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同学

爱看分析报告 热爱行业研究

IP属地:江苏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7-18

      一场直播,竟然烧了几千万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主播们也太卷了!》,里面提到直播带货越来越卷了。但是我也没想到,直播带货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17号也就是上周日,趣店CEO罗敏在抖音直播间联合贾乃亮卖自家的预制菜,为了这场直播,趣店可以说是不惜血本。 根据统计,前期的宣传就在微博抽了500台iPhone13,直播过程中又在直播间送了1000台,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价值超过750w,如果加上贾乃亮的出场费,和直播间定价一分钱的预制菜,固定成本就超过千万。 另外有人说,为了这次直播,趣店买流量就花了超过3000万。 天价成本也确实把带货效果拉满。这次直播累计产生的交易额有足足 2.4 亿,一举超越了前段时间爆火的东方甄选,趣店的股价也跟着涨了10%。 看起来,趣店不止学到了 CEO 带货,流量支撑股价这两个现在流行的玩法,还把互联网烧钱获客那一套打法带到了直播带货行业。 那么烧钱带货会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让我们薅羊毛吗?从逻辑上讲,这种可能性不大。 1.隔行如隔山 在过去的互联网行业,烧钱补贴获客确实是一套百试不爽的打法。 但是放到趣店当前主营的预制菜行业,这么做未必有用。因为互联网行业是平台经济,边际收益极高,当一个平台获得市场主导地位的时候,依靠马太效应就可以躺赢。 但预制菜是完全不同的逻辑,更接近实体行业,边际收益递减的速度远大于互联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身边朋友都在用微信的时候,你必须用微信才能融入他们。但是当你点外卖的时候,未必会和朋友选同一家店。 所以预制菜行业不可能存在垄断,大家总是有太多的备胎可以选。烧钱能换来一时的数据,却不能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 况且现在互联网行业都在降本增效,抛弃过去的补贴打法,烧钱带货又能走多远? 2.罗敏是个赌徒 这里的赌徒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说这个人喜欢冒险,行动力强,而且敢于下注。 罗敏做趣店起家时做的是校园贷,但是因为潜在的金融风险,很快就挨了铁拳
      2.74万评论
      举报
      一场直播,竟然烧了几千万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7-05

      水真TM深啊!

      因为以前做过程序员,后面又一直在互联网行业,所以一直比较关注脱发和植发的消息。 前两天看见一个新闻,6 月底大麦植发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有希望成为雍禾医疗之后的植发第二股。 按理说这没啥稀奇的。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看,2020年底的时候,我国有脱发问题的人已经超过 2.5 亿,植发人均单价3-6w,这么庞大的潜在客户和这么高的客单价,未来再跑出几个上市公司也是有可能的。 但我翻了大麦植发的招股书和相关的行业资料以后,发现市场确实大,但这一行的水也是真的深,让我大开眼界。 1.植发其实不赚钱 这个不赚钱是相对的。从毛利来看,植发的利润高的一塌糊涂。 刚刚上市的大麦植发近三年毛利率分别是79.8%,75.96%和70.9%,是房地产的好几倍,和白酒在一个水平。 但是这么高的毛利下,大麦的净利润率一直不超过两位数,相差甚远。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营销费用实在太高。大麦近三年的营销费用分别占年总收入的 67%,52%和 50%,非常夸张。 之所以要花那么多钱来营销,是因为植发行业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很难产生复购。 如果植发有效果,那么未来几年客户肯定就不会上门;如果植发没效果,那就不是上不上门的问题了,还会被客户起诉虚假宣传,最后要退款道歉,还可能面对行政处罚,过去几年类似的事情已经出现了很多次。 所以不管植发有没有效果,植发的客户都是一次性的,企业想有生意必须持续做营销,一直拉新,所以就形成了毛利润极高但不赚钱的现象。 2.研发成本极低 上面说了,植发的毛利超过 7 成,这是站在企业立场上的说法。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那就是花了 7 成的冤枉钱。 看大麦植发的平均交易额近三年分别是 30000 , 25800 和 24700。如果按这样算的话,实际植发的成本平均不过万。 不是说企业不该毛利高,而是说植发价格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果将来有一家植发机构找到更好的
      2.67万评论
      举报
      水真TM深啊!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6-29

      别再吸年轻人的血了!

      内容转载自一本黑(ID:darkinsider)。最近这段时间yq真是反反复复,这两天好像又有点yq发作的苗头。刚从三月那波缓过来没多久,这会可能又要严峻起来了。前前后后,细数起来,yq也快影响了我们三年左右的时间。三年里,受yq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倒闭的倒闭,苟且偷生的苟且偷生……如今,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一个行业居然还能“趁你病要你命”。大家都应该知道我想说啥了吧?没错,就是那些专tm吃人血馒头的长租平台。有一位刚迈入职场一年的哥们,就在长租平台上经历了这样一次遭遇。去年,他在著名常住平台某如上以3590元的价格,租下了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单元房里的一间主卧。租约为期一年,一年后需要重新签订。主卧不大,但考虑到这是寸土寸金的朝阳,以及某如的品牌力,这个价格也似乎说得过去。很快,一年时间就过去了,转眼就来到了需要重新签订租约的时候。这哥们也从旁人的嘴里听到,某如是有“涨租”情况的。于是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也咨询过了某如管家。得到的答复是大概会涨3个点左右。哥们一考虑,3个点嘛,也还算正常,也没往心里去。可当新租约签订的当天,他看着租约上的新租金,顿时傻了眼。租金从原本的3590元,一下子涨到了4190元。也就是说,足足涨了600元。这和管家当时说的3个点,简直天差地别。这哥们表示不能接受,立刻找到管家理论。可管家却说这是总部的安排,他也没有办法。最后这哥们只能在其他平台上再找房源,虽然最后也能寻找到合适的房源。可价格,也没比某如便宜多少。类似像这样的事情,网上闹得比较凶的,还有另一例。这一位老哥也是在北京租房子的,面临的遭遇和上一位哥们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可这位老哥,在与管家对质的的时候,可就强硬多了。他坚决不同意平台接近12个点的租金涨幅,并且有着很强烈的换平台的意愿。对接他的管家一听,这老哥意愿这么强烈,立马表示自己可以给他特殊对待。几百元的涨价,就这样在
      2.77万评论
      举报
      别再吸年轻人的血了!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6-21

      作恶的成本太低了

      2019年年底离职,2020年五月份正式开始接触婚恋行业到现在,差不多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里,认识到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对婚恋行业的慢慢深入了解,渐渐的对这个行业有了很多的看法。 对我冲击最大的,就是我发现在这个行业:作恶的成本太低了。 接下来要说,算是传统线下婚恋店的一些内幕吧: 1、 我自己的平台会有很多的优质的嘉宾信息和照片,我们会同步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有人想要认识,我们会去做牵线赚个牵线费用。 而很多机构和平台,自己本身没有优质资源,甚至压根没有资源,他也想赚钱,怎么整?他就盗取别人的信息,要不从小红书盗照片,要不从其他的平台盗照片,然后编造用户信息,博人眼球。 什么资产千万、资产过亿大哥,年入千万大哥,模特找年薪千万大哥,各种各样的用户资料都编出来了。 他们信息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完全是捏造的信息。 但是这些博眼球的内容能够吸引来大量的人来观看,这些人并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假的。 然后被大量的引流,交钱。 然后如果太傻的人,还会被骗到线下婚恋门店,有人会觉得奇怪,为啥会被骗到线下的婚恋门店呢? 很简单啊,人家说这个优质的妹子或者大哥,他是我们的门店会员,为了保证真诚相亲,保证真实性,只有到店做过信息认证才能帮你牵线的。 你说,这特么多扯淡,你发的一个假信息,你跟我说真诚相亲。 如果你到了线下门店,那么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2、 也许你听过珍爱网、世纪佳缘,你甚至听过他们的很多负面的信息。 大部分的婚恋店的运营模式都是参考的这两家,为啥呢?因为开婚恋店的,十个里面有九个之前就是这俩平台出去创业的。 那么接着上面那个第一个点说。 当你到了线下门店的时候,销售会跟你聊天聊半天,把你摸透,了解你的财产、你的性格特点、你的物质消费情况、你的情感史、你的家庭父母情况。 你会说为什么我要说这么多?废话,你是来找对象的话,你把这些讲出来销售是为了帮你更好的找对象(更好的收割你啊
      2.63万6
      举报
      作恶的成本太低了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6-10

      气到发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啊?!

      周五晚上,准备吃了饭回家的,结果无意中看到了热搜,看到了唐山那段视频。气的手抖,气的说不出话,气的吃不下饭。我一定要写下这件事情,我希望法律能够严惩这些**!如果不严惩,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同意。两个女孩在外面吃饭,中途被男人调戏,女孩进行反抗之后,男人动手,结果男人同桌的朋友也过来了!但是,竟然不是劝阻和道歉,而是一起来打女孩!!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围殴一个弱小的女孩,先是在店里打,然后拖到店外面殴打,最后到了摄像头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殴打方式极其可怕,拳打脚踢,直接用脚踢头、摔板凳!打的女孩头破血流!!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才能做出来的事情?!!我想上传这段视频,但是失败了。我只想问女孩犯了什么错?只是去吃了个饭。女孩犯了什么错?只是在被骚扰的时候自我保护。女孩犯了什么错?不,女孩没有任何错!但是这几个五大三粗的**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得到,却想要女孩的命!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养着这几个废物**!我只希望一定一定一定要严惩这几个人,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而不是只是简单的判罚!请让所有人看到那不是能承受的代价!
      2.59万5
      举报
      气到发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啊?!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5-27

      教科书里藏着阴谋

      不是亲身经历,想都不敢想:给小学生用的教材,竟然在有朝一日会因为内容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果现在还有对这件事不知情的朋友,我放几张图,你就明白了。 比如,很多小男孩的裤裆会有奇怪的凸起。 比如,开朗活泼的小学女孩变成了兔女郎。 再比如,做游戏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把内裤露出来呢? 甚至国旗都是错的。 小孩子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门道道很正常,但我相信身为你我的成年人,多少能明白这图有些不对劲。 不仅仅是插画中的人物长相丑陋、引人不适,而且一些奇怪的暗示内容频繁出现在插图中,让人很难不去怀疑作者的居心不正。 细思极恐的是,这个教材自从通过审定以来,已经用了超过十年。 也就是说,这个教材,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甚至更多。 风波起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时间回应,将会重新绘制插图,更新教材,举一反三,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但是大家的争议点根本不在这上面,大家争议的是,把小学生课本的插画画成这样,到底是技术水平不过关,还是被境外势力渗透的阴谋?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小学生课本里会有这么多的插图和彩绘? 这是由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直观形象思维仍然在思维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过家长的肯定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往往对文字不感兴趣,却对各种色彩缤纷的插图兴致勃勃。 因为图画,最能够直观形象地去表达文字的意思,让学生抓取到关键信息。我相信80/90后这两代很多人都学过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而这首歌的教材里面,则配着一幅清新明亮的插图,彼时的我还不知道这是北京的北海公园,但是我已经被图中所描绘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 阳光、绿树、碧湖、红砖和绿瓦,还有船上快乐的学生和老师,我真羡慕他们,我也想在未来,尝试一下这种生活。 不经意间,一颗希望
      2.87万6
      举报
      教科书里藏着阴谋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5-25

      无数有钱人最后一贫如洗

      上一篇文章被喷了,喷的还挺厉害,有不少人骂我是五十万、美狗。 事实上文章最后我写了,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另外一个挺有名的大咖,可是又有几个人关心呢? 还是多读读书吧。 今天给大家写的,来自于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的一段,叔本华的地位,我想不必多说。这一段,其实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为什么很多人能赚挺多钱,却最终一贫如洗? 以下是叔本华所写的正文。 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人,更不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 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 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 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他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的机会让他发了财,他会将之视为巨大的盈余,就该用来享受或浪费。即使钱花光了,他最多不过是打回原形,跟以前一样,还省事了呢! 就像莎士比亚在他的《亨利六世》中所说,“乞儿得马,骑死方罢,是否属实,有待查证。”可以说这一类人,对命运也好,对自己的能力也罢,都有着全身心的略显过度的信任。 与那些天生有钱的人不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贫穷是个怎么都爬不出来的无底洞,就算再次陷入贫困,他们只会认为那就从头开始,打场翻身仗就好。 人类天性中的这种特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婚前出身贫寒的女性,比起那些给丈夫带了一大笔嫁妆的女性,通常有着更多欲求,更容易挥霍浪费。 生活初始,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可以不必辛苦劳作而舒服的生活着。 就算拥有的只够自己这样生活,并不能顾及全家人,这也是一项不可小觑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贫穷这项慢性疾病免疫,意味着从普罗大众天然的命运,也就是从事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唯有得到上天如此眷顾的人,才可以说是生来自由的人,是他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主人,能够在
      2.88万5
      举报
      无数有钱人最后一贫如洗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5-16

      李嘉诚也救不了房地产啊...

      2021年下半年后,恒大轻轻地开启了房地产暴雷的大幕,从此,整个市场就像被点燃的鞭炮一样,你一家我一家,彻底停不下来。 恒大爆炸后,大家还觉得其他房企问题不大,所以21年下半年的购房的热情只是微微受挫,经过短暂的阵痛后,市场又迎来了一次小回暖。 当时老八所在的二线城市,不少偏郊区的新房都开始了主动降价模式,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快速回款,缓解资金链的压力。 这种降价模式在刚祭出来的时候,你别说还真的很好用,南昌某本土开发商的期房直降2000后,排队购房的人几乎挤满了一条街。 现在回望2021年下半年,虽然只过去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却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2022,疫情又来了,来的更加严峻,许多城市几乎停摆,在这种反复疫情的冲击下,商业、民生、工业…几乎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开始变得凋敝和困难。 收入降了、工作没了、业绩压力加大了,这可能是许多人在2022年最深刻的体会。事实也如此,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GDP的增速只有4.8%,显著低于全年目标5.5%. 而当生活中方方面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越积越大,最后终于传导到了房地产这个巨无霸产业—在经济的下行中,它像一个摇摇欲坠的巨人,好像只待一阵狂风,好让他轰然倒下。 只是,有人不希望它倒下,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在拉扯它、扶着它,就算死,也要站着死。 数据统计,2022年深圳楼市第一季度二手房网签成交套数为3546,月均成交套数为1182,连续三个月二手房住宅网签数据在1000套左右徘徊。 而2022年1月-4月的TOP100房企销售均值为212.2亿元,同比去年下降了50.2%,这里面销售额超过千亿的房企只有3家,而去年这个数字还有9家. 超百亿的房企就更惨了只剩下57家,比去年整整是少了46家。 世贸、奥园、中梁、新力、佳兆业…这些大大小小,曾经风光无限的房企,要么信托延期,要么出售旗下资产和股份,加速回
      2.67万评论
      举报
      李嘉诚也救不了房地产啊...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5-10

      郑州大学女学生,真会玩

      疫情防控到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阶段。 一方面,是动不动就冒出来的感染病例和零星散发病例,一不小心就会死灰复燃,大范围传播;而另一方面,则是在人群之中出现的麻痹、厌战、侥幸和松劲的心态。 确实是累了,从19年末到现在,马上整整三年,来来回回,反复横跳,许多人被困在城市中长达数月甚至半年,许多小微企业濒临倒闭,许多人在疫情中失去了工作。。 我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发自内心的恨疫情,当然,发了国难财的除外。 我经常在各种互联网媒体中浏览,也可以感知到社会整体对疫情防控的态度:早就没有了当时的紧张和重视,转而变成了调侃、麻痹,甚至反对。许多人在抖音、微博的评论区中,辩论动态清零和共存孰是孰非、基层防疫的不当之处,十分热闹。 但其实,就现在这个阶段,把防疫工作仅仅看做是防疫的这种思想,十分的搞笑。你会看到,一个支持动态清零的人,会在自己小区封了之后,转而支持共存,开始批评体制。 同样,一个支持共存的人,可能在自己的城市陷落之后,出现焦虑、恐慌,开始在网上埋怨那些传播病毒到自己城市的「小阳人」,诅咒这些不幸感染的患者,甚至给他们扣上境外势力的帽子。 因为本质上这些人没有思想,他们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就是是否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像无根的草一样,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只是我没想到,这种事在双一流大学、211高校里,竟然也能发生。 5月6日,郑州发布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关于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处理通报,其中一名20岁的病例王某某,不仅私自违法防疫规定外出,而且故意隐瞒行程,进出饭店不扫码,最终被确诊新冠肺炎。 而伴随着这个消息发布的同一天,另一则消息也在郑州同城圈里爆炸开来:郑州大学南校区上千名学生被隔离,而这名20岁的王某某,正是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她的确诊历史: 五一黄金周,封校已久的大学生王某,再也无法压抑这种寂寞,于是决定翻墙与男朋友狠狠约会一下(翻墙
      4,976评论
      举报
      郑州大学女学生,真会玩
    • 路人甲同学路人甲同学
      ·2022-05-07

      马斯克新言论:世界可能是个电脑游戏

      疫情在家无聊,看了几部片子,其中一部是网飞新上映的纪录片《回到太空》,主角大家也熟悉,就是经常上新闻的马斯克。 纪录片看完,不说热血沸腾,但也有那种为人类文明而赞叹的波澜—冲上无垠的太空,摆脱这片囹圄的限制,想想就让人神往。 趁着这股劲,又在某站上搜了一些马斯克的访谈和演讲,没想到,还挺有意思的。 美国红人Joe Rogan有一档叫《The Joe Rogan Experience》的节目专门邀请各界社会名流,畅谈各种大事,某一期,就邀请到了马斯克作为嘉宾。 而在这一期,马斯克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论断:人类极有可能生活在更高文明模拟的矩阵游戏中。 时长两个半小时的播客中,马斯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坚信「我们为什么活在模拟(simulation)中」,认为人类文明很可能与游戏一样,都是许多模拟文明中的一部分。 其实,马斯克这么说,并非单纯的嘴炮。 马斯克的“矩阵模拟假设(Matrix-style simulation)”理论是根据宇宙已经存在138亿年的事实而提出来的。 由于这个宇宙已有将近140亿年的历史,而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才不到一万年,所以这段时间足够其他文明兴起。他相信,更古老的文明很有可能是我们的造物主,并将现实生活比作是过去数十年间游戏的进步。 从统计学角度看,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文明,而且他们找到了非常可信的模拟方法。这种情况一旦存在,那么他们建立自己的虚拟多重空间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就像低维度的生物无法理解高维度的生物一样,他们是如何创造的,我们无法想象,因为人类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基础上,我们很难去突破。 其实,从我们人类图形技术的进步,也能反映出虚拟世界的发展。 40年前,我们发明了电子游戏《Pong》,就是两个矩形和一个点。这就是游戏的开始。 而现在,我们有了3D模拟,超拟真的虚幻引擎,以及几百万人的在线游戏。而技术仍在发展,
      6,844评论
      举报
      马斯克新言论:世界可能是个电脑游戏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