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十一人

IP属地:未知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20

      我被涨停包围之后,股票砸手里了……

      为什么一款游戏,能带火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股票板块?文 | 辛晓彤 毛诺静编辑 | 余乐一款国产单机游戏和与之毫无瓜葛的文化传媒公司能构成什么样的关系?答案:能让一堆股票涨停的关系。10月18日,国产真人影视互动类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发行后大卖,销售收入(以周计算)很快冲上游戏发行平台Steam的中国区首位。11月初左右steam上的热销游戏排名。图源:小红书博主除了游戏本身的热度,《完蛋!》破圈的关键在于引发了一场资本狂欢。由于这款游戏采用了真人演员拍摄,整体玩下来相当于看了一场互动影视剧。正是这一特性,让A股之中与影视、游戏、数字内容相关的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收割了一波红利。“业务交流群已经变成股票交流群了。”编剧杨倩(化名)感叹道。在一个编剧行业的微信群里,大家分享的链接从平日的业内八卦变成了“XXX持续涨停”“XXX盘中异动”,仿佛群中编剧们摇身一变,纷纷升级为“股神”。以杨倩的老东家“中文在线(300364.SZ)”为例,公司从11月2日开始连续大涨,11月8日一度涨停,9日涨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值,一周之内股价翻了一倍还多。虽然这两日股价有所下滑,中文在线也算是维持住了高股价。图源:Web自选股此外,天威视讯(002238.SZ)、浙文影业(601599.SH)、海看股份(301262.SZ)、龙韵股份(603729.SH)等股票均大涨,其中天威视讯连续收获七个涨停板(11月2日至11月10日),龙韵股份(603729.SH)收获五个涨停板(11月2日至11月8日)。从《完蛋!》的制作、测试到发行,上述公司丝毫没有参与。如果说它们与《完蛋!》有什么共同点,那也仅限于这些公司都与短剧业务有些许关联。不过,在最初的集体狂欢之后,“完蛋概念股”们最近已经纷纷露出颓势。虽然仍有部分公司在波动中维持高股价,但大多数都出现了显著的下滑。截至11月16日午间休
      8,492评论
      举报
      我被涨停包围之后,股票砸手里了……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9

      最近二十二年,哪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工资负增长?

      扣除通胀,美国人均工资每年涨幅仅为0.3%、德国0.35%、澳大利亚0.5%,日、法、意为负增长文 | 刘建中 陈汐先说本文的两个结论:1、扣除通胀因素,在GDP最高的八个发达国家中,美、德、澳工资增长缓慢,日、法、意负增长。2、如果只考虑食品和住房这两个最重要的支出,更多发达国家的工资购买力下降了。以下是正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以美元计,2022年GDP排名前八的发达国家为美国(25.5万亿)、日本(4.23万亿)、德国(4.07万亿)、英国(3.07万亿)、法国(2.78万亿)、加拿大(2.14万亿)、意大利(2.01万亿)、澳大利亚(1.68万亿)。下文称其为“八大发达国家”。2000年以来,如果不考虑通胀,八大发达国家中七个国家的人均工资都显著增长了。比如,代表法国工资平均水平的“工资和收入指数”从2000年12月的90.3增长到2022年12月的116.3,增幅为29%。八大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的人均工资下降了15%。但是,如果考虑通胀因素,我们将看到另外一番图景。下文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增幅代表通胀水平。200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法国CPI指数从80.5增长为114.2,增幅42%。扣除通胀,二十二年间,法国的真实人均工资减少了13%。下文把扣除通胀之后的工资增长幅度称为“真实工资涨幅”。图1: 2000年以来法国的CPI指数与工资指数经测算,2000年以来的二十二年,只有加拿大和英国的真实人均工资增长较快,分别为33%和22%。其余六国:澳大利亚为12%,德国为8%,美国为7%,法国为 -13%,意大利为 -17%,日本为 -22%。而且,需要注意,除了加拿大和英国,其余六国的人均工资涨幅都远小于人均GDP增幅。比如,从2000年到2022年,扣除通胀,法国人均GDP增长了18%,但人均工资却下降了13%,这之间的差距高达31%。由此可
      8,286评论
      举报
      最近二十二年,哪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工资负增长?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8

      阿里云分拆进程暂缓,内外环境剧烈变化所致

      阿里内部人事变动、美国政府芯片出口进一步收紧、资本市场变化,均对阿里云的“完全分拆”计划造成了影响文 | 吴俊宇 顾翎羽编辑 | 谢丽容1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HKG: 9988)(NYSE:BABA)发布了2024财年二季度(即2023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不再推进阿里云的完全分拆,盒马鲜生IPO计划也已暂停。财报显示,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因此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而是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阿里巴巴将坚决加大对阿里云的持续战略投入,确保阿里云专注于“AI+云计算”发展战略,打造AI时代技术领先的云计算服务。过去多年,亚马逊“电商+云”的业务结构深受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认可。亚马逊2022年总营收中,零售业务占比84.4%,云计算营收只占比15.6%。但亚马逊AWS贡献了亚马逊大部分利润,也是推动亚马逊高估值的最核心业务。有相关人士分析称,阿里云不分拆的一个投资逻辑,正是拿亚马逊的业务结构作为参考。财报还显示,盒马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暂缓,正在评估确保成功推进项目实施和提升股东价值所必需的市场状况和其他因素。美国东部时间11月16日下午4点收盘时,阿里集团在纽交所的股价下跌9.14%,收盘价为79.11美元,总市值为2012.10亿美元。北京时间11月17日下午4点收盘时,阿里集团在港交所股价下跌9.96%,收盘价73.25港币,总市值为1.49万亿港币。《财经十一人》就阿里云不再完全分拆一事分别对阿里集团、阿里云作出了置评请求。阿里集团相关人士向《财经十一人》表示,阿里云不完全拆分和不上市是两个概念:阿里云相关人士向《财经十一人》表示,不完全拆分对阿里云有利。阿里集团的现金流能为云技术投入做支撑,继续提升技术代差,扩
      8,078评论
      举报
      阿里云分拆进程暂缓,内外环境剧烈变化所致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7

      中东资本涌入中国,在买什么?

      随着全球油价经历一波上涨,中东产油国获得大量石油出口收入,其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规模随之大幅增长。其在中国的投资版图,正日渐扩大文|张云编辑|杨秀红今年以来,中东资本频频出手加码中国资产,成为市场一大焦点。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1666.57亿元。但也有外资选择了坚守。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来自中东的两大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与科威特投资局,出现在A股前十大流通股中的持仓市值并未出现大规模减少。阿布扎比投资局的持仓规模甚至在三季度还出现了上升。从持仓规模上看,截至三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资局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仓规模从今年中报的73.13亿元增长至95.09亿元。科威特投资局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仓规模有所下降,从中报的63.75亿元下降至49.47亿元,但与2022年报的57.32亿元相比则相差不大,下半年逐步减仓似乎是科威特投资局的“习惯”。从行业来看,这两大机构在A股市场持股家数最多的是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有投资人士对《财经》表示,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可能会受其他股东持仓数据的影响,“比如有其他个人或机构在该时间段进出,可能就会造成另外的股东也时而出现时而退出,但不代表这些资金是新建仓或者清仓”。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2020年以来,阿布扎比投资局持续加仓中国大陆资产,中国大陆在其头寸当中占比从2019年末的4.5%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22.9%,在其头寸当中的排名从2019年末的第五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第三。除了二级市场,在一级股权投资领域,中东资金也在行动。11月8日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正在洽谈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投资至少2.5亿美元。与阿布扎比投资局一样来自阿联酋的另一只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就一直活跃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上。根据东方证券的研究数据,2023年之前,穆巴达拉投
      8,417评论
      举报
      中东资本涌入中国,在买什么?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7

      李彦宏:中国不需要100个大模型

      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文 | 吴俊宇编辑 | 谢丽容2023年的大模型浪潮下,每一家企业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基础大模型。中国市场掀起了“百模大战”。其中,绝大部分大模型都被技术人士公认为技术上和OpenAI的ChatGPT-4.0存在差距。大模型需要算力、算法、数据积累。然而,由于高性能GPU芯片短缺,硬件采购成本、运营成本高昂,中国具备资金储备、战略意志和实际能力跑通大模型商业化的企业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深圳西丽湖论坛上提出了他对AI大模型的几个“冷思考”。《财经十一人》了解到,西丽湖论坛由国家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该论坛每年会邀请中外各界专家学者、众多院士代表、高校和企业代表共议前沿科技创新趋势。李彦宏在西丽湖论坛上表示,AI原生时代,中国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但是不需要100个大模型。不断地重复开发基础大模型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下是李彦宏的演讲实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来深圳参加西丽湖论坛。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大模型和AI原生应用的一些思考。我演讲的主题是《AI原生时代:“冷”思考和“热”驱动》。现在人工智能很热,但我想首先分享两个“冷”思考。第一个冷思考,中国的大模型很多,但是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原生应用却非常少。有报道说,截至10月份国内已经发布了238个大模型,而6月份的时候这个数字是79个,相当于4个月就翻了3倍。但中国有多少AI原生应用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二个来。如果我们看国外,除了有几十个基础大模型之外,实际上,已经有了上千个AI原生应用,这是在中国市场上没有的。我认为,人类进入AI时代的标志,不是产生很多的大模型,而是产生很多的AI原生应用。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PC时代,基本上只有Windows一个操作系统,但是基于Window
      9,044评论
      举报
      李彦宏:中国不需要100个大模型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7

      便利店加盟商,熬不下去了

      便利店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但加盟便利店已不再是个好生意文 | 胡苗编辑|余乐济南的711便利店加盟店主陈云(化名)被架在了“火架”上。她面临着两个选择:继续开店不但没有利润,每个月还都要小赔上一笔;可是如果关店,签约时交的20万元保证金就拿不回来了。她选择了熬,熬到五年期满,拿回保证金,一天也不多开。相比之下,小罗(化名)的前老板就十分果断了。他在发现同一条街道上新开了两家便利店后,立刻关停了自己在那条街上的罗森。20岁的小罗也就此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失业。在过去几年中,在资本的加持下,中国的便利店行业迎来了快速的膨胀。 据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毕马威共同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国便利店总店数从2019年的13.2万家增长到了2022年的30万家。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但个体加盟商的生意并不好做。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无论是平均单店销售额,还是平均单店覆盖的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不仅如此,来势汹汹的各种折扣店也给商品售价较高的便利店上了一课。杭州便利店主王慧(化名)表示,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她的店里卖2元,折扣店售价为1.1元,旁边的超市原本卖1.5元,后来也降价到了1.3元。原本应该不愁卖的商品逐渐开始滞销。亏损的风险在加剧。越来越多的加盟商在社交网络上表示,便利店已经不是一门好的生意。只是,想要逃离这个行业,也不那么容易。便利店大跃进2017年4月的合肥街头,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一座座写字楼、居民楼拔地而起,构建起了未来的城市森林。宽窄创投的创始人潘金菊正和团队在合肥考察一个创业团队,这个团队打算创立一家便利店品牌。“我们心里是发怵的,合肥当时的(便利店)第一名还只有50多家店,我们有点担心这个市场起不来。”潘金菊告诉我们。这个城市蓬勃的发展,给了她最终拍板的底气,“我觉得便利店的核心增长点,是来自于城市化进程中商务区、社区的发展
      1,301评论
      举报
      便利店加盟商,熬不下去了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7

      目标不变,但壳牌能源转型路径已变

      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没有改变,实现转型目标的路径做了调整位于深圳的壳牌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文 | 徐沛宇编辑 | 马克俄乌冲突改变了欧洲能源转型的节奏,也改变了欧洲最大能源公司壳牌的转型计划。壳牌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没有变化,但能源转型的路径已有调整。壳牌2021年2月发布的“赋能进步”战略描绘了其能源转型的具体路径。该战略发布后一年,俄乌冲突爆发,国际油价进入高价周期;同时,欧洲多国因拒绝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而陷入气荒,国际气价高位波动。2023年1月1日,壳牌CEO更换为魏斯旺(Wael Sawan)。在魏斯旺的带领下,壳牌重新制定了公司能源转型的路径:首先,石油领域的投资由减少转变为维持稳定;第二,将选择性地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源侧继续投资,同时聚焦在氢能、生物质能和CCUS(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三类项目的投资。第三,对电动车充电等新兴业务不再设定新增数量目标,重质不重量。“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个目标和‘赋能进步’战略是我们的北极星,不会发生改变。”壳牌集团中国区主席陈琳近日对《财经十一人》说,壳牌只是调整了实现转型目标的路径。 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陈琳调整转型路径壳牌“赋能进步”战略的核心原本是减少石油投资,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碳排放。目前,该战略的方向调整为:稳定石油投资,保障油气产量稳定;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更聚焦,同时放弃部分碳抵消项目。“赋能进步”战略原计划以壳牌2019年的石油产量为基准,到2030年,每年减少1%-2%的石油产量,即总共减产20%。2019年壳牌的石油产量是190万桶/日,2023年第一季度,壳牌的石油产量已降至150万桶/日。陈琳表示,壳牌已提前完成了石油减产的目标,短期内不会继续减产了,而是会把着力点放在能源安全、保供方面。这并不意味着“赋能进步”战略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过去这两年
      2,100评论
      举报
      目标不变,但壳牌能源转型路径已变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5

      滴滴净利润时隔两年转正,但业务还在亏损

      2023前三季度,滴滴亏损同比大幅缩窄92%,核心业务中国出行的订单量、营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文 | 郑可书 郑慧编辑 | 刘以秦11月13日,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发布三季度财报,时隔两年,净利润首次转正,达3.76亿元;去年同期,滴滴净亏损17.64亿元。但这并不意味着滴滴的经营业务扭亏为盈。根据财报,这3.76亿元净利润中,包含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等非经营性损益。经调整EBITA(non-GAAP)扣除了利息、税费、摊销等因素的影响,更能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情况。滴滴财报显示,三季度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5亿元,同比亏损微微扩大2.3%。三季度,滴滴营收514.01亿元,同比增25%。滴滴业务分为中国出行(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等)、国际化、其他三个部分,其中,中国出行是主要的现金牛。三季度,中国出行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0%,达466.49亿元,同比增26.6%。滴滴总营收的同比增长率为25%。中国出行业务也是滴滴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但在三季度,该业务的经调整EBITA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6.1%,财报称,这主要是受暂时性增值税免税政策到期的影响。因数据合规问题经历退市、下架、罚款后,滴滴于今年1月恢复新用户注册,App重新上架。重新归来的滴滴在中国网约车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国共有330家网约车平台,9月共有7.93亿张订单;2020年12月,这两个数字是214和8.1亿。平均下来,每个平台分得的订单数量从379万降至240万。以高德(阿里巴巴旗下)、美团为主的聚合打车平台快速崛起。它们不持有车和司机,只提供流量入口,撮合司机、接入平台和乘客,凭借低价、车多、应答快占领市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7月,聚合平台订单量占行业总量的22.01%
      1,358评论
      举报
      滴滴净利润时隔两年转正,但业务还在亏损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5

      证监会立案调查:高瓴涉嫌违规减持隆基绿能

      按照隆基绿能三季度股价以及上半年HHLR持股数量计算,HHLR所持股份市值合计最高约为139亿元,低于其2021年收购隆基绿能时158.41亿元的交易对价。这也意味着,HHLR此次减持属亏损减持文|张建锋 张云编辑|杨秀红近日,高瓴因涉嫌违规减持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1月9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公司股东HHLR管理有限公司(下称“HHLR”)于2023年11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中国证监会决定对HHLR公司立案。据《财经》了解,HHLR(HHLR Management Pte.Ltd.)由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 Ltd.,下称“高瓴资本”)更名而来。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告诉《财经》,上述立案,是迅速及时的监管措施。据《财经》了解,HHLR是高瓴系二级市场美元投资主体,跟国内的团队完全独立。此次减持价格低于其此前收购价格,属于亏损减持。而公司不惜亏损减持的原因,很可能系该基金产品投资人有赎回资金需求。隆基绿能称,本次立案事项系针对公司股东HHLR,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公司2022年报显示,HHLR为持股5%以上股东。2023年3月后,HHLR通过转融通业务出借证券后,其不再是隆基绿能持股5%以上股东。在未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HHLR在今年三季度减持隆基绿能股份。HHLR上述减持方式,被市场质疑绕开5%以上股东减持限制进行减持。关于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应计算到出借人名下,还是算到借入人名下,市场有不同理解,不同的算法对持股5%股东减持有不同的影响。上市公司及股东对此也有不同的披露。在A股市场上,亦有其他上市公司股东,通过类似手法减持股份。但也有公司将股东出借的证券,计算至股东名下,特别说明股东持股比例
      1,166评论
      举报
      证监会立案调查:高瓴涉嫌违规减持隆基绿能
    • 财经十一人财经十一人
      ·2023-11-12

      行规“破坏者”,盒马

      面对盒马的全面折扣化转型,品牌商必须在合作与对抗中做出选择2023年6月30日,河南省郑州市,盒马鲜生郑州国贸360店正式开业,这是盒马在郑的第四家门店。图|东方IC文 | 胡苗编辑|余乐入秋以来,盒马频频登上新闻热搜。就在网友们还对“移山价”“争夺中产”等话题津津乐道的时候,盒马的“全面折扣化”转型早已不止影响到山姆一家,而是在全行业掀起了一场风暴。10月20日,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文透露,由于盒马的低价策略破坏了市场价格体系,大品牌已开始对盒马停供、断供,进行围剿式的“绞杀”。“盒马鲜生自10月13日以来的低价在全国铺开后,市场反应负面的多,正面的少”,顾国建在文章中写道。“来自竞对商超、供应商(国内国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朋友、学生等等不绝于耳的声音,集中到一点就是盒马现在是市场价格的破坏者,最好它不要成功!”盒马CEO侯毅很快就在其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同时透露,由于以折扣低价售卖某款牛奶产品,盒马已遭到该乳企的“全网封杀”。“我们愿意降低毛利,反馈于消费者,但是今天受制于品牌商的渠道价格垄断,任何零售企业的价格变化,都需要品牌商的批准,否则全网封杀,因为你动了他们的垄断利润。”侯毅在朋友圈中说。我们从多个零售行业从业者,以及接近盒马和相关乳企的人士那里了解到,“全网”封杀言过其实,目前该品牌的一部分仍在正常供货,另一部分则是在售卖库存,双方仍在谈判中。与此同时,盒马也在与多个品牌商进行类似的谈判。笔者向盒马方面求证,没有得到官方回应。在过往数十年中,中国的品牌商通过层层经销商、代理商组成的网络,将产品铺排到全国各地,流入各个渠道,最终触达消费者,也因此形成了一套以品牌商为核心,等级分明、利益分割明确的流通体系。而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盒马的这次“全面折扣化”转型,以及对品牌商提出的要求,恰恰是要颠覆这一套稳固的“游戏规则”,因而引起
      955评论
      举报
      行规“破坏者”,盒马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