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财报出炉:总资产逼近200万亿,日赚38.29亿元

随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于3月28日披露年报,至此,国有六大行2024年“成绩单”均已发布。

整体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营收3.52万亿元,同比增长0.1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资产规模合计逼近200万亿元,展现了国有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2024年,六大行的息差均较前一年继续下滑,普遍承压。

图片

一年合计赚1.42万亿元

2024年,国有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合计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日均盈利达38.4亿元。这一增速虽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仍显示出国有大行的经营韧性。

其中,工商银行以3658.63亿元的净利润继续稳居榜首,同比增长0.51%;建设银行以3355.77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820.83亿元,同比增速为4.7%,也是去年净利润增速最快的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378.41亿元,同比增长2.56%。

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不过,去年六大行的营收增速却出现了四增两减的分化格局。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营收分别为8218.03亿元和7501.51亿元,但均同比下降2.5%和2.54%。

农业银行营收为7105.5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最大;中国银行营收为6300.9亿元,同比增长1.16%;邮储银行营收为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交通银行营收为2598.26亿元,同比增长0.87%。

另外,资产方面,六大行资产总额在2024年均实现稳步增长,资产规模合计199.67万亿元,逼近200万亿元。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3%;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达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也成为总资产超过40万亿元第三家国有大行。

另外,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3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1%;邮储银行资产总额为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交通银行资产总额为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

图片

大手笔分红超4200亿元

稳健增长之下,六大行也大手笔分红,财报发布的同时,六大行公布了分红计划,拟分红金额合计超2158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分红金额,总分红额将超4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1.646元(含税),派息总额约为586.64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总额约1097.73亿元。

建设银行拟派发每股人民币0.206元(含税),股息总额约515.02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全年派发股息总额约1007.54亿元。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普通股派发1.255元(含税),派息总额约为439.23亿元(含税)。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总派息额约为846.61亿元。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普通股派发1.216元(税前),派息总额约为357.98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股息,总派息额约为713.60亿元。

交通银行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97元,共分配现金股利146.30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现金股利,共分配现金股利281.46亿元。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4元,合计派发112.94亿元。加上已派发的中期现金股利,共分配现金股利259.41亿元。

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上看,交通银行以32.68%的比例继续稳居第一,其他大行的分红比例均约为30%。

图片

净息差均继续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性因素影响,2024年,六大行的息差均较前一年继续下滑,普遍承压。

财报显示,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2%、1.42%、1.40%、1.51%、1.27%和1.87%,同比分别下降19个、18个、19个、19个、1个和14个基点。

对此,中国银行行长张辉指出,将继续把加强净息差管理作为低息环境下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和发扬前期行之有效的做法,合理控制净息差变动的幅度,积极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着力在转变业务结构、转变政策机制、转变运营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今年还是有一定的下行的压力,但总体下行的幅度会小于去年,下一步,建设银行会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的结构优化、加强存贷款的定价管理。

交行副行长周万阜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息差在短期内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同时他认为,目前稳定净息差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在增多,为银行业业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在资产质量方面,六大行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34%、1.25%、1.31%;同比分别下降0.02个、0.03个、0.03个、0.02个、0.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0%,虽然在六大行中最低,但仍是六大行中不良率唯一上升的银行,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