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VS科特估
在无人的硝烟中,第55次3000点保卫战再次打响。
韭菜:看着跳动的分时,倒数着,3028,3010,3002,3001...
主持人:三点了,好的各位观众朋友,今天的3000保卫战超前点映就播放到这里!
韭菜:股崩,业荒,情困,勿cue。
复盘看这轮半导体主线的演绎,是一个不断叠加逻辑的过程,一开始,只是科特估的传言,和大基金三期的催化;然后,是NV链和果链的海外映射,一路照耀新高;再之后,就是备受期待的论坛,和科创板八条举措。
尽管降门槛和延长交易时间的传言都在小作文中落空,但昨天盘后的科创板八条举措依然给到了场内资金下一阶段的政策指引:
第一个是支持融资,包括支持优质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
第二个是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并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
第三个是研究优化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丰富科创板指数、ETF品类及ETF期权产品。
总而言之,就是给到科创企业(上市/未上市),一条融资、并购、整合,做大做强的绿色通道。
过去,融资权满地都是,不稀奇也不珍贵,被滥用还透支了市场的流动性;
今年,在新“国九条”的整个监管语境都在收缩IPO、收缩再融资,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的背景下,融资权就凸显出了稀缺价值。
鼓励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优化配套重组的支付对价的定向扶持,和做市商机制、丰富ETF品类和配套期权产品带来的流动性支持,对于倍守打压的金融行业来说,也算是“一级有业务,二级有热点”,给大家留口饭吃。
有融资权,才有定价权;有融资权,才有生存权;有融资权,才有造血能力。
类似的逻辑,我们在之前的”中特估“板块中早已做过真题,是”提高央企市值管理成效“,是”增持、回购、现金分红“的纳入考核,是”国资买入红利国企ETF“的真金白银。是批量新高的海油,神华和长江电力。
国资在买中特估,散户在买科特估,我们都有自己的耐心与执着。
常脑斯问:
“科特估吹风、科八条起浪,都说半导体是主线了,为什么大家都不信?”
西西:
“半导体从来都不是一个缺政策缺支持的地方,科技企业的退税,政府补贴,还有产业政策的支持,包括国家基金的直接投资,这些一直都不缺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订单量回暖的基本面提振也在不断演绎;但是资金缺合力,缺格局,缺坚定产业跃迁的信念,缺我与龙头共生死的决心。”
(半导体设备ETF 159516,5月20日至今上证指数回调-4.71%,同期涨幅7.89%)
常脑斯又问:
“买A股和买男足有什么区别?”
西西:
“区别在于,一个是钱一点点亏没了,一个是钱一把输没了。”
常脑斯最后问:
“半导体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买新高的女大,新高的TSM,新高的AVGO,是难度太低了还是白天太无聊了?”
西西:
“人在新高,灵魂空虚是美股股民的不幸;人在荒漠,仰望星空是A股股民的宿命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