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市场反应远远不如“924”—巴印冲突:中美对抗的军事延伸


今天咱们三位一把手和释放中美开始会谈的双重大利好下,港美的市场反应却不如想象中热烈,黄金也在开盘的弱势情况下,吹响反攻的号角。

除了之前提到的,判断where to go的前提是where we are,很明显中美股市都提前price in了部分

注:详细可以看这篇,如何择时之一:怎么判断底部(这篇还精准预测了美团的底部)

另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印巴冲突。

因为当前印巴冲突已超越地区争端范畴,可能慢慢会演变成中美全球战略博弈的军事延伸。这一对抗格局通过以下五个维度显现:

一、战略支点争夺:印太棋局的军事化重组

美国通过《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议》(BECA)向印度提供卫星数据支持,使印军导弹打击精度提升300%,实质形成对中巴的战略威慑。印度则借机在中印边境部署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洲际导弹,直接威胁中国内陆安全。这种军事技术合作,正将南亚转化为印太战略的"前沿指挥部"。

二、军事装备竞赛:代理人战争的武器试验场

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战机配备PL-15E导弹(射程145公里),在雷达探测距离和电子对抗能力上全面压制印度"阵风"战机(射程150公里的"流星"导弹需依赖预警机引导)。而印度接收的F-35战机及美制"海上守卫者"无人机,则构成对中国西部的全天候监控体系。这种"中式武器VS西式装备"的对抗模式,实为中美尖端武器的实战化测试。

三、地缘经济绞杀:资源控制权的多维博弈

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用水条约》,导致巴基斯坦40%灌溉系统濒临瘫痪,直接威胁中巴经济走廊沿线1200万公顷耕地。美国则借机推动"布拉马普特拉河调水工程",试图切断中国"一带一路"南线水源命脉。这种"水资源武器化"策略,实为经济走廊控制权的隐蔽战争。

四、核威慑平衡:大国博弈的终极筹码

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前线部署可搭载核弹头的"沙欣-3"导弹(反应时间15分钟),印度则将战术核武器前移至争议边境。双方核设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误判风险指数升至7.2/10。这种核边缘政策背后,实为中美通过核保护伞测试战略底线——美国默许印度核冒险以牵制中国,中国则通过空警-500预警系统强化巴方核反击可信度。

五、国际秩序重构:全球治理体系的压力测试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紧急磋商陷入僵局,暴露出中俄与美西方的结构性对立。中国通过上合组织推进多国反恐演习,美国则加速构建"美印以"三角同盟。这种机制对抗预示着:南亚正成为检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印太战略"治理效能的试验场。

注:美国2025年对印军售突破200亿美元,远超单纯反恐需求,实质在为中美潜在冲突预置"印度支点"。而中国向巴方提供的"红旗-9BE防空系统+歼-10CE战机"组合,构成区域拒止体系,直接抵消美印战略优势。这场代理人战争的终极目标,实为争夺"后美元时代"的欧亚地缘主导权。

注:央行行长潘功胜:

1)降准0.5百分点

2)阶段性将汽车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下调到0

3)政策利率逆回购利率0.1百分点,LPR同步下行0.1百分点

4)下调结构性政策利率0.25百分点,1.75%至1.5%;PSL 2.25至2%

5)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 0.25百分点,5年2.85%降至2.6%

6)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5000E至8000E

7)设立5000E 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

8)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E

9)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5000E 再贷款3000E 合并为8000E

10)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11)央行和汇金定性为平准机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