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投资笔记

投教才是理财圈的长期主义,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IP属地:福建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5 10:45

      俄炼厂遭袭 中国成品油出口与硫黄市场迎机遇

      据路透社消息,2025年11月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发动多轮无人机袭击,目标直指炼油厂及石油码头。仅11月15日至17日,梁赞炼油厂、新库伊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及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便遭重创,其中梁赞炼油厂作为俄罗斯四大炼油厂之一,年处理能力达1310万吨原油(日均34万桶),其原油蒸馏装置和燃料储存罐受损,导致俄罗斯整体炼油量下降6%。此外,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因袭击多次停产,该厂年产能达1570万吨,是卢克石油公司核心产能之一。 据统计,自2025年1月以来,乌克兰已累计袭击俄罗斯至少4座炼油厂及2个石油码头,导致俄成品油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同时全球硫黄市场也因俄罗斯供应收缩而价格飙升。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更为中国成品油出口和硫黄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成品油裂解价差扩大 硫黄价格飙升 俄罗斯炼油产能锐减直接推高了海外成品油裂解价差。数据显示,2025年11月中旬以来,海外成品油裂解价差呈全线飙升态势,柴油领涨各类油品,衡量炼油利润的核心指标3-2-1裂解价差创近两年新高,炼油行业迎来高盈利周期。11月18日,全球3-2-1裂解价差触及$32.13/桶,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较10月均值上涨超30%,反映全球炼油利润显著增厚。 与此同时,全球硫黄市场亦受波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硫黄生产国,硫黄产量约占全球15%-20%。炼油厂停产导致硫黄副产品产量骤降,叠加乌克兰对俄运输通道的打击,硫黄价格快速攀升。 国内硫黄港口现货指数价格在10月中下旬起进入加速上涨,11月中下旬最高报至3990元/吨,逼近4000元大关,近一个多月涨幅超1000元/吨,较年初暴涨约2500元/吨。 外盘合约价格也持续走高,部分中东12月船货成交价已对应到岸成本超4000元/吨,对国内价格形成强支撑。机构预测2026年硫黄价格或将突破5000元/吨,供需紧平衡格局短期难改
      45评论
      举报
      俄炼厂遭袭 中国成品油出口与硫黄市场迎机遇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5 10:00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商业航天板块全面崛起 产业链核心标的集体爆发

      11 月 24 日,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两大里程碑事件,直接引爆板块异动。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成立商业航天司,标志着行业监管进入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新阶段;蓝箭航天 “朱雀三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首飞准备,其 20 次以上复用能力将卫星发射成本推向 “2 万元 / 公斤” 的新台阶,为低轨星座组网扫清核心障碍。政策端的制度保障与技术端的成本革新形成共振,叠加全球 5 万颗低轨卫星星座的规模化需求,商业航天产业正从培育期加速迈入万亿级市场规模的黄金时代,带动材料、零部件、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集体爆发。 政策规范化 + 技术迭代 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 商业航天司的成立,核心价值在于整合分散的审批职能、简化发射流程,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制度性瓶颈。此前,商业航天发射涉及多部门协调,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成为影响发射频次的关键因素。新部门的设立将大幅提升审批效率,推动商业发射从 “零星化” 向 “常态化” 转变,2024年国内商业发射频次为68次,据泰伯智库预测,2025 年将突破 80 次,为卫星组网、商业遥感等商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而 “朱雀三号” 的技术突破则直击行业核心痛点 —— 成本。航天发射的高成本长期限制商业航天的商业化落地,其采用的可重复使用技术通过箭体回收复用,搭配全不锈钢箭体设计,可降低 80% 以上的箭体制造成本,使低轨卫星星座等规模化应用具备经济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蓝箭航天已实现百台液氧甲烷发动机批量下线,标志着动力系统从 “单台突破” 迈入 “规模化制造” 阶段,为高密度发射奠定基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达 2.3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8 万亿元,十年增长空间高达 10 倍,火箭制造、卫星研发、核心材料等环节将持续受益于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 产业链多点开花 核心标的备受关注 商业航天的爆发并非
      31评论
      举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商业航天板块全面崛起 产业链核心标的集体爆发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4 17:19

      设备VS材料谁先兑现业绩?谁能拿下固态电池量产第一张船票?

      2025高工锂电年会的热议余温未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量产路径的探讨已然成为行业焦点。最近一个月,超10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技术进展,从材料研发到设备落地的多点突破,清晰勾勒出行业从技术攻关向量产竞速跨越的产业图景。中国银河证券的预测更显赛道潜力: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20亿元,一场关乎工艺革新、材料迭代与成本控制的产业突围战已全面打响。 在这场技术革命的竞速赛中,设备企业率先撕开了突破口,成为产业链的先行官。作为核心装备提供商,海目星的进展颇具代表性:其不仅在氧化物+锂金属负极路线上拿下2GWh级量产设备订单,实现了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的关键跨越,更在硫化物+硅碳负极这一前沿路线上深度参与全球领先企业的中试线建设。背后折射出的行业逻辑清晰可见:固态电池量产的核心瓶颈之一在于装备适配,而设备企业的技术突破直接决定了不同技术路线的落地节奏。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钱在哪。我观察下来,三个方向最有戏: 第一,设备赛道肯定最先吃肉。 技术路线再怎么争,总得买设备吧?特别是那些能玩转多种路线、在电极制备、电解质涂覆这些核心工艺上有绝活的企业,现在就是抢订单的黄金期。海目星的订单已经验证了这逻辑,后面只会越来越多。 第二,材料端的局部突破。 虽然电解质几大路线还在打架,但有些细分环节已经能卖货了。比如硫化物电解质,不少公司已经从克级量产往公斤级、吨级爬了;锂金属负极通过改性技术解决了枝晶问题,样品都过中试了。这些环节可能跟着中试转量产快速变现。 第三,整车和电池厂的卡位战。 我发现换电模式和固态电池特别搭,宁德时代他们的换电体系升级一下就能兼容固态电池,这种提前布局的肯定占先手。还有广汽、蔚来这些跟电池厂深度绑定的,搞不好能在特定路线上搞出差异化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成本这座大山还是挡在眼前。现在全固态电池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5倍,材料贵、良率低、工艺复杂,样
      141评论
      举报
      设备VS材料谁先兑现业绩?谁能拿下固态电池量产第一张船票?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4 10:49

      一面财报,两面镜子:照见 AI 算力的真与资本的虚

      美东时间11月19日,英伟达公布2026财年第三财季财报,570.1亿美元营收同比激增62%、数据中心业务营收512亿美元同比暴涨66%的亮眼数据,却遭遇股价次日暴跌3.15%的尴尬。这份充满矛盾的财报,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AI产业发展的真实态势、资本市场的情绪波动与科技行业的竞争新格局。从科技行业、投资心理与商业竞争三个维度切入,方能读懂这份财报背后的深层逻辑。 user-image AI算力的真需求与伪焦虑 财报数据最直观的亮点,无疑是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爆发。数据中心收入同比飙升66%,这一数据本身就是对AI泡沫论最有力的回击。黄仁勋在财报会议上反复强调的AI基础设施支出正在加速,并非虚言。然而,市场却选择性地失明了,投资者更执着于追问:这些算力投资何时能产生回报? 这种焦虑不无道理。Meta、微软等巨头资本支出持续攀升,但AI货币化路径仍不清晰。市场担忧的是,如果生成式AI无法在未来18-24个月内创造规模化收入,这场算力军备竞赛或将演变成一场资产负债表灾难。这种需求真实性与回报不确定性的撕裂,构成了英伟达股价冲高回落的核心矛盾。 但财报中的两个细节值得玩味:一是毛利率稳定在73%以上,Blackwell芯片预售依然强劲,证明头部企业愿意为性能溢价买单;二是游戏业务环比微降1%,显示出资源正从传统业务向AI板块剧烈迁移。这种此消彼长揭示了科技公司的转型阵痛,AI不是增量游戏,而是生死置换。当老黄回应AI泡沫论时,他赌的是算力需求会先于资本回报焦虑而爆发,而这笔赌注的胜率,藏在75%的毛利率目标里。 user-image 当算法恐慌碾压基本面 财报后股价暴跌3.15%与营收62%增长的剧烈背离,本质是市场“利好出尽”的过度反应与外围恐慌的叠加。从基本面看,公司净利润319.1亿美元同比增长65%,经调整每股收益1.30美元高于预期,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亦超市场预期;但交易
      332评论
      举报
      一面财报,两面镜子:照见 AI 算力的真与资本的虚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1

      我的认知资产负债表:在算法时代对抗思维折旧

      作为商业观察的人,我习惯用财报视角审视一切。直到某天,我发现自己的认知资产负债表出了大问题:资产端全是算法投喂的同质化信息,负债端堆积着未经检验的观点,而净资产,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在加速折旧。 那天我坐在厦门海边某咖啡馆,看着隔壁桌的实习生刷了一中午短视频,从"ChatGPT裁员"到"大厂降本增效",再到"35岁财务自由"。算法像最精明的投行分析师,把她的焦虑精确地打包成信息流,每个15秒都踩在情绪点上。我忽然意识到:我们正经历一场认知层面的杠杆收购,而收购方是看不见的算法。 我的支点:一次亏损教会我的事 去年我做过一次失败的投资。当时算法推荐给我二十篇关于某新能源车企的深度分析,从供应链到销量数据,完美无瑕。我甚至用这些信息完成了一篇解读文章。三个月后,这家企业财报暴雷,我才惊觉那些深度全是公关稿件的二次创作,算法捕捉了我的阅读偏好(数据详实、逻辑闭环),然后构建了一个信息完美的陷阱。 那一刻我懂了:推荐系统的核心不是服务你,而是将你标注为可预测的用户画像,然后卖给广告主。你免费获得了信息,却支付了最昂贵的代价,被固化的认知模型。 认知变现:算法时代的三重财务陷阱 陷阱一:确定性溢价幻觉 投资界有个铁律:市场一致看好时,就是风险最高处。但算法反其道而行,它拼命给你确定性,因为确定性才能换停留时长。你的大脑为此支付了隐性的认知溢价。 神经经济学研究表明,多巴胺刺激会形成类似债务滚雪球的依赖。你越点击月薪十万的标题,算法越强化你对金钱单一维度的认知,你的机会成本阈值被越推越高,最终失去理解复杂价值的能力。你以为自己获得了信息,其实是签了对赌协议,用认知灵活性,赌即时满足感。 陷阱二:相关性错配 这是算法时代最大的财务造假。它用相关伪装成因果,给你看奶茶消费降级与县城经济崛起的相关性曲线,却隐藏了背后的结构性贫困。 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是某消费品牌的白皮书:算法抓取了十万条用户评
      9,4891
      举报
      我的认知资产负债表:在算法时代对抗思维折旧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21
      乐道纯电交付超11万台,并且实现了量价齐升。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表示:乐道的成交均价已经超过了凯迪拉克,非常接近奥迪。 有人问,很多友商在做超级增程,乐道会不会做? 沈斐回应称,纯电+换电根本不需要做增程,电池变大就是超级增程了吗?他反问道,增程的尽头是纯电,而纯电的优选是换电。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3,655评论
      举报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16

      凭什么是莲花?万亿 AI 终端赛道,非典型玩家破局 AI+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90%的目标,叠加市场预测的“2030年中国AI终端市场1.48万亿元销售收入”数据,共同将这万亿级赛道的战略价值推向台前。在传统企业跨界智能化的浪潮中,调味品巨头莲花控股的身影尤为亮眼,旗下莲花紫星依托紫星云算力服务推出莲小盒、莲小喵、莲小 Ring 三款智能终端,不仅完成进博会首秀引发行业关注,更以调味品+AI的独特逻辑,为传统企业跨界智能终端树立了差异化样本。 跨界动因:政策红利与自身增长的双重驱动 莲花控股的跨界抉择,绝非偶然的跟风入局,而是政策导向与企业发展需求共振的结果。从行业环境看,“人工智能+”行动明确支持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而健康管理已成为AI终端的核心场景之一,伴随国民健康意识提升,相关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形成清晰的增长赛道。从企业自身看,深耕调味品行业数十年的莲花控股,早已积累了庞大的家庭消费用户基础与线下渠道网络,而AI终端恰好成为激活这些存量资源、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载体。 更为关键的是,莲花控股精准捕捉到饮食+健康的场景痛点,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普及带来的饮食健康管理需求激增,但市场上多数AI健康终端缺乏饮食场景的深度适配。这一空白,恰恰是深耕调味品行业的莲花控股的核心优势所在,也成为其跨界AI终端的核心逻辑起点。 核心破局路径:场景深耕+资源协同的三维布局 技术层面:外脑协同+场景定制构建差异化能力 面对传统企业跨界AI常见的技术短板,莲花控股走出了优势互补的务实路径。其核心策略是依托紫星云算力服务搭建技术底座,同时将自身在家庭饮食场景的深刻理解注入产品研发,形成通用算力+垂直场景算法的组合优势。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从零构建技术体系的高成本,又通过场景定制实现了技术落地的精准性。 具体来看,三款终端产品均围绕饮
      270评论
      举报
      凭什么是莲花?万亿 AI 终端赛道,非典型玩家破局 AI+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10
      虽然当前算力板块估值处于相对高位,但考虑到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产替代的长期逻辑,具备系统级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仍值得关注。

      乌镇峰会炸场!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背后,藏着二级市场怎样的财富密码?

      @张山投资笔记
      今年以来,算力板块堪称A股明星赛道,不少企业股价翻倍,就在大家还在猜测这波行情能走多远时,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中科曙光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这绝非普通的科技新品发布,其背后牵动着整个算力板块的格局变化,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其中的投资机会。 user-image 算力狂飙:是泡沫还是真金? 要搞懂曙光这波动作的分量,先得看清它所属的算力板块到底在走什么逻辑。今年算力的强势,绝不是游资炒作的短期行情,而是需求爆发、政策加码、行业周期向上“三力共振”的结果。当前,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深化,此次乌镇大会上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的发布,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有力响应。国产算力生态的根基,也在这样的扎实布局中一步步筑牢——这样的板块行情,背后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逻辑在支撑,而非空中楼阁。 算力行情能持续火爆,核心是有坚实的产业基本面支撑。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曾明确指数,一方面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自主可控进展顺利,保障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国内云厂商已展现出加速追赶北美AI厂商的决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云厂商跟进投入,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从市场轮动角度来看,算力板块经历了多轮炒作,从光模块、AI服务器,到液冷技术、铜连接,热点不断切换。如今,市场焦点正逐渐转向scale-up战略下的运力硬件。据Lightcounting预测,scale-up交换芯片已成为数据中心的主力交换需求,且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180亿美元,2022-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 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国产算力的突破性成果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科曙光发布的scaleX640超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产品基于全球领先的开放系统硬件架构打造,通过系统工程创新,实现算、存、网、电、冷的一体化紧耦合设计,
      乌镇峰会炸场!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背后,藏着二级市场怎样的财富密码?
      371评论
      举报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07

      债务与技术面双重困局:甲骨文后市怎么走?

      甲骨文这只股票一言难尽,一边是激进的AI业务增长前景,另一边是技术面疲软和财务风险带来的担忧,两边势均力敌。 截至目前,RPO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环比新增317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有与OpenAI签的5年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同,还有和Meta等客户的新协议。2030财年营收目标2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1%,云基础设施(OCI)收入目标1660亿美元,占总营收74%。2026财年Q1云业务占比都突破40%了,IaaS业务同比增长55%,成了核心增长引擎。而且和AMD合作构建AI超级集群,2026年Q3计划部署5万块MI450GPU,之后还要持续扩容。多云融合生态也搞得不错,能在谷歌数据中心直接部署OCI服务,还能让客户调用OpenAI、MetaLlama等主流AI模型,降低了客户的迁移成本。企业级数据安全架构更是依托40年数据库积累,实现了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一体化管理,保障了AI推理安全性。 但问题也不少。股价已经阴跌一月有余,MACD柱状线扩大至-9.152,RSI在超卖区还没反弹信号,240美元成了关键的多空分水岭,一旦放量跌破,可能就会触发技术性抛售。摩根士丹利预测甲骨文2028财年债务要达2900亿美元,比现在增长近两倍,5年期CDS成本上升,2033年到期债券利差扩大,市场对它的偿债能力很担忧。 华尔街的投行们观点也是针锋相对。中信证券给出卖出评级,目标价243美元,理由是高度依赖OpenAI单一客户,资本开支缺口大,2027财年之前盈利难兑现,毛利率还低于同业。而花旗、美银、国泰海通则比较乐观,花旗目标价410美元,觉得RPO增长确定,IaaS收入3年有望增6倍,EBIT增长超预期;美银目标价368美元,看好AI基础设施的长期竞争力和订单支撑的收入持续性;国泰海通目标价364美元,认为云业务增速领跑行业,RPO增长提供了收入可见度
      1,6891
      举报
      债务与技术面双重困局:甲骨文后市怎么走?
    • 张山投资笔记张山投资笔记
      ·11-06

      乌镇峰会炸场!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背后,藏着二级市场怎样的财富密码?

      今年以来,算力板块堪称A股明星赛道,不少企业股价翻倍,就在大家还在猜测这波行情能走多远时,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中科曙光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这绝非普通的科技新品发布,其背后牵动着整个算力板块的格局变化,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其中的投资机会。 user-image 算力狂飙:是泡沫还是真金? 要搞懂曙光这波动作的分量,先得看清它所属的算力板块到底在走什么逻辑。今年算力的强势,绝不是游资炒作的短期行情,而是需求爆发、政策加码、行业周期向上“三力共振”的结果。当前,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深化,此次乌镇大会上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的发布,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有力响应。国产算力生态的根基,也在这样的扎实布局中一步步筑牢——这样的板块行情,背后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逻辑在支撑,而非空中楼阁。 算力行情能持续火爆,核心是有坚实的产业基本面支撑。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曾明确指数,一方面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自主可控进展顺利,保障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国内云厂商已展现出加速追赶北美AI厂商的决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云厂商跟进投入,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从市场轮动角度来看,算力板块经历了多轮炒作,从光模块、AI服务器,到液冷技术、铜连接,热点不断切换。如今,市场焦点正逐渐转向scale-up战略下的运力硬件。据Lightcounting预测,scale-up交换芯片已成为数据中心的主力交换需求,且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180亿美元,2022-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 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国产算力的突破性成果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科曙光发布的scaleX640超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产品基于全球领先的开放系统硬件架构打造,通过系统工程创新,实现算、存、网、电、冷的一体化紧耦合设计,
      4313
      举报
      乌镇峰会炸场!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背后,藏着二级市场怎样的财富密码?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