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恩生物开启申购,药明系投资人跨界创业,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全球领跑者?
小虎们,今日有一只港股新股 $映恩生物(09606)$ 正式开启招股申购![Cool]
这只生物股是由药明系投资人跨界创业的次新新股IPO,引入摩根士丹利、富瑞金融、中信证券等联席保荐![666]
更是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全球领跑者!那么这只新股有何亮点,值得打新吗?[YoYo]
一、逆势启航:港股IPO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4月7日,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映恩生物(09606)$ 正式开启招股,计划于4月1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IPO拟全球发售1507.16万股,发行价区间为94.6-103.2港元,募资规模最高达15.55亿港元,由摩根士丹利、富瑞金融、中信证券联席保荐。尽管近期港股市场剧烈震荡(恒指单日跌幅超13%),映恩生物仍吸引了15家基石投资者豪掷5.05亿港元认购,包括BioNTech、礼来、清池资本等国际医药巨头及头部基金,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映恩生物招股书
二、跨界基因:药明系投资人的创业图谱
$映恩生物(09606)$ 的崛起,与其创始人朱忠远博士的跨界背景密不可分。朱忠远深耕生物医药投资逾20年,曾担任毓承资本(药明康德旗下投资机构)及通和毓承合伙人,主导投资了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等明星药企。2019年,他选择从投资人转型创业者,创立映恩生物,并迅速获得药明生物、礼来亚洲基金、华盖资本等「药明系」及顶级机构的四轮孖展,累计孖展1.38亿美元,投后估值达2.7亿美元。
这一跨界经历为其积累了深厚的行业资源:
1. 技术转化能力:依托药明系在CXO领域的全球网络,加速管线研发与生产;
2. 资本协同效应:通和毓承、礼来亚洲等股东提供战略支持,推动国际化合作;
3. 商业化嗅觉:以投资人视角布局差异化管线,避开红海竞争。
映恩生物CEO朱忠远博士,图源:医药魔方
三、技术护城河:四大平台与双核驱动
$映恩生物(09606)$ 以「全球首创+临床差异化」为核心策略,构建了四大技术平台:
1. DITAC:基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ADC平台,已验证宽治疗窗口;
2. DIBAC:双特异性ADC平台,突破传统单靶点限制;
3. DIMAC:免疫调节ADC平台,布局自身免疫疾病蓝海;
4. DUPAC:新型有效载荷平台,提升肿瘤杀伤效率。
其核心管线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DB-1303(HER2 ADC):全球首个针对HER2低表达子宫内膜癌的III期候选药物,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拟2025年提交加速审批。相较已上市的Enhertu(第一三共/阿斯利康)和Kadcyla(罗氏),DB-1303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且布局乳腺癌、胃癌等大适应症。
- DB-1311(B7-H3 ADC):全球唯一进入II期临床的B7-H3 ADC,针对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等高死亡率癌种,临床前数据显示肿瘤抑制率超80%。
此外,双抗ADC管线DB-1419(B7-H3/PD-L1)已启动全球临床试验,有望通过协同作用突破耐药瓶颈,成为下一代ADC的标杆。
映恩生物厦门基地
四、商业化破局:60亿美元全球合作的「卖水人」模式
映恩生物独创「技术授权+风险共担」的商业模式,两年内完成6笔全球授权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已到账4亿美元,包括:
1. $BioNTech SE(BNTX)$ :引进DB-1303、DB-1311及DB-1305的海外权益,首付1.7亿美元;
2. $百济神州(06160)$ :合作开发B7-H4 ADC(DB-1312),探索与PD-1的联用潜力;
3. $三生制药(01530)$ :授权DB-1303中国权益,首付7500万美元;
4. $葛兰素史克(GSK)$ :引进早期管线DB-1324,潜在里程碑付款9.75亿美元。
这种模式不仅分散了研发风险,更通过预付款反哺管线开发,形成「以战养战」的良性循环。
五、财务与风险: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尽管商业化进展亮眼,映恩生物仍面临挑战:
- 亏损扩大:2024年净亏损10.5亿元(同比增194%),研发开支达8.37亿元;
- 政策风险: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或限制其与药明生物的合作(现有协议可履约至2032年);
- 市场波动:ADC赛道竞争加剧, $荣昌生物(09995)$ 、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等对标企业市值承压。
然而,其估值仍具吸引力:发行市值78.7-85.8亿港元,市销率仅5.1倍,显著低于荣昌生物(7.4倍),若核心管线获批,市值弹性可期。
映恩生物财报?
六、未来展望:ADC 3.0时代的中国力量
映恩生物的IPO不仅是其自身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从「Fast Follow」向「First-in-Class」的跨越。随着ADC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千亿美元,映恩凭借技术平台、临床速度与商业嗅觉,有望成为下一代治疗范式的定义者。
投资建议:短期需关注4月美国生物法案落地及港股情绪修复,长期锚定DB-1303的FDA审批进展(2025年)及DB-1311的II期数据。高风险偏好者可适度参与抽新股,稳健投资者宜待市场企稳后逢低布局。
小虎们,你怎么看待这只港股新股?你会打新申购这只新股吗?[Cool]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