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商业评论

一个体面人。同名微信公号:李北辰

IP属地:未知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3-01-17

      联想全球IT:数字化转型的“灯塔”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该如何描述过去的三年? 我听过最悲观的论调是,这不仅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更是自1492年大航海时代开启的500年全球化遭遇的莫大挑战——疫情肆虐,能源短缺,地缘冲突,通货膨胀,经济脱钩,社会分裂,意见分歧,合作乏力……不同的国家与文明之间似乎有了难以跨越的深壑。 当这道深壑折射在商业世界,让不少企业哀鸿遍野。 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比去年6月的预测下调了近一半,为近30年来第三低水平(仅次于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以及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衰退)。报告显示,在各种不利因素下,全球经济增长正急剧放缓到“危险地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世行行长马尔帕斯更是直言: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繁荣面临的挫折可能会持续。 一切似乎指向一点:我们身处的商业环境正从“水大鱼大”的时代进入“风大雨大”的时代,风风雨雨将会是未来常态,但很多企业在心态上,并没有做好风雨兼程,风雨同舟的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当“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成为不同企业的共同信念,我们是否该对未来悲观? 对此我没有答案,我只知道: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悲观者只会从绝望中放大绝望,乐观者则能从绝望中洞悉一抹曙光。举例来说,过去三年,在各种不确定性面前,那些进行了有效数字化变革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韧性,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而疫情也进一步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没错,商业世界纵然有千般不确定性,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数字化改革的浪潮将会继续汹涌澎湃,企业若想在不确定性中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数字化转型就是一道必答题。 而这,也需要“答题者”——那些企业中勾勒数字化转型蓝图的人,从幕后走向台前,被笼罩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数字技术与业务之间的桥梁 一个最近的案例是
      4,3173
      举报
      联想全球IT:数字化转型的“灯塔”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10-21

      经济学是科学吗?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经济学是科学吗? 我们先得定义一下什么是“科学”。 按照波普尔的理论,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它是指一个理论要有被否定的可能性。比如,弗洛伊德说人的一切遭遇都可以用童年和性来解释,它总能自圆其说,永远无法被否定,这就不是科学,是玄学;爱因斯坦说引力场能让光线弯曲,这就是科学,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观测,如果观测结果和理论相反,理论就是错的,这就叫可证伪。从逻辑上,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被证明”,只能被证伪,你做的实验再精准符合相对论,也只能说明相对论“尚未被证伪”,这个理论暂时被保住。自波普尔之后,绝对真理不复存在。 更重要的是,可证伪性是对未来的大胆预测。谁也不曾根据教义或者弗洛伊德理论成功预测过任何未知事物,但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和引力波,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预测,是具备可证伪性精神的科学最迷人的地方。 那么,按照可证伪性原则,经济学是科学的吗? 某种程度上,经济学不可证伪。 经济学家阿诺德·克林(Arnold Kling)在《分工与贸易》中举了个例子。经济学里有个最简单的供求关系模型:如果一个产品价格上升,那么需求就会下降。现在有个真实案例,某一年,某大学把学费提高了17%,但申请该大学的人数却明显高于前一年。 请问,这算是供求关系模型被证伪了吗?当然不算。因为你可以轻易找到其他干扰变量:也许这一年其他大学的学费也提高了;也许虽然学费提高了,但奖学金的力度也提高了;也许这所大学的排名提高了;也许学生就是认为越贵的大学越好…… 这么看来,在经济中,如果现实符合我的理论,那么固然好;如果现实不符合理论,那么我总能找到其他解释,是不是有点神棍的意思? 那么经济学是玄学吗? 当然不是。 可证伪性只是波普尔的一家之言。波普尔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是托马斯·库恩,他提出了“范式转移”的概念,即科学共同体集体信念的转变,从牛顿的机械世界观到量子力学的不
      3,0678
      举报
      经济学是科学吗?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9-15

      智能音箱市场回归“常识”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从2014年亚马逊正式发布Echo,到2015年深圳南山区上百家跟风者的集体涌入,到2017年巨头入场后对前者的集体碾压,再到2018年市场的集体爆发,再到如今整个市场的风平浪静,国内智能音箱江湖几经波折,最终波澜不惊。 大概从2020年起,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陷入低迷。线上渠道销量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出现环比下滑。洛图科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5月,中国智能音箱月销量同比分别下滑19.4%,23.7%,32.1%,29.3%和26.6%。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则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483万台,同比下降27.1%,销售额为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 该如何看待这种衰退?一个较为理性的回答是:过去两年,伴随着用户尝鲜热潮的冷却,中国智能音箱的市场需求正趋于理性,人们更新了对这个曾被视作互联网“入口级”产品的认知,整个市场正慢慢回归“常识”,而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入口价值被稀释 众所周知,在智能手机的潜力被挖掘殆尽的情况下,巨头们都曾笃信,智能家居生态会是下一座流量富矿。在他们充满欲望的眼里,智能音箱是“后手机时代”的新流量入口,是连接万物的价值中枢,是5G和物联网时代的家庭标配。 在这场新入口争夺战中,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小米的小爱同学通过砸钱,补贴,杀红了眼。这场著名的“三国杀”溅了创业公司一身血,三巨头也一度占领了整个市场95%以上的份额。 但事与愿违,智能音箱的发展并不顺遂,很多已在默默吃灰。智能音箱并未用于传说中的万物互联,大多数人用它依旧只是听内容。几乎没有厂商公布过通过智能音箱的的购物订单量有多少,在全套智能家居的配制里,智能音箱也根本不是必须的存在。 如今,智能音箱的核心功能,几乎只剩下和一些音频平台的内容合作——从2015年
      3,275评论
      举报
      智能音箱市场回归“常识”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9-06

      蒸汽机的现代启示录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据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存在一个“200元定律”,即当早期智能硬件还相当愚蠢,以至于只能算是“玩具”时,你最好给它定价200元以下,因为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一件200元以下的商品可以欠缺实用功能,只要它有未来感,概念酷炫,外型迷人,那么“买就买了,反正才不到200元”。 但对于200元以上的产品,人们就觉得自己应该理性消费,他们开始对产品求全责备,要求它在各方面尽善尽美,人们不允许自己轻易挥霍掉超过200元钱。 200元这个数字,无疑是无数企业在与用户无数次相互试探和博弈后发现的心理阙值。这个数字与中国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倘若换成美国消费者,他能承受的阙值要比200元高得多。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支持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有钱,越是人均工资高,消费水平高的地方,越容易让新技术扩散。 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常被人忽视。受益于各种新技术的现代人时常忘记,在财富主要为贵族所有的古代社会,发明家的天职,是琢磨如何满足贵族需求,他们不会考虑用机器替代工人劳作,或者用自动钟表指示平民生活,因为普通人无法为自己的需求支付有吸引力的价格。 事实上,历史一再发生的是,只有健康的社会经济结构,只有更多人有钱为自己的合理需求买单,才会有更多人研究怎样以更好的技术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技术与文明》一书中,作者张笑宇讲过一个关于蒸汽机的故事,为这番道理做了最好的诠释。 蒸汽机的原型 你知道蒸汽机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吗? 答案是古罗马时期。两千多年前,来自亚历山大港的希罗在研究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后,发明出现代蒸汽机的原型——汽转球。它的工作原理与现代蒸汽机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用压缩空气来做功,但遗憾的是,希罗的蒸汽机没有开启工业革命,甚至未被应用于任何生产活动中。 这并不难理解,技术进步的本质是对劳动力的某种替代,但古
      2,5412
      举报
      蒸汽机的现代启示录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8-30

      多维度推进提质增效 苏宁易购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9%

      8月30日晚间公告,苏宁易购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苏宁易购上半年营收372.09亿元,EBITDA增厚达到8.59亿元,线下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实现经营利润盈利,6月单月可比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4%。下沉区域持续渗透,苏宁易购零售云上半年新开1111家店面。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上半年苏宁易购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9.00%,期内公司总费用同比下降40.10%。聚焦核心业务,寻求有质量的成长,苏宁易购经营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报告期内,苏宁易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利润表现方面,在不考虑非经营性现金流相关的因素影响下,苏宁易购上半年EBITDA(EBITDA是指在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基础上剔除非经营性现金流因素影响)为8.59亿元,相较于去年下半年得到根本性好转。其中一季度EBITDA 2.6亿元、二季度EBITDA为5.99亿元,实现季度EBITDA环比增长。剔除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汇兑损益影响,公司二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口径环比一季度减亏13.71%,同比减亏73.04%。 4、5月份,部分区域受疫情影响,公司积极调整应对,随着6月份各地消费激励政策的陆续推进,公司紧抓市场机会,推进节能补贴、618大促、空调旺季促销等活动,6月公司实现商品销售规模环比5月增长49.07%。 报告期内,苏宁易购拥有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1589家,覆盖核心商圈、社区商圈、商超和部分购物中心等各种用户消费场景。上半年,苏宁易购加快调整亏损、低效自营门店,大力推进店面租金水平下降,线下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线下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实现经营利润盈利,6月单月可比门店同比增长4.4%。 苏宁易购同期进一步加强门店结构优化,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加大中高端产品的推广,有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能力。围绕用户在家电换新需求和成套化家电购买趋势,苏宁易购完
      2,330评论
      举报
      多维度推进提质增效 苏宁易购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9%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8-26

      部落文化:足球经济的底层逻辑

      作者 | 李北辰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尽管“只是开个玩笑”,但埃隆·马斯克要“收购曼联”这件事,仍是坊间至今热议的谈资。醉心于制造热点的马斯克,借着跌入谷底的曼联刷了一波存在感,却也间接印证了足球对全球顶尖富豪的诱惑力。商业逻辑上,富豪们醉心于收购足球俱乐部,至少有三个理由:第一,作为逐利的动物,他们当然看中了足球俱乐部(尤其英超)强大的吸金能力。第二,在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导致各类金融资产贬值的大背景下,拥有稳健收入且估值持续提升的足球俱乐部,成为他们对冲财富缩水的有效工具。第三,考虑到不少英超俱乐部的老板都是一国首富级别的人物,很多富豪会将收购足球俱乐部视作个人“身份跃升”的捷径,借此跻身全球顶尖富豪社交圈。但抛开商业逻辑,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人世间那么多种运动,为什么偏偏是足球让人如此着迷?为什么一颗小小的皮球,就能引发人类的爱恨痴狂?嗯,再过几个月,当世界杯来临,这个星球上大约会有七分之一的人停下手头的事,将注意力放在这颗小小的皮球上。倘若有外星人观察地球,他们大概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整个国家的心,会被“22个人追逐着一颗皮球”牵动。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人类的基因里。有限的忠诚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为什么是足球?》一书中,为人类痴迷于足球找到了一个解释:在人类的所有运动中,足球是最接近狩猎的运动,球赛仿佛一场部落狩猎,激活了人类的部落本能,并且用部落的形式把人们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足球就是当代的部落。事实上,尽管我们早已进入文明社会,人类的文明之光,甚至已经照耀到遥远的宇宙(看看马斯克的SpaceX正在做的事),但只要看到这颗小小的皮球,人类深嵌在基因里的,几万年前的“部落本能”,就会被激活,我们会在一夜之间,在心理层面“退化”为狩猎时期的原始人。莫里斯将这种“退化”的过程分为了三个方面:1,有限的忠诚范围,并且高度忠诚。2,高度的排他性,以及对胜
      3,7226
      举报
      部落文化:足球经济的底层逻辑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8-19

      携手助推“家消费”升级 金牌橱柜:将深化与苏宁易家的合作

      8月18日,苏宁易购举办以“场景智慧·生态互联”为主题的新业态发布会,推出旗下聚焦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创新业态——苏宁易家,并联合海尔、美的、海信、博西、老板、华为、欧派、慕思、金牌、怡口等百大家电、家居、家装品牌,共同启动“苏宁易家生态联盟”,将整合各方场景、商品供应链和服务资源,构建家消费服务生态,最大化提升服务能力,助力市场提质扩容。 金牌厨柜大客户总经理张锐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爆品营销和满减优惠,今年的苏宁易购818创新显著,引领了场景新零售的行业趋势。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橱柜、定制家具专业服务商,金牌深耕橱柜、衣柜、书柜等全屋定制领域,持续满足消费者一体化家装需求,这与苏宁易购场景升级的发展方向一致。 此次落地的苏宁易家重点针对老房局改、换新、精装房拎包入住等重点客群,创新升级了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的不再仅是电器产品,而是由专业的场景产品设计、研发中心根据不同购买场景、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 针对有新房装修和老房改造需求的用户,苏宁易家配有专业的家装、软装设计师,提供各类空间场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服务,方案与产品可根据需求灵活搭配。对于已经选定装修方案,正在选购家电家居产品的用户,苏宁易家也将通过专业的供应链买手团队加大商品研选力度,联合厂商加码补贴,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组合商品或单品。 张锐介绍,传统装修方式下的用户体验需要优化和提升,过去的装修是“由虚到实”,消费者到装修公司找设计师出效果图,做施工,再一家一家地去买材料做橱柜,置办家具和电器,最终装修成屋往往和效果图差别很大。消费者满意度也因为各个品牌服务能力的不同而有参差。而在苏宁易家等新场景,消费者可以现场到各类家庭空间体验,根据需求设计专属方案,并由苏宁易家统一实现家电、家居、家装场景的完整构建,消费者体验也从“单品购买”向“享受一站式场景解决方案”转变升级了。 “金牌橱柜看好苏
      1,290评论
      举报
      携手助推“家消费”升级 金牌橱柜:将深化与苏宁易家的合作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8-08

      谁是新媒体时代的“马丁·路德”?

      作者 | 李北辰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技术固然是中性的,但人类却可以为它赋予灵魂。关于此,没有再比马丁·路德通过古登堡印刷机开启新教改革更好的故事。某种意义上,马丁·路德是自媒体的鼻祖,在16世纪初,他就懂得借助当时的“新媒体”——印刷机,起一些类似这样的标题:“一句话告诉你为什么赎罪券是骗人的”“一句话戳穿教会真相”,“一句话告诉你为什么天主教禁止人们读《圣经》是错的”,等等。这个故事令人痴迷,因为它为我们展示了新技术与灵魂交汇时的力量。这个故事令人汗颜,因为哪怕是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也太久没有看到类似级别的故事。新技术:从作恶到行善在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初,它是一项用来“作恶”的技术。当时欧洲人识字率很低,且纸张成本非常贵,活字印刷术刚发明时其实没赚到钱——古登堡用它来印《圣经》,印出来的《圣经》很精美,但他自己却赔了钱。在当时,最适合这项新技术的生产领域,是天主教会印发的赎罪券,它是被用来“抵消”人的罪责,让你的灵魂进入天堂的门票(“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金币落入钱箱发出叮当一响,你的灵魂就会瞬间升入天堂”),因为赎罪券往往只有一页纸,且售价远高于纸张成本,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复制,与印刷机这项新技术可谓天作之合。古登堡印刷机在1440年左右被发明,到了1500年,全欧洲赎罪卷订单就以10万起步。古登堡没有赚到钱,但他的合伙人与教会做生意赚了大钱,因为赎罪券确实是最符合当时技术进步的产品。但有一个人改变了一切,他就是马丁·路德,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技术的走向,将印刷机拽至历史的正确一侧。马丁·路德深谙印刷机企业的经营模型。与赎罪券一样,他的《九十五条论纲》也只有一页——何谓“论纲”?其实就是今天自媒体的标题党,比如第13条讲的是人的原罪不能被救赎,第14条讲的是赎罪券根本不能帮你改善自己的道德,第16条讲的是与其通过捐助修庙,不如通过努力工作来帮助他人……事实上,马丁·
      2,7501
      举报
      谁是新媒体时代的“马丁·路德”?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7-25

      元宇宙:人类的“母体”

      作者 | 李北辰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美国《时代》杂志发布了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元宇宙将重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确保元宇宙变得更好》。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现在全球还有谁比它更火呢?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个宇宙自身,就很可能是被某个高等文明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元宇宙”。你,我,所有人,其实并未生活在真实世界,而是苟且在高等文明的“母体”里,你我眼前的一切,不过如露亦如电,是一场梦幻泡影。现实是如此荒诞,渴望成为造物主的人类,试图模拟出一个个元宇宙——熟不知,我们人类自身,或许就是被真正的造物主模拟出来的NPC。人类所在的宇宙,也许本身就是“元宇宙”。模拟的“概率”也有聪明人,比如马斯克,他曾表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可能性不到几十亿分之一。”这是他又一番妄语么?并不是。严格来讲,“这个世界是不是被模拟出来的”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它不可被证伪,但我们可以做个思想实验,估算一下它的概率。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发表过一篇论文,说以下是三种可能性必有一种正确:1,所有文明在科技成熟前都灭亡了;2,所有科技成熟的文明都对制造模拟程序没兴趣;3,人类文明正生活在一个电脑程序之中。他的逻辑有些绕,大概意思是说:只要一个文明发展到能模拟另一个文明的高度,那么它就会“忍不住”去模拟。这很好理解,看看人类自己对元宇宙的痴狂便知,这种“忍不住”也许是全宇宙的通行法则。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文明有能力模拟出极为真实的世界,它会模拟出几个世界?答案是许多个。这也很好理解,就像人类已经开发出无数款游戏,如今各大公司纷纷闯入元宇宙,都试图创造自己的世界,因此一旦某个文明有了模拟世界的能力和意愿,就注定会开发许多个版本的世界。另外,类似俄罗斯套娃或者“镜中镜”结构,当这些被模拟出来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大概也会产生模拟其他文明的想法,这意味着虚拟世界可以子子孙孙无
      2,013评论
      举报
      元宇宙:人类的“母体”
    • 鲸落商业评论鲸落商业评论
      ·2022-07-14

      AI画作算不算艺术?

      作者 | 李北辰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你也许知道,最近一年,人工智能解锁了一项新技能:根据语义自动生成图片。没错,我说的正是DALL-E(以及它后续的进化版本DALL-E 2),它出自大名鼎鼎的OpenAI,就是那个创造了迄今为止参数规模最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GPT-3 的开发机构。DALL-E是人类插画师的公敌——你只要输入任何一段文字描述,哪怕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DALL-E也可以自动输出匹配的图片,比如当你输入“考拉骑摩托车”,它就会输出这样一张图片。DALL-E的产品经理对此解释道:如果DALL-E看过许多考拉的照片,而这些照片的标题就是考拉,那么这个模型就会知道考拉的样子;如果输入的是“考拉骑摩托车”,那么DALL-E就会结合它自己对考拉,摩托车,以及骑行的概念来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必须承认,它解释得还不错,你可以用任何刁钻的题目去考验DALL-E(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图片)。The Verge就此赞叹,DALL-E 2将掀起一场以“创造力”为主题的革命。但真的是这样么?何为创造力如果侯世达是对的,那么The Verge显然言过其实了,因为在这位人工智能专家看来,“拥有创造力是和情绪联系在一起的。强烈的智识激情,好奇心和驱动力,愉悦感和玩耍心,乐趣,神秘,发明欲望——所有这些在今天的计算机里都找不到。什么都没有,零。”不得不说,我站在侯世达这边。我的看法可能过于老套了,那就是AI不过是在玩些小把戏。它再怎么折腾,DALL-E的画技再高,也诞生不了人类称之为“艺术”的东西。从本质上讲,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数据完成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它不产生任何“新东西”,从逻辑上就否定了“创造力”——艺术家最珍视的东西。而艺术家普遍看不上DALL-E,是因为它没有“灵魂”。这样的观点听起来有些务虚,但这次他们是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正在谈论的是除了探寻真理之外人
      2,110评论
      举报
      AI画作算不算艺术?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