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亿商业参考

IP属地:未知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2-01-01

      被曝大裁员,留给带货界“初代网红”的时间不多了!

      文 | 一一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 (ID:xsy-shangyecankao) “如果不是因为裁员,我都不知道蘑菇街还活着…” 作为带货界初代网红,鼎盛时期的蘑菇街,无论是流量还是商业化,都是顶流。 2013年,蘑菇街刚成立两年,用户规模就超过了2亿,交易转化率达6%。而这一年,淘宝的月活刚刚突破4亿。 然而在漫长的电商竞赛中,尽管蘑菇街对新兴商业模式尝试了个遍,包括自营商城、海淘、内容社区、红人经济、直播电商等,但始终没能成为站在山顶上的那个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洋码头、唯品会、小红书等从自己身边成长起来。 面对不断追捕的竞争对手,蘑菇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后再上热搜,不是因为亏损就是市值蒸发,还有屡屡传出的裁员消息。 蘑菇街是怎么 “掉队”的?“三心二意的预言家”,有人这么评价。 01 曾经的辉煌 辉煌时期的蘑菇街,几乎是每个爱美的女孩子必逛之地。 “我记得那会儿刚上大学,我们全班的女生分享好看的衣服、饰品之类的,都是在蘑菇街上。” 2011年,刚满30岁的陈琪从阿里离职,他拉上大学时期的同窗好友魏一博,一人卖了一套房,共同创办了蘑菇街,后来前同事岳旭强也加入团队。 好友“组队”创业,给蘑菇街带来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前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曾经这样评价蘑菇街: “淘宝最好的产品经理+最强的技术专家+最牛的营销策划,他们会发明奇迹”。 果不其然,陈琪利用爬虫技术进行算法引荐,帮助女性选购产品,而彼时的淘宝都还没有个性算法,加上学习了Pinterest瀑布流排版,很快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 2012年,蘑菇街每天的浏览量大概在5000万左右,到2013年,蘑菇街用户数就突破了2亿,日均PV(页面浏览量)突破7000万,交易转化率也超过6%,通过为淘宝导流赚取的佣金日均达50万-60万元。 用户点击图片就可以跳转到第三方平台进行购买,蘑菇街通过这种导流模式赚取佣金。根
      2,179评论
      举报
      被曝大裁员,留给带货界“初代网红”的时间不多了!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12-31

      花55亿自建工厂,元气森林的新棋局

      文 | Rickzhang 来源 | 金融八卦女频道 (ID:baguanvpindao) 一场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在数字化时代的叠加下加速了企业的组织变革,近一两年的进化速度甚至超过以前十几年的总和。 组织的变革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改变。比如当下世界最顶尖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开始纷纷关心似乎跟企业经营毫不相关的气候变化与碳排放问题。 根据规划,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净零碳排放目标不再只是“可选项”,挑战在于企业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就在11月,有两个名为Neutral以及Biomilq的牛奶品牌,在不到一周内得到了比尔·盖茨的投资。原因就是这两个牛奶品牌正在想办法减低牛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微软已经承诺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核心就是要利用科技力量推动企业完成这个目标。 因此,这些顶尖企业家的想法和举动,背后是对长期主义的执着。 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长期主义源自管理学的社会人假设,而社会人假设的核心,就是人天生具有社会性,凡是能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决策,天然会得到其他社会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 01 数字时代,企业需要长期主义 近两百年,因为人类快速发展被很多生物学家称为“人类世纪”,然而由于企业要赚取超额的利润,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开始变得贪得无厌起来。 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企业决不墨守这个成规。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目标是为了股东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企业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市场需求的创造者,但为了短期利益推动的需求无限制膨胀,已经危害到世界的发展,这非常危险。当前疫情下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既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也加速了这个不断推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崩溃的过程。 因为数字化加速
      3,112评论
      举报
      花55亿自建工厂,元气森林的新棋局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11-26

      这个爆火的洋饮品,从国外“收割”到国内,中产都不够用了!

      文 | 一一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 (ID:xsy-shangyecankao) 在上海,关于咖啡馆有这么一个共识: “没有燕麦拿铁的咖啡馆不配称为‘精品咖啡馆’”。 在消费端,“来一杯燕麦咖啡”也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新选择。 燕麦咖啡火了,燕麦奶也跟着火了,生产燕麦奶的公司Otaly更不用说了。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0天猫618乳饮冰总战报”相关数据,Otaly仅用10个小时,就卖出了309498瓶燕麦奶,位列植物蛋白类目整体Top1。 Otaly的出圈,更是带动了整个燕麦经济的发展,蒙牛、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饮品品牌也纷纷切入燕麦奶市场。 其实,作为一家外来品牌,Otaly的中国之旅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甚至曾经在一家超市,一天的销量只有2-3盒。 01 Otaly燕麦奶火了 Oatly燕麦奶,虽然名字里有奶,长的也像奶,但本质上跟牛奶关系并不大。燕麦奶的配料主要是水、燕麦、菜籽油、食用盐、碳酸钙等,而牛奶是生牛乳。 范围往大了说,燕麦奶属于植物蛋白饮料(或称植物奶),牛奶则是动物奶。最大区别自然是原材料不同,动物奶由动物分泌的乳汁加工而成,植物奶则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 比起牛奶,其脂肪含量更低、纤维含量更高,富含的不饱和脂肪有助于平衡营养膳食及降低胆固醇水平。 但是价格并不比牛奶低,官方旗舰店里,同为一瓶250ml、一箱6瓶装的Otaly燕麦奶售价57元,而同为一盒250ml、一箱12盒装特仑苏纯牛奶为65元。 算下来,一瓶燕麦奶的价格接近10元,是一盒特仑苏牛奶的2倍,普通盒装牛奶的4倍。跟同为植物饮的豆奶相比,这个价格也不便宜,同为一瓶250ml、一箱24盒装维他豆奶售价约为50元,也就是说,一盒Otaly燕麦奶的价格是维他豆奶的5倍。 尽管价格高,但因为主打“0添加”,却并不影响“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对燕麦奶的选择。 “我最近在减脂,在网上挑产品时
      2,342评论
      举报
      这个爆火的洋饮品,从国外“收割”到国内,中产都不够用了!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11-10

      女人的颜值焦虑有多值钱?又撑起一个百亿市场,连雷军都投了好几个

      文丨李彤炜 来源丨投中网(China-Venture) 女人超过25岁不保养,皱纹就会找上门来。这是无数美容院医生、美妆博主、护肤心得中不断被提及的论点。这句话的反面是,衰老,是一个女人多么害怕面对的问题。 害怕,就要抵抗,女性美容是门各种意义上的“好”生意,看看护肤品、化妆品有多大市场便可知。刚刚在双十一预售首日带货106亿的李佳琦,就是在女人美妆上打开天地。 反过来看看家用美容仪这个小品类,不仅雷军热爱,各家机构也在纷纷押注。 小米2017年投资如今美容仪国产品牌估值较高的AMIRO,3年后,又陆续向3家美容仪品牌注资。值得一提的是,3年多,AMIRO的融资金额从近千万涨到了数亿人民币,涨了几十倍。 资本市场,腾讯、达晨财智、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北极光创投、天图投资、弘晖资本、浙商创投等也纷纷用真金白银呐喊。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2021年间,国产美容仪总融资轮次近30起。 新品牌降临,传统护肤日化品牌和电器品牌也开始进军这块蛋糕。宝洁推出击斑美容仪,花王旗下主打保湿修复的美容仪也进入中国。 资本入局助推之后,美容仪企业要面对的,剩下一个核心问题:怎么向用户证明,美容仪不是智商税,不是在收割容貌焦虑? 01 雷军爱投美容仪 雷军对美容仪这个细分品类有多看好? 2021年9月,国产美容仪AMIRO完成C轮数亿人民币融资,腾讯和凯尔特创投投资。腾讯这是在C轮入局,而小米早在2017年就看上了。 2017年11月,AIMIRO的Pre-A轮融资达千万,投资方为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2020年11月,B轮1亿人民币的投资方又出现了小米的身影。 小米对美容仪的热爱不仅体现在AMIRO上,3年后: 今年7月,国产美容仪品牌Inface获得了小米和顺为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个月前,氧芬战略融资背后还是小米与顺为; 年初,美容仪品牌可思美近亿元的B+轮融资里有
      2,526评论
      举报
      女人的颜值焦虑有多值钱?又撑起一个百亿市场,连雷军都投了好几个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11-05

      放弃百万年薪,清北学霸夫妇把在淘宝卖女装做上了市

      文 | 格子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 (ID:xsy-shangyecankao) 最近,有一家淘宝店上市了。 上市的公司有很多,但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利用流量上市的公司却并不多见。 日禾戎美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这是一家主营日系高端女装的淘宝品牌,最开始是一家主卖日系女装尾单的淘宝店铺。 老板娘温迪是一位不甘于体制内的创业青年,在与丈夫郭建读完清华大学MBA后,两人共同创立公司,开始运营戎美品牌。历经15年,公司发展出了4家线上店铺,粉丝总数超500万,年营收超8.5亿。 10月28日,在没经历过一次融资的前提下,日禾戎美正式在A股创业板上市,还被人称为“淘品牌女装第一股”。但其实,戎美并不是第一个冲向资本市场的淘宝女装品牌,在这之前,韩都衣舍、裂帛、汇美时尚等淘品牌都曾经尝试上市,但都以失败告终。 01 学霸夫妻创业,身家近45亿 戎美的诞生,要从2006年说起。 这一年,老板娘温迪也才25岁,彼时的她还是一名苏州电信的小职员。 朝九晚五的工作让温迪萌生出了做副业的想法。她从小在常熟长大,这里是中国服装产业外贸基地,也是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温迪决定从事服装行业。 很快,淘宝店“戎美”诞生了。 经过一番调查考究,温迪将目光锁定在了“日系女装外贸尾单”上,这也是戎美最初的定位。日系女装外贸尾单大多是日本服装大牌在国内代工厂留下的尾单,这些衣服质量好、价格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这种产品数量少,基本都是供不应求。 不过这也给温迪带来新的启发,她将售卖方式改为“秒杀”,让用户先到先得。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迅速带来了大量客户,并且和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给温迪后来的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淘宝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温迪并不满足现状,反而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她选择去清华大学深入学习,并在2009年6月顺利取得清华大学MBA硕士学历
      1,238评论
      举报
      放弃百万年薪,清北学霸夫妇把在淘宝卖女装做上了市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09-03

      这一次,没有人可以阻止董明珠“造车”了

      文丨陶辉东 来源丨投中网 (ID:China-Venture) 一举拿下银隆新能源的控股权,董明珠终于实现了让格力造车的梦想。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8.28亿元。另外,董明珠将其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 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由此,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5年前,格力收购银隆的尝试遭到多数股东的阻击,酿成董明珠执掌格力生涯的第一次“滑铁卢”。5年过去了,大股东的更替,让董明珠在格力的话语权今非昔比,这一次没有人可以阻止董明珠“造车”了。 上一次格力宣布收购银隆的计划时,资本市场反应剧烈。但这一次格力真的拿下了银隆,股价却几乎毫无波澜。8月31日当天,格力电器股价收涨0.24%。 眼下的格力需要一些新刺激。自2019年底高瓴以416.6亿元拿下格力第一大股东之位后,格力的市值已经缩水近三分之一,目前41元的股价,已经低于高瓴46元的入股价。业绩方面,近日格力、美的相继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虽然格力电器营收同比增长了31%,但与老对手美的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人人都在期待,身为市值2000亿元的格力,下一步将如何翻盘? 01 董明珠重圆旧梦 为了拿下银隆,董明珠过去5年几乎赌上了自己的全副身家和声望。 2016年,董明珠曾力主格力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银隆,因配套融资的提案遭到股东大会否决,收购最终夭折。董明珠担任格力董事长以来,第一次没有在股东大会上得到掌声,惹得董明珠大发雷霆。 此后,不甘心就此作罢的董明珠选择以个人身份投资银隆。2016年12月,董明珠宣布个人出资10亿元,再拉上王健林、刘强东、中集集团等大佬和企业,共同向银隆增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也就是说当时银隆新能源的总估值应是134亿元。王健林后来接受采访谈到这笔
      1,548评论
      举报
      这一次,没有人可以阻止董明珠“造车”了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08-31

      半年亏掉4500万,北京文化要与贾玲“分手”了

      记者 | 温梦华 毕媛媛 编辑 | 段炼 董兴生 易启江 王嘉琦 校对 | 程鹏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 北京文化凉凉,靠卖股权缓解业绩之困 曾出品《战狼2》《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爆款电影的北京文化,如今已是风雨飘摇。中国影史票房前四的电影它占其三,现在却需要靠卖掉参股公司股权缓解资金压力,也许只能对股民们说一句“落魄了,家人们”。 在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后,8月30日ST北文公告称,拟以2500万元转让大碗娱乐20%的股权。 今年春节档,一部《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最终斩获54.14亿元票房,跃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名,成为春节档最大的“黑马”。一时间,影片背后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和喜剧演员贾玲的大碗娱乐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自2016年成立以来,大碗娱乐便被看做是北京文化和贾玲的“联姻”。彼时,北京文化出资1000万元投资贾玲的大碗娱乐,贾玲则将“未来的演艺工作全部装入”大碗娱乐。对于大碗娱乐的定位,北京文化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共同打造中国首家喜剧独角兽公司”。 五年前,北京文化用“大碗”装下贾玲的喜剧人生;如今,在《你好,李焕英》证明贾玲巨大的商业价值后,北京文化却转让了大碗娱乐的股权,究竟为何?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最新财报显示,北京文化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15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4506.26万元。截至8月30日收盘,北京文化股价下跌1.14%,报收4.33元/股,较曾经的股价最高点已跌去近九成,总市值仅剩31亿元。 01 与贾玲“分手” 拟以2500万转让大碗娱乐20%股权 公告显示,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文化”)拟将持有的北京大碗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碗娱乐”)20%的股权,以2500万元转让给三亚市文艺小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3,173评论
      举报
      半年亏掉4500万,北京文化要与贾玲“分手”了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08-31

      延安红街登上景点人气榜首,成为延安新晋网红

      开业两个多月就登上抖音“延安市景点人气榜”榜首,延安红街靠颜值和实力挣得抖音网友的钟爱。两个多月来,延安红街打卡视频超过3万条,播放总量超3亿,一举成为延安景点中的顶级网红。 延安红街人潮汹涌 遍访延安红街设计团队负责人万达文化集团首席副总裁兼文旅院院长胡章鸿、《再回延安》导演丛明玲及多位游客后发现,延安红街的快速蹿红绝非偶然。 01 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空间布局 夜晚的延安红街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文旅项目,特色尤为重要。建筑形态上,延安红街既有如红街牌坊、会师楼、新华书店等历史风格建筑,又有大众戏楼等陕北民间特色建筑,更有练兵场、《再回延安》剧院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建筑,多种风格交叉使用,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下又显得浑然天成。 胡章鸿说,自成一派的建筑形态,融合了传统与创新,体现了历史延安与现代延安的新风貌,也为延安红街俘获了大批粉丝。开业至今,诸多到延安红街打卡游客发布的视频显示,牌坊、《再回延安》等建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坐标。 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先生,被延安红街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他说,“这条街,到处都是打卡点,配上西北的蓝天白云,简直一个自带滤镜的摄影基地。” 物理空间上,延安红街也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单一布局。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地形落差,采取五大广场串联四大街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统一,这不仅丰富了街区的空间层次,更能让游客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致。很多游客的真实反应是,1.5公里的街区,逛下来毫无疲惫感。 延安本地人闫女士就表示,在红街逛总有惊喜。“广场、门店、街巷,组合的很巧妙,每次逛都感觉意犹未尽。” 02 强调极致体验感的《再回延安》 主题场景化、体验化已经成为文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设计团队为延安红街量身打造了中国首部红色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 设计之初,这部剧就尽量打破常规。观演方式上,观众摆脱常规的舞台镜框模式,跟随情节依次进入每个表演区,“边走
      1,246评论
      举报
      延安红街登上景点人气榜首,成为延安新晋网红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08-27

      星星科技的10年:重组二次,沦为ST,故事编不下去了

      文 | 暮凉水 来源 | 金融八卦女频道 (ID:baguanvpindao) 周末的A股,又出现魔幻的一幕。 我是真没想到,都2021年了,还有上市公司能说出“财务报表存在会计差错”这种话。 就把股民当韭菜呗。 8月20日,上周五晚上的时候,星星科技,不对现在应该叫*ST星星了,连发了16条公告,直接给股民看傻了。 公告里说,自己在编今年半年报的时候,诶,突然发现去年的年报好像算错了。 算错了多少呢? 嗯,也不多,就是从盈利5200万,变成亏损25个亿。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随后的公告则是宣布,根据规定,自己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月23日停牌一天,8月24日复牌,改名为“*ST星星”。 这个公告的日子还挑得挺巧的,周五晚上,你让那将近5万上车的股民周末还怎么睡好觉,他们可是人均持股十万元。 我觉得可以把这次暴雷叫做,“820摘星戴帽”事件,建议刻烟吸肺。 01 星星科技是如何走上这条“獐子岛扇贝”的糊弄傻子之路?故事还得从2002年开始说起。 星星科技的创始人叫做叶仙玉,作为“浙江省首届创业企业家”,不得不说,叶仙玉是有两把刷子的。 短短九年时间里,叶仙玉先后带领水晶光电 (002273.SZ)和星星科技(300256.SZ)两家公司上市。 其中星星科技专注于手机防护屏业务,得益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公司高管在诺基亚等跨国公司的从业经历,星星在科技在2010年之前一直都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国际品牌手机视窗玻璃防护屏的供应商。 营收从2008年的1.46亿逐步来到2010年的3.04亿,年均增长率达到44.45%,并且在2011年成功登陆创业板。 但上市之后的星星科技,开始跟变了个公司似的。 进入10年代之后,智能机市场竞争加剧,像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老牌手机,逐渐成为时代的眼泪。 而星星科技因为一直专注防护屏的生产,触摸屏产能规模
      1.41万评论
      举报
      星星科技的10年:重组二次,沦为ST,故事编不下去了
    • 新10亿商业参考新10亿商业参考
      ·2021-08-24

      顺丰控股转型阵痛 新的增长引擎在何方?

      文 | 云兮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 (ID:xsy-shangyecankao) 顺丰控股(002352.SZ)交出了一张不算理想的成绩单。 8月22日晚,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20%;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下降79.8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其归母净利润亏损4.77亿元。这也是顺丰控股自2017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报“扣非”亏损。 数据来源:顺丰控股半年报 对于这张糟糕的成绩单,外界已经变得从容淡定了,因为预防针早已经打过。今年4月8日,顺丰控股发布了一份“扣非”亏损11.34亿元的一季报预告。一时,震惊了业界。 4月9日,顺丰控股开盘一字跌停。第二天,股价又暴跌了9.38%,以65.9元/股的价格报收。相较2月18日124.7元/股的历史高点,短短的一个多月,跌幅达到47.2%,接近腰斩,总市值累计蒸发近3000亿元。 要知道,在快递行业,顺丰控股素有“快递茅”的美称。2017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从710.94亿元增长至1539.87亿元,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29.385%;归母净利润47.71亿元增长至73.26亿元,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15.37%。 而且,此前顺丰并无亏损纪录。就算是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顺丰凭借着自家的航空运输优势,净利润也达到了9.07亿元。 4月9日,顺丰董事长王卫在2020年股东大会上致歉,称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顺丰投资者关系总监陈希文也表示,一季度的亏损不是长期问题,只是投入一下加大了,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二季度利润会好起来。 外界一脸蒙圈,同时也在追问,顺丰控股到底怎么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担心同样反馈在股价上。从4月8日经历暴跌之后,截止8月24日,顺丰控股的股价没有任何起色,始终在60元附近调整。
      1,685评论
      举报
      顺丰控股转型阵痛 新的增长引擎在何方?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