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增加多少购买力才能把出口美国的产品消化掉?

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总金额大约是3.7万亿人民币,再加上绕行越南、墨西哥的过水蟹,实际总额很可能超过6万亿(盲猜,没有具体核实)。

先不说过水蟹,本质上处理方式类似,先看这3.7万亿的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Kimi

1、金额最大的反而不用担心

其中近半是电子机械类产品,以苹果手机、平板为主。这部分实际上最终不会加多少关税的,由于这些产品主要利润都在苹果、高通等美国企业手里,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这属于代加工。

很多人担心这部分产品的代工会流失,我的观点是不用担心流失,因为真的完全流失了,苹果等品牌的国内市场也被国产品牌完全替代了。

苹果一年在中国卖4000多万部,加上平板以及其他产品差不多一年5000多亿人民币,再加上HPDell等其他品牌的销售额,实际上这部分出口额是和国内市场“互换”的。

要有这种好事,小米华为vivooppo们做梦都会笑醒(联想:我哭死)。富士康的苹果生产线不用换可以直接代工国产手机电脑。

2、传统外贸产品占比不断降低,但这才是重点

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传统外贸产品,近年来出口比例越来越小,并且向欧洲、新兴市场出口增加。风险比较可控,尽管如此,也有一万亿的出口额,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时代的一粒沙就是一座大山。这些中小民营企业养活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稍有不慎,就会对民生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些商品有两个渠道,一是京东发起的出口转内销活动,二是转销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

很多出口商品的性价比是非常好的,在改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国内市场多吸纳1万亿其实比较简单。现在主要问题不是消费不了这1万亿,而是现在分配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百姓腰包里没有钱。

一边是银行存款不断增加,另一边是消费涨幅有限。根源还是分配(其实我挺喜欢川普的,他会逼着东大不得不放弃出口这驾马车,从根源上处理分配机制问题)。

3、不可忽视的新兴市场国家市场

在谈及消费市场的时候,言必称美国、欧洲,长期以来,大家都忽略了新兴市场国家,也就是以前常说的亚非拉。

20年前30年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能力几乎忽略不计,但现在不一样了。

2024年,非洲智能手机销量7500万部(其中大半销量来自传音),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尽管平均单价比较低,但不要小看这个趋势。

富人的富是有上限的,但穷人不会永远穷。

只要世界基本和平,新兴市场国家就会不断发展,而他们的首选,一定是中国商品。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