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洞察

硅谷第一科技媒体,专注报道全球创业公司、科技创新、行业趋势

IP属地:未知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4-24

      韩厂研发出全新控制器,可在元宇宙空间内感受虚拟触觉

      " 距进入元宇宙就差突破性的临门一脚。 编辑| Light 出品 | 科技智谷 人类每次技术大爆炸必然都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变。例如电话的出现直接打破了原本世界空间上的壁障,并且还间接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甚至战争;再比如互联网的普及,它不仅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而且还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于是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开始数字化,地球村真的来了。 而当今无疑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技术爆炸,区块链、云计算、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如泉涌现,这也必然带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元宇宙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类比移动互联网对PC互联网的升级,元宇宙可能比移动互联网拥有更多维度的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与融合,不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目前问题出就出在我们还未撬开元宇宙的大门,一方面是内容的匮乏,即便能够进入虚拟世界里面也无法与现实一一匹配;而另一方面则是硬件问题,例如当前的显示头盔太过笨重不方便使用等,当然最尖锐的问题还是在于交互的不完善,除了视觉与听觉外,触觉几乎没有,这让人们距进入元宇宙还差临门一脚。 当然各大科技公司仍是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的。近期,据外媒报道,韩国尖端研究所开发出了全新控制器 SpinOcchio,可以让玩家在元宇宙空间内感受虚拟触觉,体验你与数据世界更亲密的接触;而在此之前,Meta(前Facebook)旗下的Reality实验室也对外展示过一款AR/VR原型触觉手套,那么当前虚拟触觉已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它的出现又对元宇宙有作用呢? 01 困在实验室的虚拟触觉 我们先来看看韩国研制的触觉控制器SpinOcchio(Spin用于旋转机构,Occhio代表意大利语单词“眼睛”),SpinOcchio 是由韩国尖端研究所 MAKinteract 实验室开发的新产品,搭载的新技术可以让虚拟现实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尽可能逼真地
      4,4625
      举报
      韩厂研发出全新控制器,可在元宇宙空间内感受虚拟触觉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4-23

      小扎真扎心,Meta要开始收“元宇宙税”了

      " Meta至高要抽取 47.5%的佣金。 编译| Light 出品 | 科技智谷 Meta最终还是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近日,Meta (原Facebook)在博客中宣布,将在旗下的元宇宙平台 Horizon Worlds 里测试一系列新工具,帮助一部分创作者在平台上出售数字资产,不过Meta会从创作者的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其中 WEB 端、移动端的用户,Meta 将从中抽取 25% 的佣金,而对于通过 Oculus VR头显进入的用户,Meta要抽取高达 47.5% 的佣金。 Meta在博客发出之后立刻引来了一众吃瓜群众与开发者的热潮。其实,平台对软件开发者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在行业中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例如苹果与谷歌其应用商店都会拿走15%-25%不等的佣金,国内的硬核联盟也会抽取40%的佣金,可近50%的佣金在行业中也是鲜有耳闻,更何况当前 Horizon Worlds并不像App Store、GooglePlay那样,能够为开发者提供一系列丰富的服务,元宇宙税现在该收吗? 01 襁褓中的元宇宙 2021年无疑是元宇宙元年,其爆发的强度和市场的响应速度,远高于互联网最初出现时的景象。一方面,从“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将元宇宙概念写入其招股说明书,打响元宇宙第一枪,到大小企业纷纷入局,再到Facebook宣布其正式更名为“Meta”,元宇宙相关的企业们将元宇宙热度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一些知名机构和消费者也对元宇宙的应用提供了积极的反馈信号,加州伯克利大学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元宇宙中复刻了整个校园,虚拟毕业生们在里面合影留念;中国的抖音平台,虚拟人柳夜熙在“美妆+虚拟偶像+元宇宙”等概念的加持下爆火…… 但是,元宇宙在2022年仍是襁褓中的婴儿,仍有五大问题需待解决。第一是连接入口问题,目前人们进入元宇宙的途径仍以穿戴设备和人机交互为主
      3,585评论
      举报
      小扎真扎心,Meta要开始收“元宇宙税”了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31

      双芯片技术能帮助华为破局芯片围城吗?

      " 作为一项过渡性技术方案,双芯片技术并不低端,苹果也在用。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一转眼,华为已经被美国制裁了4年多了。 3月28日,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如期举行,孟晚舟回国后的首次亮相也非常激动人心,她作为华为首席财务官向外界报告了华为去年的财务情况。 总体来看,华为经营稳健,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 而对于用户而言,过去一年对华为最直观的印象,应该就是HarmonyOS 。 据华为方面数据,2021年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数已经超过2.2 亿,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已有1900 多家生态合作伙伴,鸿蒙智联认证产品种类超过4500个。如今的HarmonyOS,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设备生态和应用服务生态。 不过,再亮眼的HarmonyOS数据也无法掩盖缺芯的落寞。在财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解决芯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漫长过程。未来我们的芯片方案可能采用多核结构,以提升芯片性能。” 轮值董事长的这句话,将坊间争论已久的“双芯片技术”再次摆上了台面。 01 双芯片技术是什么 双芯片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过渡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顶尖的后期封装技术,将两个制程不那么先进的芯片“叠加”在一起,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双芯片不代表物理层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修改了设计逻辑和封装工艺,将双层芯片的技术做到低端制程,高端性能。 虽然双芯片是过渡性技术,但它并不低端。号称目前最强的高性能PC芯片——苹果M1 Ultra,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在M1 Ultra诞生之前,苹果的高端PC芯片分别是M1 Pro和M1 Max。苹果借助M1 Max中隐藏的芯片互连模块,通过Ultra Fushion封装架构把两块M1 Max芯片合二为一,就成了M1 Ultra。 M1 U
      3,277评论
      举报
      双芯片技术能帮助华为破局芯片围城吗?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30

      阿里巴巴领投AR眼镜制造商Nreal,元宇宙赛道迎来新的重量级玩家

      " 继字节跳动之后,阿里巴巴和腾讯开始布局AR。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虚拟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融入真实世界。 毫无疑问,元宇宙已经到来并且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摩根大通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元宇宙是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机会,有可能会逐渐影响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因此,陷入增长瓶颈的科技巨头们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3月30日,全球领先的AR科技公司Nreal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据悉,本轮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增加研发支出,拓宽多元化应用场景,并加速市场拓展。 业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投资Nreal的核心原因在于,希望借此搭上元宇宙这辆快车。 01 AR公司Nreal AR被视为所谓的元宇宙的关键技术。虽然元宇宙还没有准确的官方定义,但它主要与人们可能在其中工作和玩耍的虚拟世界有关,AR便是访问元宇宙的一种方式。 专注于AR领域的Nreal成立于2017年1月,它深耕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一家具备创新精神的年轻企业。 Nreal的官网介绍称,利用AR技术,可以将增强后的数字图像叠加在现实世界上。基于此,用户可以佩戴Nreal的两款眼镜产品,Light或Air,以访问游戏或电影等AR应用程序。 为了丰富内容体验度,Nreal与流媒体服务商Cinedigm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Cinedigm能够提供原创内容和频道,以提升Nreal Light的吸引力。用户可以在一个虚拟高清屏幕上观看他们的节目,同时在最多两个相邻的虚拟屏幕上进行多任务处理。 事实上,正如Light或Air的名字那样,Nreal所开发的AR眼镜核心优势是轻便。Nreal认为,在AR技术指数级加速进步的当下,更小、更紧凑的AR设备将是未来的主流,因为它能创造一种与日常佩戴的太阳镜没有区别形式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据悉,Nreal Air配备了色彩密度很高,刷新率高达90
      4,152评论
      举报
      阿里巴巴领投AR眼镜制造商Nreal,元宇宙赛道迎来新的重量级玩家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9

      Figma断供大疆引发的思考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美国知名UI界面设计软件Figma 断供大疆的消息迅速出圈,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震动。 归根结底,大疆遭到Figma断供,是因为美国的制裁。2020年末,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将大疆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开始对大疆出口美国的产品实行“管制”。 因此,除了大疆之外,所有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公司,都将无法继续使用Figma。好消息是,设计圈内人士表示,Figma并非不可替代,国内的MasteGO、Pixso、sDesign等软件已经开始发力,争取早日完成对Figma的替代。 单看这件事本身,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这件事之所以能引发轰动,是因为以前美国的制裁很少精确到软件设计这么小的领域。如果把之前的制裁比作大炮,那这一次的制裁就像匕首,不会伤及你的根基,但会让你很不好受。 01 国产软件获得补位的机会 经常使用Figma的读者都清楚,不仅仅是Figma,国内的很多软件都偏向于应用层,基础软件大部分是使用国外的。再精确点,有大概80%都是用的美国软件。 拿操作系统来说,几大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都是美国的,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5%;数据库软件(MSSQL、MySQL、Orcal、DB2)也都是国外的,合起来市场份额超过93%;其他的应用软件,也同样依赖国外,例如大学里使用的Matlab、办公的Office、做游戏用的unity3d 、制图用的Adobe系列等等等等。 几乎可以说,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是空白的。 回到Figma本身来说,Figma主要是用来做图形和AI交互的软件。比如,你平常用的APP,在被开发出来之前,UI工程师会先用Figma做出使用界面,你能看,也能点击,但因为只是界面,所以点击后没有任何反应。到这一步之后,软件开发工程师会根据界面开发出真正的APP。 在整个开发过程
      5,113评论
      举报
      Figma断供大疆引发的思考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8

      2D图像转3D仅需5秒,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有救了?

      " 从5分钟到5秒钟。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75年前,宝丽来相机拍摄出第一张即时照片,是人类第一次以逼真的二维图像快速捕捉三维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相反的工作,力求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静止图像的集合变成数字3D场景。 在本周的春季图形技术大会(GTC)上,Nvidia展示了一种新的逆渲染方法(Instant NeRF)——从少量2D图像中重建3D场景。逆向渲染使用AI来模拟现实世界里的光线,基于Nvidia Research团队开发的技术,让渲染过程极大地缩短,几乎可以说是立即发生。 事实上,在2D转3D的相关领域,Nvidia一直在尝试技术突破,致力于推出更强大的工具来完成这一过程。但即使是Nvidia这样的行业领先公司,即时渲染3D也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技术挑战。 这更凸显出Instant NeRF的来之不易。关于这一成就,谷歌科学家Jon Barron在推特上表示:18个月前,训练NeRF还需要5小时;2个月前,训练NeRF最快也需要5分钟;就在近日,基于英伟达的最新技术,训练NeRF最快也需要5秒! 01 Instant NeRF的技术原理 据了解,Nvidia能够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一种被称作多分辨率哈希编码(Multiresolution Hash Encoding)的技术。在一篇论文《基于多分辨率哈希编码的即时神经图形基元》中,Nvidia对这一新技术做了详细说明。 Nvidia表示:“计算机图形基元基本上由有关外观的各项参数的数学函数表示。参数的数学计算结果对于视觉保真度至关重要。”言下之意是,Nvidia希望在保持速度和数学函数紧凑度的同时,还能捕获高频、局部的图形细节。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Nvidia采用了多分辨率哈希编码技术。据Nvidia称,该技术有着自适应性和高效性两大特性。函数内部只有
      6,119评论
      举报
      2D图像转3D仅需5秒,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有救了?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7

      移植猪脑细胞有助于治疗帕金森,而且不会因此变蠢

      " 猪的全身都是宝。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全世界大概有200万人需要**。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2万人在等待**,而能够成功进行的手术仅有3万多例。在中国,每年有30万人苦苦等待着**来续命,但只有约1万左右的移植手术可以实施,供需比不足1:30。这种悬殊的供需落差,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几十人在漫长的等待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制出人体可接受的人造器官。试想,未来会不会有一座“器官工厂”,可以像生产肉制品那样“量产”器官,供给人类进行**?这或许不是天方夜谭,只不过,器官并非人类凭空造出来的,而是在猪器官的基础上改进来的。 从移植猪心、猪肾、再到猪的脑细胞,毫不夸张地说,“猪的全身都是宝”。 01 为何是猪? 猪器官在解剖学、生理学等指标上都接近人体器官,被认为是最合适的移植备选。然而,这种跨物种移植技术一直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动物病原体的跨种系感染。 要知道,很多人类病原体都来源于动物。比如,HIV病毒来源于狒狒,而令人闻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则来源于果蝠(埃博拉病毒至今仍在非洲间歇性爆发)。 猪的基因组中包含25种逆转录病毒,它们和猪能和平共处,但无法和人类和平相处。如果移植到人的身上,很可能会导致人类细胞感染。尤其是具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较低的移植患者,承担的风险更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异种**的任何临床试验都是不被允许的,基于此,异种**行业多年来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在近年,这一局面被打破,异种移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最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中国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CRISPR 基因编辑工具,配合小分子药物,修改了猪原代纤维细胞基因组中这25个逆转录病毒基因位点,彻底解决了细胞感染的问题。 然后,像培育世界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羊那样,研究人员成功利用修改好的猪纤维细胞制造出猪胚胎,并植入代孕的
      3,782评论
      举报
      移植猪脑细胞有助于治疗帕金森,而且不会因此变蠢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4

      Chrome OS能玩3A大作了?

      " Chrome OS开始摆脱办公系统的定位。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谷歌(GOOG)$正式宣布在Chrome OS上发布Steam OS。 随着近几年,Chromebook的出货量大增,Google早已不局限做学生本或者上网本了,前不久就有传Google要把Chromebook“变成”游戏本,将会加入对Steam客户端的支持,现在Google就在最新测试版的Chrome OS中提供了alpha版Steam。 在你安装Steam OS的时候,会出现警告信息:这是一个alpha测试版本,只在Chrome OS Dev通道上可用,而且支持的设备数量有限,因为它需要至少8GB内存,11代$英特尔(INTC)$酷睿i5或i7处理器和英特尔Iris Xe Graphics。这是一个相对高端的配置。 这意味着,你现在通过下载Steam OS在Chrome OS设备上玩游戏,但这主要是为拥有高配机器玩家设计的。 目前已经有6款Chromebook是经过测试认证可以比较完好运行Steam,包括宏碁、$惠普(HPQ)$和联想在内。这些其实也是市售Chromebook的中高端机型了,硬件配置与主流Windows本接近,毕竟想要玩Steam上的游戏,还是要有比上上网和处理文档高得多的性能,不过目前还处于alpha测试,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已可以玩到《巫师3》、《传送门2》、《老滚5》等在内的经典游戏大作。 为了获得更流畅的体验,有时候你需要将图像设置为中等或更低才能让游戏运行更快,但我认为在Chrome OS上玩《The Witcher》还是不太可能。但考虑到Steam近年来极大地改善了对Linux系统的支持,Chrome OS也能够在更好的机器上运行,或许用它玩大型游戏只是时间问题。 不妨就这个话题我们来聊一聊Chrome OS。 01 什么是Chrome OS? Chrome
      3,265评论
      举报
      Chrome OS能玩3A大作了?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4

      索尼的AI车手击败顶级人类玩家

      " 在游戏领域,人工智能再一次击败了人类。 编译| 徐浩 出品 | 科技智谷 还记得柯洁吗? 5年前,柯洁身为中国排名第一的职业九段棋手,围棋世界史上最年轻的五冠王,成为了第二次人机大战的主角。 让人无奈的是,Alpha Go实在是太完美了,曾击败李世石的它再次以3:0击败了柯洁。赛后,柯洁泪洒赛场的照片传得满世界都是。 除了围棋之外,人工智能在许多游戏中都击败了人类,包括国际象棋、扑克等等。现在,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在经典的赛车游戏Gran Turismo上获得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分。 01 人工智能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就 $索尼(SNE)$在前不久宣布,其研发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名为GT Sophy的AI系统。GT Sophy 是一种自主型AI,利用$索尼(SONY)$ AI、PDI 和 SIE 合作开发的新型深度强化学习平台进行训练。各方通过汇集基础 AI 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超逼真的真实世界赛车模拟器和大规模 AI 培训的基础设施,为GT Sophy项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据称,该系统控制的AI赛车手在超车方面表现突出,能够在Gran Turismo Sport比赛中击败顶级人类车手。 关于这项成就,难免会有人认为这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是一个简单的挑战。毕竟,凝聚人类智慧的围棋看起来比赛车游戏要复杂很多,而赛车仅仅是速度和反应时间的问题,因此人工智能应该更容易掌握。但赛车游戏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表示,GT Sophy的成功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开始在游戏中表现出对战术和战略的掌握。 对于这项突破,斯坦福大学汽车教授J. Christian Gerdes在科学杂志《自然》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在面对面的比赛中如此巧妙地超越人类驾驶员代表了人工智能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的确,GT Sophy在赛道上的成功表明,神经网络有朝一日可能会在自动驾驶汽车软件中发挥比今天更大的作用。
      2,604评论
      举报
      索尼的AI车手击败顶级人类玩家
    • 硅谷洞察硅谷洞察
      ·2022-03-21

      制裁下的俄罗斯科技从业者

      " 一切都是为了谋生,工作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编辑| Dark 出品 | 科技智谷 随着制裁的加重,俄罗斯的科技从业者正加速外流。 尤金·科纳什(Eugene Konash)在俄罗斯为他位于伦敦的游戏工作室Dc1ab远程工作,但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他与其他人一样变得越来越担心,因为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从而影响到俄罗斯的科技企业,并且他们自身也受到了西方人民的敌视与歧视。 科纳什的一名员工发现他们的银行受到制裁,阻碍了国际转账到他的账户,并且随着卢布与国际货币的脱钩,俄罗斯的银行外排起了长队,公民们争先恐后地将他们的储蓄兑换成外币。 对于科纳什来说,最头疼的问题出现在投资者身上,外国投资者毫不含糊地告诉他,如果他的创业公司继续在俄罗斯发展,那么他将不再投资它,受此影响,他的员工开始萌生了离意。 “一个月前,那些人甚至说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离开俄罗斯,而现在他们就在谈论开车从哈萨克斯坦越过陆地边境出去,因为出去的机票要么卖光了,要么超级贵,”科纳什说。 像许多全球性质的科技公司一样,科纳什的游戏创业公司在东欧各地聘请开发人员,为该地区负担得起的优质程序员提供服务。科纳什来自白俄罗斯,他很清楚,前苏联对科学和数学教育的重视帮助了世界级的工程和科学劳动力蓬勃发展。 撇开金融制裁不谈,从俄罗斯经营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变得不切实际,因为外国技术服务要么被禁止,要么开始撤退。 谷歌和微软已经暂停了在该国的所有销售,而俄罗斯则也对应的封停了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尽管结果好坏参半。一些用户在禁令发布后仍然可以访问这些美国平台,这表明俄罗斯暂时还不能完全离开这些国际社交平台。Facebook和Twitter也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恢复俄罗斯的服务。 "谁知道像Unity这样的开发工具何时会被阻止?"一位出生于西伯利亚的游戏投资者说,他在2015年克里米亚全民
      2,128评论
      举报
      制裁下的俄罗斯科技从业者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