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表里

从财报故事,看价值投资。

IP属地:未知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4-30

      标品的黄昏,旅游的黎明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周霄 谭鸠云 张冉冉,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人工智能大爆发后,黄牛党又多了一项暴利业务——炒“AI入场券”。 ChatGPT横空出世时,仅代注册服务,黄牛就月销超3万单;一夜爆红的Manus,内测邀请码被炒至5万天价;如今,赚钱风向标们又盯上飞猪“问一问”,邀请码被倒卖到40一个。 二手市场一次次的疯狂,利用的正是科技浪潮下的FOMO心态:错过最接近人类的“六边形AI战士”,就像进入21世纪却拒绝通网;而忽视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跟移动互联网时代里看不见安卓一样危险。 在线旅游也是如此,在这个消费者需求高度分散、零碎化的行业里,即使有飞猪这样专攻年轻化、个性化出行的玩家,仍有海量市场因“难以一对一”而未被满足。 随着AI的风从大模型底层吹到服务领域,行业终于有了打破天花板的希望。 可以看到,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AI垂类应用纷纷亮相,飞猪“问一问”也赶在五一前迭代出最新版本,这些产品不仅让“批量定制化”走进现实,相比于东抄一下、西编一点的大厂AI助手,也更懂游客们的心。 图片 破坏性创新出现了,不想被时代列车甩下的从业者,自然疯抢起“门票”。这一声枪响,也预示着在线旅游的新一轮战争,拉开了帷幕。 AI狙击套壳主题游,圆梦“千人千面” 旅游爱好者们或许已经留意到,“私人定制游”越来越水了。 花高价在平台上报的高奢私家定制,到头来和普通游客走一样的热门路线;自己横跳一堆APP做的攻略,一不小心“落日倒影”圣地变枯水沟。 图片 这让游客们怨声载道,但身处旋涡中心的商家们,实际也很委屈。 不久前,“五一”订票的高峰期,某OTA无法搜索南航机票的消息,冲上了热搜。而南航的“拉黑”解释是:销售代理违反协议条款。 这不是个例,2016年南航就曾因“价格体系混乱”,中断与该OTA平台合作。国航、东航等航司,也多
      225评论
      举报
      标品的黄昏,旅游的黎明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4-23

      服务出海的黄金年代:逃离外贸,涌入中餐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曹宾玲 陈梓洁,编辑:付晓玲 “两眼一睁就多十几万成本,真的压力山大。”看着做跨境电商的朋友哀嚎连天,KK决定先捂住自己要再开3家新店的消息。 想当初,听到他要去海外开餐馆,大家都劝他别“四九年入国军”,这年头实业只能挣血汗钱,炒3年菜不如干3个月二道贩子赚得多。 KK也曾动摇过,但如今不会了,找个工厂、贴上品牌就能往全世界大卖特卖的商品贸易,随着关税战一声炮响,告别了黄金时代。 当下在海外扬帆起航的,变成了服务贸易玩家。 以餐饮行业来说,国内只能开在马路边、社区里的茶饮品牌,以翻倍的价格,攻入东京、悉尼市中心;火锅店、粤菜馆门前更是大排长队,营业额双位增速狂奔。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已有70万家中餐厅在海外落地,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图片 我们与十余位餐饮人聊了聊,从他们近至东南亚、远到欧美,下至夫妻档小饭馆、上至人均1800+高端餐厅的创业故事里,勾勒出了一幅金色的「餐饮出海图」。 “意林风”吹到中餐界,包子配红酒“越吃越有” 包子配红酒、腐乳炒西蓝花……海珠每次分享自己的菜式,“你怎么能这样骗老外”的质问就会劈头盖脸砸下来。 这些味道混搭,在人均“品鉴大师”的中国人看来是黑暗料理,“但老外的评价是amazing。”海珠说,她的餐馆自开业起,每天都满客。 在老牌产酒国西班牙,“红酒+小吃”几乎是万能公式,搭配包子、寿司和炸鸡,跟配牛肉、吐司没有本质差别。甚至,对中餐印象还停留在炒饭炒面、麻婆豆腐的西方人来说,还颇有几分新鲜。 图片 “我们习以为常的口味,外国人没解锁过。”海珠举例,吃惯了水煮西蓝花的白人,突然尝到腐乳这种不同于红酒的发酵味,一下子就能被香迷糊。 成隆行创始人柯伟是一位纵横餐饮江湖三十余年的老将,在他眼里,“中餐有八大菜系、数不清的小吃,包罗的食材、口味、烹饪手法之丰富,是世界
      1,604评论
      举报
      服务出海的黄金年代:逃离外贸,涌入中餐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4-17

      00后年轻人,被“Miu味穿搭”收割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陈梓洁 付晓玲,编辑:曹宾玲 仿佛一夜之间,留子肖肖发现身边到处都能碰到“Miu女孩”——2万的包刚上市就被同学拎出门,朋友圈里有人两个月就在MiuMiu花掉15万。 社交平台上,“月薪5000想买MiuMiu”的帖子也铺天盖地,大家似不受控般,争相要为MiuMiu剁手。 图片 作为脱口秀爱好者的肖肖,从小听着各种“消费主义陷阱”段子长大,对“你买的越不值得,越觉得自己值得”等套路烂熟于心,但短短半年内,她两次分期付款入了MiuMiu的包和短袖。 00后们自走入社会以来,身上贴着的都是整顿职场、反向消费等打破规则的标签,但这些身经百战、不被裹挟的先锋们,如今却排着队掉入“MiuMiu陷阱”。 数据显示,在年轻人的追捧下,MiuMiu力压LV、Gucci们,在奢侈品寒冬里销售额翻倍暴涨,以一己之力救母公司Prada于水火之中。 图片 MiuMiu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年轻人疯狂上头? LV烂大街,MiuMiu捡漏 00后小婷认为,MiuMiu最初赢得自己,靠的是“捡漏”。 犹记得3年前,下定决心要买人生第一只大牌包、兴奋得满世界“种草”的她,翻来覆去两三天,居然都没找到一款合适的。 “飞机上、商场里,LV、Dior的托特包随处可见,几分钟撞一次,就连YSL的Niki,也火到代购预定收费3000的地步。”小婷发现,好看实用的奢牌包逐渐有烂大街的趋势。 这并非她的错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LV、Gucci等一线奢牌最热款式,每月销量遥遥领先,是Fendi、Burberry等品牌的四五十倍。 图片 所以MiuMiu包包进入视线时,小婷眼前一亮——白色褶皱面皮,配上亮晶晶的金属链条,包上还镶嵌着少女们最爱的水钻,在一众老花热门款里独树一帜,身边背的人还很少。 “不用随大流,但又让能别人一眼就看出包包不便宜。”小婷没考虑
      481评论
      举报
      00后年轻人,被“Miu味穿搭”收割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4-11

      霸王茶姬走出第三条路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周霄 赫晋一 谭鸠云,编辑:付晓玲 曹宾玲 “后发”在商业世界往往代表着被动,但也有极少“先至”。 当所有人认为电商大战已尘埃落定时,拼多多逆势崛起了;新能源汽车“已经饱和”的声音甚嚣尘上之际,却是小米汽车的起点。 霸王茶姬在茶饮赛道,也是一位后来者——诞生于2017年,比新茶饮喜茶们年轻几岁,然而2024年GMV超过了星巴克中国,营收增速比肩蜜雪冰城。 自3月拿到中国证监会许可后,霸王茶姬就按计划推进赴美上市进程。今天凌晨,其更新了招股书,公布了定价区间:26-28美元。如果按2024年利润估算不到14倍PE,远低于同行蜜雪冰城(33倍PE)、古茗(25倍PE),给未来市场表现留了比较多成长空间。 关税战背景下,市场出现波动不可避免,而霸王茶姬哪怕面临如此“折扣”,估值仍挤入了行业TOP3。 回看拼多多,是用性价比拿捏打工人钱包,从阿里和京东的夹缝中长成了庞然大物;小米汽车则是站在蔚小理的肩膀上,凭“雷总为我开车门”的用户体验一炮而红。 霸王茶姬能“晚到超车”,显然也不是没有故事的同学。拆解来看,推动因子主要有以下两点: 走原叶鲜奶茶(茶拿铁,tea latte)大单品路线,用户群上探下挖,同时拉出门店效率诱人曲线 超高运转效率下,大搞第三空间,抄“消费降级”的底 All in大单品路线,杀出一条“捷径” 上网搜索“婚宴”,除了烟酒、喜糖,霸王茶姬居然有相当高的出镜率。 图片 据霸王茶姬《2024会友报告》,去年1-9月,其在婚庆等群体场景累计卖了150万杯,杯子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香港。 而这样的“意外富贵”,其实是霸王茶姬口味走向大众,在各个场景里如鱼得水。 今时今日,大家对饮料的需求,早已从单纯解渴,转变为各有所好,并在休闲享受和功能性两个方向上,不断延伸追求。 洞悉这一点,商家随之在
      495评论
      举报
      霸王茶姬走出第三条路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4-06

      天价月子中心,告别黄金时代

      两年前卖4.5万的月子中心基础套餐,跳水到最低3.3万了。 正在挑选月子中心的澜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细看套餐内容,更是跌掉眼镜:几千块的母婴用品,签约就送;产后瑜伽、宝宝摄影也不要钱般地送体验卡。 然而,这非但没能打动澜澜,反而劝退了她:“打折这么狠,不会是想诓我的订金跑路吧?” 不怪澜澜多疑,同在武汉的暮暮,出月子不到半个月,就收到了月子中心倒闭的消息;花了16万8的上海宝妈Ivy也没能逃过一劫,押金几次三番都没能要回来。 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注销、吊销、撤销的月子中心相关企业数量达到417家,许多产妇和家庭为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曾经被视为朝阳行业的月子中心,一房单价炒至十万级、预约排到半年后,如今却要靠内卷、打价格战来吸引顾客,以致于频频爆雷。 哪怕是业内头部品牌,也难以逃脱“流血”的噩运:动辄十几万的圣贝拉,平均每年亏4亿元,“月子中心第一股”爱帝宫甚至已经停牌。 天价月子中心们,何以至此? 一、住一次5万块的月子中心,居然不挣钱? 陈英很怀念刚刚从护士转岗销售的时候,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月入3万+。 那是2016年,她只需要在店里坐着,就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主动送单,“高峰的时候,一月能签三四十单。” 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刺激下,三万亿的母婴市场需求被催生了出来,以专业护理迎合这一需求的月子中心,也一跃进入了黄金时代。 某知名月子会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二胎妈妈在会所坐月子的比例激增至40%;2018年,更是达到60%以上。 红利持续释放下,激烈的跑马圈地随之而来。 “咨询加盟的人多到,集团每周都要开一次加盟商大会;会上,屡屡闹出为争区域独家代理权,当场拍桌子吵架的情况。”陈英回忆道,短短一年,集团就扩充出了一百多家加盟店。 行业火热,高瓴、腾讯等投资机构纷纷入局——2016-2019年,国内月子中心投融资总金额超45亿,“钞能力”开道,拉出了规模以上月子中心数
      379评论
      举报
      天价月子中心,告别黄金时代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28

      美团,不追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周霄 谭鸠云 编辑:付晓玲 慕沐 曹宾玲 AI的“iPhone时刻”过去2年多,美团对AI终于不再藏着掖着了。 最新电话会议上,王兴罕见表态,称“对AI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其关于AI的回答篇幅,近乎是另外5个问题的总和。 这让市场颇为疑惑——既然如此重视,为何之前却没有任何风声? 以“慢半拍”解释,显然不是“铁军”美团的风格,更合理的理由应该是「刻意为之」:在互联网的迭代升级中,硬件往往先于应用普及,AI浪潮也类似。 对一些具有“基建”属性的大模型厂商而言,押注AI是“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到了美团等偏应用类的玩家这里,要主动进攻,但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去徐徐图之。 实际上,这种主动但又稳健的态度,在核心基本盘等业务上,也有体现。 可以看到,2024年美团业绩依然能打,营收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核心本地商业收入更是实现了21%的增幅,新业务从前一年亏损202亿,大幅度减亏到73亿。 但电话会议上,高管频频提到的,却是业绩之外的“可持续生态”“稳健增长”等关键词。甚至更早之前,给骑手“上社保”、真金白银补贴商家已经提上了日程。 很显然,美团有自己的进化节奏。 本地服务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保障骑手权益、改善他们的工作体验,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亦整合了不同业务的资源,为商家提供更完善的运营基础设施和流量支持。” 伴随着向市场甩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位牌,“生态”成了美团财报里的高频词。这里面,最引人瞩目的有两点: ·接下来的二季度开始,部分城市搞试点,给骑手们上“社保”。 ·拿出10亿助力金,重点扶持深藏在街头巷尾、蜗居在老城区的优质小馆子、老字号等。 它们背后统一指向的是:在“生态”导向下,美团褪去“扩张焦虑”,举起了“反内卷”大旗。 而仔细梳理会发现,这一变化更早之前就开始了。 关于骑手退休、社保话题,网
      3,159评论
      举报
      美团,不追风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19

      阅文正在经历一次关键跨越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赫晋一 杨晓庆,编辑:曹宾玲 付晓玲 关于阅文2024年财报,最值得细品的信息被miss了。 《庆余年2》等影视作品“五连爆”、IP版权收入大增33.5%达到40.9亿元,被不少机构长篇大论;也有许多声音聚焦在910万MPU(月度付费用户),带动在线阅读业务恢复增长。 然而对这些,市场都有预期了,相比之下,另一个细节更新鲜——FunCrazy《哪吒2》IP衍生品国内总经销权被阅文收入囊中,意味着“泡泡玛特们”每卖出一个哪吒手办,都要给阅文“交税”。 事实上,走进线下,能看到的变化更多:各大潮玩店,随处可见《全职高手》的“谷子”,甚至杂货店、文具店、奶茶店、金店都加入了联名队列。这说明随着阅文IP火爆出圈,零售商和品牌们也有利可图。 图片 这就给市场打开了一个观察业内公司的新视角。 毕竟如今文字、影视、游戏公司,几乎都把精品化路线、“品质为王”挂在嘴边,所有人都希望像《哪吒2》一样,做出开创性的作品,叫好又叫座。 然而道理很清晰,谈到如何实现、如何检验,答案又变得模糊起来。阅文在IP开发上的新动态,提供了一种践行和追踪“哪吒之路”的解法。 重押精品IP,养出“超级谷仓” 财报显示,阅文线下分销网点在2024年膨胀至6000家,同时“阅文好物”官方实体店也增长至8家。 不仅线下,自营直播间、官方商城、“吃谷”小程序也配齐到位,分销的线上销售网点超3000家。 图片 受此影响,2024年阅文IP衍生品GMV超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仅卡牌一项就狂卖了2个“小目标”。 但创收是对平台而言,站在市场的角度,周边生意的另一层意义,是让精品IP的热度变得可见、可感、可知: 过去想知道IP开发情况,往往依赖“爆剧”这单一指标,且经常是剧火了才拍脑袋追悔莫及; 现在去一线调研,看看谁占了门店C位陈列,就知道哪个IP火,再
      702评论
      举报
      阅文正在经历一次关键跨越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3-10

      长视频的新增长,不止内容更要服务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 ,作者:周霄 赫晋一 杨晓庆 谭鸠云,编辑:曹宾玲 付晓玲 慕沐 最近,长视频用户们“喜大普奔”了。 有剧迷发现,爱奇艺星钻会员可以免费观看剧集“加更礼”了,正在追的《爱你》能一口气“免费直通大结局”。 一些心血来潮看剧的路人也发现,长视频会员有了更便宜的选择——过去各平台“标准版”会员通常都要25元/连包月,如今新推出的“基础版”会员,15元/连包月(优惠时还能更低)就能看内容。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更早之前就已经在海外上演。 从2022年开始,奈飞、迪士尼们先后降低会员门槛,推出含有广告的低价版会员订阅计划,同时将部分高品质视听功能,划入高级会员专享行列,进一步完成会员产品分层、理清不同层级会员的权益。 对此,奈飞联席CEO的解释是,“如果服务做得更好,我们将拥有更多会员或更多价值”。其一度喊出了“用户第一”的口号,以凸显对会员服务的重视。 而如今,这股风吹到了国内。 爱奇艺高管在2024Q4财报电话会上提到:将系统地优化会员产品和运营,丰富会员福利,改善会员用户体验。 显然,海内外长视频平台在做好核心内容的同时,把用户服务与体验也视作了重要的增长驱动。 一、用户多了、消费需求多元了,会员产品难免要有所区分 2024年豆瓣超8分的国产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8集短剧《我的阿勒泰》,力压一众长剧,被30万人推上年度亚军位;《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不仅打破“续集魔咒”,呈现口碑、收视双爆,甚至让早前的《唐诡1》也进入了8分俱乐部;主旋律作品《山花烂漫时》以9.6分成为年度口碑黑马。 造就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剧集题材的多元化,引发的长视频受众群体多元化。 正如引入全球化题材、丰富原创输出的奈飞,也是将内容从单一的西式科幻、喜剧,扩展至韩式暗黑爽剧、日式伦理剧等各具地区特色的多元题材,才逐渐吸引到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的更广泛的用户。 可以看到,2019
      712评论
      举报
      长视频的新增长,不止内容更要服务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2-21

      420万创业者,抢滩“养宠盛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陈梓洁,编辑:曹宾玲 付晓玲 宠物也要吃年夜饭?放在过去,小舟打死不信,养狗之后,298元一顿的套餐她说买就买。 自从成了铲屎官,她就踏上了为毛孩子剁手的“不归路”,268的生日蛋糕、599的洗护SPA,左一刀右一刀,钱包每月都得掉好几层皮。 而她经常光顾的宠物店,则正好相反:两年时间,店面面积扩大了一倍;老板娘背着LV喜提新座驾,朋友圈从小平层晒到山景别墅九宫格。 看着别人发家致富,眼红的她也谋划着下场分一杯羹:“宠物行当这么挣钱,多我一个怎么了?” 不止是小舟,宠物经济正在成为当下“人人向往”的赛道——随着越来越多不结婚、不生娃的年轻人投身养宠大军,宠物行业俨然具备了“下一个母婴赛道”的潜力。 据高盛数据,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且分化愈演愈烈,到2030年前者数量将达到后者近2倍。 瞄准这一新机遇,大量创业者涌了进来,使尽浑身解数撕开各种口子,争抢一块肥肉。 当代年轻人,像养娃一样富养宠物 “虽然摔碎了30万的古董,但猫猫这么可爱,怎么舍得教训它呢?”看着朋友圈里一个客户的另类分享,茉莉瞬间对“熊孩子背后都是熊家长”有了实感。 这不是她第一次对家长溺爱毛孩子感到震惊,成为宠物店主之前,她给自家狗狗喂的是40元/斤的天然粮,各种罐头、零食也全安排,月均500+伙食费的配置,称一句“富养”不为过。 然而,跟宠友一对账,她才知道自己“委屈狗狗吃预制菜”了——袋装狗粮的营养哪里比得上生骨肉配有机蔬果,在她盯着成分表货比三家时,养宠人们已进化到每月豪掷6000元购买鲜食的地步了。 与茉莉类似,养猫的子瑜,也在杀去亚宠展做创业调研时,受到“一万点精神震撼”。 “一件宠物婚纱,用料不到人穿的十分之一,标价却要88888元。”看得咂舌的她,本以为这就是炒个噱头,结果逛一圈再回来,发现人家真的卖
      1,2031
      举报
      420万创业者,抢滩“养宠盛世”
    • 表外表里表外表里
      ·02-17

      美团失宠?

      短短4个月,美团又被无情“抛弃”了。 去年10月的牛市行情里,美团领涨恒生科技股,今年股价则掉头向下,跑输一众互联网大厂,活成“最惨的仔”。 市场变脸的原因并不难猜——期待的消费复苏带飞基本盘业务,没有照进现实;在优选上少亏的钱还没捂热,又砸到了出海新业务上;刚刚缓和的到店酒旅竞争格局,也有了战火重燃的苗头。 尤其是近期,腾讯、阿里、百度们连夜接入DeepSeek后,蹭不上AI热度的美团,被认为“没有科技成色,只是一家人力密集型的配送公司”。 京东宣布“0佣金”入局外卖,更是剑指其腹地,加剧了市场的质疑与恐慌,道心易碎的投资人难免动摇、调仓跑路。 然而隔绝外界噪音去看,美团其实还是那个美团,浮动的一直是人心。 一、基本盘自然复苏,但政策刺激price in了 “假期原计划‘家里蹲’,看到大A这么争气,决定出门旅游了”“不知道哪里可以领优惠券,我现在都是原价下单”…… 去年股市浪潮的流行段子,纪录了一场消费风向的转变。 但牛市只是给消费信心修复添了一把火,在此之前,一揽子政策已密集出台。如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给分币不敢乱花的房奴们减负;各大城市也狂撒10亿餐饮消费券,鼓励出门下馆子。 复苏情绪高涨下,消费股成了市场里的“香饽饽”,零售、酒旅等行业,齐齐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 吃喝玩乐资深“玩家”美团,更是成了“风口上的猪”,9月底其连续8个交易日录得收涨,市值狂飙超4000亿港元,涨幅高达60.7%。 然而,翻年之后,比消费市场更热闹的赛道出现了。 “震惊”华尔街和硅谷的DeepSeek席卷全球、机器人在春晚跳起“赛博秧歌”、比亚迪把智驾系统装到10万以内的车型上……科技板块像点爆竹一样,噼里啪啦炸开花。 这使得政策的重点,一定程度倾斜到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上,人工智能、算力基建、智能驾驶等,成为各个政府文件里反复提及、重点强调的关键词。 反观消费领域,刺激政策未能“无缝衔接”的
      2,946评论
      举报
      美团失宠?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