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国

IP属地:0
    • 陈永国陈永国
      ·11-03
      31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10-23
      59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10-18
      140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6-27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小米YU 7正式发布,标准版25.35万元,美股ADR一度涨近8%

      小米正式发布其首款SUV汽车小米YU7,售价25.35万元起。全系超长续航,标准版835km;小米YU7pro版售价27.99万元,YU7 max版售价32.99万元。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在辅助驾驶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第一期总投资57.9亿元,专属团队规模超1800人,持续投入测试车辆超400台。据雷军透露,小米XLA大模型,预计今年下半年升级。“友商经常讲,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我们却认为,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础,安全是一切。”雷军强调称。
      小米YU 7正式发布,标准版25.35万元,美股ADR一度涨近8%
      477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4-04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七年小米股东说说小米的不足!!

      @安心睡大觉
      小米高位配股,su7安徽铜陵高速事故热度都非常高,导致小米股价下跌25%。 个人在55港元清仓小米,预计可能会在40港元以下买回来些小米。 本次我谈谈小米的不足,前提说明我不是疯狂的米粉,也不是米黑。态度处于中间,两边不讨喜,要是米黑或者疯狂米粉就不要看了,防止你破发心态爆炸! 雷军是影响我很深的人,我对其更多是崇拜,但绝不是说他是神。还有些不足的。 以下作为七年持仓小米,做了两个大波段的投资者对小米比较客观的陈述(可以翻翻我之前的文章)。 1.小米不具备产品统治力 小米产品不具备统治力,手机是全世界老三,利润排名的话不知道老几。国内是第五第六。家电是第四样子。各种设备难有持续的第一。好像维持第一最多的是小米电视。世界第一也不是小米,而且是黑色家电,没啥差异化。其实也有,就是更在乎价格的人多些。Xiaomi显示画质不够好,就差那么点。但考虑价格能接受,要收消费者有追求肯定也不买小米电视。 当然小米消费者也有问题,买个两千块钱的手机,就是希望六千以上的品质。买苹果手机上万块,出问题了,往往感觉是自己的问题,并不会上网发抱怨。 小米汽车比其他产品厉害些,但一些方面比如百公里能耗,比如智能驾驶。 要比特斯拉的车更安全,更节能,产品做到第一,我就愿意给出二万亿以上的估值。 我之前疯狂觉得小米手机好,结果四千的手机拍照不如荣耀两千的手机,所以市场才有那句话“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小米深深被刺痛。 有人说,都说是性价比之王,怀疑它的参数是不是有问题。 2.商业模式欠佳,要依靠股民输血 目前生意模式也不错,股民掏400亿,公司赚300亿。 按照pe20估值,能值1.4万亿。以后公司赚500亿,股权融资600亿,能值二万亿,当然这是瞎**估值法。 雷军商业模式就是让股民买单一部分,对公司价值太了解了。我实在佩服。投资人背景名不虚传。 原以为雷军悟了,结果并没有选择高价格策略,而是选择让
      七年小米股东说说小米的不足!!
      1,973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4-03
      1,029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3-05
      1,086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2-28
      1,312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2-27
      🐂

      买小米获利2600%!说一说我对小米是如何判断的

      @陈会玩66
      大家好,2019年12月入市后,我的老虎账户累计收益率达到了2606.61%。 我的投资体系建立在《情绪价值投资》框架之上,主张通过超前认知预判市场情绪并进行验证纠错。今年初曾尝试短线操作,却发现与四年前一样难以适应这种高频交易模式,于是重新回归自己擅长的中长期价值赛道。投资组合中,理想汽车曾带来200%-500%的收益跃升,而真正实现500%到2500%跨越的关键,则来自于对小米的集中持仓——巅峰时期80%仓位配置正股,20%用于看涨期权对冲。这里特别说明:我的策略从不追求抄底,而是基于对趋势的判断进行"追高",若出现回调则通过期权工具对冲风险,这种操作模式目前仅适用于小米。 关于 $小米集团-W(01810)$ 的投资逻辑,我认为市场普遍低估了其战略价值。当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决赛圈阶段,AI发展尚处早期,而未来的AI中后期必然需要海量硬件载体支撑。小米作为全球唯一横跨智能手机(年出货量Top3)、智能汽车(SU7交付量超预期)、智能家居(生态链产品矩阵完整)三大硬件领域的科技企业,其布局完美契合产业演进规律:行业初期炒上游资源(如2021年的锂矿热潮),中期聚焦下游应用(当下新能源车企混战),最终必然向头部集中。这种战略卡位使小米具备成为比肩腾讯、阿里的新一代科技巨头的潜力。 从品牌价值维度观察,小米正复刻 $苹果(AAPL)$ 、 $特斯拉(TSLA)$ 的成长路径。SU7的成功不仅意味着造车业务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完成了高端品牌认知的重塑,这种势能会持续反哺手机、家电等全品类产品。目前市场对小米的质疑多停留在PE估值层面,却忽视了
      买小米获利2600%!说一说我对小米是如何判断的
      1,916评论
      举报
    • 陈永国陈永国
      ·02-21
      我米加油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小米目标价至58港元 预计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44%

      高盛发表报告指,在过去几个月推出多项具成本竞争力、基准领先及开源的人工智能LLM后,使用个案不断增加,相信小米已准备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升其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扩展其“人车家”生态系统并推高销售,构建操作系统级AI代理及无处不在生态系统。该行对其目标价由38港元上调至58港元,评级“买入”。高盛预计,小米去年第四季收入为1050亿元,按年增长4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66亿元,按年增长34%。扣除EV业务及其他亏损9亿元后,料核心经调整净利润为75亿元。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小米目标价至58港元 预计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44%
      1,117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