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马拉松背后的冷思考:机器人热潮降温了么?

今儿,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高调举行。这场赛事看似科技与体育完美融合的盛宴,也隐含了人们对机器人产业虚火的冷静思考。

比赛共有20支队伍参赛,吸引了1.2万名人类选手与机器人同台竞技,场面十分壮观。然而,真正完成比赛并表现出色的机器人寥寥无几。。。

尽管冠军“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完赛,创造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赛事前的高调宣传和技术造势,其表现也只能说勉强及格。

回看冠军机器人“天工Ultra”,180厘米的身高与55公斤的体重确实体现了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先进设计,装备了“慧思开物”具身智能平台,也配备了人类跑鞋。然而在复杂路况下,它也难以完全自如应对,比赛过程中的些许不稳定让人不得不思考:此前行业的乐观宣传,是不是把机器人技术拔高过多?

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为了稳定完赛速度甚至不得不临时提升时速至每秒2.3米;其他参赛机器人更是状况频出。摔倒、宕机等情形屡见不鲜。这些问题无疑给过热的机器人热潮泼了盆冷水。

朱啸虎此前曾质疑机器人行业过热,一度遭到群嘲,但这次赛事似乎证明了他的忧虑并非毫无根据。

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实打实地解决硬件可靠性、运动控制精确度、能源效率等核心问题。

比如今天下午怒了的宇树科技....

“别来沾边”

半程马拉松虽未能完全满足外界的高期待,但却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反思契机,机器人是不是会一定程度祛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