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新盟财经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81
帖子 · 81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3-01-15
抖音聊天”上线,字节最后的社交梦?
转眼间时间来到2023年,距离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即中国互联网起点)已过40年。回顾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先有BAT三足鼎立,后有TMD后浪居上。所谓BAT,即互联网时代领头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而TMD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佼佼者——字节跳动(头条)、美团和滴滴。 时至今日,BAT撑起了搜索、电商、社交和游戏的半壁江山;而TMD三家互联网“新贵”,则一面在资讯短视频、社区生活、共享出行等领域圈地,一面又向传统互联网“高地”频繁试探。由此,新旧互联网巨头,不断上演商业攻防战,字节和腾讯便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 尤其是近年来,占有公域流量半壁江山的字节跳动,接连在腾讯的“看家业务”社交领域疯狂挑战,虽然屡战屡败同时却也屡败屡战,始终不弃社交梦,即悲情又倔强。就在新年伊始,字节再次潜入微信后院,上线了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抖音聊天,能否承载其踏足社交的梦想? 01 “高仿版”微信? 不同于字节跳动前几款社交应用,“抖音聊天”的上线较为低调。从产品功能上来看,抖音聊天仅从抖音中剥离出了社交功能的功能性应用,没有新概念,没有大愿景,主要聚焦产品形态改变,而不是功能创新。 根据抖音官网信息,抖音聊天(1.0.0)更新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 30 日,支持 Windows 和 Mac。而目前上线的独立的电脑端软件,让抖音聊天的使用场景从原先的仅限使用手机聊天,扩展到了电脑使用场景。可以看到的是,抖音希望用户不再只是在刷短视频进行娱乐之余聊天,也希望用户在使用电脑办公或者其他场景下继续聊天。 如果单纯从界面上来看,似乎更能透露出抖音聊天的野心——与微信电脑版高度类似。抖音聊天的左侧是好友栏,右侧是聊天栏,聊天中支持发送表情和图片。界面虽然比较简单,与多数聊天软件一致,不过仅有聊天消息和朋友列表两个页面可以切换。但是诸如好友置顶、添加朋友、发起群聊、信息免打扰、拉黑和举报等功能却一个不
看
3,56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抖音聊天”上线,字节最后的社交梦?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3-01-09
第一批“阳康”涌向三亚,最大的赢家或是携程
在2022年接近尾声时,给居民出行带来近三年困扰的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好消息。随着国家“新十条”防控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优化,过去出门不便、频繁查验核酸码的时代一去不返。尤其是各地逐步放宽出入境管控政策后,在线旅游行业也迎来了重大利好,复苏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元旦小长假刚过,居民国内游的数据增长,也足以印证这个行业复苏在即。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风向标,携程平台的增长数据,可谓涨势喜人。 例如,据携程发布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并且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而据统计,因出入境政策优化,卫健委“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当日,携程海外目的地搜索量涨10倍。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有望很快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携程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与净利润数据的双双增长,已经凸显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在向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新政策的落地,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1 复苏是主旋律,携程一波三折终迎增长 在离“新政”发布时间最近的第三季度,携程交出了还算亮眼的成绩单。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72%;净利润为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8.68亿元和上一季度净利润4300万元均有所改善。 据观察,携程业绩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复苏的驱动。 一方面,国内旅行住宿、出行票务等业务复苏明显。无论是住宿预订还是交通票务等核心业务,都出现了
看
4,170
回复
1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第一批“阳康”涌向三亚,最大的赢家或是携程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2-19
三季度再度亏损,蔚来汽车的“内忧外患”难除
近日,随着理想汽车披露三季度财报,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三季度财报均已出炉。其中蔚来汽车三季度营收130亿元,现金储备514亿元;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93.4亿元,现金储备558.3亿元;小鹏汽车营收68.2亿元,现金储备401.2亿元。 对比之下,蔚来汽车在营收规模方面领先,但现金储备优于小鹏,却不敌理想。而且,近日随着一辆悬挂“300000”车牌的蓝色ET5驶下生产线,蔚来也迎来了第三个10万辆,跻身“30万辆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10万辆,与第二个10万辆,时隔仅仅7个多月。 然而,在汽车产能方面十分激进的蔚来,却并没有在盈利方面让蔚来自己、资本市场十分满意。要知道,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给蔚来定下了“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不过,预计其新下线的汽车,单车亏损依然超过10万元。由此可见,蔚来汽车越卖越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01 亏损持续扩大,蔚来难靠销量取胜 作为“蔚小理”中,首家站上30万辆台阶的车企,蔚来的产能与销量似乎难为其业绩加分。根据蔚来财报内容显示,第三季度,蔚来营收同比增长32.6%,创单季新高。 不过与此同时,蔚来的亏损情况,却在加剧。据财报数据,报告期内其净亏损为41.10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34.9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514.2%,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54.3%。 据观察,蔚来在汽车销量不断拉升的同时,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据其创始人李斌透露,第三季度蔚来的研发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在其重金押注的电池、芯片等方面投入不少。据称,蔚来每季度投入研发的费用,约为3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蔚来汽车能在产能与销量方面领跑,与其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有关,例如,2022年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三款新车均实现交付,NT2三款新车ET7、ES
看
3,881
回复
评论
点赞
6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季度再度亏损,蔚来汽车的“内忧外患”难除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2-05
当当“盗版书”横行,夫妻互撕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庆俞年”大戏过后,李国庆不得不放弃当当,曾一度宣称要做一个超越当当100亿市值的新公司。如今他终于对外界透露,“想在兴趣电商再搏一把”,可这平台名字仍要“碰瓷”一把当当——响珰珰。 显然,李国庆期望用三五年走完当当20年走过的路,可如今盗版屡禁不止、经营保守、市值萎缩的当当,会是路的尽头?如今的当当,依然是那个排斥资本的“夫妻店”,却再也不是当初的“中国电商第一股”。 01 盗版泛滥也“灯下黑”? 以往许多年来,当当一直是怒斥盗版图书声音最大的那个。而且早在2018年8月,当当网就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过一则倡议:“拒绝盗版书,坚决主张正版维权”。但四年来,多家媒体报道和多起用户投诉说明,盗版书在当当平台似乎屡禁不止,有时甚至能够“盗”出新高度。 前不久有消费者反映,花费60元在当当买到盗版书。不仅纸张很差,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本盗版书竟然一半是印刷、一半是手抄!更关键的是,这本书的背面建议售价仅为 28 元。即便书中手写的字迹还算比较工整,可消费者仍然直接申请了退款,而最终的结果是,店家赔付50元、当当赔付10元。 因为这次“盗版书事件”太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当时还上了热搜,当当也“被迫”引来了一波关注。上一波有关当当、又如此“吸睛”的消息,还是创始人“夫妻互撕”。 对于此次售卖盗版书事件,商家的解释是不小心卖出了残次品。可实际上却是,当当近来时常被曝出向消费者售卖盗版书籍,比较引起关注的,是一起消费者状告当当虚假宣传的案子。 据媒体报道,某消费者在当当花费146元购买了9本书,仅比京东自营的价格略低。但收到书后发现,书籍印刷质量低劣,使用纸张质量粗糙且味道刺鼻,后经过与正版图书对比,确认是盗版无疑。在经过多次问询客服无果,消费者无奈将当当告上了法庭,认为当当虚假宣传、且构成欺诈,要求三倍赔偿并赔礼道歉。 02 保守的“夫妻店” 之前曾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
看
4,970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当当“盗版书”横行,夫妻互撕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2-02
从中粮到克明,五谷道场还有逆袭机会吗?
方便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被视为性价比之选。一方面是因为其能方便食用、口味多样,另一方面就是其经济实惠,对于当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居民而言,是填饱肚子的首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方便面也逐渐被更为健康的食品所替代。 相比长期被贴上“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等等标签的方便食品,五谷道场的诞生,似乎就是顺应这样的趋势,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不过,五谷道场提出这样的新颖概念,得到的结果却是连年亏损,甚至连扭亏为盈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01 方便面行业触顶,新兴品牌冲击市场 尽管新消费时代来临后,方便面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热捧。但是作为应急场景下,满足人们对于便捷性与性价比需求的食品,依然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据媒体报道,在过往的突发事件中,方便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长期存在自然也无可厚非。公开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全球方便面消费量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在2020年更是达到了行业巅峰。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就餐受阻,仅2020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就增至1165.6亿份,同比增长9.53%。要知道,这也相当于全世界每一天消费3.2亿份方便面。 而我国作为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仅仅国内的消费量就高达463.5亿份,约占全球方便面消费量的40%,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方便面的消费量也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含香港)方便面消费量达439.9亿份,同比下降5.1%。在产量方面,方便面行业已经触及到天花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通过方便面的产量逐年锐减,即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产量从2017年后逐渐减少,到了2018年,中国方便面的产量更是降至699.5万吨,同比下降高达36.98%;随后几年我国方便面产量一直呈下降态势。2021年1-5月我国方便面产量为206.
看
5,045
回复
5
点赞
10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中粮到克明,五谷道场还有逆袭机会吗?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1-27
微信键盘悄悄上线
微信要有自己的输入法了。 近日,这款名为“微信键盘”的输入法产品悄然上线,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输入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普遍性不言而喻,但经过多年发展,第三方输入法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根据《2022年春季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第三方输入法用户规模预计在2022年底达到7.96亿人,接近饱和。 从市场份额来看,搜狗、讯飞和百度三大输入法巨头占整体份额的96.1%,三家各有特色,“护城河”稳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微信团队决定进入这个已经趋于成熟饱和的市场,目的究竟为何?同时它的到来,会对输入法市场产生怎样的冲击? 01 带“智能推荐”的键盘 微信要自己做输入法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2021年1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就已经透露微信将会上线自己的专属输入法。 同年微信键盘便以插件的形式在微信内进行了两轮的灰度测试,但在这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最近,微信输入法才以APP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正式登陆市场。 微信键盘APP延续了微信传统的白绿配色,UI设计也较为简洁明了。在首页的滚动banner栏,微信键盘列出了其主打的五大功能:智能推荐书影音、表情推荐、语音转文字、拼写检查和智能拼写。 其中除了第一项“智能推荐书影音”是一大特色以外,不过其余的地方和市面上的输入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 “智能推荐书影音”功能的具体作用是,输入法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推荐微信生态内相关的内容与链接,比如QQ音乐的歌曲,微信读书的书籍,以及微信内的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发送给好友,便于分享转发。通过这项功能,微信键盘很好地利用了背靠腾讯的优势,既做到在同类产品中实现差异化,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微信生态内各平台资源的自由流动,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除此之外,微信键盘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单手模式,删除键可以滑动控制删除速度以及复原,手机横屏状态下九宫格
看
6,142
回复
6
点赞
1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微信键盘悄悄上线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1-14
3年亏9亿,达美乐比萨再次冲击港股IPO结局难料
自西式快餐首次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后,就以快捷、便利、洋气等代名词,迅速占据年轻消费者的心。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原本只驻扎在一二线城市的西式快餐店,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看似红火且潜力巨大的快餐市场,却让达美乐比萨栽了跟头。 达美乐比萨进入中国已超过25年的时间,但其并非是达美乐比萨品牌直营,而是走了国内总经销商的方式,即由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操持国内业务。而达美乐比萨近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原因,是因为其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冲击港股IPO,但这次底气很足的达美乐,恐怕又会美梦落空。 01 实体餐饮饱受冲击,比萨行业仍显疲软 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实体餐饮店随时都可能面临着临时闭店、长时间管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偏聚餐性质的餐饮店,其生意受影响的程度就更大,比萨这类需要三五成群才会去吃的餐厅,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华经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3.7%,但这一发展趋势,自2020年起就发生了变化。 2020年因疫情限制,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同比减少8.96%。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于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有一定的回升。但由于疫情期间形成的习惯,许多消费者都养成了在家吃快餐、外卖送上门的习惯,这也让许多比萨店感到不适应。 自2020年起,国内比萨餐厅外送市场规模就已经略高于堂食市场规模,并且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被拉开。 在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中,其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1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1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占整个
看
2,591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3年亏9亿,达美乐比萨再次冲击港股IPO结局难料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1-09
直播电商首战双十一,B站会就此开启“逆袭之路”?
“主播们拿着商品进行激情讲解,外加操作演示,随时答疑解惑,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时抛出一些优惠折扣,吸引粉丝进行购买……”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起源于网络直播,最早开始于2005年,最初是以游戏、秀场等为主要内容,“主场”是斗鱼和虎牙等直播平台,之后又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也换成了生活分享和娱乐交友,直到2016年。 2016年6月,淘宝网红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直播电商初露锋芒;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淘宝一姐”薇娅仅直播5个小时,带货金额便超过了7000万,薇娅连同直播带货模式一起一炮而红。自此开始,直播电商成为线上购物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一姐”和“一哥”换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直播电商行业一直处于繁盛时期。而直播电商的“主场”,也逐渐从电商平台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像金庸江湖里的屠龙刀一样,吸引着各路豪杰纷至沓来,B站便是其中众多“豪杰”中的一支。 01 开启直播带 货征战双11 在双11前夕,直播电商新势力的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抖音、快手相继上线“商城”频道,剑指双11。罗永浩、俞敏洪两大“顶流”相继入淘,拉开大主播多平台布局的帷幕。谁能想到,一向把电商做得不温不火的B站,也加入这场激战,疯狂给电商开“绿灯”——一周内B站在直播频道上线了购物专区,并向几乎所有UP主开放放开了带货的“小黄车”功能。 如今我们打开B站直播分区的购物专区,随便点开一个直播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小黄车”挑选商品并下单。此番更新后,用户在“小破站”上一边看直播刷弹幕、一边购物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事实上,早在2017年B站便已踏入电商领域,并于2021年12月开始上线“小黄车”,同时内测直播带货功能。即便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直播带货的“基建”工作,但目前B站带货直播间也仅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宝、京
看
2,794
回复
1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直播电商首战双十一,B站会就此开启“逆袭之路”?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1-07
九号公司——高科技黑马的进击与困境
最近,九号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32亿元,同比增长5.97%;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1.37%。 作为两轮电车行业的黑马,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01 最新财报,喜忧皆半 这两年,九号公司在业内一直被冠以两轮电车行业的新秀。以其独特的设计,高口碑的消费者使用感,以及高质量高科技含量,获取了一大批忠实顾客。2020年,九号在科创板上市,一时风光无线。然而,上市两年,九号公司的股票价格却一路往下,从上市之初的最高112.7元,截止到2022年11月2日,最新收盘价31.02元。 公司股价虽有各种客观主观的波动因素,但是,股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九号公司的内部运营,是否有潜在问题出现呢? 九号公司的2022三季报虽然是增长的,但是,仅仅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同其他老牌电动车的销售和增长相比,就落后了一大截。看看同样在10月底公布三季报的爱玛科技就知道了。 爱玛科技在10月29日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28亿元,同比增长37.69%;归母净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38.28%;扣非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148.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亿元,同比增长152.25%。相比之下,九号公司的增长率远远落后。 疫情之后,两轮出行的产品需求在国内外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4月,央视财经报告,多家电动车企业一季度出口订单增加明显,而且企业对未来2到3个月的出口形势也表示乐观,甚至还有海外客户催单的现象;英国最大脚踏车制造商Brompton表示,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少人以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致使销量大增,从20年4月以来,线上销量翻了5倍。 在国家政策推广,国内外两轮出行产品需求旺盛的今天,九号公司的业绩反而严重放缓
看
2,94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九号公司——高科技黑马的进击与困境
新盟财经
新盟财经
·
2022-10-31
顺丰高调入局,预制菜赛道再添一把火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预制菜的偏爱有增无减,本就火爆的预制菜赛道今年更是分外热闹。各方资本频繁入场,唯恐错过这个风口。 但随着舌尖英雄、趣店等企业铩羽而归,如今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们也不得不回归理性。毫无疑问,预制菜行业仍然长期向好的底色是不变的,只是,行业野蛮生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相比砸重金赚快钱,现在的预制菜企业不得不直面行业痼疾,寻找解决痛点的破局思路。 8月31日,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宣布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以供应链为切入点的顺丰,能否与预制菜行业良性共振? 01 资本涌入,赛道火热 跨界发展,是一个巨头的基本修养。预制菜赛道的火热程度,给予了顺丰充分的信心。近年来,预制菜的发展从星火之微逐渐发展至燎原之势。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9亿元。艾媒机构预测道,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四五年内增长至万亿。 预制菜的蓬勃发展有因可循。技术、政策、链路和行业组织等因素的完善,赋予了预制菜行业更大的发展纵深。现代人越来越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疫情下居家餐饮需求暴涨,也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市场从B端向C端裂变,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扩张。 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在逐步复刻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路径。欧睿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预制菜C端市场规模仅为日本同期水平的29%。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餐饮渗透率偏低,目前还普遍停留在10%-15%之间。我国的预制菜行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贾国龙功夫茶创始人也表示:“只要你想做大做稳定,预制菜一定是餐饮业的趋势。”尽管目前预制菜产业还面临许多瓶颈,但资本市场和餐饮界都对预制菜的前景十分乐观。基于这一共识,顺丰、格力等巨头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希望撬动这个万亿市场。 同城急送业务的迅速发展,夯实了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的底气。得益于近几年的
看
2,41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顺丰高调入局,预制菜赛道再添一把火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08254717099010","uuid":"4108254717099010","gmtCreate":1645151647641,"gmtModify":1645161751247,"name":"新盟财经","pinyin":"xmcjxinmengcaijing","introduction":"聚焦新经济新商业新产业,专业的财经消息、大佬故事、商业洞见。","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8,"headSize":2,"tweetSize":81,"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626307477,"gmtCreate":1673767492800,"gmtModify":1673770229032,"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抖音聊天”上线,字节最后的社交梦?","htmlText":"转眼间时间来到2023年,距离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即中国互联网起点)已过40年。回顾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先有BAT三足鼎立,后有TMD后浪居上。所谓BAT,即互联网时代领头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而TMD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佼佼者——字节跳动(头条)、美团和滴滴。 时至今日,BAT撑起了搜索、电商、社交和游戏的半壁江山;而TMD三家互联网“新贵”,则一面在资讯短视频、社区生活、共享出行等领域圈地,一面又向传统互联网“高地”频繁试探。由此,新旧互联网巨头,不断上演商业攻防战,字节和腾讯便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 尤其是近年来,占有公域流量半壁江山的字节跳动,接连在腾讯的“看家业务”社交领域疯狂挑战,虽然屡战屡败同时却也屡败屡战,始终不弃社交梦,即悲情又倔强。就在新年伊始,字节再次潜入微信后院,上线了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抖音聊天,能否承载其踏足社交的梦想? 01 “高仿版”微信? 不同于字节跳动前几款社交应用,“抖音聊天”的上线较为低调。从产品功能上来看,抖音聊天仅从抖音中剥离出了社交功能的功能性应用,没有新概念,没有大愿景,主要聚焦产品形态改变,而不是功能创新。 根据抖音官网信息,抖音聊天(1.0.0)更新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 30 日,支持 Windows 和 Mac。而目前上线的独立的电脑端软件,让抖音聊天的使用场景从原先的仅限使用手机聊天,扩展到了电脑使用场景。可以看到的是,抖音希望用户不再只是在刷短视频进行娱乐之余聊天,也希望用户在使用电脑办公或者其他场景下继续聊天。 如果单纯从界面上来看,似乎更能透露出抖音聊天的野心——与微信电脑版高度类似。抖音聊天的左侧是好友栏,右侧是聊天栏,聊天中支持发送表情和图片。界面虽然比较简单,与多数聊天软件一致,不过仅有聊天消息和朋友列表两个页面可以切换。但是诸如好友置顶、添加朋友、发起群聊、信息免打扰、拉黑和举报等功能却一个不","listText":"转眼间时间来到2023年,距离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即中国互联网起点)已过40年。回顾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先有BAT三足鼎立,后有TMD后浪居上。所谓BAT,即互联网时代领头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而TMD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佼佼者——字节跳动(头条)、美团和滴滴。 时至今日,BAT撑起了搜索、电商、社交和游戏的半壁江山;而TMD三家互联网“新贵”,则一面在资讯短视频、社区生活、共享出行等领域圈地,一面又向传统互联网“高地”频繁试探。由此,新旧互联网巨头,不断上演商业攻防战,字节和腾讯便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 尤其是近年来,占有公域流量半壁江山的字节跳动,接连在腾讯的“看家业务”社交领域疯狂挑战,虽然屡战屡败同时却也屡败屡战,始终不弃社交梦,即悲情又倔强。就在新年伊始,字节再次潜入微信后院,上线了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抖音聊天,能否承载其踏足社交的梦想? 01 “高仿版”微信? 不同于字节跳动前几款社交应用,“抖音聊天”的上线较为低调。从产品功能上来看,抖音聊天仅从抖音中剥离出了社交功能的功能性应用,没有新概念,没有大愿景,主要聚焦产品形态改变,而不是功能创新。 根据抖音官网信息,抖音聊天(1.0.0)更新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 30 日,支持 Windows 和 Mac。而目前上线的独立的电脑端软件,让抖音聊天的使用场景从原先的仅限使用手机聊天,扩展到了电脑使用场景。可以看到的是,抖音希望用户不再只是在刷短视频进行娱乐之余聊天,也希望用户在使用电脑办公或者其他场景下继续聊天。 如果单纯从界面上来看,似乎更能透露出抖音聊天的野心——与微信电脑版高度类似。抖音聊天的左侧是好友栏,右侧是聊天栏,聊天中支持发送表情和图片。界面虽然比较简单,与多数聊天软件一致,不过仅有聊天消息和朋友列表两个页面可以切换。但是诸如好友置顶、添加朋友、发起群聊、信息免打扰、拉黑和举报等功能却一个不","text":"转眼间时间来到2023年,距离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即中国互联网起点)已过40年。回顾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先有BAT三足鼎立,后有TMD后浪居上。所谓BAT,即互联网时代领头羊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而TMD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佼佼者——字节跳动(头条)、美团和滴滴。 时至今日,BAT撑起了搜索、电商、社交和游戏的半壁江山;而TMD三家互联网“新贵”,则一面在资讯短视频、社区生活、共享出行等领域圈地,一面又向传统互联网“高地”频繁试探。由此,新旧互联网巨头,不断上演商业攻防战,字节和腾讯便是这样一对“欢喜冤家”。 尤其是近年来,占有公域流量半壁江山的字节跳动,接连在腾讯的“看家业务”社交领域疯狂挑战,虽然屡战屡败同时却也屡败屡战,始终不弃社交梦,即悲情又倔强。就在新年伊始,字节再次潜入微信后院,上线了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抖音聊天,能否承载其踏足社交的梦想? 01 “高仿版”微信? 不同于字节跳动前几款社交应用,“抖音聊天”的上线较为低调。从产品功能上来看,抖音聊天仅从抖音中剥离出了社交功能的功能性应用,没有新概念,没有大愿景,主要聚焦产品形态改变,而不是功能创新。 根据抖音官网信息,抖音聊天(1.0.0)更新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 30 日,支持 Windows 和 Mac。而目前上线的独立的电脑端软件,让抖音聊天的使用场景从原先的仅限使用手机聊天,扩展到了电脑使用场景。可以看到的是,抖音希望用户不再只是在刷短视频进行娱乐之余聊天,也希望用户在使用电脑办公或者其他场景下继续聊天。 如果单纯从界面上来看,似乎更能透露出抖音聊天的野心——与微信电脑版高度类似。抖音聊天的左侧是好友栏,右侧是聊天栏,聊天中支持发送表情和图片。界面虽然比较简单,与多数聊天软件一致,不过仅有聊天消息和朋友列表两个页面可以切换。但是诸如好友置顶、添加朋友、发起群聊、信息免打扰、拉黑和举报等功能却一个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ccb3b5cf747255be371daaa7bd2547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16776615afb0cba631dec7ef7477d8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19563ad028aad5babb624bab76f188c"}],"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6307477","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5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8232959,"gmtCreate":1673256752372,"gmtModify":1673258643363,"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第一批“阳康”涌向三亚,最大的赢家或是携程","htmlText":"在2022年接近尾声时,给居民出行带来近三年困扰的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好消息。随着国家“新十条”防控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优化,过去出门不便、频繁查验核酸码的时代一去不返。尤其是各地逐步放宽出入境管控政策后,在线旅游行业也迎来了重大利好,复苏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元旦小长假刚过,居民国内游的数据增长,也足以印证这个行业复苏在即。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风向标,携程平台的增长数据,可谓涨势喜人。 例如,据携程发布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并且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而据统计,因出入境政策优化,卫健委“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当日,携程海外目的地搜索量涨10倍。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有望很快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携程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与净利润数据的双双增长,已经凸显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在向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新政策的落地,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1 复苏是主旋律,携程一波三折终迎增长 在离“新政”发布时间最近的第三季度,携程交出了还算亮眼的成绩单。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72%;净利润为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8.68亿元和上一季度净利润4300万元均有所改善。 据观察,携程业绩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复苏的驱动。 一方面,国内旅行住宿、出行票务等业务复苏明显。无论是住宿预订还是交通票务等核心业务,都出现了","listText":"在2022年接近尾声时,给居民出行带来近三年困扰的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好消息。随着国家“新十条”防控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优化,过去出门不便、频繁查验核酸码的时代一去不返。尤其是各地逐步放宽出入境管控政策后,在线旅游行业也迎来了重大利好,复苏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元旦小长假刚过,居民国内游的数据增长,也足以印证这个行业复苏在即。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风向标,携程平台的增长数据,可谓涨势喜人。 例如,据携程发布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并且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而据统计,因出入境政策优化,卫健委“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当日,携程海外目的地搜索量涨10倍。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有望很快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携程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与净利润数据的双双增长,已经凸显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在向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新政策的落地,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1 复苏是主旋律,携程一波三折终迎增长 在离“新政”发布时间最近的第三季度,携程交出了还算亮眼的成绩单。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72%;净利润为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8.68亿元和上一季度净利润4300万元均有所改善。 据观察,携程业绩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复苏的驱动。 一方面,国内旅行住宿、出行票务等业务复苏明显。无论是住宿预订还是交通票务等核心业务,都出现了","text":"在2022年接近尾声时,给居民出行带来近三年困扰的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好消息。随着国家“新十条”防控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优化,过去出门不便、频繁查验核酸码的时代一去不返。尤其是各地逐步放宽出入境管控政策后,在线旅游行业也迎来了重大利好,复苏迹象正在逐步显现。 元旦小长假刚过,居民国内游的数据增长,也足以印证这个行业复苏在即。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风向标,携程平台的增长数据,可谓涨势喜人。 例如,据携程发布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并且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而据统计,因出入境政策优化,卫健委“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发布当日,携程海外目的地搜索量涨10倍。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有望很快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实际上,携程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与净利润数据的双双增长,已经凸显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在向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新政策的落地,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1 复苏是主旋律,携程一波三折终迎增长 在离“新政”发布时间最近的第三季度,携程交出了还算亮眼的成绩单。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69亿元,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72%;净利润为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8.68亿元和上一季度净利润4300万元均有所改善。 据观察,携程业绩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复苏的驱动。 一方面,国内旅行住宿、出行票务等业务复苏明显。无论是住宿预订还是交通票务等核心业务,都出现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823295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17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3295344,"gmtCreate":1671430264089,"gmtModify":1671431436141,"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三季度再度亏损,蔚来汽车的“内忧外患”难除","htmlText":"近日,随着理想汽车披露三季度财报,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三季度财报均已出炉。其中蔚来汽车三季度营收130亿元,现金储备514亿元;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93.4亿元,现金储备558.3亿元;小鹏汽车营收68.2亿元,现金储备401.2亿元。 对比之下,蔚来汽车在营收规模方面领先,但现金储备优于小鹏,却不敌理想。而且,近日随着一辆悬挂“300000”车牌的蓝色ET5驶下生产线,蔚来也迎来了第三个10万辆,跻身“30万辆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10万辆,与第二个10万辆,时隔仅仅7个多月。 然而,在汽车产能方面十分激进的蔚来,却并没有在盈利方面让蔚来自己、资本市场十分满意。要知道,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给蔚来定下了“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不过,预计其新下线的汽车,单车亏损依然超过10万元。由此可见,蔚来汽车越卖越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01 亏损持续扩大,蔚来难靠销量取胜 作为“蔚小理”中,首家站上30万辆台阶的车企,蔚来的产能与销量似乎难为其业绩加分。根据蔚来财报内容显示,第三季度,蔚来营收同比增长32.6%,创单季新高。 不过与此同时,蔚来的亏损情况,却在加剧。据财报数据,报告期内其净亏损为41.10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34.9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514.2%,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54.3%。 据观察,蔚来在汽车销量不断拉升的同时,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据其创始人李斌透露,第三季度蔚来的研发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在其重金押注的电池、芯片等方面投入不少。据称,蔚来每季度投入研发的费用,约为3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蔚来汽车能在产能与销量方面领跑,与其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有关,例如,2022年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三款新车均实现交付,NT2三款新车ET7、ES","listText":"近日,随着理想汽车披露三季度财报,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三季度财报均已出炉。其中蔚来汽车三季度营收130亿元,现金储备514亿元;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93.4亿元,现金储备558.3亿元;小鹏汽车营收68.2亿元,现金储备401.2亿元。 对比之下,蔚来汽车在营收规模方面领先,但现金储备优于小鹏,却不敌理想。而且,近日随着一辆悬挂“300000”车牌的蓝色ET5驶下生产线,蔚来也迎来了第三个10万辆,跻身“30万辆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10万辆,与第二个10万辆,时隔仅仅7个多月。 然而,在汽车产能方面十分激进的蔚来,却并没有在盈利方面让蔚来自己、资本市场十分满意。要知道,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给蔚来定下了“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不过,预计其新下线的汽车,单车亏损依然超过10万元。由此可见,蔚来汽车越卖越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01 亏损持续扩大,蔚来难靠销量取胜 作为“蔚小理”中,首家站上30万辆台阶的车企,蔚来的产能与销量似乎难为其业绩加分。根据蔚来财报内容显示,第三季度,蔚来营收同比增长32.6%,创单季新高。 不过与此同时,蔚来的亏损情况,却在加剧。据财报数据,报告期内其净亏损为41.10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34.9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514.2%,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54.3%。 据观察,蔚来在汽车销量不断拉升的同时,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据其创始人李斌透露,第三季度蔚来的研发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在其重金押注的电池、芯片等方面投入不少。据称,蔚来每季度投入研发的费用,约为3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蔚来汽车能在产能与销量方面领跑,与其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有关,例如,2022年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三款新车均实现交付,NT2三款新车ET7、ES","text":"近日,随着理想汽车披露三季度财报,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三季度财报均已出炉。其中蔚来汽车三季度营收130亿元,现金储备514亿元;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93.4亿元,现金储备558.3亿元;小鹏汽车营收68.2亿元,现金储备401.2亿元。 对比之下,蔚来汽车在营收规模方面领先,但现金储备优于小鹏,却不敌理想。而且,近日随着一辆悬挂“300000”车牌的蓝色ET5驶下生产线,蔚来也迎来了第三个10万辆,跻身“30万辆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10万辆,与第二个10万辆,时隔仅仅7个多月。 然而,在汽车产能方面十分激进的蔚来,却并没有在盈利方面让蔚来自己、资本市场十分满意。要知道,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给蔚来定下了“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不过,预计其新下线的汽车,单车亏损依然超过10万元。由此可见,蔚来汽车越卖越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01 亏损持续扩大,蔚来难靠销量取胜 作为“蔚小理”中,首家站上30万辆台阶的车企,蔚来的产能与销量似乎难为其业绩加分。根据蔚来财报内容显示,第三季度,蔚来营收同比增长32.6%,创单季新高。 不过与此同时,蔚来的亏损情况,却在加剧。据财报数据,报告期内其净亏损为41.10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34.9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514.2%,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54.3%。 据观察,蔚来在汽车销量不断拉升的同时,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据其创始人李斌透露,第三季度蔚来的研发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在其重金押注的电池、芯片等方面投入不少。据称,蔚来每季度投入研发的费用,约为3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蔚来汽车能在产能与销量方面领跑,与其一直坚持全栈自研有关,例如,2022年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三款新车均实现交付,NT2三款新车ET7、ES","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6,"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3295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8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9969116,"gmtCreate":1670217058936,"gmtModify":1670219294453,"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当当“盗版书”横行,夫妻互撕过后只剩一地鸡毛?","htmlText":"“庆俞年”大戏过后,李国庆不得不放弃当当,曾一度宣称要做一个超越当当100亿市值的新公司。如今他终于对外界透露,“想在兴趣电商再搏一把”,可这平台名字仍要“碰瓷”一把当当——响珰珰。 显然,李国庆期望用三五年走完当当20年走过的路,可如今盗版屡禁不止、经营保守、市值萎缩的当当,会是路的尽头?如今的当当,依然是那个排斥资本的“夫妻店”,却再也不是当初的“中国电商第一股”。 01 盗版泛滥也“灯下黑”? 以往许多年来,当当一直是怒斥盗版图书声音最大的那个。而且早在2018年8月,当当网就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过一则倡议:“拒绝盗版书,坚决主张正版维权”。但四年来,多家媒体报道和多起用户投诉说明,盗版书在当当平台似乎屡禁不止,有时甚至能够“盗”出新高度。 前不久有消费者反映,花费60元在当当买到盗版书。不仅纸张很差,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本盗版书竟然一半是印刷、一半是手抄!更关键的是,这本书的背面建议售价仅为 28 元。即便书中手写的字迹还算比较工整,可消费者仍然直接申请了退款,而最终的结果是,店家赔付50元、当当赔付10元。 因为这次“盗版书事件”太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当时还上了热搜,当当也“被迫”引来了一波关注。上一波有关当当、又如此“吸睛”的消息,还是创始人“夫妻互撕”。 对于此次售卖盗版书事件,商家的解释是不小心卖出了残次品。可实际上却是,当当近来时常被曝出向消费者售卖盗版书籍,比较引起关注的,是一起消费者状告当当虚假宣传的案子。 据媒体报道,某消费者在当当花费146元购买了9本书,仅比京东自营的价格略低。但收到书后发现,书籍印刷质量低劣,使用纸张质量粗糙且味道刺鼻,后经过与正版图书对比,确认是盗版无疑。在经过多次问询客服无果,消费者无奈将当当告上了法庭,认为当当虚假宣传、且构成欺诈,要求三倍赔偿并赔礼道歉。 02 保守的“夫妻店” 之前曾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listText":"“庆俞年”大戏过后,李国庆不得不放弃当当,曾一度宣称要做一个超越当当100亿市值的新公司。如今他终于对外界透露,“想在兴趣电商再搏一把”,可这平台名字仍要“碰瓷”一把当当——响珰珰。 显然,李国庆期望用三五年走完当当20年走过的路,可如今盗版屡禁不止、经营保守、市值萎缩的当当,会是路的尽头?如今的当当,依然是那个排斥资本的“夫妻店”,却再也不是当初的“中国电商第一股”。 01 盗版泛滥也“灯下黑”? 以往许多年来,当当一直是怒斥盗版图书声音最大的那个。而且早在2018年8月,当当网就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过一则倡议:“拒绝盗版书,坚决主张正版维权”。但四年来,多家媒体报道和多起用户投诉说明,盗版书在当当平台似乎屡禁不止,有时甚至能够“盗”出新高度。 前不久有消费者反映,花费60元在当当买到盗版书。不仅纸张很差,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本盗版书竟然一半是印刷、一半是手抄!更关键的是,这本书的背面建议售价仅为 28 元。即便书中手写的字迹还算比较工整,可消费者仍然直接申请了退款,而最终的结果是,店家赔付50元、当当赔付10元。 因为这次“盗版书事件”太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当时还上了热搜,当当也“被迫”引来了一波关注。上一波有关当当、又如此“吸睛”的消息,还是创始人“夫妻互撕”。 对于此次售卖盗版书事件,商家的解释是不小心卖出了残次品。可实际上却是,当当近来时常被曝出向消费者售卖盗版书籍,比较引起关注的,是一起消费者状告当当虚假宣传的案子。 据媒体报道,某消费者在当当花费146元购买了9本书,仅比京东自营的价格略低。但收到书后发现,书籍印刷质量低劣,使用纸张质量粗糙且味道刺鼻,后经过与正版图书对比,确认是盗版无疑。在经过多次问询客服无果,消费者无奈将当当告上了法庭,认为当当虚假宣传、且构成欺诈,要求三倍赔偿并赔礼道歉。 02 保守的“夫妻店” 之前曾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text":"“庆俞年”大戏过后,李国庆不得不放弃当当,曾一度宣称要做一个超越当当100亿市值的新公司。如今他终于对外界透露,“想在兴趣电商再搏一把”,可这平台名字仍要“碰瓷”一把当当——响珰珰。 显然,李国庆期望用三五年走完当当20年走过的路,可如今盗版屡禁不止、经营保守、市值萎缩的当当,会是路的尽头?如今的当当,依然是那个排斥资本的“夫妻店”,却再也不是当初的“中国电商第一股”。 01 盗版泛滥也“灯下黑”? 以往许多年来,当当一直是怒斥盗版图书声音最大的那个。而且早在2018年8月,当当网就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过一则倡议:“拒绝盗版书,坚决主张正版维权”。但四年来,多家媒体报道和多起用户投诉说明,盗版书在当当平台似乎屡禁不止,有时甚至能够“盗”出新高度。 前不久有消费者反映,花费60元在当当买到盗版书。不仅纸张很差,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本盗版书竟然一半是印刷、一半是手抄!更关键的是,这本书的背面建议售价仅为 28 元。即便书中手写的字迹还算比较工整,可消费者仍然直接申请了退款,而最终的结果是,店家赔付50元、当当赔付10元。 因为这次“盗版书事件”太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当时还上了热搜,当当也“被迫”引来了一波关注。上一波有关当当、又如此“吸睛”的消息,还是创始人“夫妻互撕”。 对于此次售卖盗版书事件,商家的解释是不小心卖出了残次品。可实际上却是,当当近来时常被曝出向消费者售卖盗版书籍,比较引起关注的,是一起消费者状告当当虚假宣传的案子。 据媒体报道,某消费者在当当花费146元购买了9本书,仅比京东自营的价格略低。但收到书后发现,书籍印刷质量低劣,使用纸张质量粗糙且味道刺鼻,后经过与正版图书对比,确认是盗版无疑。在经过多次问询客服无果,消费者无奈将当当告上了法庭,认为当当虚假宣传、且构成欺诈,要求三倍赔偿并赔礼道歉。 02 保守的“夫妻店” 之前曾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6299691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7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0793246,"gmtCreate":1669960481185,"gmtModify":1669961629078,"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从中粮到克明,五谷道场还有逆袭机会吗?","htmlText":"方便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被视为性价比之选。一方面是因为其能方便食用、口味多样,另一方面就是其经济实惠,对于当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居民而言,是填饱肚子的首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方便面也逐渐被更为健康的食品所替代。 相比长期被贴上“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等等标签的方便食品,五谷道场的诞生,似乎就是顺应这样的趋势,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不过,五谷道场提出这样的新颖概念,得到的结果却是连年亏损,甚至连扭亏为盈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01 方便面行业触顶,新兴品牌冲击市场 尽管新消费时代来临后,方便面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热捧。但是作为应急场景下,满足人们对于便捷性与性价比需求的食品,依然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据媒体报道,在过往的突发事件中,方便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长期存在自然也无可厚非。公开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全球方便面消费量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在2020年更是达到了行业巅峰。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就餐受阻,仅2020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就增至1165.6亿份,同比增长9.53%。要知道,这也相当于全世界每一天消费3.2亿份方便面。 而我国作为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仅仅国内的消费量就高达463.5亿份,约占全球方便面消费量的40%,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方便面的消费量也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含香港)方便面消费量达439.9亿份,同比下降5.1%。在产量方面,方便面行业已经触及到天花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通过方便面的产量逐年锐减,即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产量从2017年后逐渐减少,到了2018年,中国方便面的产量更是降至699.5万吨,同比下降高达36.98%;随后几年我国方便面产量一直呈下降态势。2021年1-5月我国方便面产量为206.","listText":"方便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被视为性价比之选。一方面是因为其能方便食用、口味多样,另一方面就是其经济实惠,对于当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居民而言,是填饱肚子的首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方便面也逐渐被更为健康的食品所替代。 相比长期被贴上“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等等标签的方便食品,五谷道场的诞生,似乎就是顺应这样的趋势,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不过,五谷道场提出这样的新颖概念,得到的结果却是连年亏损,甚至连扭亏为盈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01 方便面行业触顶,新兴品牌冲击市场 尽管新消费时代来临后,方便面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热捧。但是作为应急场景下,满足人们对于便捷性与性价比需求的食品,依然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据媒体报道,在过往的突发事件中,方便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长期存在自然也无可厚非。公开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全球方便面消费量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在2020年更是达到了行业巅峰。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就餐受阻,仅2020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就增至1165.6亿份,同比增长9.53%。要知道,这也相当于全世界每一天消费3.2亿份方便面。 而我国作为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仅仅国内的消费量就高达463.5亿份,约占全球方便面消费量的40%,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方便面的消费量也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含香港)方便面消费量达439.9亿份,同比下降5.1%。在产量方面,方便面行业已经触及到天花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通过方便面的产量逐年锐减,即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产量从2017年后逐渐减少,到了2018年,中国方便面的产量更是降至699.5万吨,同比下降高达36.98%;随后几年我国方便面产量一直呈下降态势。2021年1-5月我国方便面产量为206.","text":"方便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都被视为性价比之选。一方面是因为其能方便食用、口味多样,另一方面就是其经济实惠,对于当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居民而言,是填饱肚子的首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方便面也逐渐被更为健康的食品所替代。 相比长期被贴上“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等等标签的方便食品,五谷道场的诞生,似乎就是顺应这样的趋势,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不过,五谷道场提出这样的新颖概念,得到的结果却是连年亏损,甚至连扭亏为盈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01 方便面行业触顶,新兴品牌冲击市场 尽管新消费时代来临后,方便面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热捧。但是作为应急场景下,满足人们对于便捷性与性价比需求的食品,依然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据媒体报道,在过往的突发事件中,方便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长期存在自然也无可厚非。公开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全球方便面消费量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在2020年更是达到了行业巅峰。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就餐受阻,仅2020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就增至1165.6亿份,同比增长9.53%。要知道,这也相当于全世界每一天消费3.2亿份方便面。 而我国作为是世界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仅仅国内的消费量就高达463.5亿份,约占全球方便面消费量的40%,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方便面的消费量也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含香港)方便面消费量达439.9亿份,同比下降5.1%。在产量方面,方便面行业已经触及到天花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通过方便面的产量逐年锐减,即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产量从2017年后逐渐减少,到了2018年,中国方便面的产量更是降至699.5万吨,同比下降高达36.98%;随后几年我国方便面产量一直呈下降态势。2021年1-5月我国方便面产量为206.","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0,"commentSize":5,"repostSize":6,"link":"https://laohu8.com/post/62079324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20181125,"gmtCreate":1669540618868,"gmtModify":1669542907447,"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微信键盘悄悄上线","htmlText":"微信要有自己的输入法了。 近日,这款名为“微信键盘”的输入法产品悄然上线,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输入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普遍性不言而喻,但经过多年发展,第三方输入法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根据《2022年春季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第三方输入法用户规模预计在2022年底达到7.96亿人,接近饱和。 从市场份额来看,搜狗、讯飞和百度三大输入法巨头占整体份额的96.1%,三家各有特色,“护城河”稳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微信团队决定进入这个已经趋于成熟饱和的市场,目的究竟为何?同时它的到来,会对输入法市场产生怎样的冲击? 01 带“智能推荐”的键盘 微信要自己做输入法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2021年1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就已经透露微信将会上线自己的专属输入法。 同年微信键盘便以插件的形式在微信内进行了两轮的灰度测试,但在这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最近,微信输入法才以APP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正式登陆市场。 微信键盘APP延续了微信传统的白绿配色,UI设计也较为简洁明了。在首页的滚动banner栏,微信键盘列出了其主打的五大功能:智能推荐书影音、表情推荐、语音转文字、拼写检查和智能拼写。 其中除了第一项“智能推荐书影音”是一大特色以外,不过其余的地方和市面上的输入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 “智能推荐书影音”功能的具体作用是,输入法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推荐微信生态内相关的内容与链接,比如QQ音乐的歌曲,微信读书的书籍,以及微信内的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发送给好友,便于分享转发。通过这项功能,微信键盘很好地利用了背靠腾讯的优势,既做到在同类产品中实现差异化,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微信生态内各平台资源的自由流动,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除此之外,微信键盘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单手模式,删除键可以滑动控制删除速度以及复原,手机横屏状态下九宫格","listText":"微信要有自己的输入法了。 近日,这款名为“微信键盘”的输入法产品悄然上线,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输入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普遍性不言而喻,但经过多年发展,第三方输入法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根据《2022年春季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第三方输入法用户规模预计在2022年底达到7.96亿人,接近饱和。 从市场份额来看,搜狗、讯飞和百度三大输入法巨头占整体份额的96.1%,三家各有特色,“护城河”稳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微信团队决定进入这个已经趋于成熟饱和的市场,目的究竟为何?同时它的到来,会对输入法市场产生怎样的冲击? 01 带“智能推荐”的键盘 微信要自己做输入法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2021年1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就已经透露微信将会上线自己的专属输入法。 同年微信键盘便以插件的形式在微信内进行了两轮的灰度测试,但在这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最近,微信输入法才以APP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正式登陆市场。 微信键盘APP延续了微信传统的白绿配色,UI设计也较为简洁明了。在首页的滚动banner栏,微信键盘列出了其主打的五大功能:智能推荐书影音、表情推荐、语音转文字、拼写检查和智能拼写。 其中除了第一项“智能推荐书影音”是一大特色以外,不过其余的地方和市面上的输入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 “智能推荐书影音”功能的具体作用是,输入法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推荐微信生态内相关的内容与链接,比如QQ音乐的歌曲,微信读书的书籍,以及微信内的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发送给好友,便于分享转发。通过这项功能,微信键盘很好地利用了背靠腾讯的优势,既做到在同类产品中实现差异化,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微信生态内各平台资源的自由流动,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除此之外,微信键盘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单手模式,删除键可以滑动控制删除速度以及复原,手机横屏状态下九宫格","text":"微信要有自己的输入法了。 近日,这款名为“微信键盘”的输入法产品悄然上线,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输入法的重要性和使用普遍性不言而喻,但经过多年发展,第三方输入法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根据《2022年春季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第三方输入法用户规模预计在2022年底达到7.96亿人,接近饱和。 从市场份额来看,搜狗、讯飞和百度三大输入法巨头占整体份额的96.1%,三家各有特色,“护城河”稳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微信团队决定进入这个已经趋于成熟饱和的市场,目的究竟为何?同时它的到来,会对输入法市场产生怎样的冲击? 01 带“智能推荐”的键盘 微信要自己做输入法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2021年1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就已经透露微信将会上线自己的专属输入法。 同年微信键盘便以插件的形式在微信内进行了两轮的灰度测试,但在这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最近,微信输入法才以APP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正式登陆市场。 微信键盘APP延续了微信传统的白绿配色,UI设计也较为简洁明了。在首页的滚动banner栏,微信键盘列出了其主打的五大功能:智能推荐书影音、表情推荐、语音转文字、拼写检查和智能拼写。 其中除了第一项“智能推荐书影音”是一大特色以外,不过其余的地方和市面上的输入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 “智能推荐书影音”功能的具体作用是,输入法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推荐微信生态内相关的内容与链接,比如QQ音乐的歌曲,微信读书的书籍,以及微信内的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发送给好友,便于分享转发。通过这项功能,微信键盘很好地利用了背靠腾讯的优势,既做到在同类产品中实现差异化,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微信生态内各平台资源的自由流动,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除此之外,微信键盘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单手模式,删除键可以滑动控制删除速度以及复原,手机横屏状态下九宫格","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1,"commentSize":6,"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20181125","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14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283","authorId":"9000000000000283","name":"雷斯司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66be84645eeac71f62d4ad271c145cd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283","authorIdStr":"9000000000000283"},"content":"各位虎友看好微信自己开发键盘吗","text":"各位虎友看好微信自己开发键盘吗","html":"各位虎友看好微信自己开发键盘吗"}],"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7032459,"gmtCreate":1668422077771,"gmtModify":1668422231921,"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3年亏9亿,达美乐比萨再次冲击港股IPO结局难料","htmlText":"自西式快餐首次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后,就以快捷、便利、洋气等代名词,迅速占据年轻消费者的心。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原本只驻扎在一二线城市的西式快餐店,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看似红火且潜力巨大的快餐市场,却让达美乐比萨栽了跟头。 达美乐比萨进入中国已超过25年的时间,但其并非是达美乐比萨品牌直营,而是走了国内总经销商的方式,即由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操持国内业务。而达美乐比萨近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原因,是因为其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冲击港股IPO,但这次底气很足的达美乐,恐怕又会美梦落空。 01 实体餐饮饱受冲击,比萨行业仍显疲软 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实体餐饮店随时都可能面临着临时闭店、长时间管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偏聚餐性质的餐饮店,其生意受影响的程度就更大,比萨这类需要三五成群才会去吃的餐厅,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华经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3.7%,但这一发展趋势,自2020年起就发生了变化。 2020年因疫情限制,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同比减少8.96%。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于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有一定的回升。但由于疫情期间形成的习惯,许多消费者都养成了在家吃快餐、外卖送上门的习惯,这也让许多比萨店感到不适应。 自2020年起,国内比萨餐厅外送市场规模就已经略高于堂食市场规模,并且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被拉开。 在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中,其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1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1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占整个","listText":"自西式快餐首次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后,就以快捷、便利、洋气等代名词,迅速占据年轻消费者的心。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原本只驻扎在一二线城市的西式快餐店,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看似红火且潜力巨大的快餐市场,却让达美乐比萨栽了跟头。 达美乐比萨进入中国已超过25年的时间,但其并非是达美乐比萨品牌直营,而是走了国内总经销商的方式,即由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操持国内业务。而达美乐比萨近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原因,是因为其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冲击港股IPO,但这次底气很足的达美乐,恐怕又会美梦落空。 01 实体餐饮饱受冲击,比萨行业仍显疲软 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实体餐饮店随时都可能面临着临时闭店、长时间管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偏聚餐性质的餐饮店,其生意受影响的程度就更大,比萨这类需要三五成群才会去吃的餐厅,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华经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3.7%,但这一发展趋势,自2020年起就发生了变化。 2020年因疫情限制,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同比减少8.96%。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于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有一定的回升。但由于疫情期间形成的习惯,许多消费者都养成了在家吃快餐、外卖送上门的习惯,这也让许多比萨店感到不适应。 自2020年起,国内比萨餐厅外送市场规模就已经略高于堂食市场规模,并且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被拉开。 在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中,其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1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1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占整个","text":"自西式快餐首次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后,就以快捷、便利、洋气等代名词,迅速占据年轻消费者的心。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原本只驻扎在一二线城市的西式快餐店,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看似红火且潜力巨大的快餐市场,却让达美乐比萨栽了跟头。 达美乐比萨进入中国已超过25年的时间,但其并非是达美乐比萨品牌直营,而是走了国内总经销商的方式,即由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全权操持国内业务。而达美乐比萨近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原因,是因为其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冲击港股IPO,但这次底气很足的达美乐,恐怕又会美梦落空。 01 实体餐饮饱受冲击,比萨行业仍显疲软 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实体餐饮店随时都可能面临着临时闭店、长时间管控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偏聚餐性质的餐饮店,其生意受影响的程度就更大,比萨这类需要三五成群才会去吃的餐厅,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华经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比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我国比萨餐厅市场规模由228亿元迅速增长至33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3.7%,但这一发展趋势,自2020年起就发生了变化。 2020年因疫情限制,行业规模下滑至305亿,同比减少8.96%。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于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有一定的回升。但由于疫情期间形成的习惯,许多消费者都养成了在家吃快餐、外卖送上门的习惯,这也让许多比萨店感到不适应。 自2020年起,国内比萨餐厅外送市场规模就已经略高于堂食市场规模,并且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被拉开。 在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比萨市场行业报告中,其预计比萨外送分部甚至将较整个中国比萨市场增长更快:2021年外送销售额为179亿,占整个中国比萨市场的49.2%,预计2021年至2026年比萨外送分部将按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43亿,占整个","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66703245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4871463,"gmtCreate":1667968424352,"gmtModify":1667969035635,"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直播电商首战双十一,B站会就此开启“逆袭之路”?","htmlText":"“主播们拿着商品进行激情讲解,外加操作演示,随时答疑解惑,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时抛出一些优惠折扣,吸引粉丝进行购买……”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起源于网络直播,最早开始于2005年,最初是以游戏、秀场等为主要内容,“主场”是斗鱼和虎牙等直播平台,之后又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也换成了生活分享和娱乐交友,直到2016年。 2016年6月,淘宝网红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直播电商初露锋芒;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淘宝一姐”薇娅仅直播5个小时,带货金额便超过了7000万,薇娅连同直播带货模式一起一炮而红。自此开始,直播电商成为线上购物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一姐”和“一哥”换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直播电商行业一直处于繁盛时期。而直播电商的“主场”,也逐渐从电商平台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像金庸江湖里的屠龙刀一样,吸引着各路豪杰纷至沓来,B站便是其中众多“豪杰”中的一支。 01 开启直播带 货征战双11 在双11前夕,直播电商新势力的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抖音、快手相继上线“商城”频道,剑指双11。罗永浩、俞敏洪两大“顶流”相继入淘,拉开大主播多平台布局的帷幕。谁能想到,一向把电商做得不温不火的B站,也加入这场激战,疯狂给电商开“绿灯”——一周内B站在直播频道上线了购物专区,并向几乎所有UP主开放放开了带货的“小黄车”功能。 如今我们打开B站直播分区的购物专区,随便点开一个直播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小黄车”挑选商品并下单。此番更新后,用户在“小破站”上一边看直播刷弹幕、一边购物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事实上,早在2017年B站便已踏入电商领域,并于2021年12月开始上线“小黄车”,同时内测直播带货功能。即便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直播带货的“基建”工作,但目前B站带货直播间也仅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宝、京","listText":"“主播们拿着商品进行激情讲解,外加操作演示,随时答疑解惑,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时抛出一些优惠折扣,吸引粉丝进行购买……”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起源于网络直播,最早开始于2005年,最初是以游戏、秀场等为主要内容,“主场”是斗鱼和虎牙等直播平台,之后又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也换成了生活分享和娱乐交友,直到2016年。 2016年6月,淘宝网红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直播电商初露锋芒;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淘宝一姐”薇娅仅直播5个小时,带货金额便超过了7000万,薇娅连同直播带货模式一起一炮而红。自此开始,直播电商成为线上购物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一姐”和“一哥”换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直播电商行业一直处于繁盛时期。而直播电商的“主场”,也逐渐从电商平台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像金庸江湖里的屠龙刀一样,吸引着各路豪杰纷至沓来,B站便是其中众多“豪杰”中的一支。 01 开启直播带 货征战双11 在双11前夕,直播电商新势力的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抖音、快手相继上线“商城”频道,剑指双11。罗永浩、俞敏洪两大“顶流”相继入淘,拉开大主播多平台布局的帷幕。谁能想到,一向把电商做得不温不火的B站,也加入这场激战,疯狂给电商开“绿灯”——一周内B站在直播频道上线了购物专区,并向几乎所有UP主开放放开了带货的“小黄车”功能。 如今我们打开B站直播分区的购物专区,随便点开一个直播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小黄车”挑选商品并下单。此番更新后,用户在“小破站”上一边看直播刷弹幕、一边购物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事实上,早在2017年B站便已踏入电商领域,并于2021年12月开始上线“小黄车”,同时内测直播带货功能。即便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直播带货的“基建”工作,但目前B站带货直播间也仅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宝、京","text":"“主播们拿着商品进行激情讲解,外加操作演示,随时答疑解惑,当直播间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不时抛出一些优惠折扣,吸引粉丝进行购买……”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起源于网络直播,最早开始于2005年,最初是以游戏、秀场等为主要内容,“主场”是斗鱼和虎牙等直播平台,之后又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也换成了生活分享和娱乐交友,直到2016年。 2016年6月,淘宝网红张大奕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超过41万,成交额近2000万,直播电商初露锋芒;一年之后的2017年10月,“淘宝一姐”薇娅仅直播5个小时,带货金额便超过了7000万,薇娅连同直播带货模式一起一炮而红。自此开始,直播电商成为线上购物的新生力量。 时至今日,“一姐”和“一哥”换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直播电商行业一直处于繁盛时期。而直播电商的“主场”,也逐渐从电商平台转移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并像金庸江湖里的屠龙刀一样,吸引着各路豪杰纷至沓来,B站便是其中众多“豪杰”中的一支。 01 开启直播带 货征战双11 在双11前夕,直播电商新势力的一举一动也颇受关注。抖音、快手相继上线“商城”频道,剑指双11。罗永浩、俞敏洪两大“顶流”相继入淘,拉开大主播多平台布局的帷幕。谁能想到,一向把电商做得不温不火的B站,也加入这场激战,疯狂给电商开“绿灯”——一周内B站在直播频道上线了购物专区,并向几乎所有UP主开放放开了带货的“小黄车”功能。 如今我们打开B站直播分区的购物专区,随便点开一个直播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小黄车”挑选商品并下单。此番更新后,用户在“小破站”上一边看直播刷弹幕、一边购物的场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事实上,早在2017年B站便已踏入电商领域,并于2021年12月开始上线“小黄车”,同时内测直播带货功能。即便花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直播带货的“基建”工作,但目前B站带货直播间也仅支持添加并展示淘宝、京","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4871463","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9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4304294,"gmtCreate":1667801457519,"gmtModify":1667802601167,"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九号公司——高科技黑马的进击与困境","htmlText":"最近,九号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32亿元,同比增长5.97%;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1.37%。 作为两轮电车行业的黑马,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01 最新财报,喜忧皆半 这两年,九号公司在业内一直被冠以两轮电车行业的新秀。以其独特的设计,高口碑的消费者使用感,以及高质量高科技含量,获取了一大批忠实顾客。2020年,九号在科创板上市,一时风光无线。然而,上市两年,九号公司的股票价格却一路往下,从上市之初的最高112.7元,截止到2022年11月2日,最新收盘价31.02元。 公司股价虽有各种客观主观的波动因素,但是,股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九号公司的内部运营,是否有潜在问题出现呢? 九号公司的2022三季报虽然是增长的,但是,仅仅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同其他老牌电动车的销售和增长相比,就落后了一大截。看看同样在10月底公布三季报的爱玛科技就知道了。 爱玛科技在10月29日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28亿元,同比增长37.69%;归母净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38.28%;扣非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148.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亿元,同比增长152.25%。相比之下,九号公司的增长率远远落后。 疫情之后,两轮出行的产品需求在国内外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4月,央视财经报告,多家电动车企业一季度出口订单增加明显,而且企业对未来2到3个月的出口形势也表示乐观,甚至还有海外客户催单的现象;英国最大脚踏车制造商Brompton表示,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少人以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致使销量大增,从20年4月以来,线上销量翻了5倍。 在国家政策推广,国内外两轮出行产品需求旺盛的今天,九号公司的业绩反而严重放缓","listText":"最近,九号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32亿元,同比增长5.97%;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1.37%。 作为两轮电车行业的黑马,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01 最新财报,喜忧皆半 这两年,九号公司在业内一直被冠以两轮电车行业的新秀。以其独特的设计,高口碑的消费者使用感,以及高质量高科技含量,获取了一大批忠实顾客。2020年,九号在科创板上市,一时风光无线。然而,上市两年,九号公司的股票价格却一路往下,从上市之初的最高112.7元,截止到2022年11月2日,最新收盘价31.02元。 公司股价虽有各种客观主观的波动因素,但是,股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九号公司的内部运营,是否有潜在问题出现呢? 九号公司的2022三季报虽然是增长的,但是,仅仅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同其他老牌电动车的销售和增长相比,就落后了一大截。看看同样在10月底公布三季报的爱玛科技就知道了。 爱玛科技在10月29日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28亿元,同比增长37.69%;归母净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38.28%;扣非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148.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亿元,同比增长152.25%。相比之下,九号公司的增长率远远落后。 疫情之后,两轮出行的产品需求在国内外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4月,央视财经报告,多家电动车企业一季度出口订单增加明显,而且企业对未来2到3个月的出口形势也表示乐观,甚至还有海外客户催单的现象;英国最大脚踏车制造商Brompton表示,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少人以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致使销量大增,从20年4月以来,线上销量翻了5倍。 在国家政策推广,国内外两轮出行产品需求旺盛的今天,九号公司的业绩反而严重放缓","text":"最近,九号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32亿元,同比增长5.97%;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1.37%。 作为两轮电车行业的黑马,这个成绩差强人意。 01 最新财报,喜忧皆半 这两年,九号公司在业内一直被冠以两轮电车行业的新秀。以其独特的设计,高口碑的消费者使用感,以及高质量高科技含量,获取了一大批忠实顾客。2020年,九号在科创板上市,一时风光无线。然而,上市两年,九号公司的股票价格却一路往下,从上市之初的最高112.7元,截止到2022年11月2日,最新收盘价31.02元。 公司股价虽有各种客观主观的波动因素,但是,股价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九号公司的内部运营,是否有潜在问题出现呢? 九号公司的2022三季报虽然是增长的,但是,仅仅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同其他老牌电动车的销售和增长相比,就落后了一大截。看看同样在10月底公布三季报的爱玛科技就知道了。 爱玛科技在10月29日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28亿元,同比增长37.69%;归母净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38.28%;扣非净利润13.64亿元,同比增长148.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亿元,同比增长152.25%。相比之下,九号公司的增长率远远落后。 疫情之后,两轮出行的产品需求在国内外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4月,央视财经报告,多家电动车企业一季度出口订单增加明显,而且企业对未来2到3个月的出口形势也表示乐观,甚至还有海外客户催单的现象;英国最大脚踏车制造商Brompton表示,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少人以两轮车作为代步工具,致使销量大增,从20年4月以来,线上销量翻了5倍。 在国家政策推广,国内外两轮出行产品需求旺盛的今天,九号公司的业绩反而严重放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129844c81a55f02363c56944380a69f"}],"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430429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4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665817869,"gmtCreate":1667192815451,"gmtModify":1667194692297,"author":{"id":"4108254717099010","authorId":"4108254717099010","name":"新盟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756671e1acfdc7f2c4e60c44f023d5b","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08254717099010","authorIdStr":"4108254717099010"},"themes":[],"title":"顺丰高调入局,预制菜赛道再添一把火","htmlText":"近年来资本市场对预制菜的偏爱有增无减,本就火爆的预制菜赛道今年更是分外热闹。各方资本频繁入场,唯恐错过这个风口。 但随着舌尖英雄、趣店等企业铩羽而归,如今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们也不得不回归理性。毫无疑问,预制菜行业仍然长期向好的底色是不变的,只是,行业野蛮生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相比砸重金赚快钱,现在的预制菜企业不得不直面行业痼疾,寻找解决痛点的破局思路。 8月31日,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宣布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以供应链为切入点的顺丰,能否与预制菜行业良性共振? 01 资本涌入,赛道火热 跨界发展,是一个巨头的基本修养。预制菜赛道的火热程度,给予了顺丰充分的信心。近年来,预制菜的发展从星火之微逐渐发展至燎原之势。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9亿元。艾媒机构预测道,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四五年内增长至万亿。 预制菜的蓬勃发展有因可循。技术、政策、链路和行业组织等因素的完善,赋予了预制菜行业更大的发展纵深。现代人越来越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疫情下居家餐饮需求暴涨,也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市场从B端向C端裂变,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扩张。 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在逐步复刻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路径。欧睿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预制菜C端市场规模仅为日本同期水平的29%。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餐饮渗透率偏低,目前还普遍停留在10%-15%之间。我国的预制菜行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贾国龙功夫茶创始人也表示:“只要你想做大做稳定,预制菜一定是餐饮业的趋势。”尽管目前预制菜产业还面临许多瓶颈,但资本市场和餐饮界都对预制菜的前景十分乐观。基于这一共识,顺丰、格力等巨头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希望撬动这个万亿市场。 同城急送业务的迅速发展,夯实了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的底气。得益于近几年的","listText":"近年来资本市场对预制菜的偏爱有增无减,本就火爆的预制菜赛道今年更是分外热闹。各方资本频繁入场,唯恐错过这个风口。 但随着舌尖英雄、趣店等企业铩羽而归,如今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们也不得不回归理性。毫无疑问,预制菜行业仍然长期向好的底色是不变的,只是,行业野蛮生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相比砸重金赚快钱,现在的预制菜企业不得不直面行业痼疾,寻找解决痛点的破局思路。 8月31日,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宣布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以供应链为切入点的顺丰,能否与预制菜行业良性共振? 01 资本涌入,赛道火热 跨界发展,是一个巨头的基本修养。预制菜赛道的火热程度,给予了顺丰充分的信心。近年来,预制菜的发展从星火之微逐渐发展至燎原之势。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9亿元。艾媒机构预测道,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四五年内增长至万亿。 预制菜的蓬勃发展有因可循。技术、政策、链路和行业组织等因素的完善,赋予了预制菜行业更大的发展纵深。现代人越来越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疫情下居家餐饮需求暴涨,也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市场从B端向C端裂变,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扩张。 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在逐步复刻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路径。欧睿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预制菜C端市场规模仅为日本同期水平的29%。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餐饮渗透率偏低,目前还普遍停留在10%-15%之间。我国的预制菜行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贾国龙功夫茶创始人也表示:“只要你想做大做稳定,预制菜一定是餐饮业的趋势。”尽管目前预制菜产业还面临许多瓶颈,但资本市场和餐饮界都对预制菜的前景十分乐观。基于这一共识,顺丰、格力等巨头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希望撬动这个万亿市场。 同城急送业务的迅速发展,夯实了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的底气。得益于近几年的","text":"近年来资本市场对预制菜的偏爱有增无减,本就火爆的预制菜赛道今年更是分外热闹。各方资本频繁入场,唯恐错过这个风口。 但随着舌尖英雄、趣店等企业铩羽而归,如今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们也不得不回归理性。毫无疑问,预制菜行业仍然长期向好的底色是不变的,只是,行业野蛮生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相比砸重金赚快钱,现在的预制菜企业不得不直面行业痼疾,寻找解决痛点的破局思路。 8月31日,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宣布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以供应链为切入点的顺丰,能否与预制菜行业良性共振? 01 资本涌入,赛道火热 跨界发展,是一个巨头的基本修养。预制菜赛道的火热程度,给予了顺丰充分的信心。近年来,预制菜的发展从星火之微逐渐发展至燎原之势。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9亿元。艾媒机构预测道,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四五年内增长至万亿。 预制菜的蓬勃发展有因可循。技术、政策、链路和行业组织等因素的完善,赋予了预制菜行业更大的发展纵深。现代人越来越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以及疫情下居家餐饮需求暴涨,也进一步推动预制菜市场从B端向C端裂变,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沉市场扩张。 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在逐步复刻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路径。欧睿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预制菜C端市场规模仅为日本同期水平的29%。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餐饮渗透率偏低,目前还普遍停留在10%-15%之间。我国的预制菜行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贾国龙功夫茶创始人也表示:“只要你想做大做稳定,预制菜一定是餐饮业的趋势。”尽管目前预制菜产业还面临许多瓶颈,但资本市场和餐饮界都对预制菜的前景十分乐观。基于这一共识,顺丰、格力等巨头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希望撬动这个万亿市场。 同城急送业务的迅速发展,夯实了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的底气。得益于近几年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6581786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41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