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制药(01530)$为什么蔓迪年初只给了很低的预期?
蔓迪当时给了25-30%的增长区间,整个事业部到年初到现在获得非常好的表现,可以超过25%的增速。重新评估下来今年有更好的预期。蔓迪市场运营是3大条线,院内渠道,包括医生的教育,在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互联网购买的患者,没有医院推荐的好,因为医院当做疾病治疗的手段来推荐,生发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很多客户在互联网购买没有好的指导,用量不够或者用的不对,没有医院患者用的好。医院端对于药效的定位起到了源头转化的作用。
零售药店,我们覆盖了4万家,整个中国40万家,我们团队超过100多人,leader也是非常有经验的,一个把出货的渠道打开,把价格的管理做好,在药店的运营上,华南做的比较好,向华东、华西铺开。
蔓迪真正铺开是2018年以后,互联网体量已经超过2亿,从经验上看,短视频+医美让大家意识到脱发、掉发是可以解决的事情。电商的崛起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和带动的作用。我们有很多的工具,像天猫、淘宝有很多促生发的洗发水的购买者都有标签,我们要把他们转换成蔓迪的用户。
增速来看,去年医院和药店相对差,疫情恢复后这两个领域会显著恢复,互联网也会有很好的推广。整体上80-100%,互联网的增速会更快一些,因为天猫和京东转换率很好。药店的空间很大,现在调研很多的药店都有蔓迪,但是库存不够,我们和top10的药店都有合作。我们现在也开始逐步在广告的渠道上进行投放,像广东的地铁有看到,上海的出租车的后屏。包括电梯、楼宇会越来越多。
这市场2.5亿人群的脱发人群,2年前蔓迪预期的峰值是10亿,后来修正到20亿,去年在JP MORGEN的健康大会,修正到50亿,还是相对保守的。目前渗透率是个位数,每年80%左右的增速来看,今年7-8亿没问题,可能5-6年左右就能够完成。空间和渗透率可能还是会加速,现在还看不到其他药品来取代米诺地尔。竞争格局就是米诺地尔内部。
之前对产能和API上有些担心,现在已经把产能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以前生产效率在没有那么高,引进了全自动化生产线,对产能的提升很大,现在的产能已经能够支持30-40亿的销售,5月份供应端的问题解决了。今年医美发生了变化,需求还是旺盛,复购率是比较高的。老患者的保留和新消费者的获取上也发生了变化。电商这块,新媒体、抖音、小红书上触达的人群基数发生变化,以前是几百万级的触达,现在已经是千万级的触达。
Q2:怎么在消费者了解到成分后选品牌?
从医药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买成分,蔓迪在米诺地尔领域就是有75%的市占率,就是最头部的表现,医院渠道我们深耕10多年,大概率会转移到我们曼迪蔓迪。竞品做的晚或者通过海淘代购,整体上没有蔓迪做的这么快。到医院开米诺地尔基本是曼迪,医生是画等号的,患者在获得效果后,会转到OTC上购买。
第二是这么多年的品牌建设,我们在持续投入,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是比较高的,我们的疗效是非常好的,几个因素叠加起来。
Q3:我们和竞品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的产品线是BPS技术,说明书上是常温保存,包材是专利技术,把米诺地尔分子不稳定性能做到稳定。其他产品超过20度就失活了,美国原研有个泡沫剂,我们泡沫剂快上市了,3期做的就是和原研的头对头,进口产品国内没有文号,因此只能海淘。我们比达霏欣价格高一些,基本在100块左右,泡沫剂上市后,比酊剂又有改良,对头皮的定位会更好,泡沫剂和酊剂会有差异化的区隔,酊剂可能会价格下降一点,泡沫剂可能会贵一点。
保存条件是很重要的壁垒,用户体验度上,米诺地尔有些使用上毛囊口部会发黄氧化,我们做了工艺改造,避免了米诺地尔酊氧化。有效成分都是米诺地尔,在溶剂上做了改变。
Q4:早年为什么没有卖起来?
一个是早期大家认为脱发不是疾病,一个是很多药厂不愿意花资源进院开发。现在颜值经济看法已经不一样,我们对医院的培育,像我们益赛普一样,持续的在做,米诺地尔酊覆盖后达到了量级,出现了质的飞跃。第三块是电商的风起云涌。几个因素叠加起来。米诺地尔本身门槛不高的,主要是品牌和用药的意识。
脱发市场占比5成以上的都还是洗护类品种,我们要把这些消费者通过真正有效的产品把他们转换过来。把用法用量的规范性提升。
Q5:洗发水和口服制剂是怎么打算和后续的打法?
相当于配套的品种,药物要通过溶剂进行透皮吸收,影响药物吸收的效率,配合洗发水,增强药用疗效,整体通过米诺地尔来发挥。在线上卖米诺地尔酊的时候会配套洗发水的广告推送。
我们和仙琚合作非那雄胺口服。我们现在看的研发和BD的方向都是生发产业链,希望把生发的产品线补全。
Q6:营销的时候有没有特定定位人群?
OTC主要通过宣传广告。医院就是通过医生。和京东阿里每年都会有服务协议,和阿里合作打造成线上生发的第一品牌,达到一定销量给阿里的提成都是不一样的。
OTC请了辉瑞杨森高管,三大高管,要把OTC这块提升起来,电商现在30-40人团队,后面电商团队的量会扩充,引入美妆类人才。现在蔓迪无论包装广告都更偏男士,现在男士占7成,整个医美女性还是非常大的力量,未来会拓展。我们包装上也有小白瓶,30ml更偏女性化的风格。
Q7:和植发机构的联合推广?
我们目前和雍禾合作,植发后用蔓迪保养。植发很贵,配曼迪做后期维护是比较好卖的。后续和植发机构的合作也在谈。雍禾有几百家,每天几百台手术,体量还是比较大。大麦是和达霏欣合作,基本上都是有排他的,医美机构会看,现在不光有皮肤也有植发,但是目前植发还是以植发机构为主。我们是5%含量(达霏欣是2%含量),储存条件灵活,大部分选择我们多一些。
Q8:团队的激励机制怎么做的?
蔓迪是全资子公司,归属浙江万盛,我们激励机制按照三生制药母公司来做,去年做过一次,销售还是以业绩驱动型。全资子公司完全并表,集团将来规划是4个大的核心事业部,医药主业一块,CDMO盛科是一块,三生国健是一块,蔓迪是一块。四大主业并驾齐驱。奖金考核体系按照BU管理,和蔓迪的销售挂钩。
Q9:泡沫剂型的价格?
现在还没有定。
Q10:如果毛囊坏死是否能用?
除非彻底坏死,米诺地尔是药,本身是治疗高血压的,毛囊扩充后,调节生产因子通路的,机制是完全独立的。米诺地尔不是阻断雄激素,而是让你头发长得更快。
Q11:如果因为激素原因和脂质性皮炎能否用蔓迪?
如果是皮炎要先去治炎症。2.5亿人群大部分都是雄性激素因素,至少70-80%。
Q12:CDMO这块怎么规划?
也是集团业务板块,在沈阳投入建设了很多年,沈阳德生,一期规划大分子,我们定位是CDMO业务板块,也会承接我们子公司的产能扩张。20万升,第一批是6-7万升。
Q13:原料药是怎么做的?
天药院,大连一家公司,常州金城三家供应,我们现在在评估自建原料药和控股一家。
Q14:别的厂家申报米诺地尔是否会形成竞争?
虽然门槛不高,但主要还是院内的培育,米诺地尔是一个化药,达到医用级别的原料药产能也是有限的,有些竞品为什么做不了,理论上是做BE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要找对照可能也不容易,北京那家连OTC资格也没获得。CDE申报的米诺地尔有一串,但是好多都已经不报了。
Q15:出厂价和终端价的差价?
不是走代理商渠道。终端到出厂差异不大,毛利率在80%左右。供货价大概是85折。但每个渠道不一样。跟回款有关。
Q16:线上和线下是否卖的是一个规格的?
同一个规格的。
Q17::后续的竞争策略?
第一,三个渠道的费率是不一样的,院内按照雄秃指南卖,医生不会冒险换一个牌子,另外的品牌可能了连准入都没有,覆盖的3甲基本是蔓迪,因此整体费率是比较低的。
药店铺完后按照陈列费结算,和药店按照量和陈列来结费用,也不是特别高。
现在主要资源投入是线上。我们是有盈利的,电商是在50%左右的投入,效果还是不错的。不是纯粹烧钱,我们有强大的院内支持,在医生认可下,这部分人会转换到线上,在老的患者基础上,带增量的。
综合看下来,费率不是特别高,财报上的费用率数据也就是36-7%,毛利率是80%,净利率是30%,未来单位成本会降低,将来如果原料药扩展,还会降费用。之前单只产品净利率没低于20%过。
Q18:益赛普、赛普汀、特比澳今年的情况?
益赛普目前是同比增长的,去年基数比较低。赛普汀3月进医保,入院大概几百家,销售每月环比上升。现在爬坡阶段,今年目标是2亿。特比澳目前在做CLD的适应症,预计大概2年左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