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喜

知名科技自媒体

IP属地:广东
    • 王新喜王新喜
      ·11-06

      美团的社保补贴,引发骑手共鸣了

      近日,美团官方宣布,11月起,美团骑手养老保险补贴率先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 消息传出后,社交平台上有骑手分享自己的补贴到账截图,有骑手询问怎么交社保,也有骑手着急地问“我能不能交”。 事儿的确是个好事儿,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个企业给骑手发补贴,能引发骑手群体这么强烈的共鸣。 从实用性角度,美团这样更加灵活的补贴方案确实也更适合大部分骑手。具体来看,美团初步建成的覆盖数百万骑手的多层次福利保障网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是养老保险+“骑手工伤险”+意外伤害险组成的基础保障,覆盖全国全部美团骑手; 第二层是由大病关怀保障、子女教育基金、职业转型教育基金等构成的进阶保障,首次覆盖全部骑手及其家人,大病关怀等保障甚至还包括了其他平台骑手; 第三层是工作餐、年度免费体验、旅游补贴、女性骑手两癌筛查等工作福利。 另外,考虑到很多骑手有照顾家庭、过渡就业等特殊需求,今年美团还首次将骑手家属子女也纳入其中,这不仅解决了骑手保障的刚性需求,还满足了弹性需求。 “美团方案”为啥值得夸? 在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有8400万人,过去在工作中没有缴纳社保,更谈不上其他福利保障。外卖骑手作为典型的灵活就业者,要满足其对当期收入和长期保障的综合考量,降低参保门槛与缴费负担,增强其获得感,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美团建立的骑手福利保障体系,让骑手成为灵活就业人群中第一个被规模化解决社保问题、建立行业保障体系的职业类型,且惠及数百万人,这放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 一直以来,灵活就业者社保问题在全球都是个难题,欧美国家尝试过多种模式,但效果有限。 在发达国家,灵活就业者通常需要自行承担社保费用,但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社保覆盖更是远远不足。 国外的外卖平台如Deliveroo、ubereats、grab、DoorDash 、Grubhub(亚马逊投资)、Postmates、Baedalui Min
      336评论
      举报
      美团的社保补贴,引发骑手共鸣了
    • 王新喜王新喜
      ·09-24

      餐饮商家的平台“入场费”,是不是该成为历史了?

      高德又放大招!全国餐饮商家即日起在高德上免一年入驻年费,并为商家提供流量补贴、专属客服、智能收银等一系列支持服务。未来还将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更新举措,支持商家获得更多生意机会。 过去半个月,阿里和高德在到店业务的推进速率可谓雷厉风行。 从一开始,高德就没打算跟随美团塑造的到店模式,而是通过高德扫街榜重构了这场战争的底层逻辑,重新定义了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合作模式。既然榜单的排名完全取决于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那商家入驻时增值服务的作用就几近于无。 高德本身是一个月活超8亿的国民级应用,有着天然的流量优势,同时又具备强大的地图导航能力,在做到店上本就有先天优势。 高德这一手免费既赚得了商家的口碑,又直指美团要害。在到店、到家两条核心业务的同时冲击下,美团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成为了目前唯一还向商家收取“入场费”的平台,是跟进免费?还是继续捂紧钱袋子? 图片 打的就是“钱袋子” 前不久,淘宝闪购在外卖大战的战场上已经迫使美团不得不放弃利润保市场。根据美团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6.8%;如今,高德重塑了到店业务与商家合作的模式,第一步还是瞄准了美团的钱袋子——大众点评。 对美团而言,大众点评一直都是钱袋子的角色,利润率远远高于外卖业务。 根据美团财报数据显示,美团餐饮外卖的利润率仅为6.4%,而到店、酒旅的经营利润率则高达43.3%,后者是前者的七倍左右。 到家和到店业务合并到本地核心本地商业后,该板块2024年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0.9%,核心本地商业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35.4%,经营利润率由18.7%提升至20.9%。 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王兴也曾坦言,外卖业务每单只能赚1元,利润率仅有3%。两相对比之下,到店业务对美团经营利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全国有上千万餐饮商家,而按照大众点评增值服务3000-15800元/年的价
      725评论
      举报
      餐饮商家的平台“入场费”,是不是该成为历史了?
    • 王新喜王新喜
      ·08-30

      淘宝四个月造了一个超越美团的“美团”

      本周三,美团发布最新一季财报,利润承压导致股价暴跌。只隔一天,阿里也发布了最新季报。 最大的亮点是“淘宝闪购”即时零售业务,日均订单量站稳8000万单,峰值订单更是达到了1.2亿单。 8000万单这个数字令市场眼前一亮,因为这正是外卖大战前美团的日均订单数。也就是说,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淘宝就“自制”了一个美团。中长期看,这个“自制美团”将与淘宝电商大盘产生协同效应,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消费平台打开无尽想象空间。不得不说,这笔投入简直太值了。 这场由京东发起、美团应战,阿里在防守中觅得反击机会的外卖大战,从开战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场非对称战争。它的非对称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综合实力、业务结构,以及能够撬动的杠杆效应。非对称性决定了今天的局面,也决定了未来的走势。 简单回顾一下外卖大战的过程:今年2月,京东上线外卖业务,4月上线“百亿补贴”,正式发起外卖大战。美团跳出外卖业务,打磨“万物皆可配送”的即时零售业务,这对京东产生了巨大的威慑。 京东担心自己的核心业务会被蚕食,干脆以牙还牙,攻入美团的腹地。美团被迫应战,外卖大战开打。 这把行业老二饿了么推入了尴尬的处境。当时,饿了么的业务体量只有美团的1/3,面对外卖大战,它如果无动于衷,跟老大美团的差距势必扩大,甚至有可能完全掉队、就此完蛋,所以必须参战。 饿了么的优势是背靠阿里,阿里有两个选择,一是输送弹药,让饿了么参战;二是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另辟蹊径。阿里选择了后者,派出“大当家”淘宝出战,5月2日,淘宝闪购上线。 阿里曾提出过“履带战略”,简而言之,就是用成熟业务带动新业务。淘宝闪购的问世,其实就是“履带战略”的成果。淘宝有10亿用户,把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植入淘宝,首先可以低成本转化淘宝用户。淘宝巨量的用户规模,为淘宝闪购出奇制胜奠定了基础。 外卖大战非常“烧钱”,发起者京东最先打不起,选择撤退。美团和淘宝都下足了血本,
      1,240评论
      举报
      淘宝四个月造了一个超越美团的“美团”
    • 王新喜王新喜
      ·08-05

      OPPO接了个大活,多国体育部长来访,把足球带进了孩子们的梦

      OPPO在足球公益这件事情上,玩的越来越花了。 当我们以为OPPO与巴西传奇球星卡卡成功牵手以及今年签约足坛超级新星拉明·亚马尔成为OPPO全球品牌大使已足够震撼的时候,OPPO近期又接了个大活—— 8月2日,伊比利亚美洲体育理事会部长级代表团走进OPPO滨海湾园区,携手贵州“逐梦女足”小球员一行共60余人,在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实地体验最新的科技+运动场景应用优势,探索AI驱动的新型健康生态模式,近距离的体验了一把科技赋能健康。 “OPPO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为中国青少年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民间国际交流意义重大。”多国部长盛赞OPPO为中国青少年搭建梦想的舞台,把足球带进了孩子们的梦。 接待多国体育部长来访,为何OPPO园区成为重要一站? 本次探访之行,是伊比利亚美洲体育理事会部长级代表团(由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美所有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共22个国家体育部组成的国际合作政府组织,以下简称”CID代表团“)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今年7月启动访华交流行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CID代表团在多城市与场馆开展实地调研考察,目的是为明年在华举办首届中国—伊比利亚美洲青年体育交流周进行相关筹备工作,推动中国与伊比利亚美洲青少年在足球等体育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并依托“逐梦计划”开展相关公益项目。 所谓“逐梦计划”,是一项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OPPO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一直在支持边远山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足球发展。 目前已组织多次“逐梦女足”欧冠行、OPPO x卡卡村超“逐梦”冠军公益赛事、中国-西班牙建交五十周年和中国-巴西建交五十周年“逐梦女足“友好访问、OPPO×卡卡北京逐梦公益赛等足球交流和赛事活动,带领小球员们站上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青少年的健康、自信、向上的风采。 而OPPO园区成为多国体育部长来访的重要一站,还源于OP
      6,458评论
      举报
      OPPO接了个大活,多国体育部长来访,把足球带进了孩子们的梦
    • 王新喜王新喜
      ·07-01

      雷军吓坏了车圈,小米YU7的4个反常现象,颠覆了车圈认知

      小米YU7发布,3分钟破20万台,其中完成锁单的(即支付不可退定金)高达12.8万辆!1小时28.92万台大定。短短2分钟逼近20万大关已足够震撼,而超过60%的锁单率数据体现出,确实有大量消费者真心想买YU7。这个数据可以说吓坏了车圈,目前发生在小米YU7身上的4个反常现象,也颠覆了车圈认知。 第一个反常现象:提车等一年,消费者的耐心颠覆车圈认知 首先我们看到,这车1个小时的大定,已经订下了小米一年以上的产能了,雷军已经表态不公布24小时大定锁单数据了。 某业内人士表示,不公布24小时数据,会让同行更慌。就好像你打牌的时候人家把你钱赢走了但捂住你眼睛让你猜你输了多少。 根据业内预估,YU7首日大定突破30万辆板上钉钉,大概率会冲击35万~50万辆。实际的锁单率按照60%的水平来算,也就是21万辆~30万辆的水平。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真实订单或许是超出这个数据。2024年全年,蔚来的销量约22.19万台,小鹏汽车全年交付量刚超过19万台,而小米YU7仅用3分钟就超过了小米SU7上市后24小时的大定订单数。 小米YU7的近30万台订单,比亚迪一个月就能供货,但按照小米的产能,要一年多。现在下单,要26年6月以后才能提车。 从常识角度,一般人买车,是买一台能很快到手的车,如果特别喜欢,等一两个月也是无妨,但现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几个月就有新技术新产品出来,2026年固态电池将进入市场,下单等一年再提车? 这毫无疑问,是打破车圈的第一个认知——消费者为了买到一辆心仪的爱车,愿意等一年时间。 第二个反常现象:颜值比技术力更有吸引力 小米汽车靠什么吸引用户?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颜值属性第一。 有用户说,你买了SU7就是买了一辆:保时米、潮流帅气、颜值爆表。现在小米YU7刷新SU7数据,网友感叹,“‘法拉利’还是比‘保时捷’硬气。” 从小米Su7到YU7,消费者对汽车颜值设计的偏爱似乎正
      1,842评论
      举报
      雷军吓坏了车圈,小米YU7的4个反常现象,颠覆了车圈认知
    • 王新喜王新喜
      ·06-01

      李云飞重磅回应,车企走到今天不易,车圈恒大论可以休矣

      #中国汽车走到今天何其不易# “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还没爆”,魏建军一言激起千层浪,让汽车界恒大引起广泛猜测近日某车企大佬发表了汽车界恒大的言论,由于过去恒大在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地位,让很多的质疑都指向了新能源车企龙头比亚迪。“车圈恒大论”导致整个行业充满了猜忌与争论。 不久前,比亚迪李云飞从多个维度重磅回击质疑者,可以说有理有据。他指出,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比亚迪70%的资产负债率低于福特84%、通用76%、赛力斯76%,苹果80%、波音102%。比亚迪总负债5800多亿,远低于丰田2.7万亿、大众3.4万亿、福特1.7万亿、吉利5047亿、上汽6104亿。 有息负债比亚迪是286亿,吉利是860亿、上汽是945亿、丰田是1.8万亿、福特是1.1万亿、大众1万亿,比下来,中国车企更健康,而比亚迪几乎就是丰田福特这种国外车企的负债零头。而比亚迪的付款周期也低于长城上汽。比亚迪是127天、吉利也是127天、长城是163天、上汽是164天。 李云飞用数据说话,无论各个维度,中国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情况要好于国外车企,即便从今年一季度最新数据来看,福特负债率是84.3%,通用汽车是76.5%,大众是68.5%。相比之下,中国车企整体负债率更低一些,比亚迪为70.7%,吉利为68.1%。而比亚迪的资产负债也要好于一众企业,有息负债远低于国际车企巨头,资产负债率合理,总负债规模与企业发展匹配。 综上来看,中国主流车企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车圈恒大”,因为恒大那都是高息杠杆,员工跟投的钱盖楼,一天利息3个亿,年利率10个点都算低的了。而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主流车企的负债里面大部分都是欠供应商的钱、客户的预付款以及盖厂房买设备的钱,这些钱基本都是无息负债。比亚迪现在一年能卖出去400万辆车,24年光现金流入就有6100亿,账上还躺了1200多亿。就算还清要付利息的300多亿,还有100
      1,470评论
      举报
      李云飞重磅回应,车企走到今天不易,车圈恒大论可以休矣
    • 王新喜王新喜
      ·05-19

      国产SoC芯片唯二即将面世:小米为何要造芯,为何能造芯?

      在经历小米SU7事件之后,近期颇为低调的雷军在5 月15 日晚抛出一个大消息,在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名字叫 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 对小米芯片的问世,人民网评论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勇挑重担、勇闯新路。只要坚定实干,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高山;只要奋起直追,后来者永远有机会。 据业内透露,这将是一款完全由小米自行设计研发的芯片,基于台积电N4P制程工艺打造与AMR指令集和公版架构,采用比较传统的八核三丛集的设计,性能差不多对标A16或者与骁龙8 Gen1,用4nm能做到同制程苹果A16的能力,小米芯片已经超出预期。 根据数码闲聊站的透露,这次的玄戒O1也填补了国内5nm以内先进设计的经验空白。 越先进的工艺,封装芯片结构设计和热设计就更难,投入也更大,烧钱更多,没有战略定力坚持不下来。 小米为何能造手机SoC芯片?是什么原因促使小米造芯,带来的影响会是什么? 小米造芯之路要回到2014年10月,彼时松果电子成立,2017年,小米第一款Soc澎湃S1在亮相后,随即整个公司在业务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自研Soc芯片项目一度停滞,业内更传出流片多次失败、松果解散重组等等流言。 不过在随后的8年当中,小米并没有放弃自研芯片,调整过来的小米从小芯片做起,陆陆续续推出了澎湃C、P、G、T这四类小芯片,而自研Soc项目则是转为内部迭代的模式继续保持研发。如今2025年,小米的自研Soc也终于到了“重新亮相”的时刻。 小米能造芯要回到国内芯片市场的大背景来看,麒麟9000s横空出世意味着自主先进制程已经跑通,中国芯片产业链的进度,比预想中要快,要走得远,无形之中为国内所有芯片设计提供了后盾。在去年**Mate70发布之后,就表示已100%实现了芯片国产化的问题,这背后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国内芯片产业链已经成熟而且已经自主化,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基
      2,876评论
      举报
      国产SoC芯片唯二即将面世:小米为何要造芯,为何能造芯?
    • 王新喜王新喜
      ·05-17

      一度领先,如今却被我们超越?欧美巨商无奈:中国技术发展力太强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20世纪最优秀的广告语发明者戴比尔斯辉煌不再了。 随着培育钻石的普及,天然钻石的“高奢”地位正被改写。即便是掌控全球40%天然钻市场的行业巨头戴比尔斯,也难挡价格暴跌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美媒最新消息称,其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已在酝酿出售这个曾经的"钻石帝国"。 镜子的另一面,性价比爆棚的培育钻石正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中国就已占据全球培育钻石产业链50%的产能,而河南一省就贡献了其中80%的产量。作为"世界培育钻石之都"的柘城县,年产能已突破600万克拉大关。面对物美价廉的国产真钻,天然钻石的神话彻底破灭,短短两年间其市场总体价格已暴跌33%。 目前市场上的国产钻石品牌“柘光”等正迅速崛起,大量消费者开始转向了培育钻石的怀抱。仅以“柘光”一家为例,截止2024年底,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的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甚至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的目光。越来越多人在消费后发现,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区别,可能真的就只有价格。 “国内的培育钻石品质太好了”,上海的何女士自从买过一次柘光的钻饰后,再也看不上天然钻了:“3克拉VVS净度、3EX切工、D色的公主方钻戒才5万不到,而且同样是有IGI国际鉴定证书的,这样的诱惑力动辄六位数的天然钻根本比不了。” 其实在培育钻石领域,美国企业是一度拥有“先发优势”的,WD与Diamond Foundry两大品牌一度引领全球市场风向。然而,随着我国中科院在相关技术方面的突破,市场的“天秤”逐渐开始向国内倾斜。 目前在国内,通过精确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与结晶条件,仅需7-15天就能培育出单颗5-20克拉的高品质培育钻石,这在国外相关技术人员眼中看来十分不可思议。 技术的落后导致曾经的“先驱者”走向衰败:2023年WD因巨额亏损进入破产重组程序,Diamond Foundry也不得不转型突围,将战略重心转
      1,803评论
      举报
      一度领先,如今却被我们超越?欧美巨商无奈:中国技术发展力太强
    • 王新喜王新喜
      ·05-09

      欧美钻石败了?仰仗75%产能,河南拿下定价权,业内:彻底翻身

      1963年,中国首颗人造金刚石于郑州问世。当时,全球超硬材料市场被欧美企业牢牢把控,工业金刚石进口单价高达每克拉4.2美元! 这台代号“功勋压机”的六面顶压机,不仅将生产效率提升10倍,更以石墨粉为原料,在1300℃高温与5GPa高压下“种”出钻石雏形——这场技术突围,为河南埋下“钻石之都”基因。 60年后,河南柘城——这座户籍人口仅60万的豫东小城,年产培育钻石达600万克拉,贡献全球44%的产能。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近3000万克拉,中国以75%产能彻底改写话语权,其中河南一省独占全国80%产能。 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掌控全球钻石定价话语权,把单克拉成本压缩至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产出的钻石不仅达到D色、VVS级净度,其物理化学属性更与天然钻石毫无二致。 郑州以近200亿元产业规模,汇聚中南钻石、黄河旋风等龙头企业,2023年培育钻石出口超2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而柘城更以“微粉之乡”进阶“钻石之都”,年产金刚石微粉60亿克拉,占全国出口量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60%。 技术红利催生消费新贵,本土品牌柘光钻石紧抓时机,以性价比破局,当下其官网日均咨询量破千,85后高净值用户占比90%,中东客户豪掷50万美元定制钻饰,淘宝、京东关注量超40万。 上海金融从业者胡先生定制6克拉DNA钻戒后感叹:“10万一克拉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支持国货还能玩出新花样。” 据他介绍:“这条项链上的钻石是用我家宠物毛发定制的,全球仅此一件,特别有纪念价值。而且三万元就能买到两克拉,性价比确实不错。” 柘光专属顾问透露,随着慕名前来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销量持续攀升,店铺综合排名已升至第二,仅次于某国际知名奢侈品牌。 市场变天,昔日巨头竟撑不住了。戴比尔斯2024年营收暴跌21%,被迫两度降价;潘多拉转向培育钻后销售额激增87%,施华洛世奇加速布局人工宝石赛
      1,905评论
      举报
      欧美钻石败了?仰仗75%产能,河南拿下定价权,业内:彻底翻身
    • 王新喜王新喜
      ·05-08

      京东外卖70天白忙?淘宝闪购6天达成单日千万单

      五一期间,即时零售领域出现一组引发行业关注的数据对比,饿了么来自淘宝闪购的订单量,从4月30日至 5月5日,仅用6天时间实现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而京东外卖自2月12日上线后,直到4月22日才达成千万单,耗时整整70天。 图片 京东70天达成的成绩,淘宝闪购6天就做到了,这一效率差异不仅反映节点营销效果,折射出即时零售从流量争夺到能力比拼的行业逻辑演进。 作为传统电商巨头,京东试图复制“补贴开路 + 舆论造势” 的旧有打法,以外卖高调入局即时零售时,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前期通过广告轰炸和低价补贴培育的用户心智,却为淘宝闪购做了嫁衣。 不仅如此,京东依赖补贴刺激的增长模式如同沙滩上的城堡,本来试图挑战美团,但现实是淘宝闪购一出招也难以招架,令持“老大老二打架”论的看官们都感到尴尬。 京东“补贴”,突围的怎么是淘宝闪购? 京东的高调入场,意外成为淘宝与饿了么生态融合的催化剂。 当京东以“0 佣金”策略吸引商家入驻,并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发起密集的舆论攻势,试图将“上京东点外卖”的概念植入用户心智时,这种“砸钱换流量”的策略,却在客观上为淘宝闪购完成了市场教育 —— 当用户开始接受电商App 也能点外卖,淘宝凭借庞大的流量池和饿了么成熟的本地服务能力,迅速承接了这波消费需求。 流量转化的“反向渗透”成为京东始料未及的困境。毕竟,当京东大水漫灌收获了一波短期成绩后,已逐步开始降低对消费者侧的补贴,但饿了么却联手淘宝闪购瞄准了五一前夕消费市场呈现微妙的竞争空窗期,发起“突围”。 4月30日,淘宝“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联手饿了么以“节日场景+价格优惠”双轮驱动打开流量入口,通过淘宝首页的强曝光引流、饿了么 APP 的定向优惠券发放。 图片 此时,京东对商家的免佣政策和补贴力度都在五一前夕明显收缩,那些被低价吸引的消费者迅速流失,而淘宝闪购却凭借电商生态的黏性实现了
      2,162评论
      举报
      京东外卖70天白忙?淘宝闪购6天达成单日千万单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