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UP 主变多,B 站的收入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这才是关键问题。 全文共 3367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作者 | 罗立璇 这几天,关于 B 站 UP 主停更的讨论还在延续。事情始发于游戏论坛 NGA,一些网友发现自己关注的UP主发布视频,要宣布停更一段时间。其中一个是粉丝接近 400 万 UP 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下称徐大王),另一个则是拥有超过 300 万粉丝的 “-LKs-”(下称LKs)。 比起只是暂时休息一段时间的 LKs,徐大王的视频更让人感慨。徐大王在视频中表示,现在在 B 站做视频不赚钱,只是靠着红利期攒下的积蓄在支撑;其次是身体情况不太好,所以需要调整一下。 “ B 站 UP 主发起停更潮”这条消息,随即在 4 月 2 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起了大量讨论。平时视频播放量在 20 万的徐大王,停更视频更是得到超过 500 万次观看。 停更潮这个说法显然并不准确。平台内部新陈代谢,总有来来去去的人。徐大王也发布了后续的解释,表示内容创作也是普通工作,“有赚钱的就有亏钱的”。而且,根据 B 站 2022 年 Q4 财报,月活跃 UP 主的数量已经超过 380 万人,同比增长了 25% 呢。 但依然有很多人发现,在特地宣布停更的 UP 主之前,不少自己喜欢的 UP 主已经悄悄停更了。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 UP 主,不论大小,甚至包括前百大 UP 主“ A 路人”、“起小点是大腿”,还有在 B 站拥有 70 万粉丝的广告大 V 姜茶茶,也出来说话,大体而言依然说的是在 B 站发内容,确实不赚钱。 为什么,从上到下,B 站 UP 主的生存状况突然就险峻了呢? 真正的恐惧 很多人说,这波 UP 主离开,是因为创作激励减少了。 但实际上,B 站的创作激励从去年 3 月开始就缩减了,和 B 站的降本增效计划几乎同步进行。很多 UP 主也表明,自己并不是靠这点
B站开始发力“中年”品类,但是用户长大了,就一定要跟着吗? “成为品牌加油站、助力品牌抓住跃入人生新阶段的 Z 世代”,这是 B 站副董事长兼 COO 李旎在近日举行的 AD TALK 营销大会上喊出的口号。 言下之意,是 B 站认为随着首批用户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人生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购入更多新品类的商品,比如母婴用品、车、家电家居等。当然,这些同时也是以往较少考虑在 B 站投放的“中年”品类(暂且这么称呼),B 站显然希望能够开拓新品类,继续迅速扩大广告收入。 但是,用户年龄增长了,就要继续跟着他们可能会产生的需求走吗?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可能会涉及定位危机——老用户没留下,新用户来不了。 “Z世代”过气了? 根据 AD TALK 的说法,B 站的用户,正在变得“现充”起来。 李旎介绍,2014 年左右进入 B 站的用户,大多正经历着毕业、求职、买房、组建家庭等重要人生节点,开始关注汽车、母婴、家居等生活消费内容。具体到数据上,今年,B 站汽车、家装家电、母婴类视频播放量均同比增长超 100%。 这多少让人有些诧异。因为一直以来,“超级年轻”都是 B 站的首要定位和面对广告主的主要卖点。甚至,第一个在招股书反复强调“Z 世代”,并且将这一词汇在国内发扬光大的中国公司,就是 B 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B 站都传递出一种感觉,就是抓住 B 站用户,你就抓住了未来。另一层含义则是,但是你可能在当下不会获得立竿见影的巨大收益。 但现在,B 站正在主动调整这样的定位。李旎认为,面对首批用户发展出来的新需求,B 站也要不断成长、拥抱商业,才能帮助相应品牌抓住核心人群。另外,这些品牌也代表着更加“成年人”的消费需求,可以驱动 UP 主创作相关的内容,形成商业和内容更好的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丰富生活板块,把品类到母婴、汽车、家居等新内容,也能够吸引新的用户圈层。 这是很多定位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