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研究员Will | 理性看待信息真空期的小米
“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过去一周很多机构朋友和我讨论了小米的情况,我发现大家在关切SU7锁单的同时,对近期小米的车祸和融资的事实部分理解,仍有偏差。
当前处于事故报告前的信息真空期,很快小米又将进入Q1财报前的静默期,很容易散播谣言和不利言论。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系统性地回应这些问题。由于内容较多,我尽可能只写干货:
【以上内容完全基于公开信息,不代表小米公司,一切以官方为准】
I. 车祸事故
1. 湛江徐闻事故:从事实角度(1)驾驶员非车主 & 手动状态;(2)驾驶员肇事后弃车逃逸;(3)电动两轮车起火引发的SU7起火。—— 小米已经回应,事实清晰,几乎可以确定小米没有法律责任。
2. “329”安徽事故:
- 从事故事实角度:(1)驾驶员非车主;(2)夜晚行车 & 复杂路况;(3)以近百公里撞击石墩;(4)辅助驾驶已退出,由驾驶员接管;(5)小米没有权力单方面发布调查报告(小米甚至还没有拿到事故车),须由警方、地方政府和权威机构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考虑到事情的严肃性和影响,报告很可能要到5月份发布;
- 从法律责任角度:小米存在设计问题和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在我看来,这就是一起交通事故,法律上应当由交警和保险公司处理。当然,我相信以小米的价值观,会在法律之外的道德抚恤层面,也做好相关工作;
- 从新能源车角度:(1)很多人跳出法律范畴,指责小米的问题,如辅助驾驶水平、电池起火和打不开车门;(2)这些是当前新能源车共同存在的问题,其他家车厂都存在类似情况。在我看来,小米不仅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而且在行业内是相对领先的;(3)大家把刚刚进入汽车行业的小米当成了领导者,认为小米必须绝对领先其他厂商,这是不现实的;(4)但无论如何,这个案件都提醒小米和所有车厂,要极度重视安全问题,可以在已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拭目以待小米下一步的动作);
- 从公众舆论角度:(1)由于车祸涉及三个女大学生,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可以理解的;(2)小米是一家网红体质的公司,遇到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解读;(3)竞争对手的下场抹黑 —— 从AI生成的“致公众的一封信”到“国家新能源汽车事故鉴定中心”,很难想象背后没有推手。
II. 增发融资和资本市场
3. 400亿港币增发融资:(1)至少5家主权基金(中东等) & 长线资金认购;(2)先旧后新增发模式是港股惯常做法,不存在雷总减持 & 做差价;(3)未来小米Capex支出(例如20座智能工厂)庞大,需要资金匹配;(4)长远来看,是应对地缘政治、业务波动的利好事件;
4. 200亿人民币债务融资是误读:(1)年度例行备案,实际发行金额和200亿元无关;(2)类似小米每年董事会授权回购10%股份,但实际不会回购这么多;
5. 关于回购:(1)回购主要受限于业绩前的静默期(季报前1个月)和重大MNPI(Material Non-Public Info)的限制;(2)小米在过去几年的港股市场里,回购金额是排名靠前的;(3)近期股价显著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波动,要相信小米回购的能力和诚意。
III. 基本面和财务影响
6. SU7锁单下滑是客观事实,但要理性看待:(1)3月份的锁单不可持续,彼时SU7是抢25年年内能够交付(考量点是26年购置税补贴变化),SU7 Ultra是抢3月底的权益;同时后续发布的YU7会分流一部分SU7订单;(2)329事故后,小米几乎暂停了所有汽车的宣发和门店直播,直接影响SU7的订单线索;
因此,初步结论是:(1)即便没有近期的车祸事故,锁单也会常规下滑;(2)在没有宣发的情况下,小米还有单周6-7k的锁单,进一步下滑的空间非常有限;(3)即便保持在7k的周锁单,单月也有3w台锁单(假设每月4.5周);如果配合宣发和舆论引导,基准情形下可以回到3.5w/月的水平;和友商相比,依然是极具竞争力;(4)目前订单情况已经排到明年四月第一周,因为对于汽车部门今年的业绩影响非常有限。
7. YU7的发布时间和订单:(1)YU7从来没有正式官宣过发布会,此前沟通的一直是6-7月。YU7的发布是随着供应链和二期工厂的进度来的。因此,不存在YU7发布延期的说法。(2)按照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销量关系,YU7锁单保守估计是SU7的2倍:如果SU7在基准情形回到3.5w,那么YU7应该在7w;(3)再保守一点,YU7分流了SU7的订单:SU7单月3w,YU7单月6w,每月锁单也有9w;对应年销量100w台,都不需要考虑未来的第三款车;
8. 关于Q1的业绩:(1)智能手机Q1全球排名第三(Sell-In),3月份中国区排名第一(Sell-Out),高端手机销量大增;(2)从国补的角度小米无差别受益,覆盖智能手机、大家电、汽车所有品类;(3)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日本韩国陆续开店 & 空冰洗等大家电开始出海东南亚;(4)互联网角度,Q1卖出的高端手机,将带来后续的ARPU增长,但会有3-4个季度的滞后;(5)预计小米Q1季度营收再次历史新高;
9. 关于宏观因素:(1)Trump对等关税对于小米的实质影响有限,小米在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市场端都和美国关系不大;(2)但地缘政治会持续影响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和AI先进技术的发展。地缘政治是投资所有中国资产(包括小米)的风险因素之一。
前两天在高铁上看完了《激流2》第二集关于极越闪崩之后的纪录片,里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但当你穿过暴风雨,你就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希望小米加油,雷军加油。
粮厂研究员Will
2025年4月20日 于深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