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股勿太悲?

直至2024年9月前,每当向身边朋友提到有没有买港股,难免听到一片怨声载道。如果去年初有人跟你说港股全年会升逾2成,更可能觉得对方痴人说梦。而港股的确到9月至10月来一个「标尾会」,连日数千亿成交下突破上升,只是「有头威无尾阵」,很快打回原形。市场其后望穿秋水,无非寄望中央再出手救市,偏偏数次救市力度与市场期望有落差,导致港股乏力。

2025年港股开局也不顺,内地多地爆发流感,同时腾讯(00700.HK) $腾讯控股(00700)$ 、商汤(00020.HK) $商汤-W(00020)$ 等中国科技企业遭美国国防部纳入中国军事企业名单,同样引起市场担忧,影响大市气氛。去年底表现强势的内地消费股,以至重磅科技股近日沽压大,都反映到以上情况。

观乎投行对今年港股展望,大致保持乐观,并暂时以花旗看得最好,维持恒指年中及年底目标在26,000点及28,000点不变,但对中港股市给予较低配置比例。要知道28,000点较现有水平有4成潜在成幅,港股对上一次升至28,000点时,已是3年前的时候。

参考2024年初时,当时正值港股于2023年录得连续第4年下跌的表现,各大行的投资展望普遍给予恒指都于20,000点以下,摩根士丹利给予最悲观情况更落在11,350点。最终港股于1月22日触及全年低位14,794点,其后大半年在16,000至19,000点反复上落,一直到9月中旬受惠国家队救市,刺激港股升至全年高位23,241点。

如是说来,投行的报告可说是「中了大半」,港股去年的确大部分时间都在20,000点以下,但踏入第四季时却迎来「大翻身」。笔者在此不是质疑报告的预测,大行的投资评级有一定的标准,但其建议向来只是一个参考。事实上,除非阁下是股神或拥有水晶球,1月时全副身家买入港股,再于10月初时准时高位出货,否则难以准确捕捉最佳入市时机,甚至很多时候低位打靶,反手再高位追货等情况。

要提高胜算,以分段形式入市是老生常谈,若遇上极端市况,太差或表现太强,更应考虑「炒股不炒市」。当大市急升时心急欲追强势股,及后遇上回调时这类股份将沽压也较明显。港股去年创全年新高翌日,便创下全年单日最大跌幅。大市全年升幅于短短数星期累积,能够准确成功捕捉者,无非是掌握时机的高手,或者更多是具耐心、分段入市的投资者。如果两者皆不是,更适宜个别选股。

今年市场可能充满不同挑战,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场后,对华政策具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问题上,随时进一步加大全球通胀压力,更可能延伸至影响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面对市场波动可能加剧情况下,大家更要小心应对,采取更分散多元的策略,做好两手准备。

作者:腓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