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估值坑人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7
帖子 · 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1-05-11
关键目前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但是风险只是科技进步,这种很有可能是伪科学。不过有生之年能否有新的技术更新是未知之数。
古典投机进化到币圈投机,这场狂飙将如何收场
加密货币的突然崛起改变了历史进程。
古典投机进化到币圈投机,这场狂飙将如何收场
看
2,61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1-04-27
纸始终包不住火。
真相与魔鬼:回顾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冤案”
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需要花时间,甚至需要航天局这样的部门参与。
真相与魔鬼:回顾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冤案”
看
3,32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1-04-17
金融危机就是欠钱不还,庞氏骗局就是欠钱不还。具有必然性。只是迟到,不会缺席。
非常抱歉,此主贴已删除
看
2,186
回复
2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1-03-28
马云,比尔盖茨,都是前车之鉴。还有刘强东。有钱人的世界跟穷人不一样。
非常抱歉,此主贴已删除
看
2,518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0-11-26
世界经济本来就是充满虚假繁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泡沫也不可避免
从乐视到ofo,从瑞幸到蛋壳,一个时代该落幕了
蛋壳公寓的“暴雷”,让这个冬天更冷。
从乐视到ofo,从瑞幸到蛋壳,一个时代该落幕了
看
2,98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20-11-03
经济下行时,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非常抱歉,此主贴已删除
看
4,328
回复
2
点赞
4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估值坑人
估值坑人
·
2019-12-07
1亿变10亿,跟100亿变1000亿,我们不一样。小编数学体育老师教的。
非常抱歉,此主贴已删除
看
3,358
回复
1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08809496105701","uuid":"3508809496105701","gmtCreate":1545715475803,"gmtModify":1545715475803,"name":"估值坑人","pinyin":"gzkrguzhikengren","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headSize":7,"tweetSize":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1,"name":"萌萌虎","nameTw":"萌萌虎","represent":"呱呱坠地","factor":"评论帖子3次或发布1条主帖(非转发)","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7,"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1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193077128,"gmtCreate":1620742647364,"gmtModify":1620742647364,"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关键目前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但是风险只是科技进步,这种很有可能是伪科学。不过有生之年能否有新的技术更新是未知之数。","listText":"关键目前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但是风险只是科技进步,这种很有可能是伪科学。不过有生之年能否有新的技术更新是未知之数。","text":"关键目前具有真正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但是风险只是科技进步,这种很有可能是伪科学。不过有生之年能否有新的技术更新是未知之数。","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193077128","repostId":"1132124258","repostType":4,"repost":{"id":"1132124258","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创业路上关键一招。","home_visible":1,"media_name":"接招","id":"104989716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27bae14b56414ca59b681e5e9b6a9596"},"pubTimestamp":1620716637,"share":"https://ttm.financial/m/news/1132124258?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5-11 15:03","market":"us","language":"zh","title":"古典投机进化到币圈投机,这场狂飙将如何收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32124258","media":"接招","summary":"加密货币的突然崛起改变了历史进程。","content":"<p>文/方浩</p><p>过去一年,shib币涨了上万倍,doge币涨了近500倍,比特币涨了10多倍。换句话说,加密货币中涨幅较低的比特币,依然跑赢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p><p>可能比特币唯一跑输了一只股票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GME\">游戏驿站</a>,后者最高涨幅超过200倍。</p><p>想想,一年前你把年内准备买游戏装备或化妆品的一万块钱用来买了狗狗币,那么,现在你可以承包你们小区未来一年的游戏装备或者包圆一场薇娅的带货直播了。醒醒。</p><p>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但通过炒币一夜暴富的这个“少数”,放在整个社会进程中却是一个巨大的增量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房奴或者股市中的韭菜,一边吃着外卖一边做白日梦。也许真的有人会实现逆袭,但背后的杠杆是老杠杆,是存量漏斗里的幸运儿。</p><p>加密货币的突然崛起改变了历史进程。有人说首先要感谢美联储无限放水。问题是,为什么有人通过炒币实现了增量暴富,而大多数人却依旧活在存量世界里苦苦等待?</p><p>前面提到的妖股和妖币,背后都是同一拨人。炒币的人,炒起了游戏驿站;炒游戏驿站的人,很多又看(tou)好(ji)加密货币。而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两个字:共识。</p><p>比特币在2008年诞生,一开始只是受到极少数互联网极客的关注和青睐,慢慢开始走出硅谷、穿过太平洋。从诞生到破圈,大概花了十年时间。</p><p>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共识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少数人购买比特币时,不存在投机,更多是出于信仰;当很多人购买时,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投机。这两股力量交错形成的结果,就是价格猛涨。</p><p>价格是加密货币信仰者和投机者的共同纽带。革命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印证自己的信仰,投机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收割别人的财富。所以,价格涨上去是所有参与者的共识。</p><p>以前有一种投机方式,通过信息不对称发财。上世纪八十年代,投机倒把一度盛行,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投机倒把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吃透价格双轨制的利差。在信息极度闭塞的年代,把北方的土豆卖到南方,把南方的蔗糖卖到北方,都可以一夜暴富。</p><p>后来有了股市,靠内部消息提前买进、卖出,把炒股变成了少数人割大多数人韭菜的生意。</p><p>当然,不是所有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生意都上不了台面。很多中介行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匹配鸿沟,需要第三方牵线搭桥。中间商赚差价,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差价。</p><p>要想从信息不对称的生意中赚钱,首先要尽可能地对信息形成垄断。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赚大钱的可能越大;中介行业垄断的信息越多,撮合成交的生意就越多。</p><p>所以,信息不对称是排他性的,都想通过独占信息而获利。</p><p>而加密货币的成长壮大,需要的是共识。加入这个共识体系的人越多,价格涨得越快;它不存在对信息的垄断,相反,知道、认可加密货币的人越多越好。</p><p>但任何投机行为,都需要接盘侠,也就是赢家和输家缺一不可。币圈的赢家,是建立在共识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虚拟货币没有秘密可言,发行量是固定的、公开的,不存在业务线,也没有公司治理一说。它的涨跌只依赖于人们对它的共识有多大。</p><p>当比特币只有100个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0人的共识圈才能获利,当变成1万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万人的共识圈才能实现暴利……小的共识圈需要大的共识圈接盘,大的共识圈需要超大的共识圈接盘,正是共识圈大小的不对称,才有了暴富的可能。信息不对称造就了古典投机,共识不对称造就了币圈投机。</p><p>比特币从一开始仅仅属于硅谷的草莽圈子,到如今连华尔街的主流基金都开始持仓布局,可以说共识圈已经同化了当初它要颠覆的敌人。只要虚拟货币还仅限于被炒作,币圈就只有投机。</p><p>有人说炒股也是基于共识圈,但是炒股离不开一个基本面:公司业绩。公司业绩决定股票共识圈的大小,而不是共识圈的大小决定公司价值。大多数时候,股价的共识往往背离公司的真实价值。</p><p>而虚拟货币除了投(tou)资(ji)价值,几乎没有任何业绩可言,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我们不生产业绩,我们只是别人业绩的搬运工”。价格涨了,大家的业绩就好,价格跌了,大家就只要吃土,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共识圈,找更多的人来接盘。</p><p>虚拟货币的诞生及其不断破圈,最应该感谢的是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不停搭建共识不对称。但现在信仰的共识已经让位于投机的共识,与几年前相比,你还听得到“这是一场革命”之类的豪言吗?</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古典投机进化到币圈投机,这场狂飙将如何收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古典投机进化到币圈投机,这场狂飙将如何收场\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49897162\">\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bae14b56414ca59b681e5e9b6a9596);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接招 </p>\n<p class=\"h-time\">2021-05-11 15:03</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文/方浩</p><p>过去一年,shib币涨了上万倍,doge币涨了近500倍,比特币涨了10多倍。换句话说,加密货币中涨幅较低的比特币,依然跑赢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p><p>可能比特币唯一跑输了一只股票就是<a href=\"https://laohu8.com/S/GME\">游戏驿站</a>,后者最高涨幅超过200倍。</p><p>想想,一年前你把年内准备买游戏装备或化妆品的一万块钱用来买了狗狗币,那么,现在你可以承包你们小区未来一年的游戏装备或者包圆一场薇娅的带货直播了。醒醒。</p><p>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但通过炒币一夜暴富的这个“少数”,放在整个社会进程中却是一个巨大的增量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房奴或者股市中的韭菜,一边吃着外卖一边做白日梦。也许真的有人会实现逆袭,但背后的杠杆是老杠杆,是存量漏斗里的幸运儿。</p><p>加密货币的突然崛起改变了历史进程。有人说首先要感谢美联储无限放水。问题是,为什么有人通过炒币实现了增量暴富,而大多数人却依旧活在存量世界里苦苦等待?</p><p>前面提到的妖股和妖币,背后都是同一拨人。炒币的人,炒起了游戏驿站;炒游戏驿站的人,很多又看(tou)好(ji)加密货币。而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两个字:共识。</p><p>比特币在2008年诞生,一开始只是受到极少数互联网极客的关注和青睐,慢慢开始走出硅谷、穿过太平洋。从诞生到破圈,大概花了十年时间。</p><p>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共识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少数人购买比特币时,不存在投机,更多是出于信仰;当很多人购买时,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投机。这两股力量交错形成的结果,就是价格猛涨。</p><p>价格是加密货币信仰者和投机者的共同纽带。革命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印证自己的信仰,投机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收割别人的财富。所以,价格涨上去是所有参与者的共识。</p><p>以前有一种投机方式,通过信息不对称发财。上世纪八十年代,投机倒把一度盛行,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投机倒把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吃透价格双轨制的利差。在信息极度闭塞的年代,把北方的土豆卖到南方,把南方的蔗糖卖到北方,都可以一夜暴富。</p><p>后来有了股市,靠内部消息提前买进、卖出,把炒股变成了少数人割大多数人韭菜的生意。</p><p>当然,不是所有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生意都上不了台面。很多中介行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匹配鸿沟,需要第三方牵线搭桥。中间商赚差价,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差价。</p><p>要想从信息不对称的生意中赚钱,首先要尽可能地对信息形成垄断。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赚大钱的可能越大;中介行业垄断的信息越多,撮合成交的生意就越多。</p><p>所以,信息不对称是排他性的,都想通过独占信息而获利。</p><p>而加密货币的成长壮大,需要的是共识。加入这个共识体系的人越多,价格涨得越快;它不存在对信息的垄断,相反,知道、认可加密货币的人越多越好。</p><p>但任何投机行为,都需要接盘侠,也就是赢家和输家缺一不可。币圈的赢家,是建立在共识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虚拟货币没有秘密可言,发行量是固定的、公开的,不存在业务线,也没有公司治理一说。它的涨跌只依赖于人们对它的共识有多大。</p><p>当比特币只有100个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0人的共识圈才能获利,当变成1万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万人的共识圈才能实现暴利……小的共识圈需要大的共识圈接盘,大的共识圈需要超大的共识圈接盘,正是共识圈大小的不对称,才有了暴富的可能。信息不对称造就了古典投机,共识不对称造就了币圈投机。</p><p>比特币从一开始仅仅属于硅谷的草莽圈子,到如今连华尔街的主流基金都开始持仓布局,可以说共识圈已经同化了当初它要颠覆的敌人。只要虚拟货币还仅限于被炒作,币圈就只有投机。</p><p>有人说炒股也是基于共识圈,但是炒股离不开一个基本面:公司业绩。公司业绩决定股票共识圈的大小,而不是共识圈的大小决定公司价值。大多数时候,股价的共识往往背离公司的真实价值。</p><p>而虚拟货币除了投(tou)资(ji)价值,几乎没有任何业绩可言,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我们不生产业绩,我们只是别人业绩的搬运工”。价格涨了,大家的业绩就好,价格跌了,大家就只要吃土,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共识圈,找更多的人来接盘。</p><p>虚拟货币的诞生及其不断破圈,最应该感谢的是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不停搭建共识不对称。但现在信仰的共识已经让位于投机的共识,与几年前相比,你还听得到“这是一场革命”之类的豪言吗?</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9712b6f035d7a01dae3855140d621802","relate_stocks":{"GBTC":"Grayscale Bitcoin Trust ETF"},"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32124258","content_text":"文/方浩过去一年,shib币涨了上万倍,doge币涨了近500倍,比特币涨了10多倍。换句话说,加密货币中涨幅较低的比特币,依然跑赢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能比特币唯一跑输了一只股票就是游戏驿站,后者最高涨幅超过200倍。想想,一年前你把年内准备买游戏装备或化妆品的一万块钱用来买了狗狗币,那么,现在你可以承包你们小区未来一年的游戏装备或者包圆一场薇娅的带货直播了。醒醒。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但通过炒币一夜暴富的这个“少数”,放在整个社会进程中却是一个巨大的增量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房奴或者股市中的韭菜,一边吃着外卖一边做白日梦。也许真的有人会实现逆袭,但背后的杠杆是老杠杆,是存量漏斗里的幸运儿。加密货币的突然崛起改变了历史进程。有人说首先要感谢美联储无限放水。问题是,为什么有人通过炒币实现了增量暴富,而大多数人却依旧活在存量世界里苦苦等待?前面提到的妖股和妖币,背后都是同一拨人。炒币的人,炒起了游戏驿站;炒游戏驿站的人,很多又看(tou)好(ji)加密货币。而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两个字:共识。比特币在2008年诞生,一开始只是受到极少数互联网极客的关注和青睐,慢慢开始走出硅谷、穿过太平洋。从诞生到破圈,大概花了十年时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共识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少数人购买比特币时,不存在投机,更多是出于信仰;当很多人购买时,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投机。这两股力量交错形成的结果,就是价格猛涨。价格是加密货币信仰者和投机者的共同纽带。革命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印证自己的信仰,投机者希望通过价格上涨收割别人的财富。所以,价格涨上去是所有参与者的共识。以前有一种投机方式,通过信息不对称发财。上世纪八十年代,投机倒把一度盛行,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投机倒把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吃透价格双轨制的利差。在信息极度闭塞的年代,把北方的土豆卖到南方,把南方的蔗糖卖到北方,都可以一夜暴富。后来有了股市,靠内部消息提前买进、卖出,把炒股变成了少数人割大多数人韭菜的生意。当然,不是所有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生意都上不了台面。很多中介行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着匹配鸿沟,需要第三方牵线搭桥。中间商赚差价,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差价。要想从信息不对称的生意中赚钱,首先要尽可能地对信息形成垄断。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赚大钱的可能越大;中介行业垄断的信息越多,撮合成交的生意就越多。所以,信息不对称是排他性的,都想通过独占信息而获利。而加密货币的成长壮大,需要的是共识。加入这个共识体系的人越多,价格涨得越快;它不存在对信息的垄断,相反,知道、认可加密货币的人越多越好。但任何投机行为,都需要接盘侠,也就是赢家和输家缺一不可。币圈的赢家,是建立在共识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虚拟货币没有秘密可言,发行量是固定的、公开的,不存在业务线,也没有公司治理一说。它的涨跌只依赖于人们对它的共识有多大。当比特币只有100个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0人的共识圈才能获利,当变成1万人的共识圈时,他们需要一个100万人的共识圈才能实现暴利……小的共识圈需要大的共识圈接盘,大的共识圈需要超大的共识圈接盘,正是共识圈大小的不对称,才有了暴富的可能。信息不对称造就了古典投机,共识不对称造就了币圈投机。比特币从一开始仅仅属于硅谷的草莽圈子,到如今连华尔街的主流基金都开始持仓布局,可以说共识圈已经同化了当初它要颠覆的敌人。只要虚拟货币还仅限于被炒作,币圈就只有投机。有人说炒股也是基于共识圈,但是炒股离不开一个基本面:公司业绩。公司业绩决定股票共识圈的大小,而不是共识圈的大小决定公司价值。大多数时候,股价的共识往往背离公司的真实价值。而虚拟货币除了投(tou)资(ji)价值,几乎没有任何业绩可言,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我们不生产业绩,我们只是别人业绩的搬运工”。价格涨了,大家的业绩就好,价格跌了,大家就只要吃土,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共识圈,找更多的人来接盘。虚拟货币的诞生及其不断破圈,最应该感谢的是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不停搭建共识不对称。但现在信仰的共识已经让位于投机的共识,与几年前相比,你还听得到“这是一场革命”之类的豪言吗?","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GBTC":0.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61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77270252,"gmtCreate":1619532808876,"gmtModify":1619532808876,"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纸始终包不住火。","listText":"纸始终包不住火。","text":"纸始终包不住火。","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77270252","repostId":"2130321918","repostType":4,"repost":{"id":"2130321918","kind":"news","pubTimestamp":1619525913,"share":"https://ttm.financial/m/news/2130321918?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4-27 20:18","market":"us","language":"zh","title":"真相与魔鬼:回顾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冤案”","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2130321918","media":"商业人物","summary":"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需要花时间,甚至需要航天局这样的部门参与。","content":"<p>丰田的故事说明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p><p>作者: 冯超</p><p>几年前,德云社的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不合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时,郭德纲发了一篇6000多字的长文回应,其中有几句话他是感叹做人难:</p><p>正面回应是以大欺小、如不回应是理亏默认、马上回应是气急败坏、回应慢了是处心积虑。</p><p>这就是一句古话讲的——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当你成为了嫌疑人,你的任何动作都被怀疑。就在几天前,我看了一本非虚构图书《凶年》,作者在美国的一个城市的凶案组待了一年,观察警探办案,其中一个警探把犯罪嫌疑人撒谎的特征贴在墙上。这些特征一共有八个:</p><p>不配合,过于配合;说话太多,说话太少;完美无缺的证词,自相矛盾的证词;频繁眨眼,不和警探直视,不眨眼,盯着警探看。</p><p><b>你看吧,这样的区分毫无意义,嫌疑人怎么看都是在撒谎。</b></p><p><b>这样的事情最近就发生在某个因维权事件而卷入舆论风暴的某个美国车企身上。</b>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了。我想讲的是,发生在巨头丰田身上的刹车案子,它被美国乃至全球的媒体质疑,但最后却是个冷笑话的故事。</p><p>2009年8月,美国加州发生一起丰田雷克萨斯车祸,一位警察连同三个家人全部死亡。这个事情是一个天然的新闻选题:尽职的国家公务员、一个家庭的死亡、以及死亡前打出的一段令人心碎的电话。</p><p>舆论开始猛攻。</p><p>3个月后,丰田宣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已经结束,事故的原因是刹车片底下的橡胶地毯,因为这个毯子设计不合理,会卡主油门踏板。丰田开始召回有此问题的车辆,涉及到的车辆,媒体公开数据显示是近600万辆。</p><p><img src=\"https://fid-75186.picgzc.qpic.cn/20210427195014123v235qe3hmeekhe1\" tg-width=\"750\" tg-height=\"27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当时的报道称,2006-2009年,全美发生上百起类似原因事故。</p><p>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丰田的问题,而丰田以为自己的召回已经在解决问题。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不凑巧,又发生了几次事故,一个据说是<a href=\"https://laohu8.com/S/TM\">丰田汽车</a>突然加速撞到路边的石头,另外一个是发生在加州,车主是房产经济人Jim Sikes。</p><p>这位车主称,自己的丰田混动普锐斯轿车失去了控制,突然加速,他告诉911的电话接线员,可能是刹车踏板出了问题。这个事故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头条,从这以后,这家媒体机构就集中力量全方位报道丰田了。</p><p>但是奇怪的是,美国官方以及丰田都尝试重现他所描述的意外所发生的情况,但都无法重现。也就是说,车主描述的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不存在。后来又有消息称,这位房产经济人的言论不可信,他的财务危机严重,向媒体虚构了汽车失灵的故事只是为了得到一所大房子。</p><p>这位房产经济人的故事分为两段:首先他是怀疑丰田的问题;其次,是他的言论站不住脚。但是在丰田的故事里,媒体们只选择前半段,将炮火对准丰田就行了。</p><p>将丰田推向漩涡,在丰田最终召回汽车的数量超过1200万辆的事件里,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那么几位。</p><p>第一位,是丰田在北美雇佣的律师Dimitrios Biller,站出来指控丰田公司有意隐瞒了事故真相。此人对于媒体来讲,可是真是一件大宝贝——骂丰田的话能被这位反水的律师说出来,媒体还能标榜出公正客观的样子,岂不美哉?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是,丰田起诉了这位律师,法院判定这位律师向丰田支付260万美元,并归还他拿到的丰田机密文件。</p><p>第二位,是南伊利诺斯大学的Dave Gilbert教授,这位教授研究报告指出,<a href=\"https://laohu8.com/S/TM\">丰田汽车</a>电子系统设计存在一项缺陷,能引起汽车突然加速(暴冲),其他的车企没有这样的问题。他的这份报告在美国广播公司以实验论证的“科学形式”播出,再次引爆舆论。</p><p><b>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就搞笑了</b>,丰田邀请了科技顾问和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专家进行反驳:如果利用这位教授的方法,结果能造成除丰田之外,包括通用、宝马等品牌汽车都出现突然加速的情况。</p><p>而美国广播公司因为这个实验还道歉:这个结论是伪造的,新闻中使用的图像是不合规的,为这个实验项目提供资金的,是一位想跟丰田打官司的诉讼人。</p><p>第三位,就是美国的官方了。应国会要求,美国运输有关部门对丰田展开调查,起因是因为消费者投诉说,丰田出现突然加速是丰田的电子系统故障有关。官方开始调查丰田的电子系统问题。</p><p>当年的国会议员说,丰田绝不会检讨自己,只会“三怪别人”:先怪车主操作不当、再怪脚踏垫、最后怪油门踏板,死都不会招认是电子控制系统出了问题。类似这样的评论我们最近都见过。</p><p><b>媒体围剿,官方调查,丰田不断的召回汽车。</b></p><p>当时的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也就接班几个月,接下来,全球的媒体都捕捉到他的各种道歉,落泪的镜头。他的策略是,不与同行争论,不跟舆论争论,不通过媒体辩解,只道歉。在争取同情分的同时,他又不服软,在美国的听证会上,他只是向消费者道歉,对于官方质疑丰田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丰田章男说:“我有绝对的信心,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没有问题。”</p><p><img src=\"https://fid-75186.picgzc.qpic.cn/20210427195020176v2353m8vf98nibd\" tg-width=\"500\" tg-height=\"333\"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p><p>▲丰田章男鞠躬致歉,图片来自网络。</p><p>谁信你呢?你就是即将下跪的嫌疑人,继续你的“歌舞伎”表演吧,如果没有问题,你怎么还召回那么多车?媒体继续批评。如果用一篇鸡汤文来形容当时的丰田章男的话,我觉得标题就叫《男人的格局》。</p><p><b>在骂丰田就是正确的氛围里,加拿大的《金融邮报》为丰田出头——没有丰田的汽车安全问题,而丰田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b>当时恰逢经济危机,美国本土的汽车巨头不争气,眼看丰田攻城拔寨,趁此机会打击丰田,保护本土的汽车工业。所以,丰田事件就是政治事件。</p><p>文章援引了1986年奥迪的例子。当时,德系奥迪车遇到跟丰田车一样的问题,就是意外加速。谣言四起。奥迪深陷危机。</p><p>最终的官方结果确实非常搞笑,德系豪华车奥迪在设计车辆的时候,油门和刹车之间的距离很宽。但美国开豪车的人,已经习惯本土油门、刹车距离很近的设计车,所以当他们开上奥迪的时候,司机失误操作引起加速。</p><p><b>仅此而已。但因为这起事件,奥迪在美国市场多年没缓过劲儿。</b></p><p>到了2011年2月8日,历时10个月,还邀请<a href=\"https://laohu8.com/S/AAL\">美国航空</a>航天局的工程师参与,检查了28万行软件代码的针对丰田电子系统的故障调查宣告结束。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和研究都认为是丰田的电子系统存在问题。</p><p>而这份报告则是为丰田翻案:</p><p>1,没发现丰田车存在电子系统瑕疵;</p><p>2,问题的根源在于脚垫毯子卡主油门踏板等瑕疵(这在丰田的之前召回中已经得到修复)以及丰田车主的失误,官方调查表明,58辆出现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中,35辆车的司机在撞车前没有踩刹车、9辆车的司机是在出事前最后一刻才踩刹车。</p><p>丰田章男又续写了《男人的格局2》。面对这个报告,他一声不吭。被人冤枉又被翻案,还一声不吭。召回了那么多车,还是一声不吭。</p><p>这种争取好感度的手段真是高明。而报告公布当天,丰田的股价涨了。</p><p>当这个报告出来后,美国老牌的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写了篇文章,“美国媒体应该就召回向丰田道歉”。这个文章可谓是火力全开,认为媒体是一边倒的批评丰田,没有获得客观的媒体环境,而专家们以及现身说法的人被经济利益所支配,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兜售给媒体求得个人利益,他们不顾及观点对民众和企业造成的影响。</p><p><b>丰田的故事说完了。我讲这个故事的由头,是近期的一家因维权事件陷入风暴的国外新能源车企。</b>我还是得重申一点,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丰田的故事与近期这家车企的故事是完全独立,毫不影响的两个故事。</p><p><b>但丰田的故事起码告诉我们,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需要花时间,甚至需要航天局这样的部门参与。</b>但这份报告,远胜于舆论里那些配着悬疑BGM,夹杂着情绪偏见的评论,它是理清真相,也是维护经商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手段。</p><p>而丰田的故事还讲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p>","source":"lsy1569245968795","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真相与魔鬼:回顾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冤案”</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真相与魔鬼:回顾史上最大的汽车“刹车冤案”\n</h2>\n\n<h4 class=\"meta\">\n\n\n2021-04-27 20:18 北京时间 <a href=http://gu.qq.com/resources/shy/news/detail-v2/index.html#/?id=nesSN202104271950517a510a64&s=b><strong>商业人物</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丰田的故事说明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作者: 冯超几年前,德云社的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不合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时,郭德纲发了一篇6000多字的长文回应,其中有几句话他是感叹做人难:正面回应是以大欺小、如不回应是理亏默认、马上回应是气急败坏、回应慢了是处心积虑。这就是一句古话讲的——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当你成为了嫌疑人,你的任何动作都被怀疑。就在几天前,我看了一本非...</p>\n\n<a href=\"http://gu.qq.com/resources/shy/news/detail-v2/index.html#/?id=nesSN202104271950517a510a64&s=b\">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c6d1ac2952de80b9f26f6d6354f541","relate_stocks":{"TSLA":"特斯拉","TM":"丰田汽车"},"source_url":"http://gu.qq.com/resources/shy/news/detail-v2/index.html#/?id=nesSN202104271950517a510a64&s=b","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2130321918","content_text":"丰田的故事说明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作者: 冯超几年前,德云社的郭德纲、曹云金师徒不合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时,郭德纲发了一篇6000多字的长文回应,其中有几句话他是感叹做人难:正面回应是以大欺小、如不回应是理亏默认、马上回应是气急败坏、回应慢了是处心积虑。这就是一句古话讲的——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当你成为了嫌疑人,你的任何动作都被怀疑。就在几天前,我看了一本非虚构图书《凶年》,作者在美国的一个城市的凶案组待了一年,观察警探办案,其中一个警探把犯罪嫌疑人撒谎的特征贴在墙上。这些特征一共有八个:不配合,过于配合;说话太多,说话太少;完美无缺的证词,自相矛盾的证词;频繁眨眼,不和警探直视,不眨眼,盯着警探看。你看吧,这样的区分毫无意义,嫌疑人怎么看都是在撒谎。这样的事情最近就发生在某个因维权事件而卷入舆论风暴的某个美国车企身上。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了。我想讲的是,发生在巨头丰田身上的刹车案子,它被美国乃至全球的媒体质疑,但最后却是个冷笑话的故事。2009年8月,美国加州发生一起丰田雷克萨斯车祸,一位警察连同三个家人全部死亡。这个事情是一个天然的新闻选题:尽职的国家公务员、一个家庭的死亡、以及死亡前打出的一段令人心碎的电话。舆论开始猛攻。3个月后,丰田宣布,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调查已经结束,事故的原因是刹车片底下的橡胶地毯,因为这个毯子设计不合理,会卡主油门踏板。丰田开始召回有此问题的车辆,涉及到的车辆,媒体公开数据显示是近600万辆。▲当时的报道称,2006-2009年,全美发生上百起类似原因事故。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丰田的问题,而丰田以为自己的召回已经在解决问题。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不凑巧,又发生了几次事故,一个据说是丰田汽车突然加速撞到路边的石头,另外一个是发生在加州,车主是房产经济人Jim Sikes。这位车主称,自己的丰田混动普锐斯轿车失去了控制,突然加速,他告诉911的电话接线员,可能是刹车踏板出了问题。这个事故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头条,从这以后,这家媒体机构就集中力量全方位报道丰田了。但是奇怪的是,美国官方以及丰田都尝试重现他所描述的意外所发生的情况,但都无法重现。也就是说,车主描述的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不存在。后来又有消息称,这位房产经济人的言论不可信,他的财务危机严重,向媒体虚构了汽车失灵的故事只是为了得到一所大房子。这位房产经济人的故事分为两段:首先他是怀疑丰田的问题;其次,是他的言论站不住脚。但是在丰田的故事里,媒体们只选择前半段,将炮火对准丰田就行了。将丰田推向漩涡,在丰田最终召回汽车的数量超过1200万辆的事件里,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那么几位。第一位,是丰田在北美雇佣的律师Dimitrios Biller,站出来指控丰田公司有意隐瞒了事故真相。此人对于媒体来讲,可是真是一件大宝贝——骂丰田的话能被这位反水的律师说出来,媒体还能标榜出公正客观的样子,岂不美哉?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是,丰田起诉了这位律师,法院判定这位律师向丰田支付260万美元,并归还他拿到的丰田机密文件。第二位,是南伊利诺斯大学的Dave Gilbert教授,这位教授研究报告指出,丰田汽车电子系统设计存在一项缺陷,能引起汽车突然加速(暴冲),其他的车企没有这样的问题。他的这份报告在美国广播公司以实验论证的“科学形式”播出,再次引爆舆论。但是,这个事情的后续就搞笑了,丰田邀请了科技顾问和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专家进行反驳:如果利用这位教授的方法,结果能造成除丰田之外,包括通用、宝马等品牌汽车都出现突然加速的情况。而美国广播公司因为这个实验还道歉:这个结论是伪造的,新闻中使用的图像是不合规的,为这个实验项目提供资金的,是一位想跟丰田打官司的诉讼人。第三位,就是美国的官方了。应国会要求,美国运输有关部门对丰田展开调查,起因是因为消费者投诉说,丰田出现突然加速是丰田的电子系统故障有关。官方开始调查丰田的电子系统问题。当年的国会议员说,丰田绝不会检讨自己,只会“三怪别人”:先怪车主操作不当、再怪脚踏垫、最后怪油门踏板,死都不会招认是电子控制系统出了问题。类似这样的评论我们最近都见过。媒体围剿,官方调查,丰田不断的召回汽车。当时的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也就接班几个月,接下来,全球的媒体都捕捉到他的各种道歉,落泪的镜头。他的策略是,不与同行争论,不跟舆论争论,不通过媒体辩解,只道歉。在争取同情分的同时,他又不服软,在美国的听证会上,他只是向消费者道歉,对于官方质疑丰田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丰田章男说:“我有绝对的信心,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没有问题。”▲丰田章男鞠躬致歉,图片来自网络。谁信你呢?你就是即将下跪的嫌疑人,继续你的“歌舞伎”表演吧,如果没有问题,你怎么还召回那么多车?媒体继续批评。如果用一篇鸡汤文来形容当时的丰田章男的话,我觉得标题就叫《男人的格局》。在骂丰田就是正确的氛围里,加拿大的《金融邮报》为丰田出头——没有丰田的汽车安全问题,而丰田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当时恰逢经济危机,美国本土的汽车巨头不争气,眼看丰田攻城拔寨,趁此机会打击丰田,保护本土的汽车工业。所以,丰田事件就是政治事件。文章援引了1986年奥迪的例子。当时,德系奥迪车遇到跟丰田车一样的问题,就是意外加速。谣言四起。奥迪深陷危机。最终的官方结果确实非常搞笑,德系豪华车奥迪在设计车辆的时候,油门和刹车之间的距离很宽。但美国开豪车的人,已经习惯本土油门、刹车距离很近的设计车,所以当他们开上奥迪的时候,司机失误操作引起加速。仅此而已。但因为这起事件,奥迪在美国市场多年没缓过劲儿。到了2011年2月8日,历时10个月,还邀请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参与,检查了28万行软件代码的针对丰田电子系统的故障调查宣告结束。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和研究都认为是丰田的电子系统存在问题。而这份报告则是为丰田翻案:1,没发现丰田车存在电子系统瑕疵;2,问题的根源在于脚垫毯子卡主油门踏板等瑕疵(这在丰田的之前召回中已经得到修复)以及丰田车主的失误,官方调查表明,58辆出现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中,35辆车的司机在撞车前没有踩刹车、9辆车的司机是在出事前最后一刻才踩刹车。丰田章男又续写了《男人的格局2》。面对这个报告,他一声不吭。被人冤枉又被翻案,还一声不吭。召回了那么多车,还是一声不吭。这种争取好感度的手段真是高明。而报告公布当天,丰田的股价涨了。当这个报告出来后,美国老牌的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写了篇文章,“美国媒体应该就召回向丰田道歉”。这个文章可谓是火力全开,认为媒体是一边倒的批评丰田,没有获得客观的媒体环境,而专家们以及现身说法的人被经济利益所支配,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兜售给媒体求得个人利益,他们不顾及观点对民众和企业造成的影响。丰田的故事说完了。我讲这个故事的由头,是近期的一家因维权事件陷入风暴的国外新能源车企。我还是得重申一点,在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并不打算多说一句。丰田的故事与近期这家车企的故事是完全独立,毫不影响的两个故事。但丰田的故事起码告诉我们,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需要花时间,甚至需要航天局这样的部门参与。但这份报告,远胜于舆论里那些配着悬疑BGM,夹杂着情绪偏见的评论,它是理清真相,也是维护经商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丰田的故事还讲了一点:任何一起热点事件,在真相抵达之前,就有好多妖魔鬼怪。","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TM":0.9,"TSLA":0.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2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79093281,"gmtCreate":1618634482143,"gmtModify":1618634482143,"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金融危机就是欠钱不还,庞氏骗局就是欠钱不还。具有必然性。只是迟到,不会缺席。","listText":"金融危机就是欠钱不还,庞氏骗局就是欠钱不还。具有必然性。只是迟到,不会缺席。","text":"金融危机就是欠钱不还,庞氏骗局就是欠钱不还。具有必然性。只是迟到,不会缺席。","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79093281","repostId":"1101194068","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52394369,"gmtCreate":1616890959551,"gmtModify":161689095955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马云,比尔盖茨,都是前车之鉴。还有刘强东。有钱人的世界跟穷人不一样。","listText":"马云,比尔盖茨,都是前车之鉴。还有刘强东。有钱人的世界跟穷人不一样。","text":"马云,比尔盖茨,都是前车之鉴。还有刘强东。有钱人的世界跟穷人不一样。","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52394369","repostId":"1144580534","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3717158,"gmtCreate":1606381877074,"gmtModify":1703842917982,"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世界经济本来就是充满虚假繁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泡沫也不可避免","listText":"世界经济本来就是充满虚假繁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泡沫也不可避免","text":"世界经济本来就是充满虚假繁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泡沫也不可避免","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3717158","repostId":"1176997707","repostType":4,"repost":{"id":"1176997707","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home_visible":1,"media_name":"品玩","id":"1042259862","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b02e1edb8fd87972c9239aa3a01b9bc8"},"pubTimestamp":1606355101,"share":"https://ttm.financial/m/news/1176997707?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11-26 09:45","market":"us","language":"zh","title":"从乐视到ofo,从瑞幸到蛋壳,一个时代该落幕了","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76997707","media":"品玩","summary":"蛋壳公寓的“暴雷”,让这个冬天更冷。","content":"<p><a href=\"https://laohu8.com/S/DNK\">蛋壳公寓</a>的“暴雷”,让这个冬天更冷。</p><p>交了押金和房租的青年人被没有收到房租的房东强行驱赶,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还在蛋壳公寓的暗中操作下,背上了“锅从天上来”的租金贷。面对这一切,蛋壳官方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放任事态的扩大,制造了人道灾难,也深化了自己的危机。没人知道这一切该如何收场——<b>在经历过ofo小黄车押金和P2P信贷暴雷之后,拜蛋壳所赐,这届青年人跌落到更深重的财务陷阱里,爬出来都难。</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4da4c42310f98dc2d6b2409f7a75083\" tg-width=\"1080\" tg-height=\"607\">▲贴在墙上的要求退还租金的条幅,图片来源于网络</p><p>近两年,顶着“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思维”之名的公司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是一个事实,也是咎由自取的结果。“算法黑箱”和人脸识别是如何偷窥和掌控人们日常生活的,已经成了这些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当中的高级话题。<b>更普遍和更低级的道德和信任危机,来自那些打着“科技公司”名号的金融公司和做市公司,窃取了普通人的存款,打乱了普通人的生活,断送了青年人的希望,让贫者更无立锥之地</b>——而数量可观的明星创业者、知名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和特定的科技巨头,都参与了这个共谋。</p><p>在这个摧枯拉朽的破坏性进程中,诞生并倒下了四家具备典型命运的公司——<b>乐视、ofo、<a href=\"https://laohu8.com/S/LK\">瑞幸咖啡</a>和蛋壳公寓,它们的兴起,掩映着一个旧时代饕餮盛宴最后的疯狂;它们的倒下,推动着一个旧时代游戏规则宿命的瓦解。</b></p><p>一个时代该落幕了。</p><p><b>那是一个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带偏了”的时代</b>——</p><p>如果没有“生态化反”的“超前”互联网思维,乐视可能还在安静地研发数字电视,活得可能还不错,跟小米可能还得多干几年仗;但它就倒在了太有互联网思维,太想靠“生态化反”的虚拟概念圈很多钱,然后一招制胜上。如果对“绿色出行”真的有那么一丝丝敬畏,ofo和摩拜单车就不会忙着打融资战,用所谓“互联网”的方式把城市的每一个犄角旮旯恨不得都铺上自己的车,制造了新的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也引爆了自己的债务。如果真的想认认真真地做一杯咖啡,那么瑞幸咖啡完全应该赢得尊重,可它偏偏要宣称自己做的“其实不是咖啡”,而是“智慧零售平台”,玩儿命往互联网新零售的堆儿里扎,最后商业骗局彻底败露。如果蛋壳公寓真的如它描绘的愿景那样,为每一个初出茅庐青年人提供一个蛋壳般的空间保护,就应该真正从商业模式上尊重它的用户们,不至于让他们背负债务,颠沛流离。<b>在自己本来该做什么,实际却做了什么的问题上,这些公司错得太离谱了。</b></p><p>它们离谱就离谱在明明选择了一条实体经济的赛道,却要用互联网思维霸凌实体经济,榨取和抽空实体经济的养分和活力;而不是谦卑一点,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赋予实体经济更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事实上,这几家公司本身在技术上就乏善可陈,用数据、模型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升级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当有限,却自觉高人一等,希望用“互联网式”的运营手段和营销噱头,抬高自己的身价;掏取实体经济的用户和资源,填充自己强行构造的、虚头八脑的虚拟经济外壳,从而食人而肥。当实体经济遇到新技术和互联网,本该是一次新生;但一旦它遇到的不是技术的创新者,而是化身赋能者的噬血者,它被剥夺的将是整条生命。</p><p><b>那是一个金融和杠杆手段大行其道的时代——</b></p><p><b>正因为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霸凌,故而其无论是生存,抑或是“指数级级增长”,都势必依赖更多的金融和杠杆手段,这就导致“新型金融服务”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这些所谓的“新经济”实体当中,催生它们的增长,也侵蚀它们的肌体</b>。2016年底,乐视财务危机初现,为了给自己的“生态化反”输血,首先想到的招数就是跟地方政府合办银行;谢天谢地这个动议被地方政府婉拒,否则将酿成更大的社会性债务危机。导致ofo最终挤兑和暴雷的,也是它的押金池问题,估计哪个骑小黄车的人在当时都想象不到,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黄车里藏着一个金融陷阱,你的信用抵押成了它的违约资本。瑞幸咖啡的“金融思维”更有创意:你的咖啡机只能冲咖啡,人家瑞幸的咖啡机可以当融资租赁的标的物,从每一台自己采购的咖啡机上再榨出钱来,实乃咖啡界的一大发明。至于蛋壳公寓,在这个冬天里引发的悲剧人们都看到了——瞒着那些最怕背债的人,给他们背上小贷机构的租金贷,换取了自己的财务空间和一时的增长速度,把“金融之恶”放大到极限。</p><p><b>中国互联网公司对金融的迷恋,越来越像一个普遍症候——从顶级巨头到独角兽企业,都想涉足现金贷</b>;那些试图实现更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也都想用除了常规融资之外的金融杠杆手段当强心针。人人都看到了金融作为杠杆的撬动力,以至于他们的大多数都忽视了金融的债务属性和违约风险。当越来越多系统性的金融债务危机发生在“以创新之名”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时候,彻底暴露了这些公司拿金融当吗啡的短视。对增长的崇拜导致了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又最终导致了挪用用户资金、伤及用户利益的债务风险——<b>当这种扭曲的增长逻辑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无死角地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的时候,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全局性问题。</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16f727f816baacf611bdcdda3b464d3\" tg-width=\"553\" tg-height=\"290\"></p><p><b>那是一个“资本意志”压制“企业家精神”的时代——</b></p><p>对金融杠杆的追逐来自对“几何级增长”的普遍渴求。在大多数情形下,指数级增长对一家科技公司当然是一个符合科学和逻辑的追求——<b>前提是它的增长节奏和增长目标,被企业的创始人和企业家本身,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掌控。</b></p><p><b>而事实上,过去几年,在网约车、共享单车、智慧零售和长租公寓等领域,真正驱动“指数级增长”的并不是企业家的意志、用户需求和市场反应的结果,而是资本的意志。</b>传说中的“资本永不眠”,从没缺席过收割一个又一个他们自己强行制造的风口。在这个过程中,有被资本意志捆绑着无可奈何地往前走的企业家,也有从一开始就乔装打扮成企业家的资本玩家,更不乏资本玩家和企业家从一开始就充满默契的合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企业家精神”的胜利,都是“资本意志”压制并绑架了“企业家精神”的结果。</p><p><b>它们创造了千奇百怪、没补贴就不增长、不赚钱的“生意”</b>:乐视卖一部手机就亏几百块,但它仍然在做。无论摩拜还是ofo小黄车,骑的人越多,单次骑行亏的就越多——如果押金不变成金融杠杆的话,现金流就永远是负数。瑞幸咖啡也是建立在大量的优惠券和补贴诱导消费的基础上的,否则<a href=\"https://laohu8.com/S/SBUX\">星巴克</a>不香吗?蛋壳公寓也一样,无论它再怎么瞒着你帮你背上了债,但看上去确实是有“免租金”优惠的,要不那么“漂亮”的增长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呢?就连已经在资本意志局中逃出生天的滴滴,也是直到这两年基本摆脱了绑架之后才真正地做了点自己的事,创始人才看上去更像是一名企业家了。</p><p>当“一补贴就亏损,不补贴就没人用”变成乐视、瑞幸、ofo和蛋壳们的常态,你再怎么矫饰也很难说它是一个“理解用户需求的”和“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在其中游刃有余地套利——瑞幸和蛋壳的闪电上市,是吸取了乐视和ofo们“夜长梦多”的教训,背后的投资机构有了快速套现退出的可能——至于今后是不是造假败露和一地债务鸡毛,谁关心呢。</p><p><b>资本并不真正在意科技创新,也并不真心拥抱“市场经济”,过去几年,更多资本的意志,把一个原本可以按照市场规律科学成长的行业和一家公司,逼到一条疾速行驶的赛道上</b>,用各种竞争和各种资源催熟它,让行业变得前所未有地“内卷”,以求得自己的快速退出套现,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金钱和资源浪费——摩拜被美团收购让投资人都赚到了钱,但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大的绿色出行市场,反而制造了大量的破旧单车垃圾;瑞幸也并没有真正改变咖啡本身;蛋壳公寓更是让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变得更糟糕了。但是它们的投资人,也就是资本都赚到钱了。</p><p>“资本意志”不仅剥夺了年轻人的快乐,也扭曲了市场,剥夺了企业家的自主性和“企业家精神”。<b>我们所在的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b>,去研制芯片、去改变零售、去用数字和智能升级农业和制造业,去用自动驾驶和清洁能源改变出行,去创造世界而不是浪费资源。“企业家精神”固然需要资本的支持和加码,但一旦资本意志凌驾了企业家精神,事情就起了变化。<b>利用资本而警惕资本、节制资本,是企业家精神能够存续的前提。</b></p><p>乐视、ofo、瑞幸和蛋壳们的陆续倒掉,是虚拟经济霸凌实体经济力不从心,金融杠杆逐渐失灵,资本意志呼风唤雨能力不再的开始,也拉开了一个时代落下的帷幕。一切该结束了。新的世界该开始了。</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从乐视到ofo,从瑞幸到蛋壳,一个时代该落幕了</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从乐视到ofo,从瑞幸到蛋壳,一个时代该落幕了\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42259862\">\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b02e1edb8fd87972c9239aa3a01b9bc8);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品玩 </p>\n<p class=\"h-time\">2020-11-26 09:45</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a href=\"https://laohu8.com/S/DNK\">蛋壳公寓</a>的“暴雷”,让这个冬天更冷。</p><p>交了押金和房租的青年人被没有收到房租的房东强行驱赶,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还在蛋壳公寓的暗中操作下,背上了“锅从天上来”的租金贷。面对这一切,蛋壳官方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放任事态的扩大,制造了人道灾难,也深化了自己的危机。没人知道这一切该如何收场——<b>在经历过ofo小黄车押金和P2P信贷暴雷之后,拜蛋壳所赐,这届青年人跌落到更深重的财务陷阱里,爬出来都难。</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4da4c42310f98dc2d6b2409f7a75083\" tg-width=\"1080\" tg-height=\"607\">▲贴在墙上的要求退还租金的条幅,图片来源于网络</p><p>近两年,顶着“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思维”之名的公司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是一个事实,也是咎由自取的结果。“算法黑箱”和人脸识别是如何偷窥和掌控人们日常生活的,已经成了这些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当中的高级话题。<b>更普遍和更低级的道德和信任危机,来自那些打着“科技公司”名号的金融公司和做市公司,窃取了普通人的存款,打乱了普通人的生活,断送了青年人的希望,让贫者更无立锥之地</b>——而数量可观的明星创业者、知名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和特定的科技巨头,都参与了这个共谋。</p><p>在这个摧枯拉朽的破坏性进程中,诞生并倒下了四家具备典型命运的公司——<b>乐视、ofo、<a href=\"https://laohu8.com/S/LK\">瑞幸咖啡</a>和蛋壳公寓,它们的兴起,掩映着一个旧时代饕餮盛宴最后的疯狂;它们的倒下,推动着一个旧时代游戏规则宿命的瓦解。</b></p><p>一个时代该落幕了。</p><p><b>那是一个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带偏了”的时代</b>——</p><p>如果没有“生态化反”的“超前”互联网思维,乐视可能还在安静地研发数字电视,活得可能还不错,跟小米可能还得多干几年仗;但它就倒在了太有互联网思维,太想靠“生态化反”的虚拟概念圈很多钱,然后一招制胜上。如果对“绿色出行”真的有那么一丝丝敬畏,ofo和摩拜单车就不会忙着打融资战,用所谓“互联网”的方式把城市的每一个犄角旮旯恨不得都铺上自己的车,制造了新的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也引爆了自己的债务。如果真的想认认真真地做一杯咖啡,那么瑞幸咖啡完全应该赢得尊重,可它偏偏要宣称自己做的“其实不是咖啡”,而是“智慧零售平台”,玩儿命往互联网新零售的堆儿里扎,最后商业骗局彻底败露。如果蛋壳公寓真的如它描绘的愿景那样,为每一个初出茅庐青年人提供一个蛋壳般的空间保护,就应该真正从商业模式上尊重它的用户们,不至于让他们背负债务,颠沛流离。<b>在自己本来该做什么,实际却做了什么的问题上,这些公司错得太离谱了。</b></p><p>它们离谱就离谱在明明选择了一条实体经济的赛道,却要用互联网思维霸凌实体经济,榨取和抽空实体经济的养分和活力;而不是谦卑一点,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赋予实体经济更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事实上,这几家公司本身在技术上就乏善可陈,用数据、模型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升级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当有限,却自觉高人一等,希望用“互联网式”的运营手段和营销噱头,抬高自己的身价;掏取实体经济的用户和资源,填充自己强行构造的、虚头八脑的虚拟经济外壳,从而食人而肥。当实体经济遇到新技术和互联网,本该是一次新生;但一旦它遇到的不是技术的创新者,而是化身赋能者的噬血者,它被剥夺的将是整条生命。</p><p><b>那是一个金融和杠杆手段大行其道的时代——</b></p><p><b>正因为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霸凌,故而其无论是生存,抑或是“指数级级增长”,都势必依赖更多的金融和杠杆手段,这就导致“新型金融服务”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这些所谓的“新经济”实体当中,催生它们的增长,也侵蚀它们的肌体</b>。2016年底,乐视财务危机初现,为了给自己的“生态化反”输血,首先想到的招数就是跟地方政府合办银行;谢天谢地这个动议被地方政府婉拒,否则将酿成更大的社会性债务危机。导致ofo最终挤兑和暴雷的,也是它的押金池问题,估计哪个骑小黄车的人在当时都想象不到,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黄车里藏着一个金融陷阱,你的信用抵押成了它的违约资本。瑞幸咖啡的“金融思维”更有创意:你的咖啡机只能冲咖啡,人家瑞幸的咖啡机可以当融资租赁的标的物,从每一台自己采购的咖啡机上再榨出钱来,实乃咖啡界的一大发明。至于蛋壳公寓,在这个冬天里引发的悲剧人们都看到了——瞒着那些最怕背债的人,给他们背上小贷机构的租金贷,换取了自己的财务空间和一时的增长速度,把“金融之恶”放大到极限。</p><p><b>中国互联网公司对金融的迷恋,越来越像一个普遍症候——从顶级巨头到独角兽企业,都想涉足现金贷</b>;那些试图实现更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也都想用除了常规融资之外的金融杠杆手段当强心针。人人都看到了金融作为杠杆的撬动力,以至于他们的大多数都忽视了金融的债务属性和违约风险。当越来越多系统性的金融债务危机发生在“以创新之名”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时候,彻底暴露了这些公司拿金融当吗啡的短视。对增长的崇拜导致了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又最终导致了挪用用户资金、伤及用户利益的债务风险——<b>当这种扭曲的增长逻辑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无死角地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的时候,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全局性问题。</b></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16f727f816baacf611bdcdda3b464d3\" tg-width=\"553\" tg-height=\"290\"></p><p><b>那是一个“资本意志”压制“企业家精神”的时代——</b></p><p>对金融杠杆的追逐来自对“几何级增长”的普遍渴求。在大多数情形下,指数级增长对一家科技公司当然是一个符合科学和逻辑的追求——<b>前提是它的增长节奏和增长目标,被企业的创始人和企业家本身,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掌控。</b></p><p><b>而事实上,过去几年,在网约车、共享单车、智慧零售和长租公寓等领域,真正驱动“指数级增长”的并不是企业家的意志、用户需求和市场反应的结果,而是资本的意志。</b>传说中的“资本永不眠”,从没缺席过收割一个又一个他们自己强行制造的风口。在这个过程中,有被资本意志捆绑着无可奈何地往前走的企业家,也有从一开始就乔装打扮成企业家的资本玩家,更不乏资本玩家和企业家从一开始就充满默契的合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企业家精神”的胜利,都是“资本意志”压制并绑架了“企业家精神”的结果。</p><p><b>它们创造了千奇百怪、没补贴就不增长、不赚钱的“生意”</b>:乐视卖一部手机就亏几百块,但它仍然在做。无论摩拜还是ofo小黄车,骑的人越多,单次骑行亏的就越多——如果押金不变成金融杠杆的话,现金流就永远是负数。瑞幸咖啡也是建立在大量的优惠券和补贴诱导消费的基础上的,否则<a href=\"https://laohu8.com/S/SBUX\">星巴克</a>不香吗?蛋壳公寓也一样,无论它再怎么瞒着你帮你背上了债,但看上去确实是有“免租金”优惠的,要不那么“漂亮”的增长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呢?就连已经在资本意志局中逃出生天的滴滴,也是直到这两年基本摆脱了绑架之后才真正地做了点自己的事,创始人才看上去更像是一名企业家了。</p><p>当“一补贴就亏损,不补贴就没人用”变成乐视、瑞幸、ofo和蛋壳们的常态,你再怎么矫饰也很难说它是一个“理解用户需求的”和“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在其中游刃有余地套利——瑞幸和蛋壳的闪电上市,是吸取了乐视和ofo们“夜长梦多”的教训,背后的投资机构有了快速套现退出的可能——至于今后是不是造假败露和一地债务鸡毛,谁关心呢。</p><p><b>资本并不真正在意科技创新,也并不真心拥抱“市场经济”,过去几年,更多资本的意志,把一个原本可以按照市场规律科学成长的行业和一家公司,逼到一条疾速行驶的赛道上</b>,用各种竞争和各种资源催熟它,让行业变得前所未有地“内卷”,以求得自己的快速退出套现,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金钱和资源浪费——摩拜被美团收购让投资人都赚到了钱,但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大的绿色出行市场,反而制造了大量的破旧单车垃圾;瑞幸也并没有真正改变咖啡本身;蛋壳公寓更是让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变得更糟糕了。但是它们的投资人,也就是资本都赚到钱了。</p><p>“资本意志”不仅剥夺了年轻人的快乐,也扭曲了市场,剥夺了企业家的自主性和“企业家精神”。<b>我们所在的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b>,去研制芯片、去改变零售、去用数字和智能升级农业和制造业,去用自动驾驶和清洁能源改变出行,去创造世界而不是浪费资源。“企业家精神”固然需要资本的支持和加码,但一旦资本意志凌驾了企业家精神,事情就起了变化。<b>利用资本而警惕资本、节制资本,是企业家精神能够存续的前提。</b></p><p>乐视、ofo、瑞幸和蛋壳们的陆续倒掉,是虚拟经济霸凌实体经济力不从心,金融杠杆逐渐失灵,资本意志呼风唤雨能力不再的开始,也拉开了一个时代落下的帷幕。一切该结束了。新的世界该开始了。</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a972ba9de48d740557409d7e01843fe","relate_stocks":{"DNK":"蛋壳公寓"},"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76997707","content_text":"蛋壳公寓的“暴雷”,让这个冬天更冷。交了押金和房租的青年人被没有收到房租的房东强行驱赶,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还在蛋壳公寓的暗中操作下,背上了“锅从天上来”的租金贷。面对这一切,蛋壳官方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放任事态的扩大,制造了人道灾难,也深化了自己的危机。没人知道这一切该如何收场——在经历过ofo小黄车押金和P2P信贷暴雷之后,拜蛋壳所赐,这届青年人跌落到更深重的财务陷阱里,爬出来都难。▲贴在墙上的要求退还租金的条幅,图片来源于网络近两年,顶着“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思维”之名的公司面临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是一个事实,也是咎由自取的结果。“算法黑箱”和人脸识别是如何偷窥和掌控人们日常生活的,已经成了这些信任危机和道德质疑当中的高级话题。更普遍和更低级的道德和信任危机,来自那些打着“科技公司”名号的金融公司和做市公司,窃取了普通人的存款,打乱了普通人的生活,断送了青年人的希望,让贫者更无立锥之地——而数量可观的明星创业者、知名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和特定的科技巨头,都参与了这个共谋。在这个摧枯拉朽的破坏性进程中,诞生并倒下了四家具备典型命运的公司——乐视、ofo、瑞幸咖啡和蛋壳公寓,它们的兴起,掩映着一个旧时代饕餮盛宴最后的疯狂;它们的倒下,推动着一个旧时代游戏规则宿命的瓦解。一个时代该落幕了。那是一个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带偏了”的时代——如果没有“生态化反”的“超前”互联网思维,乐视可能还在安静地研发数字电视,活得可能还不错,跟小米可能还得多干几年仗;但它就倒在了太有互联网思维,太想靠“生态化反”的虚拟概念圈很多钱,然后一招制胜上。如果对“绿色出行”真的有那么一丝丝敬畏,ofo和摩拜单车就不会忙着打融资战,用所谓“互联网”的方式把城市的每一个犄角旮旯恨不得都铺上自己的车,制造了新的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也引爆了自己的债务。如果真的想认认真真地做一杯咖啡,那么瑞幸咖啡完全应该赢得尊重,可它偏偏要宣称自己做的“其实不是咖啡”,而是“智慧零售平台”,玩儿命往互联网新零售的堆儿里扎,最后商业骗局彻底败露。如果蛋壳公寓真的如它描绘的愿景那样,为每一个初出茅庐青年人提供一个蛋壳般的空间保护,就应该真正从商业模式上尊重它的用户们,不至于让他们背负债务,颠沛流离。在自己本来该做什么,实际却做了什么的问题上,这些公司错得太离谱了。它们离谱就离谱在明明选择了一条实体经济的赛道,却要用互联网思维霸凌实体经济,榨取和抽空实体经济的养分和活力;而不是谦卑一点,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赋予实体经济更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事实上,这几家公司本身在技术上就乏善可陈,用数据、模型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升级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当有限,却自觉高人一等,希望用“互联网式”的运营手段和营销噱头,抬高自己的身价;掏取实体经济的用户和资源,填充自己强行构造的、虚头八脑的虚拟经济外壳,从而食人而肥。当实体经济遇到新技术和互联网,本该是一次新生;但一旦它遇到的不是技术的创新者,而是化身赋能者的噬血者,它被剥夺的将是整条生命。那是一个金融和杠杆手段大行其道的时代——正因为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霸凌,故而其无论是生存,抑或是“指数级级增长”,都势必依赖更多的金融和杠杆手段,这就导致“新型金融服务”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这些所谓的“新经济”实体当中,催生它们的增长,也侵蚀它们的肌体。2016年底,乐视财务危机初现,为了给自己的“生态化反”输血,首先想到的招数就是跟地方政府合办银行;谢天谢地这个动议被地方政府婉拒,否则将酿成更大的社会性债务危机。导致ofo最终挤兑和暴雷的,也是它的押金池问题,估计哪个骑小黄车的人在当时都想象不到,一辆普普通通的小黄车里藏着一个金融陷阱,你的信用抵押成了它的违约资本。瑞幸咖啡的“金融思维”更有创意:你的咖啡机只能冲咖啡,人家瑞幸的咖啡机可以当融资租赁的标的物,从每一台自己采购的咖啡机上再榨出钱来,实乃咖啡界的一大发明。至于蛋壳公寓,在这个冬天里引发的悲剧人们都看到了——瞒着那些最怕背债的人,给他们背上小贷机构的租金贷,换取了自己的财务空间和一时的增长速度,把“金融之恶”放大到极限。中国互联网公司对金融的迷恋,越来越像一个普遍症候——从顶级巨头到独角兽企业,都想涉足现金贷;那些试图实现更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也都想用除了常规融资之外的金融杠杆手段当强心针。人人都看到了金融作为杠杆的撬动力,以至于他们的大多数都忽视了金融的债务属性和违约风险。当越来越多系统性的金融债务危机发生在“以创新之名”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时候,彻底暴露了这些公司拿金融当吗啡的短视。对增长的崇拜导致了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对金融杠杆的依赖又最终导致了挪用用户资金、伤及用户利益的债务风险——当这种扭曲的增长逻辑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无死角地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的时候,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全局性问题。那是一个“资本意志”压制“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对金融杠杆的追逐来自对“几何级增长”的普遍渴求。在大多数情形下,指数级增长对一家科技公司当然是一个符合科学和逻辑的追求——前提是它的增长节奏和增长目标,被企业的创始人和企业家本身,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掌控。而事实上,过去几年,在网约车、共享单车、智慧零售和长租公寓等领域,真正驱动“指数级增长”的并不是企业家的意志、用户需求和市场反应的结果,而是资本的意志。传说中的“资本永不眠”,从没缺席过收割一个又一个他们自己强行制造的风口。在这个过程中,有被资本意志捆绑着无可奈何地往前走的企业家,也有从一开始就乔装打扮成企业家的资本玩家,更不乏资本玩家和企业家从一开始就充满默契的合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企业家精神”的胜利,都是“资本意志”压制并绑架了“企业家精神”的结果。它们创造了千奇百怪、没补贴就不增长、不赚钱的“生意”:乐视卖一部手机就亏几百块,但它仍然在做。无论摩拜还是ofo小黄车,骑的人越多,单次骑行亏的就越多——如果押金不变成金融杠杆的话,现金流就永远是负数。瑞幸咖啡也是建立在大量的优惠券和补贴诱导消费的基础上的,否则星巴克不香吗?蛋壳公寓也一样,无论它再怎么瞒着你帮你背上了债,但看上去确实是有“免租金”优惠的,要不那么“漂亮”的增长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呢?就连已经在资本意志局中逃出生天的滴滴,也是直到这两年基本摆脱了绑架之后才真正地做了点自己的事,创始人才看上去更像是一名企业家了。当“一补贴就亏损,不补贴就没人用”变成乐视、瑞幸、ofo和蛋壳们的常态,你再怎么矫饰也很难说它是一个“理解用户需求的”和“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在其中游刃有余地套利——瑞幸和蛋壳的闪电上市,是吸取了乐视和ofo们“夜长梦多”的教训,背后的投资机构有了快速套现退出的可能——至于今后是不是造假败露和一地债务鸡毛,谁关心呢。资本并不真正在意科技创新,也并不真心拥抱“市场经济”,过去几年,更多资本的意志,把一个原本可以按照市场规律科学成长的行业和一家公司,逼到一条疾速行驶的赛道上,用各种竞争和各种资源催熟它,让行业变得前所未有地“内卷”,以求得自己的快速退出套现,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金钱和资源浪费——摩拜被美团收购让投资人都赚到了钱,但并没有带来一个更大的绿色出行市场,反而制造了大量的破旧单车垃圾;瑞幸也并没有真正改变咖啡本身;蛋壳公寓更是让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变得更糟糕了。但是它们的投资人,也就是资本都赚到钱了。“资本意志”不仅剥夺了年轻人的快乐,也扭曲了市场,剥夺了企业家的自主性和“企业家精神”。我们所在的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去研制芯片、去改变零售、去用数字和智能升级农业和制造业,去用自动驾驶和清洁能源改变出行,去创造世界而不是浪费资源。“企业家精神”固然需要资本的支持和加码,但一旦资本意志凌驾了企业家精神,事情就起了变化。利用资本而警惕资本、节制资本,是企业家精神能够存续的前提。乐视、ofo、瑞幸和蛋壳们的陆续倒掉,是虚拟经济霸凌实体经济力不从心,金融杠杆逐渐失灵,资本意志呼风唤雨能力不再的开始,也拉开了一个时代落下的帷幕。一切该结束了。新的世界该开始了。","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DNK":0.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06602688,"gmtCreate":1604368986444,"gmtModify":1703832704438,"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经济下行时,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listText":"经济下行时,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text":"经济下行时,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4,"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06602688","repostId":"2080932868","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3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54950196553021","authorId":"3554950196553021","name":"亦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c1e75bd5b034b7c383e247d6badcbcf","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dStr":"3554950196553021","authorIdStr":"3554950196553021"},"content":"同意,另外如果不是这次国内疫情的快速控制,蚂蚁金服可能就要第一次趟雷区了。","text":"同意,另外如果不是这次国内疫情的快速控制,蚂蚁金服可能就要第一次趟雷区了。","html":"同意,另外如果不是这次国内疫情的快速控制,蚂蚁金服可能就要第一次趟雷区了。"}],"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10115333,"gmtCreate":1575651592022,"gmtModify":170472988337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authorId":"3508809496105701","name":"估值坑人","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08809496105701","authorIdStr":"3508809496105701"},"themes":[],"htmlText":"1亿变10亿,跟100亿变1000亿,我们不一样。小编数学体育老师教的。","listText":"1亿变10亿,跟100亿变1000亿,我们不一样。小编数学体育老师教的。","text":"1亿变10亿,跟100亿变1000亿,我们不一样。小编数学体育老师教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10115333","repostId":"1121457670","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27667803686145","authorId":"3527667803686145","name":"社区成长助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b7c7106b5c0c8b0037faa67439d898f","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527667803686145","authorIdStr":"3527667803686145"},"content":"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虎妞已给你送上100虎币,请前往商城领取哦; 希望更多虎友看到您的帖子,可以尝试用$关联相关股票,或者发布在相关话题下面。 此外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这里有一份老虎社区创作指引给到您,希望能对您有帮助!","text":"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虎妞已给你送上100虎币,请前往商城领取哦; 希望更多虎友看到您的帖子,可以尝试用$关联相关股票,或者发布在相关话题下面。 此外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这里有一份老虎社区创作指引给到您,希望能对您有帮助!","html":"终于等到了您的初发帖[比心],虎妞已给你送上100虎币,请前往商城领取哦; 希望更多虎友看到您的帖子,可以尝试用$关联相关股票,或者发布在相关话题下面。 此外如果您想创作优质文章,这里有一份老虎社区创作指引给到您,希望能对您有帮助!"}],"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