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机制彻底重构!动了基金行业的“命根子”…
基金行业的旧时代,可能真的要终结了。
5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口气抛出25条改革举措,几乎重构了整个基金行业的基本逻辑。这不仅是一次政策调整,更是一次底层制度的重启。
改革的核心是“把赚钱这件事绑在一根绳上”。过去,基金公司讲究的是规模、排名,甚至在亏损时也能坐收高昂管理费。现在,监管要求必须围绕“投资收益”来建考核体系,谁能帮投资者赚钱,谁就拿高分;光靠“市占率”混饭吃的日子,走到头了。
收费制度也彻底改写。对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等低成本产品,证监会明确要求合理调降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更重要的是,主动管理类基金将逐步推行“浮动费率”机制——业绩好可以多收一点,业绩差必须少收甚至退钱。
同时,ETF的注册机制也全面提速。今后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注册,意味着新的ETF产品将以更快速度进入市场,丰富投资者选择,提升市场活力。
一句话总结:这场改革,不再鼓励拼规模、拼广告,而是回归“为投资者赚钱”这一本质。这不仅是监管层释放出的强烈信号,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的逻辑,也必须随之而变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