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观点

IP属地:未知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31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环保多细分领域受益

      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 方案提出目标:1)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1)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面,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2)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方面,①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氢能发展;②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包括提升输配电能力,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③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推进高耗能行业及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改造 1)方案提出加速推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建筑、交运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动态更新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3)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工业装备、信息通信、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
      1,214评论
      举报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印发,环保多细分领域受益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9

      国产医疗设备龙头有望加速市场份额提升

      医疗设备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检验检查设备和重症监护设备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并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为落实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为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落实了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方案细则,鉴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年限一般在10年左右,且国内存在较多已达到或将要达到使用年限的医疗设备需要更换,预计此轮设备更新将充分激发先进设备配置与县域医疗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助力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设备更新驱动医疗设备市场空间扩容,国产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超过6700亿元,约占整体医疗器械的61%。目前,中国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领域,国产化率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内放射治疗设备国产化率超50%,透析治疗、激光治疗、影像、呼吸与麻醉、医疗机器人整体国产化率在20-30%,而内窥镜仍低于5%。国内企业正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抓住时代机遇,提高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份额。 设备更新利好赛道有望加速国产化率进程 尤其是国产龙头凭借产品和市场积累将加速提升市场份额。本轮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将显著利好影像、放疗、监测等赛道,国产龙头企业凭借自身产品、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有望加速国产替代,提升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多数中低端赛道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龙头企业加速高端产品布局、突破进口垄断,并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放疗设备中,低能放疗国产设备市场份额较高;国产手术机器人加速崛起,据2023H1中标数据,国产化率已达29.5%,其中微创机器人不断推进产品全领域覆盖和迭代升级;内窥镜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大。
      1,814评论
      举报
      国产医疗设备龙头有望加速市场份额提升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8

      博雅互动(00434.HK)的Web3野心:对标“微策略”,超越“微策略”  

      $博雅互动(00434)$ Web3赛道跑出了一匹黑马。 5月23日,博雅互动(00434.HK)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该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09亿元,同比增长14.0%;公司股东应占期内盈利为人民币3.52亿元,同比增长1,127.6%;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52亿元,同比增长1,093.4%。 近年来,Web3市场迎来大爆发。如果说哪一家的“小宇宙”爆发得最为亮眼,则非博雅互动莫属。持续向好的业绩和Web3的成长潜力也让博雅互动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该公司股价在2024年以来涨幅最高超过400%。 一季度数字资产浮盈约3.80亿港币,目前持仓价值约14.87亿港币 博雅互动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已持有约1,194枚比特币,平均成本约43,100美元/枚,持有约15,182枚以太币,平均成本约2,756美元/枚;数字资产公平值约为人民币1,063.3百万元,主要包括比特币、以太币及泰达币;录得数字资产公平值收益约为人民币3.53亿元(折合约3.80亿港币)。 截至5月23日,该公司已持有约1,956枚比特币,平均成本约50,805美元/枚;持有约15,222枚以太币,平均成本约2,756美元/枚。笔者以5月24日12时的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交易价计算,比特币为67774美元/枚,以太币为3796美元/枚,则博雅互动目前持仓价值已达1.9亿美元,约折合港币14.87亿。 2023年8月,博雅互动首次透露布局Web3领域,用500万美元预算购买加密货币,开始前瞻性买入持有数字货币,旨在全面转型成为一家Web3上市公司。2023年12月22日,博雅互动召开股东大会,91.5%的票数赞成公司以不超过1亿美元购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隔数
      1,931评论
      举报
      博雅互动(00434.HK)的Web3野心:对标“微策略”,超越“微策略”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4

      期待纺织服装机械行业需求复苏

      纺织服装设备是通用制造领域的重要板块,从缝纫机、智能切割、印花机、缝纫机控制系统等方向出发。 收入端:2023年触底抬升趋势明显,2024年Q1增长形势良好 纺织服装设备于2022年开启了较为明显的收缩周期,这一趋势在2023年逐步得到缓解,2023年随着服装行业库存的去化以及行业逐步出清,部分龙头企业的营收开始逐步好转,5家样本公司的营收增长均较2022年实现了回升,同时四家公司实现了收入的正向增长。2024年Q1,行业增长形势仍呈现出良好状态,5家样本公司全部实现正向增长,且增速均为三年新高。2024年Q1行业的增长的原因,首先是2023年Q1同期需求较弱导致的低基数,另外是2024年Q1服装内需及外需磨底完成,逐步出现稳定温和的复苏,拉动了设备销售。 毛利率端:2023年稳中有升,2024年Q1呈现优化趋势 纺织服装设备首先在2023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整体趋势,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公司内部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发生变化所致,因此或结构性拉低毛利率,但背后隐含的是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的提升。2024年Q1纺织服装设备企业毛利率呈现出优化趋势,5家样本企业中有4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修复超2pcts,4家公司毛利率超过2022年Q1,毛利率优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行业龙头企业在2023年行业下行期进行了产品及效率的优化,其次是在2024年Q1收入复苏的背景下刚性成本占比降低拉升行业毛利率。 利润端:2023年修复明显,2024Q1部分企业呈现反转趋势 利润端,2023年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实现了归母净利润修复,5家样本公司中有4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2022年,归母净利润修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行业整体需求趋稳,收入端开始转好,其次是各家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进行了产品、管理架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调整,对费用率进行了一定控制。2024年Q1纺织服装整体行业的归母净利润增
      1,385评论
      举报
      期待纺织服装机械行业需求复苏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4

      期待纺织服装机械行业需求复苏

      纺织服装设备是通用制造领域的重要板块,从缝纫机、智能切割、印花机、缝纫机控制系统等方向出发。 收入端:2023年触底抬升趋势明显,2024年Q1增长形势良好 纺织服装设备于2022年开启了较为明显的收缩周期,这一趋势在2023年逐步得到缓解,2023年随着服装行业库存的去化以及行业逐步出清,部分龙头企业的营收开始逐步好转,5家样本公司的营收增长均较2022年实现了回升,同时四家公司实现了收入的正向增长。2024年Q1,行业增长形势仍呈现出良好状态,5家样本公司全部实现正向增长,且增速均为三年新高。2024年Q1行业的增长的原因,首先是2023年Q1同期需求较弱导致的低基数,另外是2024年Q1服装内需及外需磨底完成,逐步出现稳定温和的复苏,拉动了设备销售。 毛利率端:2023年稳中有升,2024年Q1呈现优化趋势 纺织服装设备首先在2023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整体趋势,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公司内部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发生变化所致,因此或结构性拉低毛利率,但背后隐含的是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的提升。2024年Q1纺织服装设备企业毛利率呈现出优化趋势,5家样本企业中有4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修复超2pcts,4家公司毛利率超过2022年Q1,毛利率优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行业龙头企业在2023年行业下行期进行了产品及效率的优化,其次是在2024年Q1收入复苏的背景下刚性成本占比降低拉升行业毛利率。 利润端:2023年修复明显,2024Q1部分企业呈现反转趋势 利润端,2023年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实现了归母净利润修复,5家样本公司中有4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2022年,归母净利润修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行业整体需求趋稳,收入端开始转好,其次是各家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进行了产品、管理架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调整,对费用率进行了一定控制。2024年Q1纺织服装整体行业的归母净利润增
      1,495评论
      举报
      期待纺织服装机械行业需求复苏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3

      水泥更大弹性待需求配合

      进一步,考虑到4月份华东水泥和熟料涨价均未能如期落地,此次华东提价50元/吨,能否顺利落地尚需观察,预计大概率落地有所折扣。不过考虑到华东目前盈利低于其他地区,因此长三角涨价具备一定弹性。 有别于往年,随着价格逐步筑底,水泥价格2024年可能出现被动 “削峰填谷”状态,也即旺季虽然不旺,淡季也未必淡。华东一般6月初进入淡季(价格跌1-2轮),当前淡季前夕逆势涨价就是苗头之一。基于此特征,季度盈利水平去年化全年业绩具备更高指引性。 展望2024年 地产新政映射到基本面的变化可能需要时间差,无论是开工还是销售预期,大概率是下行斜率收窄;而基建在部分省份化债背景下,预计大幅增长也比较困难。我们测算预计2024年全年水泥需求同比下滑3%~5%左右。而供给端来看,在过去长周期盈利形成的充裕现金储备下,企业目前并没有强烈的退出动机;期待未来在双碳政策倒逼下,市场能够形成一定的产能出清,集中度实现一定提升。 就水泥而言,短期迎来两重政策催化 且不排除进一步政策超预期空间。1、地产政策大幅宽松;2,特别国债发行加速。经过过去2年地产需求重构,目前水泥需求结构中基建占比或超40%,成为核心支撑,因此重点工程率先复苏有望带来需求迎边际改善;而地产端预期改善到到基本面兑现可能存在一定时间差。 综上,当前水泥板块盈利基本筑底,行业半数企业均陷入亏损。目前时点,行业处于“头部企业赚钱,腰部企业亏损,尾部企业亏现”的状态,也是中性情境假设下的见底信号。
      1,330评论
      举报
      水泥更大弹性待需求配合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22

      集采提质扩面,创新药受影响有限

      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制度,推动集采工作提质扩面,进一步提升地方采购联盟的能力和规模。 联盟范围扩大至全国,重点领域推进扩面 省级联盟采购要进一步加强全国面上协同,条件具备的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牵头省份应加强与国家医保局沟通协调,并邀请所有省份参加,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药品领域,除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开展胰岛素专项全国统一接续采购外,国家医保局重点指导如下全国联采工作:湖北牵头开展新批次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和第一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山东牵头开展中药饮片联盟采购;河南牵头开展国家组织集采品种的可替代药品联盟采购;三明联盟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用药集采。到2024年底,各省份至少完成1批药品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含参与联盟采购)药品数累计达到500个以上,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有条件的省份鼓励加大力度。l 集采已步入常态化阶段,创新药受影响有限 早在2022年,国家医保局曾指出创新药、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孤儿药和短缺药暂不纳入集采范围。集采重点将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竞争充分、临床使用成熟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确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随着多批集采的常态化推进,集采相关制度持续完善、覆盖面稳定扩大,对药品市场和相关企业的影响已逐渐趋于稳定。
      1,571评论
      举报
      集采提质扩面,创新药受影响有限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5-14

      旅游市场景气延续得到验证

      2024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景气延续,出入境游市场从复苏走向繁荣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Ø 亲子游热度大涨247%,动植物园、博物馆等成为热门选择,热度有望延续至暑期 2024年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市场延续火爆态势,一周以内的中短途旅行是大多数游客的选择,订单量占比超74%。自驾是家庭出游的首选,热度环比增长279%。明星演唱会和各大音乐节也在五一假期“扎堆”上演,各地“音乐节”平均热度涨幅超过90%。亲子游同样在五一迎来小高潮,热度大涨247%,“亲子研学”热度同比去年五一高涨351%。Ø “五一”期间入住率峰值创今年单日记录 酒店行业ADR指数对比2019年达到了112,因受到南方降雨、市场供给端数量增加、出境游分流、消费精准选择等因素影响,对比2023年仅达到88。RevPAR对比2019年的指数达到了108,但是相较2023年下滑明显。与去年游客出行趋势相似,今年中国内地酒店也是在“五一”假期第二天达到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峰值。今年入住率峰值为90.5%,与去年峰值90.9%基本持平。在平均房价方面,今年的峰值为625元,相较去年峰值865元下跌将近28%。Ø 清明、五一假期全国旅游人次增速符合市场预期、客单同比正增长 旅游高景气度延续及出行消费修复的信号已然得到数据验证。四月起景区公司同比客流增速逐步修复,且三季度为旅游景区核心旺季,板块全年预期仍有机会消除一季度的扰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得到提振。
      1,605评论
      举报
      旅游市场景气延续得到验证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4-25

      需求差异与市场竞争策略不一

      功率器件下游需求景气度不一 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及工控领域需求较为疲软,IDC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23%;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滑13.93%。工控市场需求较弱,2023年前三季度内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2%。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呈上行态势,但由于供给增长过快从而市场竞争加剧,对上游功率器件价格形成挤压。新能源汽车需求保持景气,但由于2023年各大新能源车厂间的竞争加剧、价格战轮番上演,车企在产业链中具有较高的话语权,部分上游供应商承压降价。变频家电市场较为景气,2023年变频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2%,2024年1月出货量同比增长32.29%。2023年家用变频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11.2%;2024年前两个月出货量同比增长17.7%。2023年我国变频冰箱销量同比增长15.6%;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2.26% 2023年功率龙头业绩出现分化 下游需求分化叠加企业竞争策略差异,功率龙头2023年业绩出现分化。其中斯达半导体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39%,实现逆市上涨。分业务来看,公司新能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48.09%;公司工控和电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5.64%;公司变频白电及其他行业营收同比增长69.48%。新洁能公司的营收同比减少18.46%,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光伏储能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4.6%,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6%,智能短交通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2.1%,工控自动化业务营收同比微幅上涨5.7%,泛消费类业务营收同比微幅上涨8.7%。 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分化 功率半导体行业下游工控、车规及光伏领域仍处于库存去化阶段。AI大模型的持续优化及多样化AI应用终端的入市商用将会持续提升全球算力需求,推动新一轮AI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启。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复苏在望,供给端上游企业库存去化已有显著成效,需求端的
      1,259评论
      举报
      需求差异与市场竞争策略不一
    • 投研观点投研观点
      ·2024-04-10

      2024年清明档票房跟踪:总票房超8亿创新高

      优质进口片成为清明档票房主力 24年清明档总票房8.42亿元,与去年清明档(2023.4.5-2023.4.5)1.97亿票房相比显著增长,超过2021年清明档期的8.22亿元。《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票房为3.9亿元,票房占比为46.3%,《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票房为2.37亿元,票房占比为28.1%。《功夫熊猫4》《草木人间》《黄雀在后》票房分别为4831.27万元、4475.26万元、4021.14万元。单日数据来看,4月4日含服务费票房达3.53亿元,观影人次达884.3万人次创新高。 3月电影市场淡季不淡,量价齐升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4Q1全国电影票房为164.84亿元,同比增长3.95%。3月全国电影票房为27.86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速显著提升。从细分项目来看,24Q1全国观影人次为3.66亿人次,同比增长8.82%,其中3月观影人次为0.67亿人次,同比增长36.4%。24Q1全国平均票价为45元,同比下降4.5%,主要原因为24年春节档地方政府、淘票票等互联网平台推出较多优惠政策,实现“以量补价”。3月平均票价为41.6元,同比上升7.2%。春节之后,可选消费市场进入相对淡季,《周处除三害》等优质影片陆续上映,3月电影市场淡季不淡,实现量价齐升。 观影需求持续释放,看好影视院线复苏 24年Q1电影市场稳定增长,清明档刷新档期票房纪录,表现不俗。展望五一档,众多优质电影如《维和防暴队》《小倩》待上映。预计随着观影需求进一步恢复,优质、多元影片供给提升,电影票房有望持续增长,看好院线板块持续修复和优质内容制作方业绩弹性。
      630评论
      举报
      2024年清明档票房跟踪:总票房超8亿创新高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