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是风险偏好的选择

现在的港股打新没有以前的收益那么高,打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随着而来的是中签率的降低,可以分配的肉变少。还有,港股打新不像A股,就算中了也可能破发亏钱。。。所以很多人会说,那还有必要打新吗?

当然有必要啦。

很多人说,打新收益还不如直接买正股,比如买腾讯,港交所。这些股票的涨势比打新收益要高很多的。

那确实,打新的收益确实没有比直接买大牛股高。当然相反的,选错正股的时候,收益也要打个骨折。

然而,事实上,直接买正股,要复杂很多,特别是对于新人来说,买正股的风险度要高很多,心理上没办法接受。

打新就是另外一种态度了。大部分情况,个人的打新的经验就是,新股只要参与人数多,孖展倍数高的,就会去参与,特别是超过100倍认购,肯定会去参与个一手的。心里想的是,就算说亏了,大不了大家一起亏,当然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根据统计,认购倍数高的,上涨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不要被偶尔的一两次破发影响决策。

不中,其实也就亏个手续费而已,更何况,其实还有很多免费打新的券商可以选择。

所以相比较直接认购正股而言,打新更适合那些没有精力选股,风险承压能力差的投资人群。想轻松点的投资的人群。(其实也没有那么轻松,只是相对)

当然如果真的要买正股的话,还是建议买强势白马股了,类似大牛猫推的茅20.个人在A股股票型基金选择上,也是偏消费,医疗等业绩好的白马股。

随意总结下就是,以下关于投资的几种风险偏好类型:

想稳健点不想亏的:购买保本的银行理财,年化3%左右的理财。

想赚多一点点,风险承压一年10%涨跌:定投买指数型基金,跟随大盘的涨跌,长期下来可以远远跑赢定期理财。简单的一个法则:指数就算崩了,只要国家没崩,最终都会赚的。所以不要担心定投指数会不会崩。

有一点风险承压能力,一年20%上下:定投买点混合/股票型基金,这些其实跟指数差不多,只是涨跌幅稍微大些,心理承受能力要高些。

短期碰碰运气赚点零花钱的:参与打新,目前来看,港股一年打新坚持下来有预估20-30%的正收益(参与打新资金的统计),当然这里还要看个人运气了。打新也是要一定技巧提高中签率的。

激进勇往直前的:直接选股,购买正股。这里风险高,承压能力也要高些。

这里主要表达的就是:当听到某种投资不如另外一种投资的时候,其实不用太在意,不同投资方式只是每个人对投资风险偏好的选择而已。可以的话,多种投资组合在一起就更好了,体会不同投资种类的区别。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