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付一夫Eric
专注于新消费、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62
帖子 · 62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10-21
人们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取决于4个关键要素!
文 | 付一夫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海外各方面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客观上需要我国在提振内需方面进一步发力,而扩大居民消费、激发大众消费意愿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居民消费意愿并非单一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来自收入、预期、环境、结构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居民“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的行为逻辑。 考虑到当前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已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应对下行压力的关键议题,本文将从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经济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一、收入维度:消费的基础性支撑 收入是消费的硬约束,是影响消费意愿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更体现在结构、预期和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绝对收入假说:当下的购买力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当前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便意味着: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能最有效地提振其消费意愿,因为他们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更高。因此,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实、以及各类补贴政策,其核心都在于直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从而刺激即期消费。 (2)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长期的财务规划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则是将分析视角从当期延伸至长期。根据其观点,居民并非根据一时收入,而是根据他们预期的、长期稳定的“持久收入”来规划消费;与此同时,个体会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平滑消费,在工作时期
看
3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人们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取决于4个关键要素!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9-10
时隔6年,国家发改委再次谈及这一概念,释放不寻常信号!
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提到了“收缩型城市”。该负责人表示,“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表述,并明确要求此类城市“要采取瘦身强体策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时隔六年官方再次聚焦这一议题,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与发展导向,值得深入探讨。 1 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讨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 当时,德国正遭遇大规模人口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市政预算缩减,公共排污、公路交通、住房、教育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大面积闲置,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德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德国学界于1988年正式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最初用于描述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的城市局部空心化问题。此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收缩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其特征与影响逐渐突破人口和经济范畴,延伸至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范畴。 从历史维度看,城市收缩并非现代独有现象。早在千百年前,罗马、特洛伊等古文明城市以及玛雅文明的核心区域,均因战争、灾难、疾病冲击经历过城市衰退;进入20世纪,全球化推动人口迁移与经济中心地理重构,在催生一批发达都市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下滑,陷入人口流失、活力减弱的困境。 利物浦是收缩型城市的典型案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座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畔的小镇,在18世纪奴隶贸易中成为重要中转港口。此后,爱尔兰人、犹太人、华人等移民涌入,工业革命更助推其经济实力飙升——1931年,利物浦已发展为人口85.6万并享誉全球的大型港口城市。 然而,后续多重冲击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航道淤泥阻塞、远洋轮船兴起、“集装箱革
看
20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时隔6年,国家发改委再次谈及这一概念,释放不寻常信号!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7-07
“选学校就是选城市”,高考学子应该如何选择城市?这里有一份攻略
图片 文 | 付一夫 眼下,随着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千万考生已经进入了志愿填报关键阶段。 诚然,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城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讲,"选学校就是选城市"——毕竟,选择高校所在的城市如何,不仅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更关乎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人生轨迹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深入探讨高考学子的城市选择策略,同样颇具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水平、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就业发展、生活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些许帮助。 一、经济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人才发展机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领域,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北京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发达,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上海的制造业、贸易业、航运业等也十分发达。在制造业方面,上海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入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广州还是我国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众多专业市场和展会,如广交会等,为商贸、物流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广州的互联网产业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
看
80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选学校就是选城市”,高考学子应该如何选择城市?这里有一份攻略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6-30
什么?这个地方明年4月要开始征收“单身税”了……
图片 文 | 付一夫 一条消息霸屏了朋友圈: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缓解人口危机。 图片 有意思的是,该制度并非专门针对单身人群,而是对所有缴纳公共医疗保险的人(包括在职员工、个体经营者和外国人)征收的一项额外费用,用于补贴育儿家庭;但由于单身人群及无子女者被纳入缴费范围却无法直接从中获益,因此反倒成为了民众口中的“单身税”。 这笔钱要怎么收?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预计于2026年4月正式分阶段征收,2028年全面实施;至于征收标准,则是征收金额将随年份提高。到了2028年,年收入2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350日元;年收入4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650日元;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1650日元。 政策一出,舆论圈顿时炸开了锅,争议不断的同时,其利弊影响亦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积极方面来看,征收“单身税”理论上可以为应对日本的少子老龄化困境提供经济支持。 日本的少子老龄化是出了名的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25万,占总人口比例29.3%,为全球最高且创下了日本的历史新高,相当于每3.3人中有一名老人;更令人吃惊的是,老年劳动者的数量也突破了900万,占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另有数据表明,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出生率跌至1.2以下,打破历史纪录;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2亿锐减至8700万。 诚然,严峻的少子化困境已成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头号拦路虎,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接踵而至,举国上下为之抓狂不已,日本原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急得连连高呼“国难当头”。 基于上述背景,日本通过向全体参保人员征收这笔基金,政府便可以筹集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扩充育儿津贴、加强保育支持、提供育儿休假补贴等。据估算,这些
看
64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什么?这个地方明年4月要开始征收“单身税”了……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6-12
国家再三喊话:要给老百姓“涨工资”!信号无比强烈
图片 文 | 付一夫 给老百姓涨工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密集释放出“涨工资”“提高居民收入”的信号。例如,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首次在2025年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6月9日,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而在地方层面,各地也都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广东、福建、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均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覆盖范围可达数千万名劳动者。 种种举措,显然都是为了提振居民消费。 放眼当下,需求不足已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的扰动,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便在客观上强化了我国提振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正因如此,去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做出了更为详细的部署,并将扩内需明确列为2025年9大任务之首,甚至位居“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前;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是反复出台相关政策,旨在全方位地提振居民消费,助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过说到底,想要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收入的增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足够的收入和财富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从近期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和财富的确正在面临着增长压力,从而对于消费
看
1,00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国家再三喊话:要给老百姓“涨工资”!信号无比强烈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4-30
中国银联:奔赴“星光”之约,书写ESG与绿色金融新画卷
图片 文 | 付一夫 如何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会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维度来给出答案。不过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之路上绝不应该只有产品销量上的独占鳌头或是引领行业的风光无限,更为重要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加剧,让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于企业ESG因素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着手制定ESG策略,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晦涩难懂的ESG理念,实际上并不神秘。譬如中国银联近期的一系列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且典型的范本。 1 事情要从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艺术展说起。 4月20日,一场名为“低头捡星光”的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圆满开幕,该艺术展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以三江源真实的环保人物和故事为创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为创作材料,精心打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守护三江源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唤醒更多人热爱三江源、守护三江源的自觉意识。 图片 例如: 《大地血脉》通过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警示垃圾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威胁; 《重生之树》在上海新“种”下一颗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那颗树遥相呼应,寓意将守护三江源的善意种在所有人心里; 《废羽新生》以残破鸟网编织成鸟群受困的矩阵,构建出震撼的具象认知…… 除艺术作品外,在摄影展区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亦在向观众展示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的公益事迹。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用镜
看
1,35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国银联:奔赴“星光”之约,书写ESG与绿色金融新画卷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1-25
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可能快要保不住了
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2024年全国各省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广东凭借14.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再度斩获冠军,并连续第36年加冕“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广东强大的经济实力之时,却鲜有人注意到,排在次位的江苏经济正在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其增长势头甚至比广东更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很可能坐不了太久了。 1 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而13.7万亿元的GDP规模,不仅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山东(9.86万亿元),距离身前的广东(14万亿元)也仅有一步之遥。 13.7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富可敌国。 数据不会说谎。如果用2024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7.12来折算,江苏省2024年GDP体量为1.924万亿美元——这一成绩放眼全球亦是鲜逢敌手。 图片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2024年美国与中国高居世界各国经济排行榜前两位,德国、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家紧随其后;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分别位列全球第11~15名。如果江苏省有资格参与全球排名,那么其2024年的GDP数值超过了澳大利亚、韩国和西班牙,直追墨西哥和俄罗斯,能够排在全球第13位,凌驾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上,妥妥的富可敌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DP增量全国第一外,2024年江苏省还拿下了多个数据指标的“全国第一”,比如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 2024年,江苏新增本外币贷款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
看
1,72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可能快要保不住了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01-17
大增5倍!银联让斯里兰卡业务往来更“丝滑”
图片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和斯里兰卡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政策,中斯间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银联借势加快推动在斯受理环境建设,提速本地化业务进程。2024年12月,当地居民使用银联卡在华交易量同比增长近5倍。 在斯里兰卡,银联已实现商户受理全覆盖,超90%的ATM终端支持银联卡取现,用户还可在当地所有超8万家支持手机闪付的商户使用银联手机闪付。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银联于2022年与斯里兰卡国家支付网络LankaPay达成合作,当地所有40万家二维码商户现已支持受理银联产品。 在持续优化用户消费体验的同时,银联与本地产业方深化合作,推动落地多款银联支付产品。目前,银联已与当地最大商业银行锡兰银行合作发行金卡、白金卡、钻石卡等多款银联卡产品,累计发卡规模超10万张。2024年,这些卡片在本地和跨境交易量同比均大幅增长。银联卡已成为斯里兰卡居民在本地、来华和跨境消费青睐的支付产品。 目前,南亚6个国家已支持受理银联卡,银联钱包用户还可在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扫码支付。用户无论携带银联卡还是手机,均可享受优质、安全、便捷的银联支付服务。 图片 谢谢读完。
看
1,54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增5倍!银联让斯里兰卡业务往来更“丝滑”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2024-11-06
特朗普回归,中国迎来3个大机会!
图片 文 | 付一夫 几经周折后,特朗普最终获得了美国大选的胜利,时隔四年后即将重新入主白宫。 特朗普的回归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他的政策主张。 (1)外贸政策 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他很可能会继续推动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以减少贸易逆差,比如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等等。与此同时,特朗普更倾向于与个别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以确保美国在每个协议中都能占有主导地位。 (2)税收政策 特朗普主张对内进行大规模减税,包括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率至21%以下,旨在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扩张和投资,从而吸引资本回流美国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特朗普可能会再次推动降低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以刺激富人和企业家的投资与消费,认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动。此外,他可能会继续主张减少资本利得税和废除遗产税。 (3)能源政策 特朗普奉行“传统能源优先”的政策立场,重视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产业的作用,以便于美国能够保持能源独立和相对稳定的就业水平。未来,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环保法规,甚至不支持美国承担过多的全球环保义务,从而降低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4)制造业与就业政策 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制造业回流政策,他可能会通过减税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吸引制造业回流,同时或将继续支持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继而保持就业稳定。特朗普可能不支持最低工资的大幅上涨,认为这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并导致失业,他更倾向于让市场自然调节工资水平。 结合上述政策主张,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无疑在于外贸。 回顾历史,2018年特朗普曾经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先后加征10-25%不等的关税,当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数据显示,彼时我国出口增速从 2018年上半年的10%左右中枢水平迅速降0%附近;而受外需拖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2018年上半年我国G
看
1,70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特朗普回归,中国迎来3个大机会!
付一夫Eric
付一夫Eric
·
2024-06-23
彻底慌了!韩国总统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图片 文 | 付一夫 韩国再度拉响人口警报。 当地时间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此番言语像极了当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针对本国人口危机的愈演愈烈而高声呼喊的“国难当头”。而眼下韩国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困境,甚至比日本还要严重。 1 曾几何时,韩国也是“人丁兴旺”。韩国统计厅数据表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年均新生儿数量在90万名左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减态势,近些年更是加速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40万大关,2020年跌破30万,2022年跌破25万。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韩国新生儿数量只有约23万人,总和生育率更是仅有0.72,双双创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与之相应的,是韩国总人口数量的连续减少。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公布的《2023年末居民登记人口统计》,2023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为5132万人,比前一年减少11.3万人,降幅为0.22%——这是2020年韩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以来,连续第4年出现人口数下降。从性别来看,韩国男性为2556万余人,数量连续5年减少;女性则为2575万余人,数量连续3年下降。 持续多年的低出生率叠加人均寿命的逐年延长,让韩国经济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韩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增至631.9万人,同期20岁年龄段人口降至619.7万人,70岁以上人口规模超过20岁年龄段人口为韩国历史首次,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年人国家”。另外,2023年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增至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已逼近联合国认定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按照目前的进度看,可能明后年的韩国就能确认步入“超级老龄
看
1,99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彻底慌了!韩国总统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54872385802913","uuid":"3554872385802913","gmtCreate":1591778550275,"gmtModify":1591779011540,"name":"付一夫Eric","pinyin":"fyfericfuyifueric","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专注于新消费、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9,"headSize":0,"tweetSize":62,"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1579271250376,"gmtCreate":1761035747358,"gmtModify":1761038156540,"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人们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取决于4个关键要素!","htmlText":"文 | 付一夫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海外各方面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客观上需要我国在提振内需方面进一步发力,而扩大居民消费、激发大众消费意愿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居民消费意愿并非单一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来自收入、预期、环境、结构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居民“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的行为逻辑。 考虑到当前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已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应对下行压力的关键议题,本文将从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经济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一、收入维度:消费的基础性支撑 收入是消费的硬约束,是影响消费意愿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更体现在结构、预期和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绝对收入假说:当下的购买力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当前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便意味着: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能最有效地提振其消费意愿,因为他们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更高。因此,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实、以及各类补贴政策,其核心都在于直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从而刺激即期消费。 (2)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长期的财务规划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则是将分析视角从当期延伸至长期。根据其观点,居民并非根据一时收入,而是根据他们预期的、长期稳定的“持久收入”来规划消费;与此同时,个体会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平滑消费,在工作时期","listText":"文 | 付一夫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海外各方面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客观上需要我国在提振内需方面进一步发力,而扩大居民消费、激发大众消费意愿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居民消费意愿并非单一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来自收入、预期、环境、结构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居民“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的行为逻辑。 考虑到当前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已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应对下行压力的关键议题,本文将从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经济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一、收入维度:消费的基础性支撑 收入是消费的硬约束,是影响消费意愿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更体现在结构、预期和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绝对收入假说:当下的购买力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当前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便意味着: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能最有效地提振其消费意愿,因为他们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更高。因此,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实、以及各类补贴政策,其核心都在于直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从而刺激即期消费。 (2)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长期的财务规划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则是将分析视角从当期延伸至长期。根据其观点,居民并非根据一时收入,而是根据他们预期的、长期稳定的“持久收入”来规划消费;与此同时,个体会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平滑消费,在工作时期","text":"文 | 付一夫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海外各方面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客观上需要我国在提振内需方面进一步发力,而扩大居民消费、激发大众消费意愿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居民消费意愿并非单一变量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来自收入、预期、环境、结构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居民“敢不敢消费、愿不愿消费、能不能消费”的行为逻辑。 考虑到当前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已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应对下行压力的关键议题,本文将从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经济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一、收入维度:消费的基础性支撑 收入是消费的硬约束,是影响消费意愿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绝对数量上,更体现在结构、预期和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绝对收入假说:当下的购买力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当前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随收入的增减而增减,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便意味着: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能最有效地提振其消费意愿,因为他们将新增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更高。因此,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实、以及各类补贴政策,其核心都在于直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从而刺激即期消费。 (2)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长期的财务规划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则是将分析视角从当期延伸至长期。根据其观点,居民并非根据一时收入,而是根据他们预期的、长期稳定的“持久收入”来规划消费;与此同时,个体会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平滑消费,在工作时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f372bdf3c71a46312e5a27be5bfd76b","width":"640","height":"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579271250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7097879544072,"gmtCreate":1757501495280,"gmtModify":1757502609799,"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时隔6年,国家发改委再次谈及这一概念,释放不寻常信号!","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提到了“收缩型城市”。该负责人表示,“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表述,并明确要求此类城市“要采取瘦身强体策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时隔六年官方再次聚焦这一议题,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与发展导向,值得深入探讨。 1 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讨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 当时,德国正遭遇大规模人口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市政预算缩减,公共排污、公路交通、住房、教育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大面积闲置,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德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德国学界于1988年正式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最初用于描述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的城市局部空心化问题。此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收缩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其特征与影响逐渐突破人口和经济范畴,延伸至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范畴。 从历史维度看,城市收缩并非现代独有现象。早在千百年前,罗马、特洛伊等古文明城市以及玛雅文明的核心区域,均因战争、灾难、疾病冲击经历过城市衰退;进入20世纪,全球化推动人口迁移与经济中心地理重构,在催生一批发达都市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下滑,陷入人口流失、活力减弱的困境。 利物浦是收缩型城市的典型案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座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畔的小镇,在18世纪奴隶贸易中成为重要中转港口。此后,爱尔兰人、犹太人、华人等移民涌入,工业革命更助推其经济实力飙升——1931年,利物浦已发展为人口85.6万并享誉全球的大型港口城市。 然而,后续多重冲击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航道淤泥阻塞、远洋轮船兴起、“集装箱革","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提到了“收缩型城市”。该负责人表示,“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表述,并明确要求此类城市“要采取瘦身强体策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时隔六年官方再次聚焦这一议题,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与发展导向,值得深入探讨。 1 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讨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 当时,德国正遭遇大规模人口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市政预算缩减,公共排污、公路交通、住房、教育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大面积闲置,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德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德国学界于1988年正式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最初用于描述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的城市局部空心化问题。此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收缩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其特征与影响逐渐突破人口和经济范畴,延伸至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范畴。 从历史维度看,城市收缩并非现代独有现象。早在千百年前,罗马、特洛伊等古文明城市以及玛雅文明的核心区域,均因战争、灾难、疾病冲击经历过城市衰退;进入20世纪,全球化推动人口迁移与经济中心地理重构,在催生一批发达都市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下滑,陷入人口流失、活力减弱的困境。 利物浦是收缩型城市的典型案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座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畔的小镇,在18世纪奴隶贸易中成为重要中转港口。此后,爱尔兰人、犹太人、华人等移民涌入,工业革命更助推其经济实力飙升——1931年,利物浦已发展为人口85.6万并享誉全球的大型港口城市。 然而,后续多重冲击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航道淤泥阻塞、远洋轮船兴起、“集装箱革","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时,特别提到了“收缩型城市”。该负责人表示,“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流失、资金外流、土地闲置的这一类城市,今后也会面临撤并或整合的可能。这是国际规律和经验,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表述,并明确要求此类城市“要采取瘦身强体策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时隔六年官方再次聚焦这一议题,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与发展导向,值得深入探讨。 1 关于“收缩型城市”的讨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 当时,德国正遭遇大规模人口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市政预算缩减,公共排污、公路交通、住房、教育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大面积闲置,这一现象迅速引发德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德国学界于1988年正式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最初用于描述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的城市局部空心化问题。此后,随着全球范围内收缩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其特征与影响逐渐突破人口和经济范畴,延伸至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范畴。 从历史维度看,城市收缩并非现代独有现象。早在千百年前,罗马、特洛伊等古文明城市以及玛雅文明的核心区域,均因战争、灾难、疾病冲击经历过城市衰退;进入20世纪,全球化推动人口迁移与经济中心地理重构,在催生一批发达都市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下滑,陷入人口流失、活力减弱的困境。 利物浦是收缩型城市的典型案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座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畔的小镇,在18世纪奴隶贸易中成为重要中转港口。此后,爱尔兰人、犹太人、华人等移民涌入,工业革命更助推其经济实力飙升——1931年,利物浦已发展为人口85.6万并享誉全球的大型港口城市。 然而,后续多重冲击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航道淤泥阻塞、远洋轮船兴起、“集装箱革","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6021e982b6caa186a64bc7ba5edda3","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0978795440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0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059729490768,"gmtCreate":1751885125561,"gmtModify":1751894009786,"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选学校就是选城市”,高考学子应该如何选择城市?这里有一份攻略","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眼下,随着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千万考生已经进入了志愿填报关键阶段。 诚然,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城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讲,\"选学校就是选城市\"——毕竟,选择高校所在的城市如何,不仅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更关乎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人生轨迹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深入探讨高考学子的城市选择策略,同样颇具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水平、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就业发展、生活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些许帮助。 一、经济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人才发展机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领域,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北京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发达,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上海的制造业、贸易业、航运业等也十分发达。在制造业方面,上海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入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广州还是我国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众多专业市场和展会,如广交会等,为商贸、物流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广州的互联网产业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眼下,随着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千万考生已经进入了志愿填报关键阶段。 诚然,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城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讲,\"选学校就是选城市\"——毕竟,选择高校所在的城市如何,不仅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更关乎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人生轨迹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深入探讨高考学子的城市选择策略,同样颇具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水平、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就业发展、生活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些许帮助。 一、经济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人才发展机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领域,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北京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发达,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上海的制造业、贸易业、航运业等也十分发达。在制造业方面,上海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入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广州还是我国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众多专业市场和展会,如广交会等,为商贸、物流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广州的互联网产业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眼下,随着全国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千万考生已经进入了志愿填报关键阶段。 诚然,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城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讲,\"选学校就是选城市\"——毕竟,选择高校所在的城市如何,不仅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更关乎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人生轨迹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深入探讨高考学子的城市选择策略,同样颇具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水平、教育资源、文化氛围、就业发展、生活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些许帮助。 一、经济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人才发展机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领域,北京拥有众多知名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北京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发达,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上海的制造业、贸易业、航运业等也十分发达。在制造业方面,上海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入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广州还是我国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众多专业市场和展会,如广交会等,为商贸、物流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广州的互联网产业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4cad51a7555f88c577eb664e1260ed9","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0597294907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0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492638945952,"gmtCreate":1751253712754,"gmtModify":175125400616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什么?这个地方明年4月要开始征收“单身税”了……","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一条消息霸屏了朋友圈: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缓解人口危机。 图片 有意思的是,该制度并非专门针对单身人群,而是对所有缴纳公共医疗保险的人(包括在职员工、个体经营者和外国人)征收的一项额外费用,用于补贴育儿家庭;但由于单身人群及无子女者被纳入缴费范围却无法直接从中获益,因此反倒成为了民众口中的“单身税”。 这笔钱要怎么收?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预计于2026年4月正式分阶段征收,2028年全面实施;至于征收标准,则是征收金额将随年份提高。到了2028年,年收入2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350日元;年收入4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650日元;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1650日元。 政策一出,舆论圈顿时炸开了锅,争议不断的同时,其利弊影响亦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积极方面来看,征收“单身税”理论上可以为应对日本的少子老龄化困境提供经济支持。 日本的少子老龄化是出了名的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25万,占总人口比例29.3%,为全球最高且创下了日本的历史新高,相当于每3.3人中有一名老人;更令人吃惊的是,老年劳动者的数量也突破了900万,占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另有数据表明,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出生率跌至1.2以下,打破历史纪录;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2亿锐减至8700万。 诚然,严峻的少子化困境已成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头号拦路虎,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接踵而至,举国上下为之抓狂不已,日本原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急得连连高呼“国难当头”。 基于上述背景,日本通过向全体参保人员征收这笔基金,政府便可以筹集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扩充育儿津贴、加强保育支持、提供育儿休假补贴等。据估算,这些","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一条消息霸屏了朋友圈: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缓解人口危机。 图片 有意思的是,该制度并非专门针对单身人群,而是对所有缴纳公共医疗保险的人(包括在职员工、个体经营者和外国人)征收的一项额外费用,用于补贴育儿家庭;但由于单身人群及无子女者被纳入缴费范围却无法直接从中获益,因此反倒成为了民众口中的“单身税”。 这笔钱要怎么收?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预计于2026年4月正式分阶段征收,2028年全面实施;至于征收标准,则是征收金额将随年份提高。到了2028年,年收入2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350日元;年收入4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650日元;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1650日元。 政策一出,舆论圈顿时炸开了锅,争议不断的同时,其利弊影响亦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积极方面来看,征收“单身税”理论上可以为应对日本的少子老龄化困境提供经济支持。 日本的少子老龄化是出了名的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25万,占总人口比例29.3%,为全球最高且创下了日本的历史新高,相当于每3.3人中有一名老人;更令人吃惊的是,老年劳动者的数量也突破了900万,占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另有数据表明,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出生率跌至1.2以下,打破历史纪录;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2亿锐减至8700万。 诚然,严峻的少子化困境已成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头号拦路虎,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接踵而至,举国上下为之抓狂不已,日本原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急得连连高呼“国难当头”。 基于上述背景,日本通过向全体参保人员征收这笔基金,政府便可以筹集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扩充育儿津贴、加强保育支持、提供育儿休假补贴等。据估算,这些","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一条消息霸屏了朋友圈: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缓解人口危机。 图片 有意思的是,该制度并非专门针对单身人群,而是对所有缴纳公共医疗保险的人(包括在职员工、个体经营者和外国人)征收的一项额外费用,用于补贴育儿家庭;但由于单身人群及无子女者被纳入缴费范围却无法直接从中获益,因此反倒成为了民众口中的“单身税”。 这笔钱要怎么收?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预计于2026年4月正式分阶段征收,2028年全面实施;至于征收标准,则是征收金额将随年份提高。到了2028年,年收入2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350日元;年收入4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650日元;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人每月需缴纳1650日元。 政策一出,舆论圈顿时炸开了锅,争议不断的同时,其利弊影响亦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积极方面来看,征收“单身税”理论上可以为应对日本的少子老龄化困境提供经济支持。 日本的少子老龄化是出了名的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25万,占总人口比例29.3%,为全球最高且创下了日本的历史新高,相当于每3.3人中有一名老人;更令人吃惊的是,老年劳动者的数量也突破了900万,占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另有数据表明,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出生率跌至1.2以下,打破历史纪录;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2亿锐减至8700万。 诚然,严峻的少子化困境已成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头号拦路虎,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接踵而至,举国上下为之抓狂不已,日本原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急得连连高呼“国难当头”。 基于上述背景,日本通过向全体参保人员征收这笔基金,政府便可以筹集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扩充育儿津贴、加强保育支持、提供育儿休假补贴等。据估算,这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c776604395d5d1be7d396e7fd2b8158","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4926389459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5222160249040,"gmtCreate":1749717985555,"gmtModify":1749718405590,"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国家再三喊话:要给老百姓“涨工资”!信号无比强烈","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给老百姓涨工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密集释放出“涨工资”“提高居民收入”的信号。例如,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首次在2025年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6月9日,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而在地方层面,各地也都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广东、福建、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均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覆盖范围可达数千万名劳动者。 种种举措,显然都是为了提振居民消费。 放眼当下,需求不足已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的扰动,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便在客观上强化了我国提振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正因如此,去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做出了更为详细的部署,并将扩内需明确列为2025年9大任务之首,甚至位居“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前;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是反复出台相关政策,旨在全方位地提振居民消费,助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过说到底,想要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收入的增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足够的收入和财富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从近期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和财富的确正在面临着增长压力,从而对于消费","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给老百姓涨工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密集释放出“涨工资”“提高居民收入”的信号。例如,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首次在2025年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6月9日,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而在地方层面,各地也都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广东、福建、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均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覆盖范围可达数千万名劳动者。 种种举措,显然都是为了提振居民消费。 放眼当下,需求不足已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的扰动,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便在客观上强化了我国提振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正因如此,去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做出了更为详细的部署,并将扩内需明确列为2025年9大任务之首,甚至位居“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前;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是反复出台相关政策,旨在全方位地提振居民消费,助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过说到底,想要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收入的增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足够的收入和财富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从近期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和财富的确正在面临着增长压力,从而对于消费","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给老百姓涨工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陆续出台多份重磅文件,密集释放出“涨工资”“提高居民收入”的信号。例如,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首次在2025年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5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开展中长期激励,制定稳定、长期的现金分红政策”;6月9日,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而在地方层面,各地也都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广东、福建、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均上调了最低基本工资标准,覆盖范围可达数千万名劳动者。 种种举措,显然都是为了提振居民消费。 放眼当下,需求不足已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地缘冲突不断等因素的扰动,我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这便在客观上强化了我国提振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正因如此,去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提到了“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做出了更为详细的部署,并将扩内需明确列为2025年9大任务之首,甚至位居“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前;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更是反复出台相关政策,旨在全方位地提振居民消费,助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过说到底,想要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收入的增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足够的收入和财富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从近期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和财富的确正在面临着增长压力,从而对于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03a782330a77f15d089220baf025d4d","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52221602490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0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9916404809920,"gmtCreate":1745981527733,"gmtModify":174598164843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中国银联:奔赴“星光”之约,书写ESG与绿色金融新画卷 ","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如何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会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维度来给出答案。不过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之路上绝不应该只有产品销量上的独占鳌头或是引领行业的风光无限,更为重要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加剧,让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于企业ESG因素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着手制定ESG策略,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晦涩难懂的ESG理念,实际上并不神秘。譬如中国银联近期的一系列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且典型的范本。 1 事情要从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艺术展说起。 4月20日,一场名为“低头捡星光”的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圆满开幕,该艺术展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以三江源真实的环保人物和故事为创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为创作材料,精心打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守护三江源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唤醒更多人热爱三江源、守护三江源的自觉意识。 图片 例如: 《大地血脉》通过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警示垃圾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威胁; 《重生之树》在上海新“种”下一颗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那颗树遥相呼应,寓意将守护三江源的善意种在所有人心里; 《废羽新生》以残破鸟网编织成鸟群受困的矩阵,构建出震撼的具象认知…… 除艺术作品外,在摄影展区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亦在向观众展示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的公益事迹。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用镜","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如何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会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维度来给出答案。不过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之路上绝不应该只有产品销量上的独占鳌头或是引领行业的风光无限,更为重要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加剧,让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于企业ESG因素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着手制定ESG策略,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晦涩难懂的ESG理念,实际上并不神秘。譬如中国银联近期的一系列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且典型的范本。 1 事情要从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艺术展说起。 4月20日,一场名为“低头捡星光”的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圆满开幕,该艺术展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以三江源真实的环保人物和故事为创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为创作材料,精心打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守护三江源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唤醒更多人热爱三江源、守护三江源的自觉意识。 图片 例如: 《大地血脉》通过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警示垃圾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威胁; 《重生之树》在上海新“种”下一颗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那颗树遥相呼应,寓意将守护三江源的善意种在所有人心里; 《废羽新生》以残破鸟网编织成鸟群受困的矩阵,构建出震撼的具象认知…… 除艺术作品外,在摄影展区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亦在向观众展示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的公益事迹。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用镜","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如何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会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维度来给出答案。不过在我看来,真正伟大的公司,其发展之路上绝不应该只有产品销量上的独占鳌头或是引领行业的风光无限,更为重要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加剧,让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于企业ESG因素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着手制定ESG策略,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看似晦涩难懂的ESG理念,实际上并不神秘。譬如中国银联近期的一系列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且典型的范本。 1 事情要从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艺术展说起。 4月20日,一场名为“低头捡星光”的公益艺术展在上海START星美术馆圆满开幕,该艺术展以源头源尾的“江河对话\"为轴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以三江源真实的环保人物和故事为创作原型,利用回收垃圾作为创作材料,精心打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守护三江源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在唤醒更多人热爱三江源、守护三江源的自觉意识。 图片 例如: 《大地血脉》通过综合材质还原三江源独特的辫状水系地貌,展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脆弱,警示垃圾污染对生态的严重威胁; 《重生之树》在上海新“种”下一颗用垃圾编织的重生之树,与三江源的那颗树遥相呼应,寓意将守护三江源的善意种在所有人心里; 《废羽新生》以残破鸟网编织成鸟群受困的矩阵,构建出震撼的具象认知…… 除艺术作品外,在摄影展区的一系列摄影作品,亦在向观众展示发生在三江源头和长江尾的生态守护的公益事迹。展出作品包括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用镜","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4d2aeb7b69f3b5b7daf4cfe7432da6c","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8935ed96d9140999c01b512f930e403","width":"1080","height":"7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d6a0b71231b17a46b694eefa81d3fbc","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9916404809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6402387489152,"gmtCreate":1737800363977,"gmtModify":1737800553554,"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可能快要保不住了","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2024年全国各省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广东凭借14.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再度斩获冠军,并连续第36年加冕“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广东强大的经济实力之时,却鲜有人注意到,排在次位的江苏经济正在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其增长势头甚至比广东更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很可能坐不了太久了。 1 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而13.7万亿元的GDP规模,不仅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山东(9.86万亿元),距离身前的广东(14万亿元)也仅有一步之遥。 13.7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富可敌国。 数据不会说谎。如果用2024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7.12来折算,江苏省2024年GDP体量为1.924万亿美元——这一成绩放眼全球亦是鲜逢敌手。 图片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2024年美国与中国高居世界各国经济排行榜前两位,德国、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家紧随其后;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分别位列全球第11~15名。如果江苏省有资格参与全球排名,那么其2024年的GDP数值超过了澳大利亚、韩国和西班牙,直追墨西哥和俄罗斯,能够排在全球第13位,凌驾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上,妥妥的富可敌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DP增量全国第一外,2024年江苏省还拿下了多个数据指标的“全国第一”,比如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 2024年,江苏新增本外币贷款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2024年全国各省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广东凭借14.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再度斩获冠军,并连续第36年加冕“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广东强大的经济实力之时,却鲜有人注意到,排在次位的江苏经济正在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其增长势头甚至比广东更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很可能坐不了太久了。 1 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而13.7万亿元的GDP规模,不仅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山东(9.86万亿元),距离身前的广东(14万亿元)也仅有一步之遥。 13.7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富可敌国。 数据不会说谎。如果用2024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7.12来折算,江苏省2024年GDP体量为1.924万亿美元——这一成绩放眼全球亦是鲜逢敌手。 图片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2024年美国与中国高居世界各国经济排行榜前两位,德国、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家紧随其后;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分别位列全球第11~15名。如果江苏省有资格参与全球排名,那么其2024年的GDP数值超过了澳大利亚、韩国和西班牙,直追墨西哥和俄罗斯,能够排在全球第13位,凌驾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上,妥妥的富可敌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DP增量全国第一外,2024年江苏省还拿下了多个数据指标的“全国第一”,比如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 2024年,江苏新增本外币贷款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近日,2024年全国各省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广东凭借14.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再度斩获冠军,并连续第36年加冕“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广东强大的经济实力之时,却鲜有人注意到,排在次位的江苏经济正在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其增长势头甚至比广东更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很可能坐不了太久了。 1 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而13.7万亿元的GDP规模,不仅大幅度领先于全国排名第三位的山东(9.86万亿元),距离身前的广东(14万亿元)也仅有一步之遥。 13.7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富可敌国。 数据不会说谎。如果用2024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7.12来折算,江苏省2024年GDP体量为1.924万亿美元——这一成绩放眼全球亦是鲜逢敌手。 图片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2024年美国与中国高居世界各国经济排行榜前两位,德国、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巴西等国家紧随其后;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分别位列全球第11~15名。如果江苏省有资格参与全球排名,那么其2024年的GDP数值超过了澳大利亚、韩国和西班牙,直追墨西哥和俄罗斯,能够排在全球第13位,凌驾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上,妥妥的富可敌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GDP增量全国第一外,2024年江苏省还拿下了多个数据指标的“全国第一”,比如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 2024年,江苏新增本外币贷款2.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d377ddb2b36f6582cbd8982ea4ece7","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64023874891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2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3438405780008,"gmtCreate":1737096198105,"gmtModify":1737096907776,"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大增5倍!银联让斯里兰卡业务往来更“丝滑”","htmlText":"图片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和斯里兰卡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政策,中斯间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银联借势加快推动在斯受理环境建设,提速本地化业务进程。2024年12月,当地居民使用银联卡在华交易量同比增长近5倍。 在斯里兰卡,银联已实现商户受理全覆盖,超90%的ATM终端支持银联卡取现,用户还可在当地所有超8万家支持手机闪付的商户使用银联手机闪付。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银联于2022年与斯里兰卡国家支付网络LankaPay达成合作,当地所有40万家二维码商户现已支持受理银联产品。 在持续优化用户消费体验的同时,银联与本地产业方深化合作,推动落地多款银联支付产品。目前,银联已与当地最大商业银行锡兰银行合作发行金卡、白金卡、钻石卡等多款银联卡产品,累计发卡规模超10万张。2024年,这些卡片在本地和跨境交易量同比均大幅增长。银联卡已成为斯里兰卡居民在本地、来华和跨境消费青睐的支付产品。 目前,南亚6个国家已支持受理银联卡,银联钱包用户还可在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扫码支付。用户无论携带银联卡还是手机,均可享受优质、安全、便捷的银联支付服务。 图片 谢谢读完。","listText":"图片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和斯里兰卡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政策,中斯间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银联借势加快推动在斯受理环境建设,提速本地化业务进程。2024年12月,当地居民使用银联卡在华交易量同比增长近5倍。 在斯里兰卡,银联已实现商户受理全覆盖,超90%的ATM终端支持银联卡取现,用户还可在当地所有超8万家支持手机闪付的商户使用银联手机闪付。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银联于2022年与斯里兰卡国家支付网络LankaPay达成合作,当地所有40万家二维码商户现已支持受理银联产品。 在持续优化用户消费体验的同时,银联与本地产业方深化合作,推动落地多款银联支付产品。目前,银联已与当地最大商业银行锡兰银行合作发行金卡、白金卡、钻石卡等多款银联卡产品,累计发卡规模超10万张。2024年,这些卡片在本地和跨境交易量同比均大幅增长。银联卡已成为斯里兰卡居民在本地、来华和跨境消费青睐的支付产品。 目前,南亚6个国家已支持受理银联卡,银联钱包用户还可在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扫码支付。用户无论携带银联卡还是手机,均可享受优质、安全、便捷的银联支付服务。 图片 谢谢读完。","text":"图片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和斯里兰卡对中国游客推出免签政策,中斯间人员和经贸往来日益频繁。银联借势加快推动在斯受理环境建设,提速本地化业务进程。2024年12月,当地居民使用银联卡在华交易量同比增长近5倍。 在斯里兰卡,银联已实现商户受理全覆盖,超90%的ATM终端支持银联卡取现,用户还可在当地所有超8万家支持手机闪付的商户使用银联手机闪付。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银联于2022年与斯里兰卡国家支付网络LankaPay达成合作,当地所有40万家二维码商户现已支持受理银联产品。 在持续优化用户消费体验的同时,银联与本地产业方深化合作,推动落地多款银联支付产品。目前,银联已与当地最大商业银行锡兰银行合作发行金卡、白金卡、钻石卡等多款银联卡产品,累计发卡规模超10万张。2024年,这些卡片在本地和跨境交易量同比均大幅增长。银联卡已成为斯里兰卡居民在本地、来华和跨境消费青睐的支付产品。 目前,南亚6个国家已支持受理银联卡,银联钱包用户还可在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扫码支付。用户无论携带银联卡还是手机,均可享受优质、安全、便捷的银联支付服务。 图片 谢谢读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47ab2839fce46890128415ae075041c","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3438405780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68118662262840,"gmtCreate":1730888823944,"gmtModify":1730889156429,"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特朗普回归,中国迎来3个大机会!","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几经周折后,特朗普最终获得了美国大选的胜利,时隔四年后即将重新入主白宫。 特朗普的回归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他的政策主张。 (1)外贸政策 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他很可能会继续推动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以减少贸易逆差,比如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等等。与此同时,特朗普更倾向于与个别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以确保美国在每个协议中都能占有主导地位。 (2)税收政策 特朗普主张对内进行大规模减税,包括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率至21%以下,旨在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扩张和投资,从而吸引资本回流美国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特朗普可能会再次推动降低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以刺激富人和企业家的投资与消费,认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动。此外,他可能会继续主张减少资本利得税和废除遗产税。 (3)能源政策 特朗普奉行“传统能源优先”的政策立场,重视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产业的作用,以便于美国能够保持能源独立和相对稳定的就业水平。未来,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环保法规,甚至不支持美国承担过多的全球环保义务,从而降低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4)制造业与就业政策 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制造业回流政策,他可能会通过减税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吸引制造业回流,同时或将继续支持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继而保持就业稳定。特朗普可能不支持最低工资的大幅上涨,认为这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并导致失业,他更倾向于让市场自然调节工资水平。 结合上述政策主张,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无疑在于外贸。 回顾历史,2018年特朗普曾经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先后加征10-25%不等的关税,当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数据显示,彼时我国出口增速从 2018年上半年的10%左右中枢水平迅速降0%附近;而受外需拖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2018年上半年我国G","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几经周折后,特朗普最终获得了美国大选的胜利,时隔四年后即将重新入主白宫。 特朗普的回归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他的政策主张。 (1)外贸政策 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他很可能会继续推动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以减少贸易逆差,比如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等等。与此同时,特朗普更倾向于与个别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以确保美国在每个协议中都能占有主导地位。 (2)税收政策 特朗普主张对内进行大规模减税,包括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率至21%以下,旨在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扩张和投资,从而吸引资本回流美国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特朗普可能会再次推动降低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以刺激富人和企业家的投资与消费,认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动。此外,他可能会继续主张减少资本利得税和废除遗产税。 (3)能源政策 特朗普奉行“传统能源优先”的政策立场,重视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产业的作用,以便于美国能够保持能源独立和相对稳定的就业水平。未来,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环保法规,甚至不支持美国承担过多的全球环保义务,从而降低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4)制造业与就业政策 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制造业回流政策,他可能会通过减税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吸引制造业回流,同时或将继续支持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继而保持就业稳定。特朗普可能不支持最低工资的大幅上涨,认为这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并导致失业,他更倾向于让市场自然调节工资水平。 结合上述政策主张,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无疑在于外贸。 回顾历史,2018年特朗普曾经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先后加征10-25%不等的关税,当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数据显示,彼时我国出口增速从 2018年上半年的10%左右中枢水平迅速降0%附近;而受外需拖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2018年上半年我国G","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几经周折后,特朗普最终获得了美国大选的胜利,时隔四年后即将重新入主白宫。 特朗普的回归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他的政策主张。 (1)外贸政策 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他很可能会继续推动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以减少贸易逆差,比如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等等。与此同时,特朗普更倾向于与个别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以确保美国在每个协议中都能占有主导地位。 (2)税收政策 特朗普主张对内进行大规模减税,包括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率至21%以下,旨在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扩张和投资,从而吸引资本回流美国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特朗普可能会再次推动降低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以刺激富人和企业家的投资与消费,认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动。此外,他可能会继续主张减少资本利得税和废除遗产税。 (3)能源政策 特朗普奉行“传统能源优先”的政策立场,重视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产业的作用,以便于美国能够保持能源独立和相对稳定的就业水平。未来,他可能会进一步放宽环保法规,甚至不支持美国承担过多的全球环保义务,从而降低传统能源企业的运营压力。 (4)制造业与就业政策 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制造业回流政策,他可能会通过减税和降低生产成本来吸引制造业回流,同时或将继续支持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继而保持就业稳定。特朗普可能不支持最低工资的大幅上涨,认为这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并导致失业,他更倾向于让市场自然调节工资水平。 结合上述政策主张,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对于我们最大的挑战无疑在于外贸。 回顾历史,2018年特朗普曾经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先后加征10-25%不等的关税,当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压力。数据显示,彼时我国出口增速从 2018年上半年的10%左右中枢水平迅速降0%附近;而受外需拖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2018年上半年我国G","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d377ddb2b36f6582cbd8982ea4ece7","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681186622628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19915507638552,"gmtCreate":1719134484433,"gmtModify":1719134659285,"author":{"id":"3554872385802913","authorId":"3554872385802913","name":"付一夫Eric","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8e6d39838d9568ee353f9c3330b6c2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54872385802913","authorIdStr":"3554872385802913"},"themes":[],"title":"彻底慌了!韩国总统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html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韩国再度拉响人口警报。 当地时间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此番言语像极了当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针对本国人口危机的愈演愈烈而高声呼喊的“国难当头”。而眼下韩国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困境,甚至比日本还要严重。 1 曾几何时,韩国也是“人丁兴旺”。韩国统计厅数据表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年均新生儿数量在90万名左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减态势,近些年更是加速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40万大关,2020年跌破30万,2022年跌破25万。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韩国新生儿数量只有约23万人,总和生育率更是仅有0.72,双双创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与之相应的,是韩国总人口数量的连续减少。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公布的《2023年末居民登记人口统计》,2023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为5132万人,比前一年减少11.3万人,降幅为0.22%——这是2020年韩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以来,连续第4年出现人口数下降。从性别来看,韩国男性为2556万余人,数量连续5年减少;女性则为2575万余人,数量连续3年下降。 持续多年的低出生率叠加人均寿命的逐年延长,让韩国经济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韩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增至631.9万人,同期20岁年龄段人口降至619.7万人,70岁以上人口规模超过20岁年龄段人口为韩国历史首次,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年人国家”。另外,2023年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增至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已逼近联合国认定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按照目前的进度看,可能明后年的韩国就能确认步入“超级老龄","list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韩国再度拉响人口警报。 当地时间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此番言语像极了当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针对本国人口危机的愈演愈烈而高声呼喊的“国难当头”。而眼下韩国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困境,甚至比日本还要严重。 1 曾几何时,韩国也是“人丁兴旺”。韩国统计厅数据表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年均新生儿数量在90万名左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减态势,近些年更是加速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40万大关,2020年跌破30万,2022年跌破25万。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韩国新生儿数量只有约23万人,总和生育率更是仅有0.72,双双创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与之相应的,是韩国总人口数量的连续减少。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公布的《2023年末居民登记人口统计》,2023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为5132万人,比前一年减少11.3万人,降幅为0.22%——这是2020年韩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以来,连续第4年出现人口数下降。从性别来看,韩国男性为2556万余人,数量连续5年减少;女性则为2575万余人,数量连续3年下降。 持续多年的低出生率叠加人均寿命的逐年延长,让韩国经济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韩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增至631.9万人,同期20岁年龄段人口降至619.7万人,70岁以上人口规模超过20岁年龄段人口为韩国历史首次,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年人国家”。另外,2023年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增至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已逼近联合国认定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按照目前的进度看,可能明后年的韩国就能确认步入“超级老龄","text":"图片 文 | 付一夫 韩国再度拉响人口警报。 当地时间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此番言语像极了当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针对本国人口危机的愈演愈烈而高声呼喊的“国难当头”。而眼下韩国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困境,甚至比日本还要严重。 1 曾几何时,韩国也是“人丁兴旺”。韩国统计厅数据表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年均新生儿数量在90万名左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指标呈现出明显的递减态势,近些年更是加速下滑。 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40万大关,2020年跌破30万,2022年跌破25万。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韩国新生儿数量只有约23万人,总和生育率更是仅有0.72,双双创下有相关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与之相应的,是韩国总人口数量的连续减少。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公布的《2023年末居民登记人口统计》,2023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为5132万人,比前一年减少11.3万人,降幅为0.22%——这是2020年韩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以来,连续第4年出现人口数下降。从性别来看,韩国男性为2556万余人,数量连续5年减少;女性则为2575万余人,数量连续3年下降。 持续多年的低出生率叠加人均寿命的逐年延长,让韩国经济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韩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增至631.9万人,同期20岁年龄段人口降至619.7万人,70岁以上人口规模超过20岁年龄段人口为韩国历史首次,可谓不折不扣的“老年人国家”。另外,2023年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增至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9%,已逼近联合国认定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按照目前的进度看,可能明后年的韩国就能确认步入“超级老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3da7cdbefaddad6525704239fa448db","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199155076385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