然而成熟工艺市场面临着中国大陆芯片代工企业的激烈竞争,三星和中国台湾的芯片代工厂都无力应对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竞争,导致份额持续下滑。 据悉三星在2纳米工艺上吸取了3纳米工艺的教训,同时在3纳米工艺上引入GAA工艺也积累了技术,由此2纳米工艺在试产的时候良率就已达到三成左右,正积极争取明年正式量产的时候将良率提升到五成,如果此举能达成,那么2纳米工艺将是巨大的成功,毕竟当初台积电量产3纳米的时候良率也只有六成而已。 问题是经历了之前的教训,美国芯片企业普遍已不愿尝试了,如此即使三星量产2纳米也面临缺乏客户的问题,此时传出两家中国芯片企业计划下单,对三
看
9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久旱逢甘霖,三星2纳米被中国芯片救命,总算松一口气了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1-10
825万台,花了不到2个月,iPhone17证明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日前有业界人士披露了iPhone1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截止11月2日在中国市场卖出了825万台,iPhone17是在9月10日正式上市销售的,也就是说还差一个星期才够两个月,这就卖出了这么多,据悉苹果CEO库克有意退休,iPhone17如此惹卖让他可以在退休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业界人士还披露了iPhone17各个款式的销量,iPhone 17 Pro Max卖出395.7万,占比约48%;iPhone 17 Pro卖出246.2万,占比约30%;iPhone 17卖出172.8万,占比约21%;iPhone Air卖出10.7万,占比约1%,可以看出iPhone Air已经失败了。 iPhone17 Pro max为销量最高的款式,几乎占iPhone17销量的半数,这是iPhone17诸多款式中最贵的,当然配置也是最完善的,凸显出国内的果粉是真有钱啊,万元一部的iPhone17 Pro max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当然这也与苹果的定价有关,今年苹果推出的四款iPhone17之中,标准版的iPhone17和最贵的iPhone17 Pro max起步价都与iPhone16一致,而容量均是加倍,其他配置也有所提升,由此这两款iPhone17最受关注。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苹果除了在性能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之外,在外观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后背的摄像头模块,iPhone17Pro和iPhone16Pro存在显著的区别,在国内市场存在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iPhone外观的改变也会增加消费者更换新iPhone的需求。 在iPhone17上市之后,曾有国产手机对标iPhone17,甚至还将名字改为17,借此对标iPhone17,但是它又诸多辩解说不是为了碰瓷iPhone17才改名为17的,这有点阿Q精神啊。 对方上市之后,还宣称在上市首周的销量超过了iPhone17,只是可
看
5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825万台,花了不到2个月,iPhone17证明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1-04
美国互联网巨头撕开AI遮羞布,芯片过剩严重,中国卡住AI的脖子
中国和美国处于新兴技术AI的第一阵营,而美国近几年也屡屡在AI芯片供应方面针对中国,试图依靠AI芯片优势确保美国在AI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不过日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却指出遏制美国AI发展的已不是AI芯片,而是电力。萨提亚·纳德拉指出美国确实在AI算力方面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已经部署的AI芯片已快耗尽了美国的电力,导致大量AI芯片堆在仓库,成为废铁,凸显出电力已成为美国AI技术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此前AI芯片龙头NVIDIA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就曾指出,AI芯片算力将不是AI技术发展的障碍,随着更多AI芯片部署,电力将成为AI技术发展的关键,甚至他夸张地说可能需要15个地球的能源才够用,只是谁也没想到影响AI技术发展的电力短缺会来得这么快。说到电力供应,就不得不说中国了,中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是在传统电力方面,在清洁能源方面更是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太阳能方面,中国几乎是在整个产业链方面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现有的电力方面,中国的发电量已居于全球第一,美国的发电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已严重落后于中国,这也是美国基础设施的弊病,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已很久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了。随着美国认识到电力网络的落后,美国正计划大举升级供电网络,却发现供电网络的基础设备--变压器掌握在中国手里,据估算中国大约占全球变压器市场六成的市场份额,而且如今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升级供电网络,导致对变压器需求激增,而只有中国才有大规模增加变压器产能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变压器订单据说已排到明年了。据传美国新首富马斯克正是看到中国在变压器市场的垄断优势,计划进入变压器市场,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开创变压器新技术,并且建设全新的变压器产业链,这难度可不小,马斯克能改变变压器市场格局么?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
看
39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国互联网巨头撕开AI遮羞布,芯片过剩严重,中国卡住AI的脖子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30
苹果为自己证明,国产手机赶超缺乏耐力,高端市场王者仍是它
第40周某国产手机品牌借着刚发布的热度,销量超过了苹果的iPhone17,大肆宣扬击败了iPhone17,然而就在接下来的第41周它的销量就已落后于iPhone17了,凸显出它缺乏足够的耐力,根本无法维持长时间的热度,至于它发布第一周的销量超过iPhone17都懂的。 从第41周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苹果的三款iPhone17牢牢占据了热销榜前三名,竞争对手卖得最好的款式也已比第三名的iPhone17落后了几个名次了,其他两个版本就更加落后了,面对如此情形,不知那位还好意思说赶超苹果不? 为了对标苹果,对方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了,又是改名,又是外形模仿,不过他终究不好意思拿这些说事啊,于是扯来扯去竟然扯到电池是iPhone17的两倍大,由此超越了iPhone17,这就有意思了。 他不好意思再说拍照性能、芯片性能,在于如今消费者都认可苹果的拍照性能最强,至于芯片性能,所采用的高通芯片终究与苹果的A系处理器差点意思,毕竟苹果的A系处理器性能最强已得到认可,更何况苹果还有超强的M系处理器呢,M系处理器足以碾压一众安卓芯片。 他又试图拿手机的背面屏证明积极创新,然而背面屏并非它开创,数年前魅族就曾采用背面屏,不过后来证明背面屏没啥用,更好电,又易碎,魅族之后都没再推出采用背面屏设计的产品了,如今拿来炒冷饭恐怕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放到高端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品牌之中曾经在国内市场几乎与苹果评分天下的是另一家深圳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曾取得超过一成的市场份额,与三星和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国产手机品牌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虽然那家深圳手机品牌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败落,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超过它,而且除了它没有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取得双位数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国产手机品牌对标苹果,乃至抄袭苹果长期都存在着,最为知名的当属当年iPhone6的后背白带
看
23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苹果为自己证明,国产手机赶超缺乏耐力,高端市场王者仍是它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8
国产芯片体系逐渐完善,产业链成型,美国的限制越来越难奏效了
早前美国允许NVIDIA对中国出口定制化AI芯片H20,中国却不买了,让世界吃惊,事实上中国芯片的进展恐怕更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芯片的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芯片产业链也已成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AI芯片方面,国产AI芯片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寒武纪等一批AI芯片企业正是依托于美国限制NVIDIA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由此成功扭亏为盈,凸显出国产AI芯片已在相当程度上替代NVIDIA的AI芯片。 国产AI芯片如今只是在工艺方面稍微落后,但是随着国产HBM存储芯片的突破,国内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已可以在国内自产HBM芯片,由此AI芯片和HBM芯片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性能,与NVIDIA的差距缩短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国内自主可控的。 在高端芯片方面,除了AI芯片之外,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都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可以用国产接近7纳米工艺生产,性能较为先进,足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这些先进芯片的突破让国产芯片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存储芯片曾因为美国拉拢日本和荷兰阻止对中国存储芯片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一度停滞,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存储芯片启用了全国产芯片设备的生产线,已不再受海外芯片设备的影响,这类芯片能完全以国产芯片设备替代,在于存储芯片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以10纳米以上工艺生产,对先进芯片设备依赖性不高。 除了上述这些先进芯片之外,在更广泛的成熟芯片方面,国产芯片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等如今大都实现国产芯片替代,这些芯片主要是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工艺生产,国产芯片设备就能满足要求了。 随着国产成熟芯片的突破,美国芯片已有点着急了,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不是不卖给中国企业了,而是大举降价求售,甚至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打压中国的成熟芯片,为此中国已发起对这些涉嫌低价倾销的美国芯片进行调查。 从成熟芯片可以看出,风水轮流转
看
15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国产芯片体系逐渐完善,产业链成型,美国的限制越来越难奏效了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6
1亿订单的笑柄,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车企吹水游戏结束了
日前一家车企交出的一款车型在9月份仅销售了1900多辆,而它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高达15万辆,按照这样的销量估计得79个月才能完成,这再次让人想起了国内车企不断注水导致新车订单数破亿的笑话。 当然这款车型订单数15万辆还不算最厉害的,订单数最高的应该是另一款车型,订单量高达近29万辆,也正是那款车型的订单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导致国内诸多车企发布的新车型订单数不断高涨,到如今已有很多车型报出以10万辆计算的订单数了。 不过那款报出近29万辆订单的车型,销售数据相当不错,9月份的销量达到2.2万辆左右,这意味着它完成这笔订单的时间只要13个月左右,再加上它的产能还在持续提升,一年内完成这样的订单数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起那个企业,这家汽车报出了15万辆的订单数,而月销量则只有1900多辆,这数据就有点离谱了,大概率它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订单数了。 今年以来,那家最先报出超10万辆订单的企业引爆了国内车企注水订单的高潮,诸多车企都报出了巨额的订单数,迅速将国内今年新车型的订单量累计突破5000万辆,随后以更快的速度突破1亿辆。 中国市场的汽车年销量只有3000万辆左右,如此巨额的订单数大概率是注水的结果,他们的实际订单基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值;后来的累计订单数突破1亿辆,更是超过了全球汽车年销量的900多万辆,妥妥地将牛皮吹破了。 对于车企注水订单的问题,其实在2024年就已有车企高管揭穿,当时有车企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国内车企报出的新车型订单数往往都是数万辆,如果他们如实报实际订单数是几千辆,老板面子不好看,因此跟着报出了数万辆订单。 只是谁能想到2025年以来,有车企竟然报出数十万辆的订单呢?此举彻底震惊了业界,当然更让业界震惊的是它的销量也在攀升,一家刚推售电车不久的企业,已冲到新造车前列,由此鼓舞了众多车企报出离谱的订单数。 这种报出夸张订单数的做法被称为订单营销,借此来
看
27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1亿订单的笑柄,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车企吹水游戏结束了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5
连连起火的电车,为油车添油加火,油车逆转胜可能提前到来
10月份电车行业非常热闹,只是这种热闹恐怕不是电车行业希望看到的,因为电车起火事故不断,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围观,凸显出电车起火的巨大风险,这可能动摇那些准备购买电车的消费者,而对燃油车来说则是利好。 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上涨,今年前8个月的燃油车销量达到874.7万辆,下滑幅度已不到1%,凸显出燃油车的复苏势头相当猛,此时电车却连连起火,可以说是为燃油车添油加火了。 如今已不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了,许多地方天气转冷,如此情况下,电车仍然连连起火,这就让人相当担忧了,毕竟电车怕热,理应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更多起火事故才对,如今却是天气凉爽,甚至北方已开始寒冷,电车起火事故却如此之多,这就值得玩味了。 可能这与电车的存量已达到很大规模有关,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存量已超过3000万辆,存量电车数量足够大,即使起火几率较低,起火的绝对数量就不会小,由此导致如今电车起火事故似乎连绵不断的感觉。 导致电车起火给人们较为强烈感觉的原因还在于电车行业如今正如日中天,备受各方关注,而电车起火事故就更为让人关注了,各方媒体当然争相报道,由此也会造成消费者感觉电车起火事故异常热闹。 更让各方关注的则是电车起火的后果,由于电池的特性,现有的灭火手段几乎无法对电车火灾事故奏效,几乎电车起火的结果都是将车辆烧剩骨架,如此惊人的火灾后果,当然足够吸人眼球,如此也成为电车事故备受关注的原因。 偏偏电车行业喜欢采用新科技,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就会增加电车碰撞起火事故的后果--多次发生的电车碰撞起火事故都造成车内驾乘人员无法自己打开车门、车外救援人员难以救援,电车火灾又蔓延迅速,进而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惨剧,如此惨烈的事故又让消费者恐惧。 相对之下,此时燃油车反而凸显出比电车的诸多优势,燃油车行业向来较为保守,对于先进科技的采用较为慎重,因此燃油车普遍采用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经过历史的正面,
看
16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连连起火的电车,为油车添油加火,油车逆转胜可能提前到来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3
出乎意料,美国突然发现AI行业被中国卡脖子,马斯克有意分羹
随着AI行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担忧中国在AI技术方面弯道超车,而限制对中国供应先进的AI芯片,不过业界人士指出如今中国却在能源方面卡着美国的脖子,不仅是新兴能源方面,在传统能源方面也是。 在火力发电方面,中国已实现了燃气轮机全自研,近期中国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煤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输变电变压器方面,中国制造大约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不过近几年随着全球AI的兴起,对变压器的需求猛涨,而中国制造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增加变压器产能,再加上成本优势,欧美都大举从中国进口变压器,推动中国的变压器出口增长五成多。 AI芯片龙头企业黄仁勋认为未来决定AI技术发展除了芯片之外,能源将决定AI技术的发展,而传统电力逐渐达到平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是AI技术需要的能源新增来源,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最具优势的,而且中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阳能电池板所需要的材料如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等更是由中国占据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还有光伏升压变压器市场则由中国企业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还在储能方面占据优势,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中国企业占有动力电池市场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是电池,由此中国在储能市场已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储能对于传统能源削峰填谷极为关键,对于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也非常关键。 正是有鉴于中国在传统能源的变压器市场占据较强优势,而在新能源的太阳能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有意进入变压器市场,而马斯克早已入股SolarCity,由此马斯克在太阳能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多年却难有进展,如今试图在变压器市场与中国企业较量。 不过变压器已是高度成熟的技术,进一步突破并不容易,而马斯克在中国以
看
443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出乎意料,美国突然发现AI行业被中国卡脖子,马斯克有意分羹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2
特斯拉的毛坯房设计或将成主流,低成本、长续航,车主还不怕镰刀
解决电车的续航问题,特斯拉和国产电车走了迥然不同的道路,特斯拉往节能方向走,而国产电车则选择了增大电池容量,然而随着电车事故的影响,以及价格战的激烈,国产汽车如今重新认识到特斯拉的方向似乎才是正确的。 此前国产车企普遍宣称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超充技术的实现,电车的续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国庆长假却证明在实际使用中续航焦虑并未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国产电车的能耗过高,而超充充电桩在国内难以普及--至今超充桩占国内充电桩的比例只有10%左右。 测试机构发现特斯拉的model3电池容量才62度电却可以跑出450公里,而某国产品牌电车的电池容量达到100度电,跑高速的时候却只能抛出400公里,如此巨大的能耗差异,在当下续航焦虑再度出现的情况下,业界开始掉头研究特斯拉的技术特点。 特斯拉实现低能耗的原因,在于它尽可能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力,以及电能回收等技术实现,而减轻汽车重量的手段之一就是汽车内部尽可能简化设计,这也被国产车企们嘲笑为毛坯房设计。 相比之下,国产车则偏重于增加车内的舒适设备,将大电视、大冰箱塞入其中,借此提升汽车的舒适度,宣称让汽车成为第二个家,由此就导致了汽车的重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电气设备的加入也增加了车辆的能耗。 其实除了这些看得到的设备增加了车重之外,大量电气设备的引入,还导致了车上电缆的增加,这些同样会增加重量,据悉特斯拉的电缆总长度在1.5千米左右,而国产电车的电缆长度长达2千米,比特斯拉的电缆长度多了三分之一。 车辆的能耗增加了,为了确保续航,国产电车唯有增加电池的容量,由此又进一步增加了车重,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车重进一步增加,能耗又增加,电池还得进一步增加,最终就导致了上述的特斯拉和国产电池的能耗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让国产车企反思这种设计的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电车碰撞后起火,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车上人员伤亡,更
看
46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特斯拉的毛坯房设计或将成主流,低成本、长续航,车主还不怕镰刀
柏铭科技
柏铭科技
·
10-21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日前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基金会)在 LinkedIn 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基于RISC-V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这意味着RISC-V架构已真正形成与ARM和Intel三足鼎立之势,而RISC-V架构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中国芯片。 RISC-V架构与ARM架构都是精简指令集,ARM之前一直声称保持开放,然而随着美国施加压力,ARM暂停对一些中国企业授权ARM架构,这就让它的所谓开放就此破灭,ARM公司无法完全掌控ARM架构,它深刻受到美国的指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是真正的开放,RISC-V指令集比ARM指令集更加简单,各个芯片企业甚至可以给予RISC-V指令集自行拓展,甚至有一些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新的芯片架构进行授权,由此各个芯片企业对RISC-V架构拥有更多主导权,也就不存在被任何一个国家控制的问题。 对于各个芯片企业来说,RISC-V的成本更低,不仅是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芯片架构对芯片工艺的要求也更低,国内就有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的芯片以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接近7纳米工艺的ARM芯片,更低的成本让更多芯片企业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由于中国芯片在ARM架构上受到的困扰,RISC-V架构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可以给予中国芯片更多自主权,避免如ARM那样开发多年之后,却因为美国的影响无法继续研发ARM架构芯片,以前的投资全都付诸东流。 正是由于RISC-V给予中国芯片的主动权,因此好多年前中国部分芯片企业选择了RISC-V架构,在ARM暂停对中国芯片授权之后,促使更多中国芯片企业研发RISC-V架构,由此中国芯片就成为RISC-V架构的主导者。 最初中国芯片主要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物联网芯片,因为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功耗,这正是RISC-V的优势,由此中国的物联网芯片大多数都基于RISC-
看
46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85412566024212","uuid":"3485412566024212","gmtCreate":1522318812937,"gmtModify":1522318812937,"name":"柏铭科技","pinyin":"bmkjbaimingkeji","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分享一些科技、经济方面的信息","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04,"headSize":5,"tweetSize":133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1,"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5.0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501633124700160,"gmtCreate":1763476786315,"gmtModify":1763476813101,"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久旱逢甘霖,三星2纳米被中国芯片救命,总算松一口气了","htmlText":"在芯片代工市场,三星曾与台积电比肩,但是3纳米工艺却没有客户愿意下单,当下它正押注2纳米,就在彷徨之际,据悉两家中国芯片企业已计划下单,这可能将拯救三星的2纳米工艺,让它的芯片代工业务继续下去。 三星曾在芯片代工市场野心勃勃,特别是在7纳米和5纳米工艺上,获得了高通的高端芯片订单,NVIDIA也曾将部分芯片交给三星,那是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最辉煌的时候,曾占有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近两成的市场份额。 不过后来业界却发现三星的5纳米工艺在晶体管密度方面与台积电稍有差距,特别是骁龙8 Gen1芯片由三星以5纳米改良而来的4纳米工艺生产,出现一定的发热问题;半年后高通将骁龙8 Gen1交给台积电生产出骁龙8 Gen1+芯片,功耗大幅下降,这坚定了高通重投台积电的决心,NVIDIA也跟着出走。 三星试图在3纳米工艺上翻身,因此极为激进地采用GAA工艺,却在量产后面临良率过低的问题,据悉当时量产的良率低至10%左右,即使在一年之后也只是将良率提升至两成到三成,成本过高更是导致它几乎找不到客户。 在3纳米工艺上的失败让三星芯片代工业务元气大伤,至今年它在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已跌至8%,较高峰期跌去六成,如今它在芯片代工市场主要就是靠7纳米和成熟工艺了,然而成熟工艺市场面临着中国大陆芯片代工企业的激烈竞争,三星和中国台湾的芯片代工厂都无力应对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竞争,导致份额持续下滑。 据悉三星在2纳米工艺上吸取了3纳米工艺的教训,同时在3纳米工艺上引入GAA工艺也积累了技术,由此2纳米工艺在试产的时候良率就已达到三成左右,正积极争取明年正式量产的时候将良率提升到五成,如果此举能达成,那么2纳米工艺将是巨大的成功,毕竟当初台积电量产3纳米的时候良率也只有六成而已。 问题是经历了之前的教训,美国芯片企业普遍已不愿尝试了,如此即使三星量产2纳米也面临缺乏客户的问题,此时传出两家中国芯片企业计划下单,对三","listText":"在芯片代工市场,三星曾与台积电比肩,但是3纳米工艺却没有客户愿意下单,当下它正押注2纳米,就在彷徨之际,据悉两家中国芯片企业已计划下单,这可能将拯救三星的2纳米工艺,让它的芯片代工业务继续下去。 三星曾在芯片代工市场野心勃勃,特别是在7纳米和5纳米工艺上,获得了高通的高端芯片订单,NVIDIA也曾将部分芯片交给三星,那是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最辉煌的时候,曾占有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近两成的市场份额。 不过后来业界却发现三星的5纳米工艺在晶体管密度方面与台积电稍有差距,特别是骁龙8 Gen1芯片由三星以5纳米改良而来的4纳米工艺生产,出现一定的发热问题;半年后高通将骁龙8 Gen1交给台积电生产出骁龙8 Gen1+芯片,功耗大幅下降,这坚定了高通重投台积电的决心,NVIDIA也跟着出走。 三星试图在3纳米工艺上翻身,因此极为激进地采用GAA工艺,却在量产后面临良率过低的问题,据悉当时量产的良率低至10%左右,即使在一年之后也只是将良率提升至两成到三成,成本过高更是导致它几乎找不到客户。 在3纳米工艺上的失败让三星芯片代工业务元气大伤,至今年它在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已跌至8%,较高峰期跌去六成,如今它在芯片代工市场主要就是靠7纳米和成熟工艺了,然而成熟工艺市场面临着中国大陆芯片代工企业的激烈竞争,三星和中国台湾的芯片代工厂都无力应对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竞争,导致份额持续下滑。 据悉三星在2纳米工艺上吸取了3纳米工艺的教训,同时在3纳米工艺上引入GAA工艺也积累了技术,由此2纳米工艺在试产的时候良率就已达到三成左右,正积极争取明年正式量产的时候将良率提升到五成,如果此举能达成,那么2纳米工艺将是巨大的成功,毕竟当初台积电量产3纳米的时候良率也只有六成而已。 问题是经历了之前的教训,美国芯片企业普遍已不愿尝试了,如此即使三星量产2纳米也面临缺乏客户的问题,此时传出两家中国芯片企业计划下单,对三","text":"在芯片代工市场,三星曾与台积电比肩,但是3纳米工艺却没有客户愿意下单,当下它正押注2纳米,就在彷徨之际,据悉两家中国芯片企业已计划下单,这可能将拯救三星的2纳米工艺,让它的芯片代工业务继续下去。 三星曾在芯片代工市场野心勃勃,特别是在7纳米和5纳米工艺上,获得了高通的高端芯片订单,NVIDIA也曾将部分芯片交给三星,那是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最辉煌的时候,曾占有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近两成的市场份额。 不过后来业界却发现三星的5纳米工艺在晶体管密度方面与台积电稍有差距,特别是骁龙8 Gen1芯片由三星以5纳米改良而来的4纳米工艺生产,出现一定的发热问题;半年后高通将骁龙8 Gen1交给台积电生产出骁龙8 Gen1+芯片,功耗大幅下降,这坚定了高通重投台积电的决心,NVIDIA也跟着出走。 三星试图在3纳米工艺上翻身,因此极为激进地采用GAA工艺,却在量产后面临良率过低的问题,据悉当时量产的良率低至10%左右,即使在一年之后也只是将良率提升至两成到三成,成本过高更是导致它几乎找不到客户。 在3纳米工艺上的失败让三星芯片代工业务元气大伤,至今年它在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已跌至8%,较高峰期跌去六成,如今它在芯片代工市场主要就是靠7纳米和成熟工艺了,然而成熟工艺市场面临着中国大陆芯片代工企业的激烈竞争,三星和中国台湾的芯片代工厂都无力应对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竞争,导致份额持续下滑。 据悉三星在2纳米工艺上吸取了3纳米工艺的教训,同时在3纳米工艺上引入GAA工艺也积累了技术,由此2纳米工艺在试产的时候良率就已达到三成左右,正积极争取明年正式量产的时候将良率提升到五成,如果此举能达成,那么2纳米工艺将是巨大的成功,毕竟当初台积电量产3纳米的时候良率也只有六成而已。 问题是经历了之前的教训,美国芯片企业普遍已不愿尝试了,如此即使三星量产2纳米也面临缺乏客户的问题,此时传出两家中国芯片企业计划下单,对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74773b09e04de0b814308420da9563","width":"640","height":"36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638dcb08f966a230aadacce34da9cc9","width":"640","height":"41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fba80a8e833997332ca871689f2b97","width":"640","height":"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5016331247001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8749350617608,"gmtCreate":1762789932753,"gmtModify":1762790322713,"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825万台,花了不到2个月,iPhone17证明了自己的王者地位!","htmlText":"日前有业界人士披露了iPhone1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截止11月2日在中国市场卖出了825万台,iPhone17是在9月10日正式上市销售的,也就是说还差一个星期才够两个月,这就卖出了这么多,据悉苹果CEO库克有意退休,iPhone17如此惹卖让他可以在退休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业界人士还披露了iPhone17各个款式的销量,iPhone 17 Pro Max卖出395.7万,占比约48%;iPhone 17 Pro卖出246.2万,占比约30%;iPhone 17卖出172.8万,占比约21%;iPhone Air卖出10.7万,占比约1%,可以看出iPhone Air已经失败了。 iPhone17 Pro max为销量最高的款式,几乎占iPhone17销量的半数,这是iPhone17诸多款式中最贵的,当然配置也是最完善的,凸显出国内的果粉是真有钱啊,万元一部的iPhone17 Pro max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当然这也与苹果的定价有关,今年苹果推出的四款iPhone17之中,标准版的iPhone17和最贵的iPhone17 Pro max起步价都与iPhone16一致,而容量均是加倍,其他配置也有所提升,由此这两款iPhone17最受关注。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苹果除了在性能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之外,在外观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后背的摄像头模块,iPhone17Pro和iPhone16Pro存在显著的区别,在国内市场存在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iPhone外观的改变也会增加消费者更换新iPhone的需求。 在iPhone17上市之后,曾有国产手机对标iPhone17,甚至还将名字改为17,借此对标iPhone17,但是它又诸多辩解说不是为了碰瓷iPhone17才改名为17的,这有点阿Q精神啊。 对方上市之后,还宣称在上市首周的销量超过了iPhone17,只是可","listText":"日前有业界人士披露了iPhone1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截止11月2日在中国市场卖出了825万台,iPhone17是在9月10日正式上市销售的,也就是说还差一个星期才够两个月,这就卖出了这么多,据悉苹果CEO库克有意退休,iPhone17如此惹卖让他可以在退休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业界人士还披露了iPhone17各个款式的销量,iPhone 17 Pro Max卖出395.7万,占比约48%;iPhone 17 Pro卖出246.2万,占比约30%;iPhone 17卖出172.8万,占比约21%;iPhone Air卖出10.7万,占比约1%,可以看出iPhone Air已经失败了。 iPhone17 Pro max为销量最高的款式,几乎占iPhone17销量的半数,这是iPhone17诸多款式中最贵的,当然配置也是最完善的,凸显出国内的果粉是真有钱啊,万元一部的iPhone17 Pro max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当然这也与苹果的定价有关,今年苹果推出的四款iPhone17之中,标准版的iPhone17和最贵的iPhone17 Pro max起步价都与iPhone16一致,而容量均是加倍,其他配置也有所提升,由此这两款iPhone17最受关注。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苹果除了在性能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之外,在外观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后背的摄像头模块,iPhone17Pro和iPhone16Pro存在显著的区别,在国内市场存在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iPhone外观的改变也会增加消费者更换新iPhone的需求。 在iPhone17上市之后,曾有国产手机对标iPhone17,甚至还将名字改为17,借此对标iPhone17,但是它又诸多辩解说不是为了碰瓷iPhone17才改名为17的,这有点阿Q精神啊。 对方上市之后,还宣称在上市首周的销量超过了iPhone17,只是可","text":"日前有业界人士披露了iPhone1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截止11月2日在中国市场卖出了825万台,iPhone17是在9月10日正式上市销售的,也就是说还差一个星期才够两个月,这就卖出了这么多,据悉苹果CEO库克有意退休,iPhone17如此惹卖让他可以在退休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业界人士还披露了iPhone17各个款式的销量,iPhone 17 Pro Max卖出395.7万,占比约48%;iPhone 17 Pro卖出246.2万,占比约30%;iPhone 17卖出172.8万,占比约21%;iPhone Air卖出10.7万,占比约1%,可以看出iPhone Air已经失败了。 iPhone17 Pro max为销量最高的款式,几乎占iPhone17销量的半数,这是iPhone17诸多款式中最贵的,当然配置也是最完善的,凸显出国内的果粉是真有钱啊,万元一部的iPhone17 Pro max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 当然这也与苹果的定价有关,今年苹果推出的四款iPhone17之中,标准版的iPhone17和最贵的iPhone17 Pro max起步价都与iPhone16一致,而容量均是加倍,其他配置也有所提升,由此这两款iPhone17最受关注。 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苹果除了在性能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之外,在外观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后背的摄像头模块,iPhone17Pro和iPhone16Pro存在显著的区别,在国内市场存在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iPhone外观的改变也会增加消费者更换新iPhone的需求。 在iPhone17上市之后,曾有国产手机对标iPhone17,甚至还将名字改为17,借此对标iPhone17,但是它又诸多辩解说不是为了碰瓷iPhone17才改名为17的,这有点阿Q精神啊。 对方上市之后,还宣称在上市首周的销量超过了iPhone17,只是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928aa1917a3346648a8fddccdd8d482","width":"640","height":"40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40e147a3e9a4013e2e34fb03fd54e92","width":"640","height":"4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328bb00396fbf9ea1096e4cc53d454","width":"640","height":"40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87493506176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632427307840,"gmtCreate":1762270896281,"gmtModify":1762272560707,"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美国互联网巨头撕开AI遮羞布,芯片过剩严重,中国卡住AI的脖子","htmlText":"中国和美国处于新兴技术AI的第一阵营,而美国近几年也屡屡在AI芯片供应方面针对中国,试图依靠AI芯片优势确保美国在AI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不过日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却指出遏制美国AI发展的已不是AI芯片,而是电力。萨提亚·纳德拉指出美国确实在AI算力方面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已经部署的AI芯片已快耗尽了美国的电力,导致大量AI芯片堆在仓库,成为废铁,凸显出电力已成为美国AI技术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此前AI芯片龙头NVIDIA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就曾指出,AI芯片算力将不是AI技术发展的障碍,随着更多AI芯片部署,电力将成为AI技术发展的关键,甚至他夸张地说可能需要15个地球的能源才够用,只是谁也没想到影响AI技术发展的电力短缺会来得这么快。说到电力供应,就不得不说中国了,中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是在传统电力方面,在清洁能源方面更是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太阳能方面,中国几乎是在整个产业链方面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现有的电力方面,中国的发电量已居于全球第一,美国的发电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已严重落后于中国,这也是美国基础设施的弊病,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已很久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了。随着美国认识到电力网络的落后,美国正计划大举升级供电网络,却发现供电网络的基础设备--变压器掌握在中国手里,据估算中国大约占全球变压器市场六成的市场份额,而且如今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升级供电网络,导致对变压器需求激增,而只有中国才有大规模增加变压器产能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变压器订单据说已排到明年了。据传美国新首富马斯克正是看到中国在变压器市场的垄断优势,计划进入变压器市场,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开创变压器新技术,并且建设全新的变压器产业链,这难度可不小,马斯克能改变变压器市场格局么?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listText":"中国和美国处于新兴技术AI的第一阵营,而美国近几年也屡屡在AI芯片供应方面针对中国,试图依靠AI芯片优势确保美国在AI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不过日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却指出遏制美国AI发展的已不是AI芯片,而是电力。萨提亚·纳德拉指出美国确实在AI算力方面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已经部署的AI芯片已快耗尽了美国的电力,导致大量AI芯片堆在仓库,成为废铁,凸显出电力已成为美国AI技术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此前AI芯片龙头NVIDIA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就曾指出,AI芯片算力将不是AI技术发展的障碍,随着更多AI芯片部署,电力将成为AI技术发展的关键,甚至他夸张地说可能需要15个地球的能源才够用,只是谁也没想到影响AI技术发展的电力短缺会来得这么快。说到电力供应,就不得不说中国了,中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是在传统电力方面,在清洁能源方面更是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太阳能方面,中国几乎是在整个产业链方面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现有的电力方面,中国的发电量已居于全球第一,美国的发电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已严重落后于中国,这也是美国基础设施的弊病,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已很久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了。随着美国认识到电力网络的落后,美国正计划大举升级供电网络,却发现供电网络的基础设备--变压器掌握在中国手里,据估算中国大约占全球变压器市场六成的市场份额,而且如今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升级供电网络,导致对变压器需求激增,而只有中国才有大规模增加变压器产能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变压器订单据说已排到明年了。据传美国新首富马斯克正是看到中国在变压器市场的垄断优势,计划进入变压器市场,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开创变压器新技术,并且建设全新的变压器产业链,这难度可不小,马斯克能改变变压器市场格局么?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text":"中国和美国处于新兴技术AI的第一阵营,而美国近几年也屡屡在AI芯片供应方面针对中国,试图依靠AI芯片优势确保美国在AI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不过日前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却指出遏制美国AI发展的已不是AI芯片,而是电力。萨提亚·纳德拉指出美国确实在AI算力方面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已经部署的AI芯片已快耗尽了美国的电力,导致大量AI芯片堆在仓库,成为废铁,凸显出电力已成为美国AI技术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此前AI芯片龙头NVIDIA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就曾指出,AI芯片算力将不是AI技术发展的障碍,随着更多AI芯片部署,电力将成为AI技术发展的关键,甚至他夸张地说可能需要15个地球的能源才够用,只是谁也没想到影响AI技术发展的电力短缺会来得这么快。说到电力供应,就不得不说中国了,中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不仅是在传统电力方面,在清洁能源方面更是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太阳能方面,中国几乎是在整个产业链方面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现有的电力方面,中国的发电量已居于全球第一,美国的发电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已严重落后于中国,这也是美国基础设施的弊病,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已很久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了。随着美国认识到电力网络的落后,美国正计划大举升级供电网络,却发现供电网络的基础设备--变压器掌握在中国手里,据估算中国大约占全球变压器市场六成的市场份额,而且如今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升级供电网络,导致对变压器需求激增,而只有中国才有大规模增加变压器产能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变压器订单据说已排到明年了。据传美国新首富马斯克正是看到中国在变压器市场的垄断优势,计划进入变压器市场,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开创变压器新技术,并且建设全新的变压器产业链,这难度可不小,马斯克能改变变压器市场格局么?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3c3893e9e51b8e4912c48e1842abf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6324273078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9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4828812791840,"gmtCreate":1761838176943,"gmtModify":1761838229200,"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苹果为自己证明,国产手机赶超缺乏耐力,高端市场王者仍是它","htmlText":"第40周某国产手机品牌借着刚发布的热度,销量超过了苹果的iPhone17,大肆宣扬击败了iPhone17,然而就在接下来的第41周它的销量就已落后于iPhone17了,凸显出它缺乏足够的耐力,根本无法维持长时间的热度,至于它发布第一周的销量超过iPhone17都懂的。 从第41周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苹果的三款iPhone17牢牢占据了热销榜前三名,竞争对手卖得最好的款式也已比第三名的iPhone17落后了几个名次了,其他两个版本就更加落后了,面对如此情形,不知那位还好意思说赶超苹果不? 为了对标苹果,对方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了,又是改名,又是外形模仿,不过他终究不好意思拿这些说事啊,于是扯来扯去竟然扯到电池是iPhone17的两倍大,由此超越了iPhone17,这就有意思了。 他不好意思再说拍照性能、芯片性能,在于如今消费者都认可苹果的拍照性能最强,至于芯片性能,所采用的高通芯片终究与苹果的A系处理器差点意思,毕竟苹果的A系处理器性能最强已得到认可,更何况苹果还有超强的M系处理器呢,M系处理器足以碾压一众安卓芯片。 他又试图拿手机的背面屏证明积极创新,然而背面屏并非它开创,数年前魅族就曾采用背面屏,不过后来证明背面屏没啥用,更好电,又易碎,魅族之后都没再推出采用背面屏设计的产品了,如今拿来炒冷饭恐怕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放到高端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品牌之中曾经在国内市场几乎与苹果评分天下的是另一家深圳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曾取得超过一成的市场份额,与三星和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国产手机品牌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虽然那家深圳手机品牌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败落,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超过它,而且除了它没有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取得双位数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国产手机品牌对标苹果,乃至抄袭苹果长期都存在着,最为知名的当属当年iPhone6的后背白带","listText":"第40周某国产手机品牌借着刚发布的热度,销量超过了苹果的iPhone17,大肆宣扬击败了iPhone17,然而就在接下来的第41周它的销量就已落后于iPhone17了,凸显出它缺乏足够的耐力,根本无法维持长时间的热度,至于它发布第一周的销量超过iPhone17都懂的。 从第41周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苹果的三款iPhone17牢牢占据了热销榜前三名,竞争对手卖得最好的款式也已比第三名的iPhone17落后了几个名次了,其他两个版本就更加落后了,面对如此情形,不知那位还好意思说赶超苹果不? 为了对标苹果,对方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了,又是改名,又是外形模仿,不过他终究不好意思拿这些说事啊,于是扯来扯去竟然扯到电池是iPhone17的两倍大,由此超越了iPhone17,这就有意思了。 他不好意思再说拍照性能、芯片性能,在于如今消费者都认可苹果的拍照性能最强,至于芯片性能,所采用的高通芯片终究与苹果的A系处理器差点意思,毕竟苹果的A系处理器性能最强已得到认可,更何况苹果还有超强的M系处理器呢,M系处理器足以碾压一众安卓芯片。 他又试图拿手机的背面屏证明积极创新,然而背面屏并非它开创,数年前魅族就曾采用背面屏,不过后来证明背面屏没啥用,更好电,又易碎,魅族之后都没再推出采用背面屏设计的产品了,如今拿来炒冷饭恐怕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放到高端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品牌之中曾经在国内市场几乎与苹果评分天下的是另一家深圳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曾取得超过一成的市场份额,与三星和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国产手机品牌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虽然那家深圳手机品牌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败落,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超过它,而且除了它没有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取得双位数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国产手机品牌对标苹果,乃至抄袭苹果长期都存在着,最为知名的当属当年iPhone6的后背白带","text":"第40周某国产手机品牌借着刚发布的热度,销量超过了苹果的iPhone17,大肆宣扬击败了iPhone17,然而就在接下来的第41周它的销量就已落后于iPhone17了,凸显出它缺乏足够的耐力,根本无法维持长时间的热度,至于它发布第一周的销量超过iPhone17都懂的。 从第41周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苹果的三款iPhone17牢牢占据了热销榜前三名,竞争对手卖得最好的款式也已比第三名的iPhone17落后了几个名次了,其他两个版本就更加落后了,面对如此情形,不知那位还好意思说赶超苹果不? 为了对标苹果,对方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了,又是改名,又是外形模仿,不过他终究不好意思拿这些说事啊,于是扯来扯去竟然扯到电池是iPhone17的两倍大,由此超越了iPhone17,这就有意思了。 他不好意思再说拍照性能、芯片性能,在于如今消费者都认可苹果的拍照性能最强,至于芯片性能,所采用的高通芯片终究与苹果的A系处理器差点意思,毕竟苹果的A系处理器性能最强已得到认可,更何况苹果还有超强的M系处理器呢,M系处理器足以碾压一众安卓芯片。 他又试图拿手机的背面屏证明积极创新,然而背面屏并非它开创,数年前魅族就曾采用背面屏,不过后来证明背面屏没啥用,更好电,又易碎,魅族之后都没再推出采用背面屏设计的产品了,如今拿来炒冷饭恐怕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放到高端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品牌之中曾经在国内市场几乎与苹果评分天下的是另一家深圳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曾取得超过一成的市场份额,与三星和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国产手机品牌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虽然那家深圳手机品牌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败落,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品牌在高端手机市场超过它,而且除了它没有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取得双位数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国产手机品牌对标苹果,乃至抄袭苹果长期都存在着,最为知名的当属当年iPhone6的后背白带","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c72acd301ac8d9e8e8775150eb87187","width":"640","height":"41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333401495288dba79205b09ee7d1ff1","width":"640","height":"35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be47b22dfcae5b2ee9511b3190780bf","width":"640","height":"39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48288127918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4136581009624,"gmtCreate":1761664881420,"gmtModify":176166545590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国产芯片体系逐渐完善,产业链成型,美国的限制越来越难奏效了","htmlText":"早前美国允许NVIDIA对中国出口定制化AI芯片H20,中国却不买了,让世界吃惊,事实上中国芯片的进展恐怕更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芯片的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芯片产业链也已成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AI芯片方面,国产AI芯片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寒武纪等一批AI芯片企业正是依托于美国限制NVIDIA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由此成功扭亏为盈,凸显出国产AI芯片已在相当程度上替代NVIDIA的AI芯片。 国产AI芯片如今只是在工艺方面稍微落后,但是随着国产HBM存储芯片的突破,国内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已可以在国内自产HBM芯片,由此AI芯片和HBM芯片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性能,与NVIDIA的差距缩短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国内自主可控的。 在高端芯片方面,除了AI芯片之外,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都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可以用国产接近7纳米工艺生产,性能较为先进,足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这些先进芯片的突破让国产芯片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存储芯片曾因为美国拉拢日本和荷兰阻止对中国存储芯片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一度停滞,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存储芯片启用了全国产芯片设备的生产线,已不再受海外芯片设备的影响,这类芯片能完全以国产芯片设备替代,在于存储芯片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以10纳米以上工艺生产,对先进芯片设备依赖性不高。 除了上述这些先进芯片之外,在更广泛的成熟芯片方面,国产芯片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等如今大都实现国产芯片替代,这些芯片主要是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工艺生产,国产芯片设备就能满足要求了。 随着国产成熟芯片的突破,美国芯片已有点着急了,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不是不卖给中国企业了,而是大举降价求售,甚至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打压中国的成熟芯片,为此中国已发起对这些涉嫌低价倾销的美国芯片进行调查。 从成熟芯片可以看出,风水轮流转","listText":"早前美国允许NVIDIA对中国出口定制化AI芯片H20,中国却不买了,让世界吃惊,事实上中国芯片的进展恐怕更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芯片的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芯片产业链也已成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AI芯片方面,国产AI芯片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寒武纪等一批AI芯片企业正是依托于美国限制NVIDIA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由此成功扭亏为盈,凸显出国产AI芯片已在相当程度上替代NVIDIA的AI芯片。 国产AI芯片如今只是在工艺方面稍微落后,但是随着国产HBM存储芯片的突破,国内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已可以在国内自产HBM芯片,由此AI芯片和HBM芯片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性能,与NVIDIA的差距缩短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国内自主可控的。 在高端芯片方面,除了AI芯片之外,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都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可以用国产接近7纳米工艺生产,性能较为先进,足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这些先进芯片的突破让国产芯片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存储芯片曾因为美国拉拢日本和荷兰阻止对中国存储芯片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一度停滞,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存储芯片启用了全国产芯片设备的生产线,已不再受海外芯片设备的影响,这类芯片能完全以国产芯片设备替代,在于存储芯片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以10纳米以上工艺生产,对先进芯片设备依赖性不高。 除了上述这些先进芯片之外,在更广泛的成熟芯片方面,国产芯片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等如今大都实现国产芯片替代,这些芯片主要是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工艺生产,国产芯片设备就能满足要求了。 随着国产成熟芯片的突破,美国芯片已有点着急了,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不是不卖给中国企业了,而是大举降价求售,甚至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打压中国的成熟芯片,为此中国已发起对这些涉嫌低价倾销的美国芯片进行调查。 从成熟芯片可以看出,风水轮流转","text":"早前美国允许NVIDIA对中国出口定制化AI芯片H20,中国却不买了,让世界吃惊,事实上中国芯片的进展恐怕更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芯片的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芯片产业链也已成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AI芯片方面,国产AI芯片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寒武纪等一批AI芯片企业正是依托于美国限制NVIDIA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由此成功扭亏为盈,凸显出国产AI芯片已在相当程度上替代NVIDIA的AI芯片。 国产AI芯片如今只是在工艺方面稍微落后,但是随着国产HBM存储芯片的突破,国内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已可以在国内自产HBM芯片,由此AI芯片和HBM芯片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性能,与NVIDIA的差距缩短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国内自主可控的。 在高端芯片方面,除了AI芯片之外,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都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可以用国产接近7纳米工艺生产,性能较为先进,足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这些先进芯片的突破让国产芯片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存储芯片曾因为美国拉拢日本和荷兰阻止对中国存储芯片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一度停滞,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存储芯片启用了全国产芯片设备的生产线,已不再受海外芯片设备的影响,这类芯片能完全以国产芯片设备替代,在于存储芯片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以10纳米以上工艺生产,对先进芯片设备依赖性不高。 除了上述这些先进芯片之外,在更广泛的成熟芯片方面,国产芯片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等如今大都实现国产芯片替代,这些芯片主要是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工艺生产,国产芯片设备就能满足要求了。 随着国产成熟芯片的突破,美国芯片已有点着急了,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不是不卖给中国企业了,而是大举降价求售,甚至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打压中国的成熟芯片,为此中国已发起对这些涉嫌低价倾销的美国芯片进行调查。 从成熟芯片可以看出,风水轮流转","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241ceb3e2c6618a15574d9d6a0eb0e","width":"640","height":"41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9cae72f486bb7343e87fd4bcc1df276","width":"640","height":"40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74773b09e04de0b814308420da9563","width":"640","height":"36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41365810096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3423349649624,"gmtCreate":1761485428059,"gmtModify":1761488363749,"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1亿订单的笑柄,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车企吹水游戏结束了","htmlText":"日前一家车企交出的一款车型在9月份仅销售了1900多辆,而它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高达15万辆,按照这样的销量估计得79个月才能完成,这再次让人想起了国内车企不断注水导致新车订单数破亿的笑话。 当然这款车型订单数15万辆还不算最厉害的,订单数最高的应该是另一款车型,订单量高达近29万辆,也正是那款车型的订单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导致国内诸多车企发布的新车型订单数不断高涨,到如今已有很多车型报出以10万辆计算的订单数了。 不过那款报出近29万辆订单的车型,销售数据相当不错,9月份的销量达到2.2万辆左右,这意味着它完成这笔订单的时间只要13个月左右,再加上它的产能还在持续提升,一年内完成这样的订单数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起那个企业,这家汽车报出了15万辆的订单数,而月销量则只有1900多辆,这数据就有点离谱了,大概率它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订单数了。 今年以来,那家最先报出超10万辆订单的企业引爆了国内车企注水订单的高潮,诸多车企都报出了巨额的订单数,迅速将国内今年新车型的订单量累计突破5000万辆,随后以更快的速度突破1亿辆。 中国市场的汽车年销量只有3000万辆左右,如此巨额的订单数大概率是注水的结果,他们的实际订单基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值;后来的累计订单数突破1亿辆,更是超过了全球汽车年销量的900多万辆,妥妥地将牛皮吹破了。 对于车企注水订单的问题,其实在2024年就已有车企高管揭穿,当时有车企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国内车企报出的新车型订单数往往都是数万辆,如果他们如实报实际订单数是几千辆,老板面子不好看,因此跟着报出了数万辆订单。 只是谁能想到2025年以来,有车企竟然报出数十万辆的订单呢?此举彻底震惊了业界,当然更让业界震惊的是它的销量也在攀升,一家刚推售电车不久的企业,已冲到新造车前列,由此鼓舞了众多车企报出离谱的订单数。 这种报出夸张订单数的做法被称为订单营销,借此来","listText":"日前一家车企交出的一款车型在9月份仅销售了1900多辆,而它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高达15万辆,按照这样的销量估计得79个月才能完成,这再次让人想起了国内车企不断注水导致新车订单数破亿的笑话。 当然这款车型订单数15万辆还不算最厉害的,订单数最高的应该是另一款车型,订单量高达近29万辆,也正是那款车型的订单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导致国内诸多车企发布的新车型订单数不断高涨,到如今已有很多车型报出以10万辆计算的订单数了。 不过那款报出近29万辆订单的车型,销售数据相当不错,9月份的销量达到2.2万辆左右,这意味着它完成这笔订单的时间只要13个月左右,再加上它的产能还在持续提升,一年内完成这样的订单数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起那个企业,这家汽车报出了15万辆的订单数,而月销量则只有1900多辆,这数据就有点离谱了,大概率它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订单数了。 今年以来,那家最先报出超10万辆订单的企业引爆了国内车企注水订单的高潮,诸多车企都报出了巨额的订单数,迅速将国内今年新车型的订单量累计突破5000万辆,随后以更快的速度突破1亿辆。 中国市场的汽车年销量只有3000万辆左右,如此巨额的订单数大概率是注水的结果,他们的实际订单基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值;后来的累计订单数突破1亿辆,更是超过了全球汽车年销量的900多万辆,妥妥地将牛皮吹破了。 对于车企注水订单的问题,其实在2024年就已有车企高管揭穿,当时有车企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国内车企报出的新车型订单数往往都是数万辆,如果他们如实报实际订单数是几千辆,老板面子不好看,因此跟着报出了数万辆订单。 只是谁能想到2025年以来,有车企竟然报出数十万辆的订单呢?此举彻底震惊了业界,当然更让业界震惊的是它的销量也在攀升,一家刚推售电车不久的企业,已冲到新造车前列,由此鼓舞了众多车企报出离谱的订单数。 这种报出夸张订单数的做法被称为订单营销,借此来","text":"日前一家车企交出的一款车型在9月份仅销售了1900多辆,而它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高达15万辆,按照这样的销量估计得79个月才能完成,这再次让人想起了国内车企不断注水导致新车订单数破亿的笑话。 当然这款车型订单数15万辆还不算最厉害的,订单数最高的应该是另一款车型,订单量高达近29万辆,也正是那款车型的订单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导致国内诸多车企发布的新车型订单数不断高涨,到如今已有很多车型报出以10万辆计算的订单数了。 不过那款报出近29万辆订单的车型,销售数据相当不错,9月份的销量达到2.2万辆左右,这意味着它完成这笔订单的时间只要13个月左右,再加上它的产能还在持续提升,一年内完成这样的订单数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起那个企业,这家汽车报出了15万辆的订单数,而月销量则只有1900多辆,这数据就有点离谱了,大概率它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订单数了。 今年以来,那家最先报出超10万辆订单的企业引爆了国内车企注水订单的高潮,诸多车企都报出了巨额的订单数,迅速将国内今年新车型的订单量累计突破5000万辆,随后以更快的速度突破1亿辆。 中国市场的汽车年销量只有3000万辆左右,如此巨额的订单数大概率是注水的结果,他们的实际订单基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数值;后来的累计订单数突破1亿辆,更是超过了全球汽车年销量的900多万辆,妥妥地将牛皮吹破了。 对于车企注水订单的问题,其实在2024年就已有车企高管揭穿,当时有车企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国内车企报出的新车型订单数往往都是数万辆,如果他们如实报实际订单数是几千辆,老板面子不好看,因此跟着报出了数万辆订单。 只是谁能想到2025年以来,有车企竟然报出数十万辆的订单呢?此举彻底震惊了业界,当然更让业界震惊的是它的销量也在攀升,一家刚推售电车不久的企业,已冲到新造车前列,由此鼓舞了众多车企报出离谱的订单数。 这种报出夸张订单数的做法被称为订单营销,借此来","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50aeade30a7f6f9b4345983331702b5","width":"640","height":"42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cc6f784a514fb436a8c286e353f6eae","width":"640","height":"39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22ed67a18aab137460a1d20fd30f385","width":"640","height":"4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34233496496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3091785101568,"gmtCreate":1761404564792,"gmtModify":1761439605550,"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连连起火的电车,为油车添油加火,油车逆转胜可能提前到来","htmlText":"10月份电车行业非常热闹,只是这种热闹恐怕不是电车行业希望看到的,因为电车起火事故不断,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围观,凸显出电车起火的巨大风险,这可能动摇那些准备购买电车的消费者,而对燃油车来说则是利好。 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上涨,今年前8个月的燃油车销量达到874.7万辆,下滑幅度已不到1%,凸显出燃油车的复苏势头相当猛,此时电车却连连起火,可以说是为燃油车添油加火了。 如今已不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了,许多地方天气转冷,如此情况下,电车仍然连连起火,这就让人相当担忧了,毕竟电车怕热,理应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更多起火事故才对,如今却是天气凉爽,甚至北方已开始寒冷,电车起火事故却如此之多,这就值得玩味了。 可能这与电车的存量已达到很大规模有关,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存量已超过3000万辆,存量电车数量足够大,即使起火几率较低,起火的绝对数量就不会小,由此导致如今电车起火事故似乎连绵不断的感觉。 导致电车起火给人们较为强烈感觉的原因还在于电车行业如今正如日中天,备受各方关注,而电车起火事故就更为让人关注了,各方媒体当然争相报道,由此也会造成消费者感觉电车起火事故异常热闹。 更让各方关注的则是电车起火的后果,由于电池的特性,现有的灭火手段几乎无法对电车火灾事故奏效,几乎电车起火的结果都是将车辆烧剩骨架,如此惊人的火灾后果,当然足够吸人眼球,如此也成为电车事故备受关注的原因。 偏偏电车行业喜欢采用新科技,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就会增加电车碰撞起火事故的后果--多次发生的电车碰撞起火事故都造成车内驾乘人员无法自己打开车门、车外救援人员难以救援,电车火灾又蔓延迅速,进而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惨剧,如此惨烈的事故又让消费者恐惧。 相对之下,此时燃油车反而凸显出比电车的诸多优势,燃油车行业向来较为保守,对于先进科技的采用较为慎重,因此燃油车普遍采用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经过历史的正面,","listText":"10月份电车行业非常热闹,只是这种热闹恐怕不是电车行业希望看到的,因为电车起火事故不断,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围观,凸显出电车起火的巨大风险,这可能动摇那些准备购买电车的消费者,而对燃油车来说则是利好。 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上涨,今年前8个月的燃油车销量达到874.7万辆,下滑幅度已不到1%,凸显出燃油车的复苏势头相当猛,此时电车却连连起火,可以说是为燃油车添油加火了。 如今已不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了,许多地方天气转冷,如此情况下,电车仍然连连起火,这就让人相当担忧了,毕竟电车怕热,理应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更多起火事故才对,如今却是天气凉爽,甚至北方已开始寒冷,电车起火事故却如此之多,这就值得玩味了。 可能这与电车的存量已达到很大规模有关,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存量已超过3000万辆,存量电车数量足够大,即使起火几率较低,起火的绝对数量就不会小,由此导致如今电车起火事故似乎连绵不断的感觉。 导致电车起火给人们较为强烈感觉的原因还在于电车行业如今正如日中天,备受各方关注,而电车起火事故就更为让人关注了,各方媒体当然争相报道,由此也会造成消费者感觉电车起火事故异常热闹。 更让各方关注的则是电车起火的后果,由于电池的特性,现有的灭火手段几乎无法对电车火灾事故奏效,几乎电车起火的结果都是将车辆烧剩骨架,如此惊人的火灾后果,当然足够吸人眼球,如此也成为电车事故备受关注的原因。 偏偏电车行业喜欢采用新科技,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就会增加电车碰撞起火事故的后果--多次发生的电车碰撞起火事故都造成车内驾乘人员无法自己打开车门、车外救援人员难以救援,电车火灾又蔓延迅速,进而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惨剧,如此惨烈的事故又让消费者恐惧。 相对之下,此时燃油车反而凸显出比电车的诸多优势,燃油车行业向来较为保守,对于先进科技的采用较为慎重,因此燃油车普遍采用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经过历史的正面,","text":"10月份电车行业非常热闹,只是这种热闹恐怕不是电车行业希望看到的,因为电车起火事故不断,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围观,凸显出电车起火的巨大风险,这可能动摇那些准备购买电车的消费者,而对燃油车来说则是利好。 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上涨,今年前8个月的燃油车销量达到874.7万辆,下滑幅度已不到1%,凸显出燃油车的复苏势头相当猛,此时电车却连连起火,可以说是为燃油车添油加火了。 如今已不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了,许多地方天气转冷,如此情况下,电车仍然连连起火,这就让人相当担忧了,毕竟电车怕热,理应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更多起火事故才对,如今却是天气凉爽,甚至北方已开始寒冷,电车起火事故却如此之多,这就值得玩味了。 可能这与电车的存量已达到很大规模有关,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存量已超过3000万辆,存量电车数量足够大,即使起火几率较低,起火的绝对数量就不会小,由此导致如今电车起火事故似乎连绵不断的感觉。 导致电车起火给人们较为强烈感觉的原因还在于电车行业如今正如日中天,备受各方关注,而电车起火事故就更为让人关注了,各方媒体当然争相报道,由此也会造成消费者感觉电车起火事故异常热闹。 更让各方关注的则是电车起火的后果,由于电池的特性,现有的灭火手段几乎无法对电车火灾事故奏效,几乎电车起火的结果都是将车辆烧剩骨架,如此惊人的火灾后果,当然足够吸人眼球,如此也成为电车事故备受关注的原因。 偏偏电车行业喜欢采用新科技,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就会增加电车碰撞起火事故的后果--多次发生的电车碰撞起火事故都造成车内驾乘人员无法自己打开车门、车外救援人员难以救援,电车火灾又蔓延迅速,进而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惨剧,如此惨烈的事故又让消费者恐惧。 相对之下,此时燃油车反而凸显出比电车的诸多优势,燃油车行业向来较为保守,对于先进科技的采用较为慎重,因此燃油车普遍采用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经过历史的正面,","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e3c1e3b1c7da274de00e6caec1d07e","width":"640","height":"42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2e99867cd1dbd7743b9cfc55db0ae6f","width":"640","height":"39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9f927bf2e64993f36ad4cde7d11f75e","width":"640","height":"40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3091785101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2391835460432,"gmtCreate":1761233942330,"gmtModify":176123610872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出乎意料,美国突然发现AI行业被中国卡脖子,马斯克有意分羹","htmlText":"随着AI行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担忧中国在AI技术方面弯道超车,而限制对中国供应先进的AI芯片,不过业界人士指出如今中国却在能源方面卡着美国的脖子,不仅是新兴能源方面,在传统能源方面也是。 在火力发电方面,中国已实现了燃气轮机全自研,近期中国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煤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输变电变压器方面,中国制造大约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不过近几年随着全球AI的兴起,对变压器的需求猛涨,而中国制造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增加变压器产能,再加上成本优势,欧美都大举从中国进口变压器,推动中国的变压器出口增长五成多。 AI芯片龙头企业黄仁勋认为未来决定AI技术发展除了芯片之外,能源将决定AI技术的发展,而传统电力逐渐达到平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是AI技术需要的能源新增来源,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最具优势的,而且中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阳能电池板所需要的材料如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等更是由中国占据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还有光伏升压变压器市场则由中国企业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还在储能方面占据优势,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中国企业占有动力电池市场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是电池,由此中国在储能市场已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储能对于传统能源削峰填谷极为关键,对于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也非常关键。 正是有鉴于中国在传统能源的变压器市场占据较强优势,而在新能源的太阳能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有意进入变压器市场,而马斯克早已入股SolarCity,由此马斯克在太阳能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多年却难有进展,如今试图在变压器市场与中国企业较量。 不过变压器已是高度成熟的技术,进一步突破并不容易,而马斯克在中国以","listText":"随着AI行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担忧中国在AI技术方面弯道超车,而限制对中国供应先进的AI芯片,不过业界人士指出如今中国却在能源方面卡着美国的脖子,不仅是新兴能源方面,在传统能源方面也是。 在火力发电方面,中国已实现了燃气轮机全自研,近期中国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煤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输变电变压器方面,中国制造大约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不过近几年随着全球AI的兴起,对变压器的需求猛涨,而中国制造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增加变压器产能,再加上成本优势,欧美都大举从中国进口变压器,推动中国的变压器出口增长五成多。 AI芯片龙头企业黄仁勋认为未来决定AI技术发展除了芯片之外,能源将决定AI技术的发展,而传统电力逐渐达到平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是AI技术需要的能源新增来源,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最具优势的,而且中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阳能电池板所需要的材料如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等更是由中国占据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还有光伏升压变压器市场则由中国企业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还在储能方面占据优势,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中国企业占有动力电池市场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是电池,由此中国在储能市场已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储能对于传统能源削峰填谷极为关键,对于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也非常关键。 正是有鉴于中国在传统能源的变压器市场占据较强优势,而在新能源的太阳能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有意进入变压器市场,而马斯克早已入股SolarCity,由此马斯克在太阳能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多年却难有进展,如今试图在变压器市场与中国企业较量。 不过变压器已是高度成熟的技术,进一步突破并不容易,而马斯克在中国以","text":"随着AI行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担忧中国在AI技术方面弯道超车,而限制对中国供应先进的AI芯片,不过业界人士指出如今中国却在能源方面卡着美国的脖子,不仅是新兴能源方面,在传统能源方面也是。 在火力发电方面,中国已实现了燃气轮机全自研,近期中国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煤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输变电变压器方面,中国制造大约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不过近几年随着全球AI的兴起,对变压器的需求猛涨,而中国制造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增加变压器产能,再加上成本优势,欧美都大举从中国进口变压器,推动中国的变压器出口增长五成多。 AI芯片龙头企业黄仁勋认为未来决定AI技术发展除了芯片之外,能源将决定AI技术的发展,而传统电力逐渐达到平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是AI技术需要的能源新增来源,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最具优势的,而且中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中国占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接近九成,而太阳能电池板所需要的材料如多晶硅、硅片和电池片等更是由中国占据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还有光伏升压变压器市场则由中国企业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还在储能方面占据优势,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中国企业占有动力电池市场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是电池,由此中国在储能市场已居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储能对于传统能源削峰填谷极为关键,对于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也非常关键。 正是有鉴于中国在传统能源的变压器市场占据较强优势,而在新能源的太阳能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有意进入变压器市场,而马斯克早已入股SolarCity,由此马斯克在太阳能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多年却难有进展,如今试图在变压器市场与中国企业较量。 不过变压器已是高度成熟的技术,进一步突破并不容易,而马斯克在中国以","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01a9130153ebe3cc6cca050b78c28a","width":"640","height":"41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56bf603a8b3ec09c47cf71046e7b97","width":"640","height":"37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940d510316f8ad169991f0bb32c204","width":"640","height":"44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23918354604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2040263831904,"gmtCreate":1761147966671,"gmtModify":1761150603604,"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特斯拉的毛坯房设计或将成主流,低成本、长续航,车主还不怕镰刀","htmlText":"解决电车的续航问题,特斯拉和国产电车走了迥然不同的道路,特斯拉往节能方向走,而国产电车则选择了增大电池容量,然而随着电车事故的影响,以及价格战的激烈,国产汽车如今重新认识到特斯拉的方向似乎才是正确的。 此前国产车企普遍宣称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超充技术的实现,电车的续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国庆长假却证明在实际使用中续航焦虑并未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国产电车的能耗过高,而超充充电桩在国内难以普及--至今超充桩占国内充电桩的比例只有10%左右。 测试机构发现特斯拉的model3电池容量才62度电却可以跑出450公里,而某国产品牌电车的电池容量达到100度电,跑高速的时候却只能抛出400公里,如此巨大的能耗差异,在当下续航焦虑再度出现的情况下,业界开始掉头研究特斯拉的技术特点。 特斯拉实现低能耗的原因,在于它尽可能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力,以及电能回收等技术实现,而减轻汽车重量的手段之一就是汽车内部尽可能简化设计,这也被国产车企们嘲笑为毛坯房设计。 相比之下,国产车则偏重于增加车内的舒适设备,将大电视、大冰箱塞入其中,借此提升汽车的舒适度,宣称让汽车成为第二个家,由此就导致了汽车的重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电气设备的加入也增加了车辆的能耗。 其实除了这些看得到的设备增加了车重之外,大量电气设备的引入,还导致了车上电缆的增加,这些同样会增加重量,据悉特斯拉的电缆总长度在1.5千米左右,而国产电车的电缆长度长达2千米,比特斯拉的电缆长度多了三分之一。 车辆的能耗增加了,为了确保续航,国产电车唯有增加电池的容量,由此又进一步增加了车重,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车重进一步增加,能耗又增加,电池还得进一步增加,最终就导致了上述的特斯拉和国产电池的能耗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让国产车企反思这种设计的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电车碰撞后起火,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车上人员伤亡,更","listText":"解决电车的续航问题,特斯拉和国产电车走了迥然不同的道路,特斯拉往节能方向走,而国产电车则选择了增大电池容量,然而随着电车事故的影响,以及价格战的激烈,国产汽车如今重新认识到特斯拉的方向似乎才是正确的。 此前国产车企普遍宣称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超充技术的实现,电车的续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国庆长假却证明在实际使用中续航焦虑并未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国产电车的能耗过高,而超充充电桩在国内难以普及--至今超充桩占国内充电桩的比例只有10%左右。 测试机构发现特斯拉的model3电池容量才62度电却可以跑出450公里,而某国产品牌电车的电池容量达到100度电,跑高速的时候却只能抛出400公里,如此巨大的能耗差异,在当下续航焦虑再度出现的情况下,业界开始掉头研究特斯拉的技术特点。 特斯拉实现低能耗的原因,在于它尽可能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力,以及电能回收等技术实现,而减轻汽车重量的手段之一就是汽车内部尽可能简化设计,这也被国产车企们嘲笑为毛坯房设计。 相比之下,国产车则偏重于增加车内的舒适设备,将大电视、大冰箱塞入其中,借此提升汽车的舒适度,宣称让汽车成为第二个家,由此就导致了汽车的重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电气设备的加入也增加了车辆的能耗。 其实除了这些看得到的设备增加了车重之外,大量电气设备的引入,还导致了车上电缆的增加,这些同样会增加重量,据悉特斯拉的电缆总长度在1.5千米左右,而国产电车的电缆长度长达2千米,比特斯拉的电缆长度多了三分之一。 车辆的能耗增加了,为了确保续航,国产电车唯有增加电池的容量,由此又进一步增加了车重,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车重进一步增加,能耗又增加,电池还得进一步增加,最终就导致了上述的特斯拉和国产电池的能耗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让国产车企反思这种设计的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电车碰撞后起火,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车上人员伤亡,更","text":"解决电车的续航问题,特斯拉和国产电车走了迥然不同的道路,特斯拉往节能方向走,而国产电车则选择了增大电池容量,然而随着电车事故的影响,以及价格战的激烈,国产汽车如今重新认识到特斯拉的方向似乎才是正确的。 此前国产车企普遍宣称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超充技术的实现,电车的续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国庆长假却证明在实际使用中续航焦虑并未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国产电车的能耗过高,而超充充电桩在国内难以普及--至今超充桩占国内充电桩的比例只有10%左右。 测试机构发现特斯拉的model3电池容量才62度电却可以跑出450公里,而某国产品牌电车的电池容量达到100度电,跑高速的时候却只能抛出400公里,如此巨大的能耗差异,在当下续航焦虑再度出现的情况下,业界开始掉头研究特斯拉的技术特点。 特斯拉实现低能耗的原因,在于它尽可能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力,以及电能回收等技术实现,而减轻汽车重量的手段之一就是汽车内部尽可能简化设计,这也被国产车企们嘲笑为毛坯房设计。 相比之下,国产车则偏重于增加车内的舒适设备,将大电视、大冰箱塞入其中,借此提升汽车的舒适度,宣称让汽车成为第二个家,由此就导致了汽车的重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电气设备的加入也增加了车辆的能耗。 其实除了这些看得到的设备增加了车重之外,大量电气设备的引入,还导致了车上电缆的增加,这些同样会增加重量,据悉特斯拉的电缆总长度在1.5千米左右,而国产电车的电缆长度长达2千米,比特斯拉的电缆长度多了三分之一。 车辆的能耗增加了,为了确保续航,国产电车唯有增加电池的容量,由此又进一步增加了车重,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车重进一步增加,能耗又增加,电池还得进一步增加,最终就导致了上述的特斯拉和国产电池的能耗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让国产车企反思这种设计的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电车碰撞后起火,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车上人员伤亡,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6cdf40ecba5f0f0bdd4ff9584abb9cd","width":"640","height":"4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65655af4ba59008d89e1ea443e71ac","width":"640","height":"40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c2b4ca93fc8dc5582f7d3b68b6a8666","width":"640","height":"4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20402638319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1666707624120,"gmtCreate":1761056408020,"gmtModify":1761665441068,"author":{"id":"3485412566024212","authorId":"3485412566024212","name":"柏铭科技","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399143353ab47f38d4029a36249042b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2566024212","authorIdStr":"3485412566024212"},"themes":[],"title":"中国芯片架构成了,实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打破欧美的垄断了","htmlText":"日前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基金会)在 LinkedIn 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基于RISC-V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这意味着RISC-V架构已真正形成与ARM和Intel三足鼎立之势,而RISC-V架构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中国芯片。 RISC-V架构与ARM架构都是精简指令集,ARM之前一直声称保持开放,然而随着美国施加压力,ARM暂停对一些中国企业授权ARM架构,这就让它的所谓开放就此破灭,ARM公司无法完全掌控ARM架构,它深刻受到美国的指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是真正的开放,RISC-V指令集比ARM指令集更加简单,各个芯片企业甚至可以给予RISC-V指令集自行拓展,甚至有一些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新的芯片架构进行授权,由此各个芯片企业对RISC-V架构拥有更多主导权,也就不存在被任何一个国家控制的问题。 对于各个芯片企业来说,RISC-V的成本更低,不仅是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芯片架构对芯片工艺的要求也更低,国内就有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的芯片以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接近7纳米工艺的ARM芯片,更低的成本让更多芯片企业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由于中国芯片在ARM架构上受到的困扰,RISC-V架构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可以给予中国芯片更多自主权,避免如ARM那样开发多年之后,却因为美国的影响无法继续研发ARM架构芯片,以前的投资全都付诸东流。 正是由于RISC-V给予中国芯片的主动权,因此好多年前中国部分芯片企业选择了RISC-V架构,在ARM暂停对中国芯片授权之后,促使更多中国芯片企业研发RISC-V架构,由此中国芯片就成为RISC-V架构的主导者。 最初中国芯片主要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物联网芯片,因为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功耗,这正是RISC-V的优势,由此中国的物联网芯片大多数都基于RISC-","listText":"日前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基金会)在 LinkedIn 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基于RISC-V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这意味着RISC-V架构已真正形成与ARM和Intel三足鼎立之势,而RISC-V架构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中国芯片。 RISC-V架构与ARM架构都是精简指令集,ARM之前一直声称保持开放,然而随着美国施加压力,ARM暂停对一些中国企业授权ARM架构,这就让它的所谓开放就此破灭,ARM公司无法完全掌控ARM架构,它深刻受到美国的指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是真正的开放,RISC-V指令集比ARM指令集更加简单,各个芯片企业甚至可以给予RISC-V指令集自行拓展,甚至有一些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新的芯片架构进行授权,由此各个芯片企业对RISC-V架构拥有更多主导权,也就不存在被任何一个国家控制的问题。 对于各个芯片企业来说,RISC-V的成本更低,不仅是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芯片架构对芯片工艺的要求也更低,国内就有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的芯片以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接近7纳米工艺的ARM芯片,更低的成本让更多芯片企业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由于中国芯片在ARM架构上受到的困扰,RISC-V架构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可以给予中国芯片更多自主权,避免如ARM那样开发多年之后,却因为美国的影响无法继续研发ARM架构芯片,以前的投资全都付诸东流。 正是由于RISC-V给予中国芯片的主动权,因此好多年前中国部分芯片企业选择了RISC-V架构,在ARM暂停对中国芯片授权之后,促使更多中国芯片企业研发RISC-V架构,由此中国芯片就成为RISC-V架构的主导者。 最初中国芯片主要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物联网芯片,因为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功耗,这正是RISC-V的优势,由此中国的物联网芯片大多数都基于RISC-","text":"日前RISC-V International(RISC-V基金会)在 LinkedIn 上发布公告称,目前基于RISC-V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这意味着RISC-V架构已真正形成与ARM和Intel三足鼎立之势,而RISC-V架构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中国芯片。 RISC-V架构与ARM架构都是精简指令集,ARM之前一直声称保持开放,然而随着美国施加压力,ARM暂停对一些中国企业授权ARM架构,这就让它的所谓开放就此破灭,ARM公司无法完全掌控ARM架构,它深刻受到美国的指引。 相比之下,RISC-V架构是真正的开放,RISC-V指令集比ARM指令集更加简单,各个芯片企业甚至可以给予RISC-V指令集自行拓展,甚至有一些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新的芯片架构进行授权,由此各个芯片企业对RISC-V架构拥有更多主导权,也就不存在被任何一个国家控制的问题。 对于各个芯片企业来说,RISC-V的成本更低,不仅是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芯片架构对芯片工艺的要求也更低,国内就有芯片企业基于RISC-V架构开发出的芯片以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接近7纳米工艺的ARM芯片,更低的成本让更多芯片企业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由于中国芯片在ARM架构上受到的困扰,RISC-V架构的最大吸引力就是可以给予中国芯片更多自主权,避免如ARM那样开发多年之后,却因为美国的影响无法继续研发ARM架构芯片,以前的投资全都付诸东流。 正是由于RISC-V给予中国芯片的主动权,因此好多年前中国部分芯片企业选择了RISC-V架构,在ARM暂停对中国芯片授权之后,促使更多中国芯片企业研发RISC-V架构,由此中国芯片就成为RISC-V架构的主导者。 最初中国芯片主要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物联网芯片,因为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功耗,这正是RISC-V的优势,由此中国的物联网芯片大多数都基于RISC-","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a1b7f7226d73b9cfa91a29698c57dac","width":"640","height":"41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666707624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